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11326100000007

第7章 海外斗法

罗德·贝根曾说:“不是罗马人为世界铺路,而是世界替罗马人铺路。”同样地,“世界也为石油铺路”。

在开采油田的头一二十年,人们只想到石油最多只能用来照明,除此之外并无多大用途。但是等到第一架动力机器出现以后,石油从此摇身一变,由不重要的地位爬到不可或缺的地位,因而使洛克菲勒的财富也滚滚而来,上升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程度。

1882年到1883年,托拉斯成立上轨道之后,“标准石油公司”开始着手在油田上发展。因为当时东部的油田渐渐衰微,若不是利玛油田马上接着开采,必然无法在青黄不接的时代满足海内外市场,美国也很可能就失去外销的市场,也可能会减缓工业上的进展。虽然,远在西部与南部有大量藏油地带,但在19世纪80年代是很少人肯去那么偏僻的地方试运气,所以多半不信这一说法。

虽然利玛油田的开采在日后有以上许多好处,但买下它时并非是十分完美的。洛克菲勒在开始他的石油工业时,根本不赞成买油田,认为风险大,过去因为常常开采,导致石油生产过剩而贱价滥卖。后来,他想到宾州一带的油田总有用完的一天,所以干脆自己开采油田。不幸的是,利玛油田的油质并不好,里面含有硫黄的成分。但是洛克菲勒并没有因此气馁,还是决定大量开采。乍看之下他的魄力实在可佩,其实他也精密地考虑过。开采的原因有三:一是宾州油田区无法永久供油。

二是利玛地区不在黄金地带,出产的油又是质劣的“酸油”,所以售价很低,如果能想办法改变其质地,将减低许多成本费用。

三是洛克菲勒非常想请专家研究改变质地的方法,他觉得这是他事业上的一大挑战。

在没有发明改变质地的办法之前,洛克菲勒仅命令将开采的“酸油”成千上万桶地贮存起来。不久,他选中了在1877年就开始为他改善汽油及副产品品质的法斯克。法斯克曾远赴加拿大的炼油厂实习,因为该厂也提炼酸油,而他终于在1886年左右发明了消除硫磺的方法,并试验成功。“标准石油公司”随即买下他的专利,在波顿博士等人的协助下,开始提炼原油。他提炼的过程中是用氧化铜来沉淀硫黄,因为专利的关系,“标准石油公司”享有十七年的专利权,这使得其他公司只能利用价钱较贵的氧化铅沉淀法。

为了方便炼油,洛克菲勒便在利玛当地新建了一间炼油厂,并开凿油管,向南芝加哥输送。开始时,油管输送有臭味的燃料油到芝加哥的各钢铁厂,因为臭气熏人,引起芝加哥居民不满,使得他们开会反对。再加上芝加哥的税高,人多地少,不是以后发展炼油业的理想地区,所以,“标准石油公司”不再动芝加哥的念头,而转到印第安纳州边境一带想办法。终于,他们找到一块除了猎人外甚少人光顾的荒野平地——怀庭。“标准石油公司”的代理,选择了一块火车铁路经过的地带建厂。1890年,工厂正式成立,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工厂,每天可炼两万四千桶原油。这个厂的产品研究工作全落在波顿博士身上,日后他发明把石油再精化为汽油的方法,使他成为印第安纳州“标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

怀庭工厂起初专产煤油、汽油和挥发油,后来,又制造石蜡。渐渐地又增加制造润滑油及各种副产品的设备。最后,更增设制造油桶的相关工厂。该厂的产品直接或间接地供应中西部、北西部及远西部,甚至亚洲市场。开始时生意很令人满意,但到1873年不景气时代来临之时到完全不景气时代,其间的成绩较差。

由克利夫兰时代到怀庭时代,回顾洛克菲勒集团的收入,也是一件趣事。早期,公司所有的收入均依靠单纯的炼油业;中期,“标准石油公司”开始经营油管及油库生意,收入范围增广;到了后期,油田及销售大市场成了主要收入来源了。

“标准石油公司”在后期的丰收,实在应该感谢机器的发明和海外市场。(虽然早在1867年的巴黎展览会上就出现了一架小的内燃机,也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机器。)以后,不断地有新的研究、发明与创造涌现。

1876年,奥图博士发明了今日固定动力的汽油引擎的前身。1885年,宾士将第一个引擎装到三轮车上,但是,直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动性质的内燃机才真正地大量影响到石油工业。这些发动机不但可以推动车子、轮车,还可以推动各种代劳的机器以节省人力。从此,时代改变了。等到20世纪初,汽车工业兴起之后,不但整个世界从此改观,“标准石油”的业务也跟着迅速拓展。

这是1890年代以后的事了。那么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标准石油公司”的市场又是如何的呢?自从托拉斯建立之后,“标准石油公司”在美国国内的市场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至于国外市场呢,早在19世纪70年代,洛克菲勒集团的石油已征服西欧及亚洲,几乎一家独占了整个市场。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出来平分秋色。到19世纪90年代,又有缅甸及荷属东印度群岛出来竞争市场。虽然如此,“标准石油公司”向海外的运油量还是有增无减,在19世纪90年代,从每年外销三亿多加仑增大到七亿多加仑。

洛克菲勒集团如此横霸海外市场也自有其道理:第一,他抓住了所有外销生意,使小独立公司根本无法插足。因为他工厂多,产量大,运输量大,所以随时可以包船运货,指定送货交货的时间地点。这是小工厂没有办法做到的。因为他们产品少,无法包船,当然就无法指定交货的日期了。再加上19世纪80年代俄国也加入市场,非得跌价才能抢到生意,像洛克菲勒集团产量大,尚可用薄利多销的方法竞争,小公司就只有干赔的份了。所以,小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只占全部外销量的百分之零点六一。如此,洛克菲勒集团先稳定了国内市场的竞争,第二步再在海外展开攻势。

他们在海外经营的办法是在各地设立代理公司,有独资的,也有与当地人士合资的。这种代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印度、加拿大、英国、丹麦、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这些代理公司平时各自为政,到了有政策上的问题时就反映到美国纽约总部的“外销委员会”,再由“外销委员会”开会讨论,而由洛克菲勒兄弟做最后的决定。

除了外销欧洲,“标准石油公司”的石油还点燃中国、马来亚、印度、新加坡、马六甲、缅甸、锡兰等地的油灯。虽然销路很好,但生意得来也不易。他们在1885年—1914年曾奋力地与俄国抢市场。

洛克菲勒集团用四种手段来与俄国斗法:

第一,就是在各地开设代理公司,发展有潜力的市场。

第二,利玛油田原油的成本低,有跌价的本钱。

第三,发明用油轮运油,增加效率。

第四,有完善的分销系统,比如拿英国来说,就有四大分销站,每站的贮存量起码可以供应市场四个月的销售。

19世纪末,“标准石油公司”在英国就有约三百个贮油仓库,用六百辆运油车来往运送。这样设想周到的销售组织自然是会成功的, “标准石油公司”就这样在海外市场战胜了俄国,遥遥领先。“标准石油公司”虽然沾沾自喜,但点燃了海外人士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