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庶女无敌
1171000000146

第146章

郭菀央微微冷笑了一声,说道:“当然不是自己用。那是给别人备着呢。”想起了三房那丑恶的嘴脸……郭玥这笔账,之前没法,只能算在丁氏账上。但是就这样放过陈氏,郭菀央心中却是不甘。

茱萸怔了一怔,没有再说话。荷包果然很快就买到了。

接下来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记述的,武定侯府丢了两个人,找了几天,自然没有找到,也就放弃了。府邸之中,一切照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县试的成绩下来了,郭玥果然过了关,名字还排在一等。郭珮也过关了,成绩排在二等末尾。十一岁过县试,虽然不算前无古人,也算是开国以来应天府仅有。郭家二房大喜,郭铭就拿出私房来,吩咐脸上已经消肿的丁氏拿着赏下人,所有二房的奴婢,二等以上人人一百大钱,三等人人五十,三等以下人人三十,整一个东跨院,人人欢喜,当日姨娘小姐被人掳走的愁苦,一扫而空。

郭蔓青也送了贺礼回来,郭莲珠却是亲自过来道贺。只是与兄弟对坐,也没有说多少话,只是微微叹息了一声。

马夫人趁着郭玥上养荣堂读书的时间,给了厚厚是一份赏赐,又说了很多勉励的话。才从养荣堂回来,青瓜又来传话,原来是宫里宁妃娘娘,听说了这件事,居然也送了赏赐过来。趁着这次县试,郭菀央居然发了一笔小财。看着兰叶那边需要本钱,于是就叫茱萸悄悄送了一部分过去。

过了县试,再去读书,就发觉味道截然不同。之前三房几个哥哥,对自己都是视若无睹,偶尔也说两句风凉话,如此而已。可是现在,两个秀才哥哥,就将自己看做了眼中钉,话中就带了刺起来。而唯一不曾给自己风凉话的三哥郭珮,看着自己的眼神,就难免带了一丝巴结的谄媚了。

郭菀央倒是很想针锋相对痛痛快快吵一架,但是想着郭玥的脾气,当下也就忍着了。装聋作哑,只当做啥都不知道。文仲山将这些都看在眼睛里,倒是借着中午的时候,将郭菀央叫去,好好的夸赞了一顿。文仲山夸赞郭菀央的时候,郭菀央就看见屏风后面立着一双脚,脚上是粉红色缠枝纹绣鸳鸯的缎子面绣花鞋。不免再叹息了一声。

只是这些都留给郭玥头疼罢。

过了县试,就忙着过年。应天府几个过了县试的书生,送来了帖子,约郭玥出去一起会文。郭菀央生怕走出多了,认得人太多,将来与郭玥不好交接,就借口家中才发生过事情,无心出游与人交会,一概拒绝了。却不想丁氏知道了这件事,却将郭菀央叫来教训道:“虽然家中才发生过事情,但是你若是要给你姨娘争脸,就要下足了心思将这个考试给考出来。等你考出来,不管你姨娘在哪里,也是高兴的。你也不用担心出外与人交游要花钱的事情,我另外给你备了两个荷包呢,该买什么就买什么,该怎么花就怎么花。”

居然主动送钱来了。郭菀央不免心中暗笑,这一顿好打果然起作用了。

虽然是冤枉她,不过郭菀央心中却没有丝毫歉意。当下笑着道谢了,又情真意切的说道:“儿子其实也不是担心银钱的事情,自从回家以来,衣食上都有母亲打理妥帖,儿子手上也有几个赏赐……儿子只是有些怕生罢了。”

听儿子说怕生,丁氏又是好一番鼓励。

被丁氏这么鼓励着,郭菀央也觉得,自己如果真的不愿意出去走一遭,真的是对不起郭家对不起丁氏了,又想起自己另一个计划,若是能邀请一大群男子进家门来,却是最好不不过。于是沉吟着说道:“现在朝廷都讲孝道,虽然姨娘只是一个下人,然而毕竟是儿子的生母。现在去外面参与文会,若是主持之人多安排酒席宴饮,儿子不参与,未免给人太不近人情之感。若是参与了,只怕将来也留给别人一个攻击的余地。所以儿子也想起要全数拒绝。可是依照母亲所言,这种聚会,对于顺利通过童子试,是大有好处。所以儿子为难了。除非能将会文的书生,都邀请进咱们家门来……只是那样……似乎太麻烦了,老太太不见得肯……”却是吞吞吐吐,一副胆怯的形貌了。

自从前些日子被丈夫打了一顿之后,丁氏就想方设法要修好与这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听儿子这样羞羞涩涩欲言又止,当下就抚摸着儿子头,说道:“好孩子,这又有什么为难的,老太太正疼着你呢,哪里会不同意?我们家的园子西边都是空着的,只要与来会的客人说上一声,不要往东边走,事情也就结了。我们自己来安排饮食上的事情,只要简朴一些,将来传出去,谁也不能说你怎样……嗯,再说我们家有两个秀才,两个过了县试的,宴请这些书生,账完全可以挂在公中。”

郭菀央知道,自己这个十岁县试一等,丁氏是觉得脸上非常有光,巴着劲要炫耀呢。当下迟疑了一下,就答应了,说道:“既然要出公中的钱,母亲还是要与老太太报告一声,还有请哪些人,文会什么题目,也要三位兄长一起下帖子,文先生一起商量。”想了想,又告诉说道:“既然在园子里请客,那……要么母亲就将两个姐姐都招呼到东跨院来。万一有不识相不知道规矩的,冲撞了不好。”

丁氏听见儿子答应,当下笑了,说道:“儿子想得周到。”

丁氏喜滋滋去了。当下将事情就安排下来。时间就定在腊月初九,趁着园子梅花开了,开一个文会。郭菀央就对着县试名单,就着自己先前接到的帖子,随意写了四人。又请文仲山做主请了五个人,一共是九人。三房那边的兄弟,每人都宴请了十来个人,加起来也就有六十几个人了。六十几个人不算多,就将园子里空着的留香居打扫了,又将长廊收拾出来,摆上笔墨,也就行了。又在园子的中间,那条小河边上,拉出了一条红丝带,就是告诉那些学子们,不要往东边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