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已经说得非常清楚透彻,但是最后的一段话令亚历山大觉得非常刺耳。克伊诺斯说完之后静静地坐下来,这时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拍手,大部分的兵士都垂下头来默然地流泪。气氛虽然紧张,但是将士们的心头反倒感到轻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终于有人将他们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将士们虽然是千百个不愿意再进军,但是他们仍然爱戴他们的大王,并没有因为亚历山大的专制独裁而生叛逆之心。如果亚历山大一再坚持自己的主张,众人大可以把亚历山大暗杀,可是没有一个人会这么做。
亚历山大没有想到他的心腹部下竟然会成为将士们的喉舌,这使他感到非常难堪。他压抑满腔的怒火,连续三天都睡在自己的帐篷里,把自己关在里面三天三夜。将士们一直在他的帐幕门前痛哭流涕,央求着亚历山大,希望他能答应带他们回国。
亚历山大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如果愿意跟随我就自愿跟随我;如果不愿意跟随我,我绝不勉强,要回去的人尽管回去。回到希腊之后,可以告诉你们的兄弟和朋友们,你们把自己的国王丢弃在敌人面前,而自己逃回来了。”
亚历山大赌气地这么说,整个空气几乎要冻结起来。到了第四天,亚历山大请了祭司来占卜,占卜的结果是“凶”。亚历山大沉默了,将士们总算获胜了。
这次占卜的结果可说是现实情况的反映。亚历山大不得不向将士们屈服,因此他就借着占卜作为他下台阶的依据,这是他巧妙的政治手腕。亚历山大表示,他并不是屈从于部下的意见,而是服从神的旨意。
亚历山大终于下令停止前进,准备返回故乡。这项命令发表之后,将士们大喜过望,欢欣若狂,一个个手舞足蹈,当时的情景不难想象。亚历山大在临走之前遗留下许多东西,譬如武器、马具等都散落各处。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祭神的圣坛,这个圣坛直到现在还留存着。
20世纪的考古学家曾在印度找到很多亚历山大远征的遗迹。亚历山大虽然到达了印度西北部,却没有办法完成他的壮志——征服整个印度。公元前326年7月下旬,亚历山大的军队开始撤退,步兵和骑兵集合起来,共有三万五千人之多。
亚历山大进攻印度只是偶然的冲动吗?还是毫无计划地进军呢?这个计划在他的心中想必已经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仔细地筹划之后才率军远征的。大军在这个时候勉强撤退,一定令亚历山大有很深的挫折感。以神的旨意为借口,在面子上虽然可以过得去,但是内心里却有极大的失败感,使他抱憾终生!
亚历山大外表虽然非常冷静,但是他的内心像火一样地燃烧着。身为亚洲的征服者,反倒要受到将士们的左右,每当他想到这件事时,就感到如芒在背。
亚历山大不想循原路回国,他准备从兴都库什山的南路往下走,渡过河流到印度河的河口去调查,因此他乘着船沿着印度河而下。
那个地方是他多年来梦想的一部分,就算要离开印度,也要做临别一瞥。他准备了大大小小共八百艘船,完全是将士们砍伐木材自己建造的,这些新船仍然带有木材的香味。
这时大军在尼塔伊亚的地方集合,两个月后,就是公元前326年的11月初,浩浩荡荡的船队开始了新的旅程。
他们祭奠河神和海神,并且有许多祭祀表演。大家因为快要回国了都满怀欣喜,船长们将自己的船装饰得非常漂亮,有的把帆布染成深红色或是画上五彩图案,看起来鲜艳夺目,非常壮观。回程时风和日丽,更增加了喜庆的气氛,当地的居民纷纷从老远的地方赶来看热闹,将士们都把自己的食粮赠送给当地人民。
全部准备就绪,一声令下,整个船队开始前进了。当地的人民一直跟着船跑了很长一段距离才停了脚步,土著们唱着当地的民谣向他们挥别。不料,船队在半途中忽然遭到急流,一艘船陷入漩涡中打转,后面的船来不及停止,一个接着一个连环相撞,亚历山大自己乘坐的船也不能幸免。
不但如此,从这以后沿途往往遭到当地土著们的攻击,因此不得不展开战斗。由于亚历山大的心情很糟糕,在每次的战斗中都滥杀无辜。每当将士们听到对方的阵容强大就拒绝出战,士气非常低落。
亚历山大一路上攻掠了许多城市,并且征服了两岸的地区。当他们进攻印度最强悍的民族——玛里族时。亚历山大的军队有点畏怯了,不管亚历山大如何地焦急。他的部下都丝毫没有战斗意志。亚历山大一气之下夺过攻城的云梯,自己一个人爬上了梯子。在亚历山大身边的三位贵族,看到这种情形连忙赶上去,可是没有一个将士跟着上来。
这和东征的初期迥然不同。在卡萨的战役中,将士们争先恐后地表现着自己的勇敢,一个个奋不顾身地爬上云梯。如今亚历山大跃上了云梯,却没有一个人跟随着他。
忽然,亚历山大爬上的梯子断了,他成了敌人的显著目标,箭像雨点一样射过来,亚历山大向敌军的阵营跳下去,这简直是自杀行为!
他的随从弗多利玛伊德斯后来曾经与人谈论到当时的情景:“亚历山大之所以奋不顾身,铤而走险,完全是赌气和极度失望的心理所造成的。对他来说,与其郁郁寡欢地活着,倒还不如在敌人面前光荣地战死!”
的确,亚历山大这种行为虽然勇敢,但显得自暴自弃。他完全忘了他是大军的统帅。当时的亚历山大只是一味地模仿奥德修斯的激情,追求着永恒的光荣,而对眼前的情形没有做冷静慎重的考虑。
玛里族人看到亚历山大从高处跃下时甲胄闪闪发光,叮当作响,那些惊讶的人以为是他身上发出某种闪电似的神秘光辉,心里非常害怕,一时竟忘了向他攻击,过了一会儿才拥到他的前面去。
亚历山大浑身是胆,英勇地和他们短兵相接,可惜寡不敌众,他的盔甲被利剑刺穿,伤及筋骨。亚历山大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就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了。
亚历山大的三个随从立刻拥上来抢救,却被乱箭射伤纷纷倒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马其顿的将士蜂拥而至,围在亚历山大的身旁,他们一鼓作气,愤怒地把敌军击溃,并且杀死了许多敌人。
部下们把亚历山大抬回船上,这时竟然有谣传说亚历山大已经战死。十天以后,亚历山大的伤势渐渐恢复,可以勉强地步行或骑马。将士们看到他仍然活着,这才安下心来,转忧为喜,莫不对自己的消极行为感到非常内疚和后悔,不禁留下了热泪,并发誓将永远和“我们的王”共进退。
此后的许许多多战争中,马其顿的军队都表现得非常勇猛。虽然土著们使用可怕的毒箭来对付他们,但是,马其顿军队最后还是把土著给歼灭了。
这个时候,波斯已经有部分地区呈现不稳定的情势,由于当时通讯联络极为不便,亚历山大又长期不在,再加上许多有关亚历山大负伤和战死的传言闹得满城风雨,因此有些被征服的地方开始酝酿着反抗的风潮。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将领带领一支队伍,经过兴都库什山脉,沿着贝鲁玛特河谷而上,平定各地的叛乱。
亚历山大率领着他的队伍一直沿着印度河顺流而下,最后到达河流出口处的三角洲顶点,那是一个叫做巴克纳的都市。这是公元前325年7月间的事。
亚历山大沿河进行的航程总共一百八十公里,进入大海之后到达了一个称为西拉斯堤的海岛。亚历山大和他身边的学者们在海岛上观察海洋和海岸的动、植物情形,他们发现当地的动植物和埃及的十分相似,他们断定印度河必定是尼罗河的源流。这种说法以现在的常识来看,可以说是十分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