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恩厚之,徐志摩来到梦里魂牵梦萦的“故乡”剑桥。相隔六年,徐志摩站在美丽妩媚的康河旁边,慨叹着这里的风景如画,追忆自己曾经在这里的美好时光:他记得他和林徽因一起静静地在康河边漫步,记得月光和雾在他们身旁缠绕的亦真亦幻的感觉……人世间最悲哀的不过是物是人非,徐志摩的心情此时此刻是复杂的,他念念不忘的人儿,如今却不能厮守在一起,他曾经的狂放和欢愉如今只能在这里怀念和倾诉,于是敞开心扉的他望着缓缓流淌的康河之水创作了《再别康桥》,以诉心扉。
这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正是徐志摩阔别剑桥大学六年之后重游故地而作。这首诗低回婉转,洒脱中又含着婉约。多情自古伤离别,“轻轻地”字里行间渗着无尽的思念和对往事的怀念。忆往昔不曾回首,徐志摩在这样的一种难舍难割的情愫下离开了梦里都魂牵梦萦的剑桥,去拜访了在英国的其他老友。
徐志摩难以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因为他可以再次见到给予自己精神鼓励和精神享受的罗素和狄更生,他们是徐志摩的良师益友,他们让徐志摩有机会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化,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从太平洋穿越大西洋,徐志摩最后来到了印度。泰戈尔非常开心地接待了徐志摩,老人依旧是幽默风趣,和徐志摩像亲人一样聊天。徐志摩此行来印度,一是为了见泰戈尔,另一目的就是来参观泰戈尔在农村的实验基地。泰戈尔为徐志摩在印度的行程安排得很好。印度的朋友帮助泰戈尔举办聚会,一起分享专门为徐志摩作的素描画,还一起朗诵曾和徐志摩去日本的时候徐志摩写下的诗歌《沙扬娜拉》,恰好赶在孔子的诞辰日,泰戈尔特意安排了徐志摩到大学进行关于孔子的演讲,徐志摩非常兴奋。
在印度,徐志摩参观了泰戈尔的迪尼基顿农村建设基地,感受颇多。泰戈尔在苏鲁农村基地的开发和创造性建设让徐志摩大开眼界,那里的农村有学校、合作社、畜牧场、医院、文化活动中心等等,徐志摩对泰戈尔的造福于民的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11月徐志摩回到上海,这次的环球之旅让徐志摩的心情放松了许多,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
诗人“教书匠”
回国后,徐志摩本以为自己的心境会有所改善,一切都会成为他想象中的样子,但是他感到上海还是老样子,陆小曼也还是老样子,他非常地失望。陆小曼习惯了奢侈的生活,徐志摩早已没有父亲的支援,为了贴补家用,徐志摩一直都身兼数职。早在1925年还在北京时,徐志摩就在北京大学英文系给学生们讲课,后来在1926年10月和陆小曼结婚后,因回硖石老家住,徐志摩辞去了北大的教授职务。在上海避乱期间,即从1927年春季光华大学开学后,徐志摩就一直在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当教授,1928年春兼任东吴大学教授,1929年秋又兼任南京中央大学外文系教授,此外,徐志摩还为中华书局选编文学丛书。在这样不辞辛苦的忙碌下,徐志摩的收入在当时已经达到千元以上却依旧不能满足陆小曼的奢侈生活,徐志摩感到沮丧,1931年决定回北京找胡适借住一阵,他还继续担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以及女子大学外文系教授。如此看,说徐志摩是教书匠,一点也不为过。
徐志摩当教书匠一方面可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可以消磨时光,找些生活中的快乐。和学生们在一起,徐志摩总是快活的。徐志摩在光华大学任职于英国文学系,讲授的课程都是有关英美文学的,他开的课学生们都爱选听。
1930年,徐志摩在给赵家璧这个班的学生们上课,他神采奕奕地给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第一次乘飞机的感受:“我从白云里钻出,一忽儿,又躲进黑云里。这飞机,带着我的灵魂飞过高山,飞越大湖,飞在闹市上,飞在丛林间。我当时真希望,就这样飞出了这空气的牢笼,飞到整个的宇宙里去。我幻想我能飞在天王星与地王星的中间,用我轻视的目光,眺望着这一座人们以为了不得大的地球……”徐志摩带领着学生们去“遨游”,也许坐飞机并不能给学生们多大的启示,但是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徐志摩的感情真切动人和他自己像大孩子一样的纯真,亦如他在诗《云游》中所表达的。也正是在陆小曼施加的压力下,他只有走在云端,才能找回片刻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安然和快乐。
徐志摩喜欢自然,他的课堂经常安排在大自然中。他喜欢靠在一棵老槐树下,为学生们讲述莎士比亚、雪莱、拜伦、波特莱尔、曼殊斐儿等,他的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都是他自己精心挑选的适合学生们接受的作家作品。他一边给学生们教授知识,一边领悟自然的魅力,此时他可以暂时放下心中的包裹,感受那一直追求的不受拘禁的、放纵飘逸的心灵的慰藉。
1929年徐志摩接到暨南大学的邀请,去做一次演讲。暨南大学秋叶社成立后第一次开讲,徐志摩是第一位受邀教授。他的这次讲演题目是《秋》,《秋》是一篇感情浓郁的散文。他的讲演声调抑扬顿挫,自然舒服,他在讲演中吐露出了自己在上海的生活和事业的真情实感,这篇《秋》和1924年徐志摩在北京师大做的演讲《落叶》有相似之处,都表达着徐志摩在回国后事业上或者感情上遇到了坎坷,心底里那秋天般的哀愁、迷茫与困惑。徐志摩把《秋》交给学生赵家璧时,赵家璧问他为什么和《落叶》一样,结尾都用欢呼式的英语Everlasting yea,徐志摩回答说:“这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的话,意即千秋万代,永远向前!我用这来鼓励中国青年应当就在今天采取积极的、肯定的、向上的人生态度。我想望着一个伟大的革命,因此我在《落叶》里喊着。两年时间过去了,我盼望的事情出现没有呢?没有!但是我在《秋》的结束处,还是照样喊着,我对青年的希望没变,对未来的希望没变!”
徐志摩对青年的希望没变,对自己的希望更是没有变,即使上海这个大环境下人们的玩乐骄奢思想让徐志摩很是困惑,但他依旧相信未来是有希望的,无论如何,始终充满信念的徐志摩会一直努力挣脱枷锁,继续找寻希望的明星。
流星的陨落
1931年11月11日,徐志摩搭了一架免费的飞机,飞到了南京,逗留两天之后,又乘车回到上海。一回家,他和陆小曼因为家中经济开销之事吵了一架,闹得很不愉快,在家没待上几天,他又匆匆北飞。11月18日,徐志摩来到南京,晚上到好友张歆海家里去玩,那是他生前的最后一夜。和往常一样,徐志摩和大家谈笑风生。第二天一早,他搭乘那架要命不要钱的飞机,向北飞去了,为的是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的关于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赶到济南处理后事的沈从文,在给杨金甫的信中报告:
飞机至泰山南一带,遇雾,误触开山山头,机身破毁,滚落于山脚之下,当即起火,志摩头部撞一巨洞,手足烧焦,为状至惨。
如果说沈从文的报告只交代事实,在胡适的描述下,惨剧则更多地被诗化了:
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山上,我们的朋友额上受了一个致命的撞伤,大概立刻失去了知觉,半空中起了一团大火,像天上陨了一颗大星似的直掉下地去。我们的志摩和他的两个同伴就死在那烈焰里了!
这位诗坛巨星英年早逝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在人格方面,他真诚洒脱;在理想与现实中,他不满军阀混乱、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向往和追求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想;在爱情上,徐志摩是个不折不扣的“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这一点却被很多人忽略和误解;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方面,他的诗歌、散文成就和“新月派”的影响力永久地刻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长廊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