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背囊:最受你喜爱的友情故事
11291100000026

第26章 超越亲情的甘泉无语人生(3)

我找个醒目的地方,见她还望着我,便把伞放在地上,指了指伞,转身就跑,把那伞下的晴空暂时留给了大地。心想,她见我走了,一定会折回来拿伞的,谁知她也像我这样想。伞终于丢了。现在想想,我们那时太天真,太幼稚了。如果我们当时共伞走到她家,我再借她的伞用,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第二天在学校,我得知伞丢了,很是内疚,几乎要哭了。她安慰我说:“那伞给别人拾去了,照旧能发挥它的作用。”

是啊!那把伞下永远有一片美丽的晴空。我豁然开朗了,因为我心中也拥有一片晴空……

因为它凝聚了我们真诚的友谊,因为它连结着我们两颗幼小纯洁的心灵。

一张邮票

文/王虹莲

那年,她才16岁,一个人从农村挣脱出来上了省城里的戏校。

只有她,是一个人背着行李来到省城的。很多孩子都有人送,但她很知足很高兴,因为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城市,还有宽阔的马路和那么多的公交车,新鲜感让她兴奋不已。她是个苦孩子,家里真的是一穷二白,上学的费用,是父母卖菜卖粮食或者捡些破烂卖钱凑起来的。

所以,她上学只有戏校发的一套衣服,鞋子除了戏校发的,她要再买一双,因为她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别人6点起来练功,她4点半就起来了,因为她懂得,父母供她上学是多么难。从小,她是个捡煤核儿长大的孩子。

每个月,她会给母亲写封信报平安,说她在这里一切都好,那封信是联系她和父母的温情纽带。

那个月,她只有5分钱了,而邮票要8分钱一张。

她写好了信,却寄不出去,因为差3分钱,一枚邮票就能中止她和父母的联系。但她多想让父母看到这封信啊,于是她和自己的同学说:“可以先借我一张邮票吗?”

她的善良的同学递给她一张说:“给你一张吧,不用还了。”

那一刻,她几乎感激涕零,也从此把那个同学的名字刻进了心里。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刘亚萍。

多年后,她成名了,接受电视台采访,回忆往事时依然眼里有泪光。因为那8分钱的邮票。

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在她只剩5分钱的时候,那张邮票胜过了黄金万两。当初,在信的最后她告诉自己的妈妈:“我没钱了,同学给了我一张邮票。”

还是多年后,已经成了歌唱家的她唱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想起了老妈妈》,那首歌,让所有人泪湿衣襟。

因为她是用心在唱,只有用心唱出的歌,才能打动我们已经麻木了的心。

那个看电视的晚上,也因为她的讲述我落了泪,为那张她记得的8分钱的邮票,为她一直记得那个叫刘亚萍的女子;还有,为她对父母的那份心,那份爱。

她叫于文华,我们都知道的明星人物,来自于最底层,捡过煤核儿,吃过太多咸菜,穿过太多破衣服,但她含泪说:“我从不抱怨,因为过去的那些是我的一笔财富。”

至今她仍然是个朴素的女子,从不糟蹋一粒粮食,因为她是从苦日子中走过来的,并且她懂得感激;那艰难日子里给过她帮助的人让她难忘,那小小的一张邮票,给了她极大的温暖。

那一刻,她几乎感激涕零,也从此把那个同学的名字刻进了心里。

友谊在我们心中有多重

文/黄秀梅

考入大学后我认识的第一个女孩子就是晓庆。那时是夏天,江城的暑气正浓,她一袭白裙,文文静静纤纤弱弱的,我一看她便热意减了三分。她在宿舍楼前接我,帮我提行李。

“我们要在一起住4年。”她微笑着说。

自然而然地,我和她成了密友,吃一样的饭菜,梳一样的发型,偶尔也穿一样的衣服。有一次和她去听一位名教授作报告,旁边一位男生扭捏半天塞过一张纸条:请问你们是孪生姐妹吗?

我和晓庆相视而笑。回到宿合照镜子,比较了好半天,鼻子眉毛眼睛嘴巴,都无半点儿相似之处。不过再看她讨人怜爱的模样,我也在心里窃喜。这感觉如同刚买回一件新衣,一回头在大街上见另一人穿了同样的衣服美得无以复加,自己便也轻飘飘地觉得自己有眼光起来。

晓庆心细如丝,我心粗如杵。和她在一起,我总是丢东西,小到一把钥匙,大到一把新伞。她总是提醒我,帮我拾回。我便乐得不拘小节了。有一回下了很长时间的雨,天晴后我晒被子。那天是周末,我去参加一位高中同学的生日Party,回到宿舍时已是晚上,我坐着和她们闲聊。11点上床,猛抬头发觉我的铺上少了什么东西。我大惊失色,可又不好意思叫嚷,开门狂奔下楼,可铁丝上早没了我那床棉被的影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寝室,见晓庆正得意地笑。“这一场虚惊,是让你长个记性,”她说,“下次打死我我也不帮你收了,将来谁娶你,真是瞎了眼。”

她从床角抽出我的被子。我讪讪地笑:“谁叫我有这个福气呢!”

就这样和她携手,一直走到大四。

大四那年找工作,很多单位对女孩子亮起了“红灯”。我们是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生,自然就更处于劣势。武汉地区高校的人才交流会开了7天,我和晓庆不歇气地跑了7天。她说,如果我们能去同一个单位就好了。后来我和她去一家单位投推荐表,招聘人员说:“你们是一个班的,最好不要在一个单位竞争,这样容易‘自相残杀’。”我和她不信。那个单位要两个人,我和她势均力敌。

最后我说了一句蠢话:“你们要么把我们都要了,要么都拒绝。”

结果我们双双落选。已经碰了很多次壁,我的信心便一点点地消逝了,我烦躁不安,每天醒来觉得如石压心。晓庆却安慰我:“没什么大不了的,车到山前必有路,你没见往届的分配形势?越到后面好单位越多。”

我知道她也是想安慰自己,我便竭力相信。我们每天都三番五次地去看走廊那块小黑板,小黑板上隔几天便会有分配信息公布。她比我乐观,她说:“你看你看,又有新单位来要人了,我们还是有希望一起‘继续干革命’的嘛!”

我苦笑,那些单位是别人的单位。我后悔我选错了专业。

好在3月接近尾声的时候,又来了一家对口的单位。找晓庆去应聘,招聘人员看我们的自荐材料,一遍又一遍。

“都不错。”他点头,“可是,我们只能在你们俩中选一个。”

招聘人员留下了我们的应聘材料,说是再比较比较。我和晓庆回学校,一路无话,一种只可意会的尴尬在空气中滚动。生存是最最现实也最最无情的东西,我和她都知道,却不能多说什么。这时候,放弃是一种痛苦,争取是一种背叛。可如果再等下去,我们可能会都找不到着落。

那一夜难眠,我一直听着她辗转反侧的声音。我想我该放弃,毕竟,知己难得,但我又真的害怕留下终生的遗憾。

第二天早上起来,晓庆黑了眼圈。

“你去吧。”晓庆说,“我放弃,我们不能死在一块,还是先解决你吧。”

我想到自己的患得患失,便有了许多许多的愧疚,觉得自己不配做晓庆的挚友。

我执意不允她放弃。

“要么我放弃,要么我们公平竞争,由他们裁决。”我对她说。

她点头同意公平竞争。3天之后,面试通知来了,晓庆却默默地收拾行装。她说我回家一趟,我们家帮我找了个好单位,错过这个机会就晚了。

晓庆的谎言,我一眼就能识破,同室4年,我能破译她的每一个眼神。我竭力挽留,可她让我看她的车票。

“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家在县城,我回去找工作比你容易。”

我想哭,却没有泪。晓庆走了,我留了下来。当面试已通过的通知传来时,我的心如铅一样沉重。

晓庆最终回了家乡,毕业会餐,我和她对饮,我从来就不知道,我可以喝那么多那么多的酒。

晓庆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我的泪,便和着酒汹涌而出。

晓庆的谎言,我一眼就能识破,同室4年,我能破译她的每一个眼神。

永远的同桌

文/管燕草

芸来的那年我16岁,那时候我一个人坐。

芸是低着头随班主任一起走进教室的。她梳着两只可爱的羊角辫,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的确良连衣裙。

我记得芸在班主任介绍她时,她抬起了头。这时我才看清她的脸。她的脸是秀气的,皮肤很白,是城市女孩子少有的那种白。从她看我们的眼神里我看得出芸有一些紧张和不安。

芸是在我沉思的时候被班主任安排坐在我身边的。于是,芸成了我初中阶段惟一的同桌。

芸给我的感觉有些说不清,但我总觉得她身上有一些什么东西吸引着我。记得那事,是芸成我同桌不久以后发生的。那次上课时芸写错了字,于是芸就拿起了她的橡皮,用力地擦着。原本芸用橡皮擦她的错别字和我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但不巧的是我们共用的那只桌子的腿有点儿瘸,于是桌子就抖动了起来。桌子一抖就带动了我手中的笔也开始抖起来。很自然,我就写不好字了。我看了看身边擦得很起劲的芸,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是同桌。早已习惯一个人坐的我有些不自在起来。

我拿出了我的修正液递给了她。我说,芸,用我的修正液吧。

芸看着我手中的修正液,有些迟疑地接了过去。过了一会儿,原以为万事大吉的我突然听到身边的芸怯生生地问道,燕,这……怎么用?

我看了看一脸尴尬的芸,有些吃惊,但我终究还是教会了芸。

芸用后突然说,这修正液用起来倒蛮方便的。芸沉默了一阵又说,等到用完之后是不是可以像给钢笔打墨水一样将新的修正液灌到这个小瓶子里去呢?

我发现芸的眼里闪着光泽。我说,不可以的,它是一次性的,用完了就得再去买新的。我看见芸眼里的光泽一点点黯淡了下去。

我仿佛听到芸自言自语似的低低地说,那多可惜……芸突然又问,那这修正液要多少钱?

我说,我这瓶10元。我见芸轻轻地垂下了头,我忙说,我这瓶是进口的所以要贵一些,国产的可以便宜一点儿,大概五六元吧……其实,进口国产不都一样用吗?

芸把玩着我那瓶修正液轻轻地“嗯”了一声。又说,如果有可能,今天放学回家路过商店我会去看看的。她说完,便把修正液递给了我,说了声“谢谢”。

然而,第二天我发现芸并没有如她所说的那样去买修正液,以后也没有。芸终究没有买。但有时我要把我的修正液借给她用,她却不要。她总说,谢谢,我用橡皮也蛮好的。只是与以前不同,芸在用她那块橡皮的时候,注意了些“技巧”,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让那只瘸了腿的桌子抖动起来。

芸是个很要强的女孩子。她在转入我们班的两个月后,就对我发动了“猛烈攻势”,使我招架不住,把我原本在班上是“老大”的成绩优势化为了乌有。每次考试测验我都差她10分20分。到后来我实在是忍无可忍,只得奋起直追。然而,无论我多么勤奋多么努力,总差她五六分。5分左右的差距竟成了我不可逾越的屏障。俗话说“活人哪能被尿憋死”,而我这个大活人就快要被这区区5分给气疯了。我对芸一直很不服气。

然而我对芸的进一步了解是在那次我到班主任办公室去交本子的时候。也不知是我还是班主任起的头,我们谈到了芸。班主任告诉我,芸是知青子女,她父母至今还在江西种田,芸现在寄住在她姑妈家,偏偏她姑妈家经济条件也不好。班主任还说,她去家访过,亲眼看见过芸姑妈家如同“鸽棚”式的住房,也亲眼看见过芸寄住的小阁楼,那间小阁楼冬寒夏炎,更何况还是违章建筑,随时有被拆掉的可能。班主任说,她问过芸的姑妈,如果被拆掉,芸怎么办?芸姑妈说,没办法,只有灶间还能睡人。班主任叹了口气说,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学习环境,芸,她还……班主任说不下去了。过了很久,班主任又说,而且今年是初三,关键的一年啊。我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心里说不出个味儿。我既同情芸又敬佩起芸来。

芸不常说话。有时我叽里呱啦说上一大堆,芸只是笑着听着。同桌做久了,即使是芸不说话,只要她的一个眼神,一颦一笑,我都能揣摩出她的心思。那回在放寒假前夕我过生日时,许多同学都买了生日礼物送给我庆祝生日,使我很不好意思。但使我最不安的是芸。芸不知道那一天是我的生日,我从未告诉过她,我不需要芸送我什么,我一直以为,芸的到来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礼物,所以我一直十分珍惜我和芸的这段友谊。然而,我发现在我过生日的那天,芸沉默了。芸从来不是这样子的。

我说,芸?她说,嗯?

她没有看我,难道是在害怕她的眼神会偷偷地泄露她的心思吗?我真的想对芸说,我不在乎这一切,不在乎这些生日礼物。然而,我知道这些话只会刺痛芸的心。

两个星期后的一个早晨,那天不知怎的我觉得芸有些特别。果然,在第一节下课,芸突然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纸包包,要我打开,说是给我的生日礼物。她责怪我没有告诉她我的生日日期,她又说,如果我早些知道你生日日期的话,我会在你生日那天给你一个惊喜的。

我说,芸……

芸打断了我的话,说,打开看看吧,为这我准备了两个星期。

我打开了纸包,“啊——”我叫了起来。原来是一副织工相当精巧的手套。我激动地说,芸,是你织的是不是?你注意到我没有防寒的手套是不是?你怎么知道的呢?芸,这……太珍贵了,太珍贵了!我一边说着一边把手套紧紧地贴在了胸口。

芸微笑着看着我,显得那样平静。这是这个生日最好的礼物。

初三的学习真的是相当紧张,然而这一年对我来说,紧张之余还有笑声,这都是因为有芸的关系。在我们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向做事稳重的芸却让我吃了一惊。芸没有填任何中专、技校甚至于普通高中,她填的是“清一色”的市、区重点高中。对此我为芸捏一把汗,万一芸她考试一失误……我不敢想下去,我把我的顾虑告诉了芸。我说,芸,我看还是填个普高垫个底吧。

芸把原本注视着我的目光移向了窗外。良久良久才说,我和我爸妈商量过了,如果进不了重点高中……我就回江西了。

我心头一震,我说,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芸淡淡地说,我想考重点高中,我也应该有实力考进重点高中。芸沉吟了一会儿又说,考进重点高中就等于进了大学预备班,能考进大学的希望是相当大的。我一定要考进大学,只有这样我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你是知道的,上海的消费水平不比江西,实在是太高了……我已经没有退路了……真的没有了……

我愣愣地看着芸。一道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照在芸的额头上,我突然发现芸是相当认真的。芸远比我想象中要成熟得多,我忽然意识到我与芸的距离不仅仅是那区区的5分!

中考结束后,芸回了江西。那天我去送她,天正下着雨,芸还是穿着那件的确良连衣裙,只是比刚来我们班时要旧了一些。那天我们俩打着一把伞,我帮她拎着行李一直送进了火车车厢。开车预备铃响了之后,我们像大人一样地握手道别了。我下了火车,噙着的泪再也忍不住,一颗颗地顺着脸颊往下淌着。

车厢里的芸把头探出了窗口问道,燕,你怎么啦?

我说,大概是雨大了一些,打在了我的脸上。

芸问道,要手绢吗?我给你。说着芸便去翻行李找手绢。

我说,芸,别找了,这水珠擦了还会有的。说着,眼泪又淌了下来。

正在这时,火车开始启动了。

芸走后的那些日子我一直在祈求上天,祈求上天能把我和芸安排进同一所高中,然而这一小小的愿望竟永久地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