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会挣钱,才有钱花
11596000000020

第20章 聆听财富故事——领略超级富豪的财富人生(3)

现在的宜家已成为家具零售业的龙头老大。面对杰出的业绩,英格瓦·坎普拉德保持了他一贯低调节俭的风格,或许在他的眼里,财富只是数字上的改变。

他虽已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工作狂。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我们动手去做,事情就会好起来。我们的生活就是工作,没完没了的工作。”

生活中最成功的人总是充满快乐和希望的。他们面带笑容处理工作,富有幽默感,愉快欢乐,善于把握机会,对生活中的变化非常敏感,无论棘手的事还是顺利的事,他们都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人算得上是智慧的人,他们创造的机遇会比自己想象得更多。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勇敢地开始,不要错过时机

财富学堂

只有勇于行动,一心奔赴目标,有不墨守成规的智慧和勇气,才会战胜困难,取得事业的成功。

“勇敢地开始,不要错过时机”,想要尽早获得成功,就要敢作敢为,下定决心,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只有勇于行动,一心奔赴目标,有不墨守成规的智慧和勇气,才会战胜困难,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全球富豪中,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创造了一个神话,让许多人都叹为观止。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财富传奇来源于他勇敢地开始、抓住机会获取财富的致富思维。

当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还只有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笔约合20美元左右的资金,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很快就让这笔钱升值了数倍。17岁的时候,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已经学会了炒股,通过买股票,到1965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赚取了40万美元。

20世纪80年代,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开始在他父亲传给他的地产项目上大展拳脚。

另外,机遇、信心、勇气与能力是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勇敢地开始,抓住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财富奇迹。

1982年,墨西哥遭遇经济危机、货币贬值,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将一些银行进行国有化,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外资撤离墨西哥。这对于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来说则是个大好机会,他本人趁机以比较低的价格接管了许多濒临破产的烟草企业和餐饮连锁公司,并逐步使其扭亏为盈。由于管理有方,这些企业在数年之后资产大增。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一些被他收购的企业的市值已经平均增长了300倍。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国内许多投资者都望而却步,但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却知难而进。他说:“父亲告诉我,不管陷入多么严重的危机,墨西哥都不会玩完。如果我对这个国家有信心,任何恰当的投资最终都会得到回报。”

然而,真正把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推上墨西哥甚至拉美首富地位的是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组织一个财团用1760万美元从墨西哥政府手中买下了墨西哥电话公司,而他本人则拥有了这家电话公司的控股权。如今,墨西哥90%的电话线路都由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掌控。在很多人看来,购买墨西哥电话公司是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真正能够成为世界级富豪的决定性因素。之后,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生意越做越大,所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从以前的制造业到开发房地产以及金融业。到了2002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财富已经达到110亿美元,成为墨西哥甚至是拉美的第一富豪。在2011年《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以740亿美元的净资产再次雄居榜首。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创下了最近10年全球个人资产增值速度最快的纪录,无疑,他的巨额利润来源于他充分地占有和垄断市场。

根据《福布斯》的统计,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投资领域包括拉美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银行、代理、保险、互联网业务、餐饮、零售、电子、石油设施、钢铁、水泥,甚至航空公司。有人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每分钟都在赚钱,只要墨西哥有人打电话,或是去一趟购物中心,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就能变得更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是至少25万墨西哥雇员的“衣食父母”,对于很多墨西哥人来说,他们生活中的一大难事就是不能过上一天不为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挣钱的日子。用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墨西哥问题专家乔治·格雷森的话说就是:“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产业简直从摇篮覆盖到坟墓,墨西哥就像是一个‘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王国’,他简直无处不在。”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成功了,他创造了一个财富神话。勇敢和机遇为他奠定了财富之路,成就了他的富豪传奇。

如果说成功由两部分组成,那么第一部分就是迈出第一步,切切实实采取行动,在没有任何成功保证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而第二部分就是坚持到底,绝不气馁,愿意比他人奋斗的时间更长。一旦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就要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竞争中,最坚决果断、不屈不挠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勇敢地开始,不要错过时机”,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想什么就来什么,想得越多、做得越多,来得也越多。世界上最珍贵的事物都是由那些行动中的人创造的,财富只向勇敢者招手,一颗勇敢的心才能叩开财富之门。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投资越早,致富越快

财富学堂

投资能否致富与金钱的多寡关系并不是很大,而与时间长短之间的关联性却很大。

早在1993年,《财富》杂志就估计沃伦·爱德华·巴菲特拥有170亿美元财产。他是如何变得如此富有的呢?他的秘方是:储蓄,投资,再储蓄,再投资。

被公认为“股票投资之神”的巴菲特从11岁就开始投资股市,今天他之所以能靠投资理财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完全是靠60年的岁月慢慢地在复利的作用下创造出来的;而且他自小就开始培养尝试错误的经验,这对他日后的投资功力有关键性的影响。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

“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巴菲特这样说。因为如果投资1美元赔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钱,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点。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1965年到2006年间,历经3个熊市,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现亏损。

“别被收益蒙骗”,这是巴菲特投资股市成功的又一因素。他更喜欢用股本收益率来衡量企业的赢利状况。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净收入除以股东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润占股东资本的百分比,能够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赢利增长状况。根据他的价值投资原则,公司的股本收益率应该不低于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乐的股本收益率超过30%,美国运通公司达到37%。

人们把巴菲特称为“奥马哈的先知”,因为他总是有意识地去辨别公司是否有好的发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后25年里继续保持成功。预测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办法,是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这是沃伦·爱德华·巴菲特评估公司内在价值的办法,然后他会寻找那些严重偏离这一价值、低价出售的公司。

绝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级股票分析师贾斯廷·富勒说:“这符合沃伦·爱德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要犹豫不定,为什么不把钱投资到你最看好的投资对象上呢?”

如果你在股市里换手,那么可能错失良机。巴菲特的原则是:不要频频换手,直到有好的投资对象才出手。他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那么他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巴菲特还有一个习惯: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远只买一些传统行业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网络股出现强劲势头的时候,沃伦·爱德华·巴菲特却没有购买,那时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回头一看,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现了其稳健的投资大师风采,成为最大的赢家。

另外,巴菲特告诫大家在投资中不要幻想做完美主义者。庄家洗盘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预计的,不要因小利益而耽误大行情,不要因小变动而迷失大方向;看大方向赚大钱,看小方向赚小钱。在股市中,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投资的秘诀在于,看到别人贪心时要感到害怕,看到别人害怕时要变得贪心。”沃伦·爱德华·巴菲特认为在投资中要战胜贪婪和恐惧这两个人性弱点,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凭借投资来赚钱,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他是一个非常平凡、普通的人,然而他却成就了股市神话,他以股神的神奇般经历创造了一个财富传奇。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总认为投资是中年人的事,或是有钱人的事,其实投资能否致富与金钱的多寡关系并不是很大,而与时间长短之间的关联性却很大。人到了中年面临退休,手中有点闲钱,才想到为自己退休后的经济来源做准备,此时却为时已晚,原因是时间不够长,无法使复利发挥作用。要让小钱变大钱,至少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投资活动越早开始越好——越早开始投资,利上滚利的时间就越长,便会越早达到致富的目标。

卢志强:从信息中捕捉机会

财富学堂

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信息的眼睛和一个善于利用信息的头脑,在获得信息的时间上占得先机,并依此作出决策,采取相应的行动,那么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卢志强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关键的一点也许在于他对国家政策具有相当敏锐的嗅觉,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政策带来的机会。”一位熟知泛海系发展历程的业内人士分析。

从机关下海的卢志强,最先从事的是教育和培训行业。后来,国家开始实行住房改革,房地产在一夜之间成为暴利行业。卢志强果断抓住时机,成立山东泛海集团公司和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挺进房地产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994年,国家提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0位民营企业家为配合落实该计划率先提出“光彩事业”。他们站出来联名发出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这个倡议不仅顺应了历史的号召,更得到了国家领导的一致赞扬和支持,闻名全国的光彩事业也就此发起。卢志强是一位善于借力的企业家。尽管卢志强并非首批发起倡议的企业家,他却敏锐地看到了光彩事业的价值。在光彩事业光环的照耀下,光彩事业投资集团的实力急剧增长,开始在房地产、金融和高科技等领域全线出击,数十家“泛海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借由泛海集团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演绎,卢志强的“光彩”事业做得如日中天。在一片议论的湍流中,善于借势的卢志强已经一帆飘过,占尽无限风光。

2000年,中国金融业向民营资本打开大门。卢志强以中国泛海控股有限公司的名义参股民生银行,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2002年4月,中国泛海控股进军保险业,卢志强成为民生人寿保险的发起人之一。此前,在黄河证券注册资本金的增值中,中国泛海控股再次成为主角,卢志强成为金融产业巨子。

当第一大流通股东黄木顺等联名提出扩大增发规模的方案并获得通过、开创了流通股东自发推动公司发展提案的先例时,卢志强说:“所谓小股东也有大智慧,利益的趋同使他们也更多地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他们此次联名提议扩大增发规模,考虑得就比我们周到。从上市公司来讲,你不用负债就能解决认购大股东资产的资金;从大股东而言,增发募集的现金马上就可以投入注入资产的前期开发;而对于流通股来说,对增发认购的资产质地的认同,对目前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以及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不用增发就可以募集那么多资金,就能达到‘三赢’,为什么不做呢?”他强调“小股东大智慧”。

大股东以较低的增发价格全额认购资产而产生了巨大的溢价,当有人质疑这是大股东为了“套利”、也是为了将来进一步“套现”时,卢志强这样说:“大股东把最好的资源注入上市公司,使公司的股价不断提升,这是市场和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可,是市场行为,谈不上是为了套现而有意为之。如果大股东真想套现,什么方式最快?当然是将土地打包卖了最快。为什么非得弄到上市公司去走那么大一圈……坦白地讲,如果我重新再寻找项目、创建公司,可能再也拿不到已注入泛海建设的这种土地资源了,重新通过招拍挂拥有大宗处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土地的历史机遇也不会再有;如果有,价格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卢志强对国家政策具有相当敏锐的嗅觉,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政策带来的机会。他能及时捕捉国家政策,及时捕捉致富信息,所以他的一系列创富举措和规划都如期实现,并获取了巨大的财富。他知道信息的重要性,并及时利用信息赚钱。卢志强将国家政策看得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他有一双善于发现信息的眼睛,有一个善于利用信息的头脑。与其他人相比,他不仅在获得信息的时间上占了先机,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三章 富人的逻辑:永远不做大多数)

孙宏斌:发掘内心的神秘力量

财富学堂

你如何才能够知道自己是否与真我同步呢?你是否已经偏离了轨道却不知?做你自己,而不是别的任何人。

提到顺驰集团,大家都知道其董事长孙宏斌是一个响当当的财富名人。孙宏斌之所以能够在地产界旗开得胜,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内心对财富的渴望。

见过孙宏斌的人都认为他是个极富激情的人,他对“速度”格外强调:“比如设计环节,很早我就不允许招标了,那样太慢。研发部门必须知道哪个研究院、哪家公司最适合做这个项目的设计,直接聘用,多花的钱通过快速开工、销售就找回来了。”在地产界,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历时一年甚至两年并不鲜见,而顺驰能够把它缩短到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