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11326600000017

第17章 李广利征讨大宛

司马迁正式动笔写《史记》后,纵使汉武帝仍然敬鬼神、求神仙,仍然经常巡礼名山圣地,也无碍司马迁的著作生涯,反可由到处护驾巡游中,接近各种历史遗迹及地方遗老,从而使他的写作更为活泼充实。

本来照这样下去,他很可能会有一个安静而不寂寞的中年,可是从他动笔写《史记》起又过了五年,发生了李陵事件,本书一开始就预示的那些不安音符,终于震耳欲聋地撼动了司马迁的整个人生。这事件几乎断送了他的生命和事业,但其结果反而赋予了他生命的另一种原动力,给他的事业添加一层宿命式冲击的张力,我们有必要较深入地来了解这事件的经过。

自从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兵攻打匈奴,迫使匈奴逃到远方以后,汉武帝并没有停止开疆拓土的努力,对于北方的匈奴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的策略是运用实力外交孤立匈奴。他招引辽东塞外的乌桓住在东北边郡的塞外地区以监视匈奴,又联络匈奴西边的乌孙以断其右臂,其余各国也都派使前往笼络,每年出使西域的使节团少则五六起,多则十余起,每起由百余人到数百人组成。这一连串的外交攻势,确实令匈奴感到威胁,但匈奴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休养,国力也逐渐复原,又开始频频入侵汉朝。

汉帝国这边,也在卫、霍两将痛惩匈奴以后,在几位卓越的财经专家设计主持下,实施各种新财经措施——盐铁公卖,均输、平准,甚至贾官鬻爵、缴钱可以赎罪等,造成仓库有溢粮、“民不贫赋而天下用饶”的盛况。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再度爆发大规模战事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年初,汉武帝所筑的柏梁台遭到了天火,秋天又有蝗虫大起,从关东向西飞到敦煌,自然界似乎也开始与人作对。

第一个登场的是与李陵事件有很大关系的外戚军人李广利。李广利之所以成为外戚,是因为他的妹妹李夫人受汉武帝宠幸(在卫子夫及早死的王夫人之后)。他另外有一个弟弟,即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是个唱歌的。他们一家从父母到兄弟姐妹都是乐人,以唱歌跳舞为生。起初李延年因为犯罪受了腐刑在宫中养狗,最爱帮汉武帝介绍女人的平阳公主向汉武帝推荐李延年的妹妹“善舞”,李的妹妹后来到宫中果然受到宠爱成为李夫人,而且李延年也在宫里与汉武帝好到可以同卧同起。看来李广利的出身背景与当年的卫青有些相像,只是格调更低些,才能则差得更远,根本是汉武帝处心积虑硬捧出来的“明星”。只因为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想让李广利封侯,又不敢违背高祖所立“非有功不封侯”的遗规,于是就让他统兵作战,希望给他立功机会。

李广利早年事迹不得而知,他在正史中,一出场就是个将军。他虽然并没有故意加害李陵或司马迁,可是他的存在再配上汉武帝,就为李陵和司马迁造成了悲痛的惨剧。

汉武帝计划让他封侯而给他的第一个大任务,不是伐匈奴,而是去攻打现在中亚境内、葱岭西北附近的大宛国。此举并不是因为大宛威胁到了汉朝,只因为汉武帝听说大宛有汗血宝马,派人带了黄金和金制成的金马向大宛要汗血宝马。大宛自恃距离汉朝非常远,而且汉军一出敦煌就会被困在五谷不生的沙漠之中,沿途的供食也是个大问题,肯定是奈何不了他们,所以决定拒绝。汉使一怒,就把带去的金马锤破。大宛人也不示弱,把汉使赶出去,并叫人在中途把他们杀了。汉武帝大怒,决定要不到宝马就以武力强取。有曾经到过大宛的人说,大宛兵弱,汉军不必三千人就可以制服。汉武帝一想,赵破奴曾经以七百骑就虏了楼兰王(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大宛应该也没什么了不起!于是他想起了李广利,这么简单的任务必可使他“一炮走红”。大宛的汗血宝马在其境内的贰师城,于是武帝就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命他去取马。汉武帝大约心里明白这个人能力有限,不敢只给他三千人,而发属国兵六千骑,加上各郡国召集来的人共同攻取贰师城。李广利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出发。

李广利的大军,是通过了沙漠,可是过了沙漠以后,沿途的小国不肯供应粮食,李广利就采取攻得下就进城取粮,攻不下掉头就走的原则。一路打打停停,到达大宛东边的郁成时,队伍只剩下了几千人,大家又饿又累,攻郁成反被郁成所败。他与副将商量,一个城都打不下,怎么去打王都?人太少了,回去吧!就这么回到敦煌,此时兵士只剩了一两成。他派人上书皇帝,说路途太远,缺乏粮食,兵员又少,希望重来。汉武帝听了,怒不可遏,派人到敦煌东方与酒泉之间的玉门(不是玉门关),把那群败兵残将拦下来,说:“敢进来的就斩!”贰师将军吓得赶快回到敦煌待命。

这时候已经是太初二年秋天。来回花了一整年,朝中公卿们认为这是闹了大笑话,劝汉武帝算了,以便专心对付匈奴。汉武帝不死心,心想那个小国怎么可能制不了,因此,又发给李广利六万兵卒,十万头牛,三万匹马,驴、骆驼等也有好几万头,所需装备一应俱全。又发天下官吏有罪的、亡命的、赘婿、商人等来入伍或协助运粮,弄得“天下骚动”。这还不够,又加派十八万兵保卫酒泉,同时作为李广利的预备队。又听说大宛城中没有水井,只靠城外流入城内的河水,于是加派水工,以便将大宛城外的河引到别处,而把原来进城的水道汲干,以便作为进攻的孔道。另外再派两位擅长选马的人随军同行,准备攻下大宛时,可以选到最好的马匹带回来。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司马迁四十四岁)李广利二度率军征大宛。这回出师是神气多了,沿途小国都大开城门前来迎接,自动献粮食。只有轮台(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轮台县)不理,李广利发威加以攻破并屠城。

等到达大宛的时候,军队只有三万多人了。他们把大宛城围了四十几天,最后大宛人杀了大宛王,提着他的头,派使者对李广利说:“请不要再攻了,我们把好马都拉出来让你们任意挑选,并供应你们的粮食。如果不同意,那么我们就把好马全部杀掉。而且康居(大宛之西)的救兵就要到了,等他们一到,我们在城内,他们从城外,正好可以夹击你们!”李广利心想自己为取汗血宝马来的,如果不答应,汗血宝马被杀尽,这个仗等于白打。他又听说大宛城内最近有汉人教他们凿井,断水源的办法已经威胁不了他们,城内粮食据说也很充足,他们还可以拖,拖到汉军疲惫了,康居兵又来夹击,那汉军实在是太没把握了。反正汗血宝马到手,提了大宛王的头,应该已经可以交代,于是就答应罢兵。大宛把马展现在城外,由随汉军而来的选马专家挑选了汗血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马三千多匹。大宛又供应粮食给汉军。最后,李广利立了一位亲汉人士为王,并与之订盟而东归,但始终依约不得进入城中。

第二年,李广利回国了,这次是堂而皇之地进了玉门关。可是进玉门关的时候,军队只有一万余人,军马只有一千多匹了。这次二度出征,军队并不缺粮,真正战死的也不多,倒是李广利属下将吏贪渎,不爱士卒,反剥削士卒,士卒因之死去的占大部分。这样一支军队回来了,汉武帝作何感想?换了别人恐怕无过也要过、功相抵变成无功,可是汉武帝念他“为万里而伐,不录其过”,对他的过根本不计较,而且迫不及待地宣布贰师将军的“丰功伟绩”,封他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

李广利的伐大宛,两度出师,总计费时三年,前后出动二十几万人,绝大部分将士死掉,耗费金钱无数,为的只是几千匹马。需要好马对汉朝来说确是实情,但因此而天下骚动,让一个不高明的将领,以“挥霍”的方式换来,岂只是小题大作,简直是毫无道理。唯一的“道理”是因为李广利是被宠幸的外戚,是汉武帝以外戚领军政策的再贯彻。而以这样的外戚领军,就已经注定绝不可能有当年卫、霍时代的功绩。

李广利回到京城是春天的事情,这年冬天汉武帝行幸回中(陕西陇县西北),司马迁可能也护驾随行。关于汉武帝刻意提拔李广利,他不只是耳闻目睹而已,太史令记事记言的工作,应该使他有更深入接触的机会。富于正义感的司马迁,恐怕已经在心里对这种不公平开始感到不满了。

另一方面,当李广利从大宛班师回国时,“李陵案”的主角李陵,事实上也在这出悲剧中登场了。

李陵是谁?他就是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也就是被霍去病冷箭射死的李敢的侄儿。他生于公元前134年,比司马迁小十一岁,而司马迁则比汉武帝小十一岁。李陵曾经为侍中建章监(建章是宫名),加了“侍中”的名号,即表示他可以出入宫内,经常在皇帝左右办事,与司马迁等于同过事。他“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李广的遗风,曾经命令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两千余里,虽然没遇见匈奴的军队,但他趁机观察了沿途的地形。汉武帝任命他为骑都尉,带兵五千,在酒泉、张掖教射练兵以防范匈奴入侵。

过了几年就是李广利伐大宛,汉武帝对李广利的出征实在是够操心,大军出发都已经几个月了,还命令李陵率兵随后去支援。结果行军到边塞,李陵得到汉武帝赐书,说李广利已经回国了,他就只率领五百轻骑穿过敦煌,到沙漠去迎接他,然后继续带兵留守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