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11170900000012

第12章 职业道德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1)

一、 “和谐社会”基本内涵解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用全面思考问题的理念,把社会主义建设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把和谐社会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正确理解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和谐社会”概念的历史考察

虽然“和谐社会”概念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和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只是其观点还不明确和系统。道家是最早提出“和”概念的学派,儒家等学派沿用了其概念和涵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相关的记述,如:孔子所言的“君子和而不同”,《学而》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的“天人合一”;道家主张的“冲之以为和”,“和异以为同”;“汜爱万物,天地一体”,《春秋繁露》所载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记载。由此可见,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希腊,也具有丰富的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自然哲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自然处于一种均衡与和谐的状态,进而他们又把这种自然态势抽象为一种理论形态,即自然均衡与和谐的观念。但这种自然均衡与和谐的观念并未仅仅停留在自然形态上,而是进一步被延伸至社会生活领域,关于自然秩序的理念被直接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并得出了城邦的均衡(正义)、和谐等思想理念。而在古希腊均衡与和谐被认为是符合正义的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自然正义的反映。公元前6世纪末的毕泰戈拉学派则拓展了关于和谐的理念,认为包括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内的宇宙是一个存在内在逻辑、秩序、规律的“和谐体”。而这个宇宙是以“数”为本原的,当然“数”在这里还只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即使如此,毕泰戈拉学派认为整个宇宙都具有“数”的比例关系,适当的“数”的比例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体现。这里的和谐事实上是一种自然的均衡的体现,而均衡又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正义理念。柏拉图也曾谈到和谐问题,他说:“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愉快,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让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而它在城邦里造就这样的人,其动机便就在于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1][* [1]柏拉图著,张楚译:《理想国》,延边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页。]*总之,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主要限于公民内部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协调公民内部关系,如何分配权利义务,从而实现公民内部的和谐,使大家过上一种优良的公民生活”[2][* [2]徐大同著:《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此时,被纳入和谐社会主体的人只限于公民,而不包括奴隶、外邦人等,因而是有限度的和谐,或者说是局部的和谐,而整体的不和谐。

构建和谐的新社会,不仅是古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社会主义思想家们所探寻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早在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就在其著作《全世界和谐》一书中预言,不合理不公正的现有社会形态,将被新的“和谐社会”所取代。这一思想被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所吸收,他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1842年)一书里,直接把资本主义看作“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看作“和谐与自由”的社会,而且强调新社会是“全体和谐”非是“个人和谐”。正是基于魏特林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里程碑式的鞭辟入里的分析,马克思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此时已经开始构想“和谐社会”,但由于不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和谐社会的构想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和未能将其提高到理论的层次。真正把“和谐社会”构想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则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导师马克思。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他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都多次提及“社会和谐”问题。可以说正是马克思才使“和谐社会”构想由空想变为现实,并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美国学者利普塞特的观点恰好间接证明了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论,他在《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一书中就谈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的理论中只有互相排斥的两种社会类型,冲突的社会与和谐的社会。对他来说,第一种本质上就是损害人的尊严的,必须摧毁。第二种消灭了一切冲突的根源, 即完全和谐的社会。”[1][* [1](美)利普塞特著,刘钢敏,聂蓉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页。]*虽然利普塞特的理解有断章取义之嫌,但其归纳的主要观点还是比较准确的,事实上许多西方学者在设计理想社会模式时也都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构想是历史的必然。

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深化的过程。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是首次从社会主体的角度谈及和谐问题;在“和谐”概念的基础上,于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提出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这使和谐的内涵扩展到了外部环境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明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此基础上,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重点,继而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又作出了《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们党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前进的方向。

(二)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和谐社会”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可以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青连斌教授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包括各个阶层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各个社会利益群体、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包括各个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既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各个部门之间的和谐。[1][* [1]青连斌,闫志民,唐钧:《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蓝图》,载《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4年第3期]*青连斌教授在另一文中则更进一步认为,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区域之间的和谐、民族之间的和谐、中央和地方,以及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和谐、外部环境的和谐、代际之间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1][* [1]青连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理论思考》,载《时事报告》,2006年第九期]*与之观点不同,宫希魁教授认为虽然和谐社会包括许多方面,但根据我国当前的具体条件,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政务和谐应是社会更加和谐目标体系中的最基本部分。[2][* [2]宫希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5期]*邓伟志教授认为“和谐社会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和谐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3][* [3]邓伟志:《“和谐社会”浅说》,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的3期]*

吴忠民教授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事实上,广义的和谐社会所关注的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吴忠民教授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所涉及的和谐社会与我们现在重点所阐述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即从社会主体的角度诠释的和谐社会,虽然其他方面也有所涉及,但不是主要方面,而且其解决也受社会主体因素的制约。因此,吴忠民教授认为和谐社会概念不宜进行泛化解释。在对广义和狭义的和谐社会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吴忠民教授对和谐社会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的各个群体能够实现良性的互动,整个社会能够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社会能够实现安全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1][* [1] 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1期。]*。

根据对上述和谐社会涵义的理解、分析,我们认为:

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目标之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政治关系的和谐、人与经济关系的和谐、人与文化关系的和谐;目标之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目标之三是人与人的和谐,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

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一,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发达、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其二,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我国的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并且使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其三,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创建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和谐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建设者,建设精神文明就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三个文明”一起抓,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和谐社会的动力支持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和稳定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者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可以说,处理好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动力支持。

我国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公平与公正。公平与公正涉及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而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社会主义主张人人平等,在利益分配上遵循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谋求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或者说,公平与公正,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我国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是秩序、法律和道德。在文明社会里,社会系统各要素都按着一定秩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有序地运转。维系和谐社会的秩序包括公共秩序、生活秩序、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等,这种种秩序就像社会机器上各司其职的螺丝钉一样,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在法治社会里,法律是为了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制定的,人的尊严和价值体现于对法律的遵循。维持秩序的手段不仅有法律,还有道德。对一个国家来说,德治与法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央在提出依法治国之后,又提出以德治国,就是对法治、德治相互作用的强调,是对二者对社会秩序及公众利益保障的重要作用的肯定。

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和谐,主要是以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程度为标尺。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与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新的理念,如何为之确定一个科学的标准,还有待在实践中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