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11477200000004

第4章 闽商引路人:拼搏已成传统(2)

1992年,林照顺怀着一颗赤诚的游子之心来到了内地,回到了他的故乡--福建晋江。他回家乡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做慈善。当他看到家乡的乡亲们辛苦而贫困的生活时,不禁暗自伤神,他决心一定要为家乡父老摆脱贫困出一把力。于是,他在家乡修起了水泥路,盖起了新学校。后来,又经朋友介绍在长春投资了l亿6千万,建起了一座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大型购物广场--永春商场,商场集商贸、美食、休闲、购物、仓储于一体,成为长春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商场,解决了上千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为长春市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被评为“长春市荣誉市民”。

林照顺先生今年已经70岁了,按孔子之言,已经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但他笑容依然灿然,目光依然深邃,思路依然缜密,见解依然独到。如今的林照顺是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他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事,见过了太多的人,他从不掩饰自己对某一类自私、势利、为钱不择手段的人的失望,也从不计较对淳朴善良、真诚却贫穷的人们的赠予。

我们无法用太多的语言来评价林照顺先生,因为他已返璞归真,无需评价;我们也不必以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林照顺先生的身份和善举,因为他对这些听了太多,无需计较。我们只需记得这位智慧的长者的一句话:“做事不要太有目的性,来的时候就去做,千万不要为了钱而做,而是为做而做,做成一件事情就应该很高兴。”这句话,不管是对商界中人还是对非商界中人,都蕴涵着值得玩味的哲理。或者,这也是闽南商者敢拼敢赢精神的一种深层诠释。

林照顺印象

林照顺先生今年已经70岁高龄了,但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年岁已高,每次朋友问他多少岁时,他总说:“不要管我多少岁,反正我比你小就是了。”弄得大伙笑作一团。而我习惯尊称他“林爷爷”,虽然我们之间有着50岁的年龄差,叫“爷爷”毫不为过,但他对这个称呼还是有些微词的,他怕我把他给叫老了。他就是这样一位幽默的长者、“老顽童”。

说林照顺爷爷是“老顽童”一点儿也不为过,在这里我就透露一个小秘密,林照顺爷爷平时喜欢煮饭给大家吃,更喜欢的是大家边吃边夸他煮的东西好吃,如果得到大家的赞叹,他会非常高兴。林爷爷从小生活在菲律宾,那里的饮食习惯和中国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他来中国只喜欢吃火锅,炒菜他一般是吃不习惯的。所以他在家煮饭的时候就喜欢煮上一大锅汤,有时是牛肉,有时是羊肉,然后里面放很多蔬菜,有胡萝卜、大白菜、没剥皮儿的蒜头、姜等,配料是非常齐全的,简直就像一锅烩,很是丰富,样子好看,味道却的确不怎么样。不过吃上一次两次,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林爷爷总是煮这个给大家吃,难免会有人抗议,阿智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傻瓜。有一天中午,大家在研究吃什么的时候,林爷爷自告奋勇要煮汤给大家喝,阿智马上就出来反对,说林爷爷煮的汤太难喝。就因为这句话,林爷爷还和阿智生起气来呢!

估计大家都想不到,林照顺爷爷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亨,也有这么有趣的一面。的确,林照顺老先生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非常平易近人,他既有着普通人细腻感性的一面,也有着商场上面对困难时坚强智慧的一面。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林照顺。当拼搏成为一种习惯

--南益集团【福建】董事长林树哲

南益集团董事总经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政协常委、泉州市侨联副主席、南安市政协副主席、福建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执委、香港福建体育会会长、香港福建同乡会副理事长、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永远荣誉会长、世界南安同乡联谊理事会主席……这些响当当的头衔和身份,如果印制到一张名片上,估计都容载不下。然而,它们必须印在一张名片上,因为,它们都是属于一个人的。 这个人,就是林树哲。 这里的每一个头衔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对于一般人来讲,获得其中一种就是莫大的荣誉。林树哲从来不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他不想让别人过多强调他这些头衔、身份,我今天把这些头衔列在这里,也绝不是为了帮他炫耀。我想说的是这些名誉与头衔背后的故事,是林树哲几十年辛勤拼搏的故事。

上山下乡·香港不是天堂

1947年,林树哲出生于福建南安,与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一样,他的成长过程也有过许多挫折与艰辛。 20世纪60年代,正是林树哲风华正茂的年纪,他有幸上了中学,立志刻苦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南安这个偏远的地方。然而,就在他潜心学习、拼搏奋进时,“文化大革命”刮起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旋风,这场旋风彻底断送了他的大学梦。他才念到高一,就不得不“上山下乡”,被分配到闽北山区大田县插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此,林树哲开始了这样的生活:开荒、下田、插秧、收割,收工后还要自己砍柴做饭。他读书写字的手上先是被“再教育”出了血泡,接着血泡又变成老茧,皮肤也被毒日头晒得黑黝黝的,立志考大学、满身书卷气的林树哲渐渐变成了地道的农民。

插队的那几年,和所有的知青一样,林树哲也曾经悲伤曾经绝望,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是不是就截至到了这个落后山区的一亩三分地上。但是,悲伤和绝望都是暂时的,林树哲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现实:大学梦破了,但还有很多其他的梦可以去为之拼搏。他没有向其他人那样日复一日地怨天尤人、年复一年地混吃等睡,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劳动中,做好自己分到的每一项工作。

付出了总是会得到回报的,不管社会环境如何。4年之后,林树哲以突出的劳动表现得到了一个招工名额--被推荐到煤矿当工人。尽管当工人和当农民是一样地埋头干活、吃苦受累,但对于林树哲来说,这一步是他“跳出农门”的重要阶梯。更重要的是,当农民、当煤矿工人的这段艰辛经历,对他今后在人生风浪中敢于拼搏特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林树哲从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他总是能靠自己的努力,在绝望的时候寻找到最好的出路。当了几年煤矿工人之后,林树哲觉得这不是长远之计,于是开始为自己谋划。1974年,他因亲属有海外关系,获准赴港定居。至此,他终于跳出了黑乎乎的矿井,告别了一年到头难见阳光的生活。

这一步又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如果林树哲是个安于现状的人,那他也许会在煤矿干一辈子,毕竟,在那时,矿工虽然辛苦,但也是个“正式”的好工作。但林树哲是敢拼敢干的闽南人,是为了梦想不避风雨的南安人,他无法让自己这块金子长期埋于地下,即使走出来会流血流泪,他也不会退缩,更不会后悔。

到香港时,林树哲身上只有10港元。面对这个国际大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灯红酒绿的浮华、匆匆来去的车流人流,刚刚从山野上、“地底”下出来的林树哲有些发懵。

虽然香港有着久负盛名的繁华,但这并不是满地黄金的天堂。相反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里就充斥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生法则。面对这激烈的竞争,年轻而毫无城市工作经验的林树哲并没有退缩,在最初艰难的适应之后,他再一次选择勇敢面对现实,选择了留下来继续拼搏。

至此,“拼搏”两个字,在林树哲的字典里,已经开始变成一种习惯。

白手起家不是传说·梦开始

在香港,两手空空的林树哲选择了留下。这个选择的做出是超出我们想象的艰难,然而,正是这个艰难的抉择,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辉煌。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正是“经济起飞”的年代。香港工业向着现代化、多元化发展,以生产高增值产品来应对欧美各国的保护主义措施。根据当时的一组数字,香港的注册厂家1970年时有16507家,到1980年时已经是45025家。快速发展的香港虽然信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扩大了“适者”的范围,初到此地的林树哲便是这扩大后的适者范围圈进去的一个,使他能够凭着年富力强白手开创自己新的人生之路。他真正意义重大的拼搏开始了。

起初,他只是做搬运工,做清洁工,到针织厂做杂工。但因着踏实肯干、敢想敢拼的个性,不管做什么,林树哲都非常地卖力,从不抱怨、偷懒,同时他也在不停寻找崛起的机会。很快,1976年,他就和朋友一起合办了一个小型的针织厂,虽然加上他们几个老板也就二十来个人,但厂小不代表效益不高,林树哲凭着自己的智慧,将小厂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

不久,林树哲他们的小工厂又迎来了一次重大的转折--旅港实业家吕振万改造属下的南益织造厂,这位吕老板慧眼识人,非常欣赏林树哲的才能,便诚邀他们加盟,两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这是林树哲迈进南益的第一步,也是南益集团走上腾飞之路的开始。

林树哲加入南益集团之后,便全面出掌改组后的南益织造。借着香港经济蓬勃向上的东风,林树哲抓住机遇,大刀阔斧地开始经营,南益织造的资本迅速增值。他也从此开始了自己事业的新天地。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80年代初。香港毕竟只是一个城市,其纺织业经过几年迅猛发展,此时已几近饱和,纺织业急需寻找新的发展地,很多厂家开始大量往台湾和东南亚转移。林树哲他们的南益织造面对着同样的窘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树哲对于南益的发展作着慎之又慎的考虑。

而彼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在邓小平同志的英明指引下,中国打开国门引进外资,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然而,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世界虽尽瞩目,但毕竟中国封闭太久了,“文革”的恶劣影响和国内阴晴难测的政治风云,让世界的目光还是充满了疑虑,有实力的资本家还在观望。

林树哲虽然身在香港,但对祖国、对家乡的关注时刻没有停止。他认为,国门已经打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走回头路了。因此,抱着一颗拳拳之心,他力主回国投资。1980年8月28日,香港南益集团织造公司董事会在林树哲的建议下,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回家乡投资企业。吕振万董事长给予林树哲充分的信任,并以“举大旗、操大鼓、走大道、创大业、赚大钱”15个字,充分肯定了公司董事会的决定。从此,南益集团在国内的创业掀开了辉煌的一页。

闽南的第一枝报春花·只因拼搏

当拼搏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停不下前进的脚步。

林树哲敢拼敢干,还有副雷厉风行的脾气。在董事会作出投资大陆决策的3个月后,也就是1980年年底,他就来到了故乡南安,不久之后,即与南安县二轻局签订了来料加工羊毛衣半成品的合同。

合同签下来,可以开干了。可是,香港南益虽然发展不错,但限于社会大环境,资金还是有限,如想大张旗鼓地建厂房、买设备、招工人,还是力所不及。所以,摆在林树哲面前的还是一大堆的困难。

有困难才有挑战性,对于将拼搏变为习惯的林树哲来说,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没有资金建厂房,他就租赁下二轻局属下企业官桥锅犁厂800多平方米的简陋车间。就在那个遍地煤渣的地方,创立了南丰针织厂。那是1981年4月,他们从香港本部拨到6万元流动资金,第一期引进针织机115台,招收员工150名,由4位香港技术人员驻厂指导,边培训边生产,迈出了南益集团在国内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阶段,林树哲和他的伙伴们都非常辛苦。那时祖国内地百废待兴,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比如电力就十分紧缺,经常停电。遇上停电,就一台机床点一根蜡烛,在黯淡的烛光下坚持生产。当时的交通也很不方便,从香港到南安,如今8个小时的路程,那时最少也要走两天。通讯也一样,林树哲和香港本部通一个电话,要从工厂拨到官桥公社,再拨到南安县城,再到晋江地区、到福建省、到上海,然后才能到香港。一个电话要转这么多次,讲个电话都能将声音讲哑,这在现在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见当时的条件有多么的艰苦。他们只能依靠书信,或者录音卡带,这样的通讯方式,通一次至少也要4天。林树哲虽然名义上是老板,但和普通的工人没什么两样,吃饭都要自己挑水,运货时还不时要亲自上阵搬运、装车。而且那时,香港和内地之间还有很多的关卡,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自己去办。

更大的困难来自于观念的差异。林树哲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要求很严格。然而,由于工人与基层管理者没有形成这样的观念,林树哲的厂里曾经一度出现纪律涣散、产品质量低下、交货不及时等混乱现象。为此,林树哲专门召开会议,与合作的南安县二轻局深入讨论了管理问题并取得共识,会后成立厂务委员会,制定了《南丰针织厂经营管理规程》,全面进行整顿。自此,工厂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才逐渐步入正轨,生产节节上升。

到1982年底,伴随着生产的扩大,他们拓展了厂房,租用原官桥化工厂一幢厂房作为第二车问,装机增至500多台。到1983年上半年,林树哲再次申请征用了位于福厦公路旁的20亩荒地,兴建了自己的厂房。至翌年3月,4幢织机车间全部搬入新厂区。装机量达到850台,职工近千人。

南丰针织厂在短短的4年内,从租赁简陋车间到兴建自己的厂房,发展的速度有目共睹。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1985年,南益属下南方纺织有限公司与福建省纺织工业公司、南安县南华企业公司在南丰针织厂来料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合作,创办中外合资南丰纺织有限公司。一期投资70万美元,征用35亩土地扩建厂房,引进毛衣下半部生产工序,实现了从织片、缝挑、后整直到包装出口的一条龙配套。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南丰纺织有限公司打开了经营局面,产品源源不断流向国内外市场。随后,以林树哲为首的南益投资集团在八闽大地上广播投资之种,奋力开拓。继南丰之后,南华、南兴、南尔、南晶、南发等企业纷纷诞生。

1989年,林树哲又做出继续扩大投资的决定。他拨出3亿港元投入到了蟠龙综合工业开发区的建设上。开发区首期开发面积1800亩,南兴、华纺、南泰、南荣等公司先后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继之又在泉州市相继成立南海、南建、南新、南昌等企业。

至此,“南”字号“金花”处处盛开。集团投资进一步扩大范围,除纺织以外还投向了房地产、机械、花卉等企业。如今的南益集团年产值已达30多亿元,各类企业遍布福建省内各地,投资触角向山东、广东、河北等省市延伸,招聘员工达数万人。

这累累的硕果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给了南益一个著名的“编外”荣誉:闽南的第一枝报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