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庶女无敌
1171000000177

第177章

朱元璋的谜语,自然不能马上猜出来了。低头沉思了半日,还是摇摇头,说道:“小子……还是猜不出来。茱萸,拿一文钱出来。”

朱元璋大笑说道:“猜不出就猜不出,与小哥一见投缘,哪里能收你的钱?”

郭菀央笑着从茱萸手中拿过一文钱,笑着说道:“虽然这般说,然而规矩不可废。”

这句“规矩不可废”深的朱元璋之心,于是大笑着将钱给收了。

那老妇将鲤鱼跳龙门灯塞到茱萸手中,笑着说道:“小姑娘,这盏灯送给你公子了,你拿着。”

郭菀央连连摆手说道:“没有猜出谜语,这灯如何能收。”心中猜测老妇的身份,能跟着朱元璋出来而且能表现如此自如的,应该就是天下第一尊贵的女人了。

茱萸笑着说道:“公子您别客气,有道是长者赐不敢辞,何况大过年的,这么吉祥的兆头,您不收我帮着您收了。”

郭菀央谢过老妇,吩咐茱萸收了。当下也不敢多呆,于是就与茱萸郭安郭累,告辞离开了。

他们前脚才走,后脚就不知从哪个地方钻出一个闲人,前来高家铺子看花灯,低声禀告:“是武定侯家的小公子。”

朱元璋的脸缓缓沉下来,随即又松弛下来,对自己摇了摇头。

捡起那张谜语,问自己妻子:“这个谜语很难吗?”

马皇后笑着回答道:“妾看来是难的。”

朱元璋微微摇头,说道:“这孩子才十岁,心机也是恁的深沉。如此才智,明明不难的谜语,却要思想上半日还说猜不出来。明摆着……”后面的声音里,却又带上了一丝隐隐的杀机。

马皇后心中一惊,笑道:“或者是只想着大问题,这些小游戏上就少下了功夫。毕竟只是十来岁的孩子,猜不出也正常不过。”

茱萸提着花灯,兴高采烈往前面走;郭安郭累两边护卫着,两人时不时的对视一眼,都是眉开眼笑。两人都与郭玥相熟,见郭玥有这等好运气,都是极为喜悦。

郭菀央往前走,走着走着,脸色却突然白了!

方才只想到这是朱元璋出的谜语,不能直接猜出来了,生怕猜出太爽快了得罪了朱元璋。只是没有想到这谜语实在不难,自己这般表现,说不定……反而在朱元璋眼中,留下奸诈的坏印象!

这个皇帝是历史上的第一多疑皇帝!

思想着,当下立马转身,说道:“茱萸,我将那谜语猜出来了!”

茱萸一把拉住,说道:“难道还要回去,向那老人家将一文钱要回来不成?”

郭菀央苦笑了一下,却不能解释,说道:“既然猜出来了,我总要回去说一声,免得白拿了人家花灯。”

拔脚就往回走。之前是顺着人流走,现在回去,却是逆着人流走,好生吃力。茱萸又拎着花灯,生怕与人碰撞了,一叠声的叫唤。

郭菀央当下回头,叫道:“你将花灯给熄了,交给郭安叔叔保管,我们先挤回去再说。”

两人说着话,就往回挤。好半日才挤回原先的地方,郭菀央就蹦蹦跳跳上前说道:“老人家,那谜语我猜出来了!我可没有白拿您的花灯!”

朱元璋正与马皇后说着闲话,他这花灯铺子设在比较外围的地方,边上又围了一群装扮成百姓的侍卫,因此也没有多少生意。却蓦然听见外面传来突兀的一声响,却是之前郭家那个小孩子,欢天喜地又回来了。当下笑起来了,脸上皱成了一团菊花,说道:“你果然猜出来了?”

郭菀央笑嘻嘻的将谜底说出来,说道:“其实这个谜语不难猜的,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我脑子就转不到那上面……”

马皇后见郭菀央挤得满头是汗,心中替这孩子庆幸,嘴上却笑道:“怎么这么急就回来了,满头都汗,快擦擦。”将手巾递过来。

郭菀央接了,抹了一把,笑着说道:“走出不多路就猜出来了,可是回来人的确多,这么大冬天也挤出一身汗呢……只怕等下人还要多起来。”

却听茱萸笑嘻嘻接嘴说道:“人太多了,大家有钱过节日是好事,只是这样子,只怕烟花掉下来,爆竹砸下来的时候,会有碰撞的事情呢。公子,要么我们回去算了。”

大过年的,茱萸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言辞,只能说“碰撞”。

郭菀央笑着说道:“应天府的人,还有三营的官兵,都全部出动了吧。只是所有的人都这么乱挤,还真怕出事……其实应天府定下交通规则就好得多。”想到了就说吧,毕竟面见皇帝机会不多,而制定一个系统的交通规则则是利在千秋万代的事。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时候,虽然给南京制定了一个整体规划,但是因为南京之前就是一个大都市,很多街道的格局就要受到影响,交通堵塞就成了常见现象。

制定交通规则不能完全解决这一现象,但是至少可以缓解这一现象。

出风头就出风头吧,好在这事情也不算太复杂,等下教给郭玥也不是难事。

朱元璋倒是愣住,笑着说道:“交通还有规则?”

郭菀央认真的点头,装出孩子向长辈卖弄的模样,将自己知道的说了,说道:“这些都是我瞎想的……是因为看一些兵书,就觉得如果普通行人走路,也能遵循军队规矩,估计要好得多。”

朱元璋哈哈一笑,说道:“你这孩子还真的有些奇思妙想。”

正说着话,却听见那边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