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11449600000067

第67章 三十六计(12)

假道伐虢,事见《左传·僖公》中的两章。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想要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为此,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意思是说,请你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地区出产的美玉去收买虞国的国君,然后向虞国借道去攻伐虢国,事情就可以成功。晋献公说:“这两件东西都是我的宝贝,怎么舍得送给别人啊!”荀息说:“如果能够使虞国借道给晋国去攻伐虢国,那么将来虞国也就会归我晋国所有了。那时,你的宝物放在虞国的府库里,不就同放在晋国的府库里一样么!”晋献公听荀息说得有理,便采纳了他的计谋。虞公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阻,接受了晋国的要求,不但借道给晋国,还出兵帮助晋国攻占了虢国的国都下阳。这是晋献公十九年(公元前658年)的事。过了三年,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大臣宫之奇再次劝说虞公不要上当。他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会跟着被灭亡。好比嘴唇和牙齿相互依存一样,唇亡则齿寒。”但虞公不听,并说,晋国和虞国都属姬姓,是同宗关系晋国是不会加害虞国的。宫之奇见虞公不听他的劝阻,预见到虞国必亡,便带着全家避难去了。后来,果然不出宫之奇所料,晋在灭虢之后,在回师途中,顺便灭掉了虞国,虞公其家室都当了俘虏。就是前面讲到的晋国借虞之道先灭虢再灭虞的故事。这一计是以同名战争而命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本篇主旨】

偷梁换柱是用偷换的方法,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在历代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中,常被用作奇谋妙计,来战胜敌人,解决矛盾,平息事端。它常常能迷住敌人的眼睛,致敌于死地。

【原文】

频更其阵(1),抽其劲旅(2),待其自败,而后乘之(3)。曳其轮也(4)。

【注释】

(1)频:频繁、不断地。其:指示代词,这里指的是友军。阵:古代作战时用的阵式。

(2)劲旅:精锐部队、主力部队。

(3)乘之:乘,乘机。乘之,这里是指乘机加以控制。

(4)曳其轮:曳,拖住。这句话出自《易·既济·象》:“曳其轮,义无咎也。”意思是说:只要拖住了车轮便能控制车的运行,这是不会有差错的。

【译文】

采取频繁措施变更友军的阵式,藉以暗暗从阵中的要害处抽换其主力部队,等到它自趋失败,然后再来加以控制。这就像《周易·既济·象传》所说的:要控制住车的运行,必须拖住车的轮子。

【故事论述】

中国最著名的用此计的故事是宋真宗时“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当时真宗的皇后没有孩子。可是皇后的侍女却因和真宗多次同房而有了身孕。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在过去那个时代很多妃子是母凭子贵,又处在阴谋诡计的中心后宫中,这实在是招皇后的忌恨。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有很多皇后会处死那些生有儿子的妃子,因为有很多妃子因为自己生了儿子就想作乱。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很多。而这样的妃子如果一旦得势第一开刀的就是皇后。所以当真宗皇后得知这个侍女已有龙种时,开始为了自己的利益想坏主意了。

她首先把一个枕头塞在衣服里头,假装成也有身孕的的样子。这个故事现代人可能想不通,作为丈夫的真宗怎么可能发现不了皇后的作假呢?我们可以这样设想,皇后因为多年才怀上了龙种,她可以以保护胎儿为名拒绝和皇帝同房。当然这还有一个可能,可能事实也是如此,因为皇后已过了花季,皇上已对其失去了兴趣,正乐得去找别的女人,听皇后有此借口自是暗喜。若是皇后不失宠这个计谋还不能得以实施呢。

皇后派一些宫女监视着那个侍女,随着时间的推移,怀孕的侍女的肚子是一天天地变大,而皇后的枕头也跟着换了一个又一个。这也可以证明皇上已有九个月当然可能更长时间没有临幸皇后了。一个被男人冷落的女人有什么不能做出来呢?她在那样一个没有快乐的宫廷里,只有争得权力才可能平抚一下她那变态的心吧。

终于,她等来了侍女的分娩,她买通了接生婆,也可能是威胁,用一只刚出世的,肉乎乎的,血淋淋的野猫换走了侍女生的男孩并据为己有。这也看出女人不是弱者,当她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可能会受到伤害时,这种恐惧可以让她做出任何事情。历史上的武则天,因为要得到权力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更近一些的是慈禧,她几乎杀了皇上爱的所有女人。接着说这个故事,当真宗听说侍女生了怪物时,就把她驱逐出皇宫。关于此计的运用到这里就完了,可故事并没完,皇后这个变态的女人,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生的一样给照顾大了。当然这个孩子也被立为了太子。皇后也把所有的知情人尽可能的都杀掉了,但她没能杀掉孩子的母亲,后来故事的发展我们可以想见,当孩子终于登上了王位时,他那潜藏在民间的母亲就出现了。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包公,他是故事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因为他上可以见天子下可以见民妇。于是当今皇上的母亲找到他并把这一切讲给他听。结果自然是皇后为她前半生造的孽用后半生来偿还。最后是母子相认,这是所有老百姓都愿意看到的结局。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件事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据说也是用了此计。

这件事就是关于雍正是如何得到他的皇位的猜测。康熙当时有十五个儿子,他们都可能是王位的继承人。雍正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康熙当时并不是十分喜欢他,康熙当时虽已年迈,但继位的事还没有定下来。直到临终时他才写下遗书,“传位十四皇子”。雍正在密室中偷听到了遗嘱内容,乘人不备时把遗诏改为“传位于四皇子”,这事直到现在还是人们饭后谈资的历史谜团。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偷梁换柱之举。其实这件事最大的不可信是过去的“于”字是写为“於”的,所以改遗诏的事不可信。但老百姓喜欢传奇,所以人们就一直争论下去。

最早的一次改遗诏的事情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改诏。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出巡时得了病,于公元前210年死在了河北商丘。本来秦始皇临死前让他的得意太监赵高给他的大儿子扶苏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指定扶苏为法定继承人。可还没等信送出去,秦始皇就死了。扶苏与大将蒙恬十分要好,可赵高与蒙恬兄弟的关系却非常得糟糕。赵高如果让扶苏继承王位对自己十分不利。在这次出巡中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随行,这个拍马屁的赵高和胡亥相处得非常好。于是他和宰相李斯就伪造了一份皇帝的遗诏,指定胡亥为继承人,而让扶苏自尽。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扶苏为了维护道德就真的自杀了。如果秦王朝由他来继续统治,那秦王朝绝不会只存了两世。

无能的胡亥登上王位,更多的人对他登上王位心存怀疑,认为他是不合法的,所以就得不到一些大臣的忠心。而这个把他推到王位上的赵高又是如此的一个奸佞小人,当时的政权是由他一手把持的。这次的偷改遗诏使好不容易才统一起来的中国又变得四分五裂。

【计名典故】

偷梁换柱,原是一句成语。一般认为,它是来源于商纣王“托梁换柱”的传说。据传,商纣王的父亲帝乙一次领着纣王及文武百官游览御花园,欣赏牡丹花开。行至飞云阁处,见到阁上塌了一梁,心中很是不高兴。纣王见状,竟凭其力大无比,“托梁换柱”,把一座飞云阁修好了。又《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描述王熙凤设计以薛宝钗冒充林黛玉与贾宝玉成婚时,也说过“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计”。

按照前人的解释,此计的本意是在同友军一道作战时,乘友军战斗失利之机,将其主力并将过来,加以控制。但也有人认为,此计也可理解为:在与敌军作战时,设法将其主力调开,然后抓住其弱点,进行攻击,战而胜之。同时还有人认为,此计运用于政治斗争中,与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包计”相似。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本文主旨】

指桑骂槐是在和自己有关或激于义愤,对不能不骂的人、而又在不能公开骂的环境里,为排泄胸中的愤激,借着一件事物或虚构什么。表面上是骂这件事物,骨子里却骂那个人。它属于一种骂人的艺术,用的是不作正面冲突,而是旁敲侧击的手法,介乎批评与谩骂之间,其态度没有批评那样冷静,也不像谩骂那样泼辣;就是骂也骂得高明,纵使令人听了咬牙切齿,却也抓不到反抗的把柄。这是一种奴隶的语言,但也可以说是一条实现自由的人权之路。

【原文】

大凌小者(1),警以诱之(2)。刚中而应,行险而顺(3)。

【注释】

(1)大凌小:大,强大。小,弱小。凌,凌驾、控制。全句意为势力强大的控制势力弱小的。

(2)警以诱之:警,警戒。这里是指使用警戒的方法。诱,诱导。全句意为用警戒的方法进行诱导。

(3)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师·彖》“师,众也;贞,正也。能从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专又何咎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军队是由为数众多的人组成的。人数众多,必是良莠不齐,必须以正道使之统一、方可称王于天下。师卦为坎下坤上,九二为阳、为刚,处于下坎之中位,又与上坤的六五相应,象征着主帅得人并受到信任,叫做“刚中而应”。但坎卦又为水、为险,坤卦则为地、为顺,象征着为帅者需用险毒之举,方可使士兵顺从,这叫做“行险而顺”。以险毒之举使全军将士归之于正,乐于顺从,其结果必将是只有好处而不会有过错。

【译文】

凭借强大的实力去控制弱小者,需要用警戒的方法去进行诱导。这就像师卦所说的:适当地运用刚猛阴毒的办法可以赢得人们的归顺,获得最后的成功。

【故事论述】

这一计的使用有敲边鼓的意思。对所谴责的对象不能明讲,只能用杀一儆猴的办法来起到警示的作用。最早的也是最文雅的骂是孔子的《春秋》之骂,因为《春秋》之笔是一字寓褒贬。

周朝的诸侯国吴国和楚国自称为王,而实际上只有势力日渐削弱的周朝统治者才是名正言顺的“王”。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天下诸侯以及周王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部)会盟,从而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这可能是最早的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

孔子在几十年的东奔西走中也没有实现他的理想,可这样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又怎么会让这些学问进到棺材里去呢?而且他又是如此的心中充满怨气,于是在他带学生之余就开始在家作《春秋》。而孔子毕竟不是一个太史,他有着文人的浪漫,所以他所写出的东西很有一些个人情绪在里面。按理说对史实的记载是以事实为依据的,根本就不会有个人的感情在里面。可孔子就不是这样。

《春秋》是孔子所撰的以记录他的家乡鲁国在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间的编年史,其中也记载了发生在其他诸侯国的重大事件。在《春秋》中,对那些自称为“王”者,孔子一律不承认其为“王”,他认为他们的德行不够。一个王者最起码的是要仁,而这些诸侯却打打杀杀,所以他就称他们为“公”,这才是他们应得的称谓。

按照史实,周王在公元前632年参加了由他统治下的一个诸侯在践土召开的大会。可孔子却不顾史实地写道:“先王狩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一个王被逼着去狩猎了。孔子就是以这种方式对某些事件加以记录,却又把某些事件轻易地放过了。如果孔子能对当时的历史给以忠实的记录,那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历史就会更丰富,但他没这样做。而当时只有很少数的人读书识字,如果他这样的人不加以记录,那别人就是想记录也没有这个本事。

孔子遵循“微言大义”的标准,对自己不喜欢的事实进行删减,这表明他用传统的价值观念对历史事件加以评判的态度。他不仅想斥责过去的单个事件和个人,而且照本计的意思看来,孔子也想批评那些失礼忘道的同时代的人。《春秋》这种联系现实的批评手法可在儒家第二位重要的思想家孟子的话中找到证明:“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孟子·滕文公下》)他想通过对古代的事例进行评价从而对将来发生的事施加影响。援引司马迁《史记》中的话说,孔子要让后世的乱臣贼子知道害怕。孔子这种以教育为目的对历史事件进行阐述的方法被人们称作“春秋笔法”。孔子回顾古代的圣明君主统治的黄金时代,是为了说明,他同时代的人却是沉沦至深。

时至今日,孔子的这一高雅的“骂”还为世人所称道。

中国土地上建立前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是秦朝。在秦朝统治下,法家的思想得以推行全国。首先,要教化百姓使其懂得纪律和顺从,成为皇帝和官吏手中称心如意的工具。而最适合作工具的当数目不识丁、上税缴租的农民阶层了。学者和思想家如果没有直接为国家效力的话,那么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人群。儒家的书籍尤其受到压制,因为它使人们对已被取代的奴隶主记忆犹新,它宣扬的是刚被摧毁的旧的奴隶主伦理观。如果人们不想使国家分裂,不想使中央集权削弱的话,就绝不允许这种旧的伦理观死灰复燃。

公元前213年,按照皇上之命,所有那些议古非今的学者连同他们的家族一起都要被斩草除根。秦始皇果然于公元前212年将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北二十里)的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活埋。这之前,他于公元前213年已将除医、农、卜巫之外的所有儒家书籍一律焚毁。看来秦始皇不太了解人性,你可以烧毁圣人的书,但毁不掉圣人留下来的智谋。

【计名典故】

本计计名出自一句民间谚语,比喻一种间接对别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方法。《红楼梦》第十六回描写王熙凤向贾琏发牢骚时说:“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但是,“指桑骂槐”用到军事上,则是指一种“惩一戒百”、“杀鸡儆猴”的谋略,利用它来保证号令统一,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而最早的也是最文雅的骂则是前面提到的孔子的《春秋》之骂。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本篇主旨】

假痴不颠,重点在一个“假”字。这里的“假”字意思是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却特别清醒。此计作为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都算高招。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而暗地里却在做积极的准备,等待时机。军事上用此计可以麻痹敌人,并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这种方法,关键是表演要逼真,不露破绽,否则被对手识破则非常危险。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1),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2),云雷屯也(3)。

【注释】

(1)伪作:假装、佯装。

(2)静不露机:静,平静、沉静。机,指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