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趣谈修辞
11668500000028

第28章 阿Q和东郭先生的逻辑

“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这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的“名言”。阿Q愚昧无知,在辩论中却常常“大获全胜”。他有两个制胜法宝:一是精神胜利法,二是特殊的逻辑。

阿Q逻辑的显着特点是乱点鸳鸯谱,将两件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事情,硬贴上一定这样那样的标签。

有时,他会仗着奇怪逻辑的力量,干出荒唐事来。当他去调戏静修庵的老尼姑时,口吐脏水说:“和尚动得,为何我动不得?”

还有一次,他到静修庵的菜园去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阿Q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吗?你……”

面对这样高妙的反问,有点理智的人都会哑口无言的。

阿Q的逻辑用三个字来概括叫“推不出”,就是从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推不出”的谬误在论证中又称为不相干论证。不相干论证是这样一种谬误:在论证中,所用论据不能论证论题,或者说论据与论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东郭先生的故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个善良的迂腐的书呆子,是用什么方法骗过赵简子的。

据明人马中锡的《中山狼传》载,赵简子追不着狼,盛怒之下,“拔剑斩辕端”,威胁东郭先生:“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吓得东郭先生跪在地上。但这个儒者到底喝过许多墨水,能够讲出一番道理来蒙混,他说:“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奔走遐方,自迷正途,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于是,“简子默然”,查也不查一下,就往别处追去了。

研究一下东郭先生的遁辞是有意思的。遁辞者,理屈辞穷或不愿以真意告人时,用以支吾搪塞之语也。孟子说:“遁辞知其所穷。”东郭先生穷于应急的搪塞之辞,包含着严重的逻辑错误:用作论据的“奔走遐方,自迷正途”(远途奔波,迷失道路),与“安能发狼踪”(不能看见狼的踪迹)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提出一个论题来,要说明它是正确的,就必须有真实的论据来支持它,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而确定论据与论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这就是论证。论证是推理的运用。论证要合乎逻辑,必须遵守推理的规则。如果论据是真实的,而论据与论题之间又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论题就得到证明。

东郭先生的“自迷正途”纵使是真实的,拿来做论据也还是推不出“安能发狼踪”。因为不迷途的人也好,迷途的人也好,都是有可能“发狼踪”的。其谬也甚矣,可惜豪放而又粗疏的赵简子不懂这道理,上了东郭先生的老当。

《吕氏春秋·察今》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说,有一人过河,看见一个人牵着小孩正要把他扔下河去,小孩哭了起来。过河的人便问那人什么道理。回答说:“此其父善游。”父亲很会游泳,难道儿子一定从小会游泳吗?这里也是“推不出”。论题没有得到论证。

鲁迅在《作文秘诀》中说:“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是一定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他在《运命》中又说:“……汉高祖的父亲并非皇帝,李白的儿子也不是诗人……”总之,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他们在这种那种技能上并没有像血缘那样的必然联系。以父亲的善游、善写来论证儿子的善游、善写,岂非如上述寓言所说那样,要戕害人吗?

既然论证是推理的运用,那我们要知道某论证是否合乎逻辑,就要检查一下该论证用的是何种推理形式,是否符合推理规则。

倘若用的是演绎推理,由于其结论是必然的,假使论据真实,推理合乎规则,可以确定那论题被证实。

有一幅题为《今日阿Q——我不死证明烟无害》的漫画,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人头,嘴上叼个烟斗,像个“Q”字,配上新奇的题目,题图相映成趣,耐人寻味。用“我不死”来“证明”“烟无害”显然牵强附会,却又往往使“今日阿Q”步入迷津:

如果抽烟有害,那么我会早死,

我不死,

所以烟无害。

这俨然像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式,通过否定后件来否定前件。明眼人一看就知,这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形式结构是成问题的。由于烟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抽烟无异慢性自杀,会缩短人的相对寿命。“我不死”不是对“我会早死”的真正否定,所以,上述论证过程是“阿Q”式的证明,只能授人笑柄。

倘若论证用的是归纳推理,那么要看看是不完全归纳,还是完全归纳。若是不完全归纳还要看是否是科学归纳。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是或然的。要把哥德巴赫猜想由假设变为定理,纵使用电子计算机算上三天三夜,列举出一系列大得难以计数的素数来,那还是不完全归纳,猜想仍然是猜想,不能说得到证明。科学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的结论则是必然的。

倘若论证用的是类比推理,那要防止机械类比和类比不当的错误。

有人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来类推“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真是大谬不然。龙不会生出蛇来,凤凰不会孵出乌鸦,老鼠生儿也不会成为飞行物,人的后代当然也是人,这样类推是无可非议的。但一牵涉“英雄”、“好汉”、“反动”、“混蛋”这样的社会属性就没有什么必然性可言了。就说臭名昭著的卖国贼秦桧吧,他的曾孙就是一位垂青史册的民族英雄。类比证明的启发性较强,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证明,在三种推理形式中,要以演绎的证明力为最强。

论据与论题的关系可以是逻辑理由与推断的关系,例如“水银柱上升”是“温度升高”的逻辑理由,也可以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在确定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时,常见的一种错误是认为“在此之后,即由此之故”,即前后相随的两件事,前者总是原因,后者总是由这个原因造成的结果。

某人眼皮跳后,遭了大难;某家听到喜鹊叫后,喜事临门;某处乌鸦聒噪一阵之后,火灾频发……于是乎有人振振有词地论证说:“喜鹊叫,喜事到”,“乌鸦叫,天火烧”,“眼皮跳,祸难逃”,是自古以来的真理。其实是犯了“在此之后,即由此之故”的错误。

就拿乌鸦“报丧”来说,虽然多少有点联系,但是没有必然联系。乌鸦是农业的益鸟,会捕食蝗虫、棉铃虫和蚜虫等。由于其貌不扬,羽毛又黑,歌喉又哑,还偏好啄食腐尸烂肉,令人讨嫌。它的灵敏的嗅觉功能能闻到远处尸体的腐臭,同样也能闻到危重病人身上的微弱臭气。因此说,乌鸦上门呱呱叫,偶尔确有丧事到,但并非一定如此。

1811年,拿破仑入侵俄国前夕,北半球上空的一个直径为一百多万公里的大彗星飞过俄罗斯上空,天空为之变赤。不久拿破仑大军的铁蹄就蹂躏了俄国大地。许多俄罗斯人从此更加深信:血红色的天空是战火劫难的征兆。

显然,这一切都是迷信。它证明了“在此之后,即由此之故”的虚假性。尽管原因必定在结果之前,却万不能误以先后为因果,去重复迷信的人们的老调。

《新民晚报》的《蔷薇花下》专栏里有过一篇题为《“鬼话”连篇》的短文。文章说上海某弄堂两个阳台上发生了争吵。原因是一户人家在房顶上放了一只骨灰箱,箱后竖着一面镜子,照得对面闪闪发光。对面阳台上的一个小伙子大叫:“怪不得前几天丢了皮夹子,破了财,原来是他们在触我霉头。”

一位老太也凑热闹说:“我一向身体蛮好,前几天却生起病来了。没想到是这家人家在‘阴损’我。”两人一起瞎嚷嚷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

放骨灰箱的人家自觉“理亏”。不敢多还嘴,但他们不同意承担对方的损失,理由是骨灰箱是昨晚才放到屋顶上的,因此“不搭界”。

短文的结尾有一句精到的评论:“双方闹了半天,彼此说的都是‘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