书城成功励志智谋通鉴(历代经典文丛)
11162100000052

第52章 百折不挠的战略(1)

韬晦之计

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依附于曹操之时,暗得汉朝天子血字密诏,害怕暴露,故在后园种菜,暗示自己胸无大志,没有野心,以防曹操看破后加害于自己。但曹操也是聪明过人之人。这一日,他邀刘备,以青梅煮酒。当时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曹操借题发挥道:“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之为物,可比天下英雄。”刘备数了当时有势力的人物,如袁绍、刘表、刘璋、张鲁等,曹操认为都不是英雄,他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就是对刘备当时的尊称。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汤匙,不觉落于地下。他当时的内心直觉以为曹操看破了他的志向。但这弄落筷匙之举,不也正反映了自己作贼心虚吗?当时还好在打雷,刘备立刻加以掩饰:雷声之威,以至于此。便从容地从地上捡起筷子和汤匙来。后人有诗赞刘备: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刘秀的韬晦之计

公元23年,反对王莽的绿林军内部为了争权,谋杀了刘秀的哥刘演。刘秀得知后,从外地赶回“请罪”,闭口不谈他兄弟俩在昆阳大战中的功绩,不为哥哥服丧,也不与刘演手下将领交谈,在绿林众将面前谈笑自如,丝毫看不出悲哀的样子。这样,终于蒙蔽了当时被绿林军拥立为帝的刘玄和谋杀他哥的将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以致后来刘玄等还放心地让他去河北进行招抚工作。刘秀谋得机会拥兵自立,后来打垮了绿林军,自己当了东汉开国皇帝。

三年不飞,三年不鸣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后,一连三年不认真处理政事,其实他是在不动声色地了解内外情况,调查大臣私下的举动。后来有个大臣作迷语问楚庄王:“南方有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这是什么鸟?”《韩非子·喻志》载,楚庄王答道:“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载,楚庄王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果然,不出半年,楚庄王亲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不要站在亮处

晋朝惠帝的长子悯怀太子遇事冷静,善于分析。在他五岁时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一天深夜,悯怀太子正在酣睡中,忽然屋外传一片惊叫声:“起火了,后宫起火了!”他一下被惊醒,爬起来。他的祖父晋武帝害怕心爱的小孙子受惊,急急赶来拉起他就出了屋。只见前方屋脊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宫里失火,晋武帝自然想亲自观察火情,弄清楚究竟是哪里起火,火势怎样。于是便带了侍从,牵了悯怀太子登上楼。

登高望远,只见后宫的大火熊熊燃烧,还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火光把晋武帝所站的楼上照得又红又亮。悯怀太子紧紧靠在祖父武帝的腿旁,看着前方熊熊烈焰,又抬头看看祖父被火光映红的脸膛,忽然替祖父着急了。他用小手抓紧祖父的袍子一角,使劲地拉扯,硬把祖父拉到火光照不到的暗处。祖父察看火情心急,无奈小孩子生拉活扯把他拽到角落处,不知道小孩子想干什么。就问:“小孩子,你硬拉我过来做什么?”悯怀太子说:“爷爷,深更半夜宫里突然起了大火,这是很怪的事。应该特别小心,防止意外,你不应该战在亮处,让火光照到皇帝您呀。”晋武帝听了这话,非常惊异,小小五岁孩子考虑问题竟这样周全,于是便不再站在亮处。

司马懿装病夺权

曹魏明帝死后,遗诏由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养子曹芳执政,曹爽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夺去了司马懿的大权。司马懿一方面明装生病,一方面暗备反扑。早在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就曾以患风湿性关节炎来推辞曹操对他的任命。曹操派人伪装刺客去试探他(投石试水计),司马懿居然临危不乱,在刺客的刀下仍然装成爬不起来的样子。曹操尽管不信,也拿他无可奈何。在曹爽削他权后,他知道自己健康的信息会促使曹爽加害于他,于是佯称旧病复发,卧床不起。曹爽也来一个投石试水计,派人以辞行为名去探司马懿。司马懿当着这位客人的面,做了一番出色的表演:“令两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进粥,懿不持杯而饮,粥皆流出示襟胸。”这位客人李胜见状回报曹爽,曹爽以为司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顾虑,于是放松了戒备。有一次曹爽带领文武亲信去参拜魏明帝陵墓,司马懿立即控制了都城,并狐假虎威,诈称奉皇太后命令,要曹爽交出大权,曹爽一伙“迫窘不知所为”,终于被一举翦除。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起义军称王,如果不在实力、威望达到适当程度时进行,反会成为众矢之的。时机不成熟时,必须实行韬晦之计。朱元璋在公元1356年攻占南方后,采纳了谋士朱升的韬晦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减少了敌人,发展了势力。待时机成熟后,一旦称王,稳稳当当,终于成了明朝开国皇帝。

居不隐者思不远

《苟子·宥坐》:“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迭者志不广。”

王充《论衡·书解》:“居不幽则思不致,思不至则笔不利。”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大思想者往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退隐生活,以便韬光养晦,象达摩禅师那样,面壁九年,产生出新思想,悟出新禅机,再用它们来启发人类。

选贫脊之地受封

古时的人并非没有宝物,只不过他们所宝贵的东西不同罢了。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患病,快要死了,他告诫儿子说:“国王几次想把地封给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国王就会把地封给你,你一定不能接受好的地方。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一个叫寝丘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土地不好,而且名子也不吉祥;楚国人怕鬼,而越国的人迷信,能够长期据有的地方,大概只有这里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把很好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但他的儿子不接受,请求楚王把寝丘封给他,因此一直保有了很长时间。如果要的是好地方,那么,换一个皇帝,就会被收回改封给新受宠的人。所以,孙叔敖应该是韬光晦迹的高人了。

假痴不癫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东周列国志》中有以上判断。

例1.箕子装醉。商纣王因为通宵饮酒,弄不清几月几日,问左右的人也都说不清楚。纣王派人问箕子。箕子是很清醒的人,他悄悄对自己的弟子说:“做天下之王而使全国没有了日月概念,天下就危险了。一国的人都不知道时日,只有我一个知道,我也就危险了。”于是,箕子也假装酒醉,推说自己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

例2.屈原因“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而招来满朝诽谤,被贬官,流离失意而投江自杀。

例3.老舍作《茶馆》歌云:“今天天气,哈哈哈,喝完了茶来回家去睡一个闷头觉。”这是因为谈论国事太危险。

例4.大书法家王羲之小时候很受大将军王敦喜爱,常常让他在自己的帐子里睡觉。一次王敦先起床,接着钱风入门来,两人屏退别人,密商谋反,却忘记了还有小孩在帐中睡觉。王羲之当时已醒,听到了他们谋反的事,知道自己醒着这事一旦被王敦发觉,一定会杀人灭口,于是王羲之急中生智,装成熟睡的样子。王敦他们发觉还有小孩在帐中时,很惊恐地说:“看来非杀他不可了”。但他们去打开被子一看,王羲之熟睡未醒,这才保住了性命。

例5.杨修被杀,皆因他太聪明而又不掩藏自己的聪明。他是曹操的部下。有一次曹操传出口令为“鸡肋”,杨修判断出曹操将要退兵,因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这正是曹操出兵久攻不下的状况。杨修看到了曹操内心的隐痛,若大智若愚,还可免除灾祸。但他却卖弄聪明,立刻去卷行李,同事问他,他就把他分析的曹操心理讲了出来。这使曹操大怒,以扰乱军心为名,杀了杨修。

孙膑装疯

孙膑与庞涓是同学。庞涓比不上孙膑有才华,所以生了嫉妒杀人之念。他向魏惠王说孙膑的坏话,孙膑被投入监狱。庞涓又用私刑,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剜掉了,使他不能走动。

孙膑在这种困境中,知道只有装疯才能使庞涓认为自己已成废物,不会再对他有威胁,这样才可保全性命,待机逃脱。于是他披头散发,时哭时笑,甚至吃自己的屎尿,这样庞涓放松了对孙膑的监视,后来被齐国救走,成为齐国军师。孙膑终于战败庞涓,使庞涓自杀。

唐伯虎装疯脱乱党

明朝书画大家唐伯虎被江西宁王聘为上宾。宁王为了谋反夺权,收罗奇才异能。唐伯虎还以为他是谦恭下士。但在宁王府待了一段时间,发现了宁王欲谋造反的阴谋,知道这很危险,想走又走不脱,因为宁王怕他把机密泄露出去。这样,唐伯虎便生出假痴不癫之计。他每晚去妓院寻花问柳,装成一个痴迷的色情狂,见了老幼美丑的女人都追,在王府的嫔妃面前脱裤小便,无端哭笑,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宁王对他啼笑皆非,想杀他,又怕断了贤路;想放他,又怕泄露。后来幸亏另一批聘为上宾的妨贤嫉能的人,主张撵他出府,唐伯虎才跑回苏州故里。几年后,宁王举兵造反,被迅速剿灭,宁王死,王府上宾均列为逆党,无一幸免,只有唐伯虎逃脱此祸。

朱棣装疯造反夺权

朱元璋当了皇帝,封14个儿子为王。他死后,太子朱标早已亡故,故立长孙为帝,即明惠帝,也叫建文皇帝。建文知道众多叔父对他的皇位威胁很大,便用计削藩,先后把10多个叔父流放或杀掉。宁王造反,也被剿灭。只有燕王朱棣,唇亡齿寒。部将劝他造反,但因准备不足,只好暂时隐忍。

燕王部属葛诚被建文帝收买,骗朱棣入京(南京),建文本想将他扣留,但一时找不到借口,便又放他回了燕京。燕王一回,立刻装疯卖傻。有一次出门几天不回,后来有人找到他,见他睡在泥淖里,把他扶起来,他还大骂:“我好好睡在床上,干吗要搞我出去?”他在暑天穿着皮袍围着火炉还浑身打抖,说天气太冷了。

建文帝派葛诚监视燕王,后又换了燕京的城防司令和行政长官,接着又下密令要张信(城防副司令)下手杀了燕王。但张信原是燕王亲信,进行拖延。他后来以诚使燕王相信了他,设计把葛诚及新上任的行政长官,城防司令骗来杀了,起兵攻打南京。不久攻破皇城。建文帝削发为僧,化装逃亡海外。燕王朱棣抢了王位,就是明成祖。后来郑和下西洋,传说其实际目的是去察访建文帝的下落,斩草除根。至于外交上的成功,却是他顺手牵羊的收获而已。

装死倒下:齐桓公、李广、曹操、周瑜

在目前的武打片、枪战片中,遇到劲敌,一时失手受伤,便装死躺下,解除其对手的警惕,然后待机突袭,获得胜利。齐国公子小白被管仲射中发冠,他便迅速咬破舌头装死倒下,骗过了管仲,回国当了齐桓公。

汉武帝时的大将军李广,有一次与匈奴作战时,中了敌军埋伏,他也当了俘虏。他受了伤,敌兵没有捆他,只把他放在一个用绳子编成的网兜里,架在两匹马中间抬着走。李广知道一旦进入敌营,再逃就不可能了。于是他装死躺下,一动不动。敌兵以为他伤重将死,便放松了警惕。突然,李广挣扎而起,跳上一士兵的马,夺了弓箭,快得惊人地逃跑了。

曹操被吕布围在濮阳,好不容易突围出来,便吩咐手下放风说,曹操在濮阳城中突围时被烈火烧伤。半夜时,军营里吹起哀乐。吕布得探子报告,以为曹操已死,便率军来劫营,不料被曹军包围,大败而归。

在前隔岸观火一计中,讲到周瑜战曹洪,周瑜因受箭伤,而装死,结果勾引曹洪来劫营,从而打败曹洪。

罗斯福装傻

在第二次大战中,美国小罗奇福特领导的一个班子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获悉了日本在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但此时一个多事的记者获悉此情,便作为独家新闻登了报。这一下就很可能促成日本人换用密码并调整作战部署,这可说是惹了大祸。但罗斯福来了个装傻之计,对这泄密事件一不派人追查,也不兴师问罪。这则独家新闻虽被日军首脑看到,但见美国对此泄密事件毫不追查,便误认为是美国在报上使用诈骗计,谎称美军破译日本密码。这便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样,罗斯福骗过了日本人,在中途岛之战中大获全胜。

拿破仑大勇若怯

1805年,拿破仑乘胜追击俄军到了奥尔莫乌茨。沙皇亚历山大见自己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到来,便想停止撤退而与法军决战。库图佐夫劝他继续撤退,等待普鲁士军队参加反法战争。此时拿破仑知道了俄军内部意见分歧,害怕库图佐夫一旦说服沙皇,就会失去战机,于是装出一见俄军增援到来就害怕决战的样子,停止追击,派人求和,愿意接受一部分屈辱条件。这种举动使沙皇以为拿破仑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这样傲慢的人决不会主动求和,因此判定现在正是回师大败拿破仑的时候,不听库图佐夫的意见,向法军展开进攻,结果钻进了法军圈套,被打得狼狈不堪。

伊斯美一声不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获得独立。英国伙同法、意、俄等国,在洛桑与土耳其谈判,企图继续奴役土耳其,迫使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土耳其代表伊斯美外长提出本国条件时,一下触怒了英国外相,他咆哮如雷,挥拳吼叫,恫吓加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