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春节,就能吃到马兰头了。这种野菜,在西南、东南都不少见,巴蜀地区也多的是,但我从来没在家乡吃过。肥沃的四川盆地,插根筷子都能发芽,正经蔬菜都吃不过来,即使吃野菜,也有更多美味的清明菜、鹅儿肠、摘耳根什么的,怎么也吃不到这并不美味的马兰头上,只有江南人才稀罕。新春的菜市场上,总有庄户人家兜售:“才上市的马兰头,新鲜的。”野菜总是新鲜的,带着阳光的温馨,带着春的气息,带着田野的芬芳,也带来了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
一年,在江南的酒宴上第一次吃到它。满桌子的大鱼大肉,一盘青幽格外引人瞩目,细细碎碎的绿色,除了有淡淡绿的细细筋外,就只有被切得小小的叶片,浓缩成紧巴巴的一小盘,似乎如绿色的金子那么贵重。
开始以为是荠菜,也不太稀罕,见大家的筷子都伸向它,眼见到盘底,该出手时就出手吧。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淡淡的幽香,点点的苦涩,不知是什么。正想悄悄吐掉,口舌间涌起微微的甘甜,与荠菜绝然不同,于是问同桌的人。他们诧异我的无知,说:“马兰头你没吃过?这可是好菜,开春家家都要买来吃的。”
吃这个有什么讲究?我的疑问似乎勾起他们的童年回忆。这个说,哪个孩子春天没有去田埂上挑马兰头?那个说,马兰头,牛兰头,宝宝吃了像头牛……有营养;还有人说,马兰头,浇麻油,吃一口,想三口。你不觉得好吃?于是,一个个话匣子打开,说起他们挑马兰头的趣事、吃马兰头的回味,一起抨击饭店里的马兰头不正宗,一定是塑料大棚里种植的,失去了野味,没有家乡的好吃。
酒桌上的朋友,多是从农村来的,马兰头是他们故乡情结的宣泄,是他们童真的情趣。我不知道,在他们人到中年后,在梦中飘落的是不是经常有马兰头?是马兰头变味了,还是他们的心绪变了?抑或厚重的岁月压迫了他们的味蕾?
在一个早春三月的艳阳天,与老同学们一起去老梁山庄踏青。头上是粉红云霞一般的桃花,远处是一大片一大片明黄的油菜花,大家却只关注脚下的绿色。一个同学发现了马兰头,大呼小叫的,一群女生都跑过去了,一起惋惜说没带剪刀、没带小刀的,只有用手扯。
我就地蹲下,才认识了马兰头的模样:与那些零散在田埂旁的野菜、青草不同,这些一簇一簇的、一小棵一小棵的组成一块块绿色。每棵只是一指头高,向阳的叶茎略带暗红,背阴地头的绿生生的,更有几分水灵,似乎充盈着明绿的快乐。指头细长的叶片两头尖,边沿有幅度较大的锯齿,如果叶柄再粗点宽点,与上海人称之为鸡毛菜的小青菜相仿。
我不采集,专为同学搜索。看她们专门挑光照充足的田埂边的马兰头,尽管是成片的,但是矮小,有暗红的叶茎,色泽也带着几分陈旧,看起来没那么漂亮。我转身发现长在灌木荫里的马兰头更娇嫩,有青白的茎,修长的叶,高挑纤细,水灵灵的。让老同学们去采集,却有人说,还是向阳地头的好,看起来老,叶子深绿,有波浪的边沿,但是一层一层长得很密实,也粗壮,更好吃。
我试着扯了几棵,只扯起几片叶子。她们说的挑,应该是剜,就是齐着地面的茎,用剪刀在根上面剪一刀,就可以取得一整棵了。返程时,每人都装了一大包,也算是旅游的副产品。
问她们怎么吃,有人说清炒,可以做马兰头炒豆腐干、马兰头炒千张皮,起锅时拍点大蒜末撒进去,就没有青气。更多的人说是凉拌着吃:马兰头拌花生米、马兰头拌豆腐干。凉拌前,都要丢进开水锅里淖一下——也就是烫熟,可以去除涩味。大家问我要不要,我说不会吃,饭店里吃过也没见多好吃。
回家与先生说起,他说马兰头也不稀罕,要吃很容易。于是,他回乡扫墓时带回一包,当然是野生的。我将马兰头洗净后用开水烫熟了,团在手里,挤干水分,用刀切碎,放入碗中,撒点精盐,浇点麻油,一碗“凉拌马兰头”就上了桌子,果然鲜美,在灯红酒绿中吃到的马兰头,那是味同嚼蜡了。
以后,在菜市场也买过马兰头,没有先生带回家的滋味好,想必是种植的吧。再买,总要看看卖菜的主人是什么人,听她们说没用,看见老年农妇提着篮子,里面装着不多的马兰头,那就是她们自己摘的。
真是如此,什么滋味也比不上乡野的滋味,比不过绿色的滋味,比不上自然的滋味。恍惚间,我又听见同学们挑马兰头吟唱的歌谣:“马兰头,马兰头,春天到了就探头。穷人家的孩子口福好,吃着香啊还益寿……”
年终还债时,过去的承诺也应兑现。终于下定决心,由南向北,穿越整个城市,与凤老师去看兰波吴老师,附近还有我的文友及高中同学,正可以“一网打尽”。在附近工作的一个老同学得到消息,立即发信息,要请我在当地最好的饭店吃饭,还说派司机接。我惭愧了,这么大动静,搅动一批人不得安宁,罪莫大焉,一客不烦二主,还是先奔目的地吧。
吴兰波老师宝刀不老,七十有余写出长篇小说《女人河》,华侨出版社计划内出版,颇受好评。吴公馆书香扑鼻,吴老师亲自烧菜,又为我通知文友找老同学,忙得团团转,让我想见的都见到了。
老同学情深意长,带给我亲自种的甜姜,还有大大小小的白珍珠,悬浮在方方正正的瓶子里。我眼睛一亮,大喜过望:久违了,家乡的苦藠头。老同学却说:“不是前几年才给你送过的吗?那么大一捆的。”啊,想起来了,江南称之为野蒜或者野葱的这东西,两处叫法是不同的。
四年前,女同学说她们小区外有许多野菜,问我要不要。当然要啊,这年月,最稀罕的就是野生蔬菜。她带来的那天,我正与两个朋友在西餐厅吃得快活,一大捆野草模样递给我,与环境格格不入。但我接过,看见叶苗比香葱还细的管子上有棱,辛香扑鼻,立即牵引出童年的味觉:野蒜那细细的长叶切碎了,拌在咸菜里喷香鲜美。同学却指点我剪下圆圆的地下鳞茎,说腌起来是好吃的咸菜,然后挥挥手走了。我们消遣完毕,回家后取出,叶子已经枯黄,只有根茎依然圆润,大的如指头,小的如豌豆,颗颗晶莹。叶苗也舍不得扔,干脆一起腌了,黄叶都没摘去,只能是烂草一瓶。
今年回渝,临走前到妹妹家厨房再搜寻川味,发现一些小颗粒——苦藠头,曾经是烹调佐料和佐餐佳品呀,带回来,却已经变色发软,只有扔了。
而今想起来,野蒜头原来就是苦藠头,早在商代时就已经有种植的了,应是最早的蔬菜,只是古名为薤。古人首推的五菜分五味,就是“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所以说,藠头天生就是苦的,且有薤白、野韭、野蒜、薤根、薤白头的别名。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的,藠头专指那小鸡腿一般的长藠头,也不苦了,仅仅作为蔬菜。而其味不改的苦藠已经另列,不仅是蔬菜,还是药材,具有消食、健胃、祛痰、除腻、下气、散血、安胎、防癌和治疗慢性胃炎的功效。常吃苦藠,可以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古人推崇苦藠头,认为它能使人轻身耐饥,百病不生,宛如神仙一般。苏东坡的弟子张耒专门写诗赞扬它:“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轻身强骨干,却老卫正气。”就是认为吃苦藠能延年益寿,所以称之为蔬菜中的灵芝。
过去,吃得最多的是甜藠头,小鸡腿那样肥肥厚厚的,晶莹洁白,当然那是吃咸菜,最好吃是泡制出的甜藠头。母亲中学所在的那条街,有个驼背老婆婆专门卖咸菜,当街堂屋摆的全是泡菜坛子。柜台上大大小小的玻璃瓶子是样品,揭开,可以用筷子夹起品尝的。第一次吃白肥美的“小鸡腿”,就觉得它酸酸的,甜甜的,脆脆的,嫩嫩的,纤维较多,甜酸适度,卤汁澄清,香气浓郁,以为这是天下第一好吃的咸菜,经常买来当零嘴吃,以后提到藠头,总是它的滋味。
其实,自家做的藠头都是苦的,全是小小的圆颗粒。父亲喜欢素炒,说沾了肉气后,就破坏了它厚重的香味。总是先用刀把藠头的白色头部拍扁,撒点盐腌一会儿,冲去盐的卤汁,倒进热油锅里旺火炒,边炒边用铲背压,等藠头汁液出来,再放红椒丝与少许盐,烧出的藠头比较入味,但即使炒得稀烂还带着苦味。在邻居家吃过苦藠头炖肉,怪得很,酥烂软绵,居然一点不苦,大约是因为沾了油荤。
凉拌藠头稍微好吃一点。也是要把藠头冲洗干净,再用凉开水冲洗,挤干水分后,把酱油、麻油、花椒油、味精、白糖,辣椒放入,与藠头拌匀就好了。
大约,浓郁的综合作料掩盖了部分苦涩,带着苦后回甘的芳香,吃起来有脆脆的辛味。腌制的苦藠头呢?没吃过,父母说太小了,放进泡菜坛子不好捞。但是它具有最神奇的功效:邻居的一个孩子脚扭伤了,肿得如火腿一样,他家人请了父亲去,把薤白和红酒糟捣得稀烂,敷在孩子的脚脖子上,裹起来。孩子开始哭爹喊娘的,没过多久说不疼了,第二天就消肿,第三天就和我们有说有笑的了。
在城北,同学给我送来的就是自己腌制的苦藠头,都是野生,比家乡人工种植的小了几圈。满满一瓶,一粒粒摘下,得花多少时间!我自己都没这耐心,老同学知道我喜欢,却为我付出如此之多,情义无价呀。
拿回家马上开瓶,夹出一粒,珍珠大小,放进嘴里,没有苦涩,只有淡淡的辛,淡淡的甜,连辣味也淡薄得若有若无了。我夹起一粒大的,也只有弹子大小,味道依然,但没有锁住苦味,怎么被甜藠头同化了?
野地里长出,太阳晒过,盐水泡过,苦尽甘来,多像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写照。城北几个友人哪个不是如此?
女同学青年时代兄弟姊妹众多,丈夫是大学同学,家中比她还苦,但后来成为中学的骨干教师,而今颐养天年,好不自在。吴兰波老师一生坎坷,苦难也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大半是自传体的小说,之所以生动深刻,就在于有深厚的人生底蕴。大难不死的一对文友夫妻,丈夫是画家,妻子是作家,在车祸中惨遭重创后相濡以沫地重新站立起来,原来以为会瘫痪在床的画家也拿起画笔,到外地开办画展。男同学在贫困的家庭里长大,自强不息,刻苦学习,从大学教授升为一院之长,成功后面的磨难只有他自己知道。
甜藠头,苦藠头,本为一类,只是品种不同,苦藠头更有作用,犹如苦的人生更有价值,万事万物俱同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