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大卖家
11299100000017

第17章 短暂的安逸(二)

日子从深秋过到了初冬,人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冬天的寒意,身上的衣服又加了一层。志涛的衣服也一件件的多了起来,李美芬总会时不时地给他买几件得体的衣服,俗话说人靠衣装,穿着老板娘买的衣服,志涛完全脱离了混混的角色。

志涛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在理发店里干的很卖力,给客人洗头的活不仅他给干了,就连烫发的一些活他也给干了,他干的所有,全部被李美芬看在了眼里。志涛越是干的卖力,李美芬就越承认自己的眼光没问题。

李美芬在这段时间里,很认真的观察着志涛,对他的了解又进一步加深了许多,也看到了他的特长,或者说是与众不同,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十六岁孩子,他好像天生就会说话,说好听话,他在店里,总是可以和来理发的人快乐的交流,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客人戴个高帽,却使客人毫无恭维之感。隔壁好几个店的来这里理发的老板,都私下开玩笑说,要将志涛给挖过去,留在理发店里太可惜了。

如果光凭志涛的能说会道就让李美芬对自己的好眼光洋洋自得,那真是低估了李美芬识人的能力。除了这个,李美芬清楚的看到,志涛骨子里还是个很正的人,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事,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会做,这一点李美芬可是特别欣赏,如果当初李全有志涛的十分之一这种“正”,他也就不至于让李美芬这么操心和痛心。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李美芬眼里,志涛还是张白纸,既不十分清楚这个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也没有多大的理想,更没有学会去圆滑的与人相处。

李美芬在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志涛的未来,可他的未来是不是真的像李美芬想的那样,这还需要李美芬的培养。她感觉得到志涛对他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她需要去逐步改变志涛,要让他觉得不满足。如何变得让他不满足,她认为需要让他得到更多的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永远是真理。只有你知道的多了,接触的多了,才能激发出自己的欲望,才能明白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志涛也有欲望,只是他的欲望没有被激发出来,有了足够多的知识,志涛的欲望就绝对会被激发出来,激发出来之后,才会有去奋斗的动力,去奋斗,或许命运就会改变。

李美芬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了,会跟多米诺骨牌的倒下一样,随之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她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在改变志涛命运的过程中,也希望改变一下李全的命运,她知道,李全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终究会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样看来,志涛似乎成了李美芬的一颗棋子,这颗棋子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李全这个“帅”,只是志涛毕竟不是一颗毫无生命任人摆布的棋子,他走的每一步到底怎么样,李美芬也是在赌。但李美芬不这样想,她知道,就算自己如何去改变志涛的命运,志涛也不会变成李全那样的人。

如何让志涛去获得知识,这是摆在李美芬面前的一个问题,却不是一个难题,理发店附近就是一所大学,是大学,总会有图书馆,图书馆里不就蕴藏着无尽的知识吗。李美芬是个很善于运用周边资源的人,在来她这里理发的人中,就有一个是那所大学的领导,她就是通过这位领导为志涛办了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

“志涛,拿着这个。”李美芬将借书证塞到了志涛的手里。

志涛看着这个手里的塑料卡片,正面写着“滨西市经贸大学”的字样,背面底部嵌有一个铜芯片,旁边还印着一串条形码,下面还有几行小字,他没有细读,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张借书证,你还这么小,该多读些书,而不是将时间一直放在理发店这里。”李美芬淡淡的说道。

志涛一听有书可以读,内心的激动根本掩饰不住。他认为自他从农村跑出来之后,就基本告别了读书这种事了,将来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的体力,而不是脑力。就是在这种错误思维的作用下,他这段时间里没有再去摸过书,而是一直在靠自己的体力劳动做事。

“谢谢大姐了,只是我还是希望多点时间帮你在店里做些事情,没有多少时间看书的。”志涛有些推辞的说道,他不想在大姐面前过得地流露出自己对读书的喜爱,再说他向大姐保证过,要好好帮大姐看店的,以他的性格,他不想食言,也不能食言,这是他做人的准则之一。

李美芬听志涛的意思是不想去看书,心中有些不悦,却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来,说道:“借书证你先拿着,一直在店里给客人洗头,时间长了难免无聊,闲着没事就去看看书,看看小说也行呀,如果觉得往图书馆跑浪费时间,可以借几本书拿回来看,我不是早就给你找好了住的地方了,你睡前可以翻几页。”

志涛后来就在理发店里住了几天,李美芬就给他找了个房子,说找了个房子,不如说是找了一间屋子,志涛住的地方是个单元楼,还挺大,三室一厅呢,只是他只占据的一室,另外两室租给了大学学生。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合租。

“嗯,那我就先拿着。”

“借书证的使用方法在背面写着哩,你可以看看。”

志涛收了图书证,李美芬心里的不悦就一扫而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她相信,志涛总会去看书的,过着到店洗头、吃饭和回家睡觉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没有一个人可以坚持很久,总会找些兴趣乐子,读书就是李美芬为志涛找的兴趣乐子。

就隔了一天,李美芬就在理发店里看到了两本书脊上贴有“滨西市经贸大学图书馆”标签的书,她暗暗高兴着,至少这一步,志涛是按着她的想法走着,而且速度比她预想的要快,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极为乐观的开始。为了给志涛更多的时间看书,她让志涛早上十点半之前到店里就行。

到了晚上关店时分,志涛将理发店打扫干净,并将零钱锁进抽屉里,又检查了一下电插板等东西,一切都弄妥之后,才将店门锁住,拿着早上从大学图书馆里匆匆借出来的两本书,回到了自己住的那间屋子。

第一次进大学校门,志涛进去之后就感觉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每个年轻的学生都显得蓬勃向上,感觉不到来自社会上一丝丝的恶意。他没有在校园里过多逗留,找到图书馆所在,就拿着借书证进了馆内的借书室,成千上万本书密密麻麻的摆在长长的书架上,反而衬托出志涛的渺小。他没有弄清自己到底需要哪方面的书,这里比较专业的书,比如高等数学、常微分、单片机原理这种书,志涛自然是看不懂,他就简单翻了翻就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他在借书室里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这里翻翻书,又在那里翻翻书,最后借出来两本书,一本是关于法律的,一本是三十六计白话本。

志涛借的这两本书,他还能勉强看得懂,可以简单理解其中的意思,虽然理解的不算透彻罢了。他躺在床上,轻轻地抚摸着书的封面,嗅着久违的书香,一种快乐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房间。

一个人看什么样的书,和他的需要有很大关系,而志涛选的这两本书,是他所需要的,法律书籍上面都写得什么,就是写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原来志涛脑海里对于做与不做的看法,仅仅局限于过去课本上的东西,坑蒙拐骗偷不可做,助人为乐可做这些简单的事情,这本法律书籍会使他对做与不做的东西掌握的更加深入。那本三十六计呢,志涛刚来滨西市就上了贼船,曾经有很多次可以下船的机会,都让他白白浪费掉了,这次逃离城南大哥的魔掌,他仔细想了想其中的过程,认为自己太鲁莽了,要不是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自己肯定就已经废了,这本书里的内容,将来自己是不是用得上暂且不说,学学总会是好的。

直到夜里十二点多,志涛才把那本三十六计放到枕头边,这时的他居然有种饱饱的感觉,爱书之人读过书之后,可能都有种像是饱餐一顿的感觉吧。

志涛没有按照李美芬的吩咐,十点半到店里,而是依然按着原来的点到了理发店,读了一晚上的书,他认为自己有充裕的时间来看书,并不需要占用和老板娘一起打理理发店的时间。

“小弟呀,不是让你不用来这么早嘛?”李美芬对志涛这么早来店里并不感到惊讶,这是在她意料之中的事情,志涛是个办事很认真的人。

“大姐,你的好意我是知道的,可是我毕竟是在你这里打工,一个打工仔总不能乱了规矩。”

志涛看了一下镜子上的钟,才八点半,正是普通百姓上班的时间,对于理发店来说,这个点一般没有人来理发。

“小弟,没有把书拿过来?趁店里没人的时候多看看书。”李美芬坐在沙发上,提醒着志涛。

“大姐,我来你店里干啥的,就是给客人洗头,既然我的工作是这个,那就先做好这个,我还很年轻,有的是时间看书。”

李美芬听了志涛说的话,很满意的点点头,开始从口袋里掏东西,摸出几张百元大钞,起身递到志涛面前。

志涛看着百元大钞,心知这是大姐给自己的工钱,口中却问道:“大姐,你这是干什么。”

“这是你的工钱,你在这里干了一个多月,不仅我对你很满意,来的客人也对你很满意,因为有你在,我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哩。”

“大姐,你可别这样,我在你这里干,有住的地方,还一日三餐吃的好,当初我就说,来你这里管吃管住就行,别的不要”志涛推脱道。

李美芬见志涛不收,就伸手将钱硬塞到志涛的口袋里。“小弟,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你现在对这句话理解不透没关系,将来你就会知道身上没钱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了。”

志涛虽然年纪小,但绝对知道钱的重要性,只是他现在还没有用钱的地方,所以钱多钱少对他来说无所谓。既然老板娘已经把钱塞进自己的口袋,自己就收下吧,再掏出来给了老板娘,肯定会使她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