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庶女无敌
1171000000022

第22章

一群护卫,哼哧哼哧将道路清理了。之前道路被盗贼堵了,骑马能过去,马车却是过不了。这样折腾了小半个时辰,才算上了车。那校尉大人带着的十余骑,早已影踪不见。

茱萸与水芸香诸人上了车,水芸香先抱怨说道:“央央,今天你说的那些话……不定会得罪那位校尉大人……”

郭菀央微微一笑,说道:“娘亲说错了呢。”

水芸香惊疑道:“怎么说错了?”

郭菀央轻轻一笑,说道:“那校尉大人骑马,我们坐车。车速与马速相较,如何?”

水芸香虽然没有多少见识,却也知道那校尉大人带着的骑兵,骑的都是好马。当下说道:“比我们要快得多。”

郭菀央说道:“既然快得多。我们启程又晚。他们怎么这么凑巧救赶上救我们?”

水芸香说道:“或者是因为半路得知消息,才赶回来……”自己说着,却也有些不相信。

郭菀央轻轻一笑,也不再说了。

说不定……那校尉是早就埋伏在边上了,就等着看自己这边手忙脚乱呢。

茱萸却是忍不住说话:“您最后说的,那箭镞之上开着血槽,那又是什么意思?”

郭菀央轻轻笑:“民间的箭镞,做工粗糙。朝廷的箭镞,做工相对要精细得多。在箭镞之上开血槽可是要花功夫下本钱的。”

茱萸与水芸香诸人这才明白了,不由轻轻的“啊”了一声。

两人都不算蠢笨,就没有继续问下去了。

郭菀央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那校尉大人将所有的人都杀了,那定然是知道这事情的幕后主使。这充分说明,他是早有准备。

他是故意看着我遇险!等到千钧一发的时候才出现!

果然是很可恶。

这些也就罢了。更关键的是,那刺杀自己这群人的盗贼,到底是什么人?是针对自己而来,还是针对郭家而来,或者,刺杀自己只是一个引子,是针对燕军而来?

那家伙定然是知道的,而且故意不让自己这群人知道。

郭菀央心想,要不要去找一个布偶来,写上那家伙的生辰八字找枚针来扎一扎?

可惜,那家伙的名字都不知道,生辰八字更是不清楚。

之后路上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记述。次日到了燕京,却也没有多加停留。郭玥张了张嘴,似乎想要提点要求,却终于没有开口。停歇了一个晚上,容妈妈雇了船,便沿着京杭大运河往南而下。

现在的京杭大运河与数百年后的运河又不相同。元末一场战乱,运河也荒废了。这些年国家也没有力量疏通。北方抵御蒙古,需要大量的粮食,基本上依靠的还是海运。

现在的运河,浅而且窄,运河两边靠岸的四分之一处长满了水草。

运河上倒是繁忙。来往的都是小船,最多的也不过是载重几千斤的货船,运载瓷器或者粮食的。也许是因为靠近码头吧,整条运河的水都显得有些阴阴的,有些浑浊的样子。

这边码头上,却有三艘略大一些的货船只正要起航。看着船只,吃水很深,看起来是沉重的玩意。并排的还有一艘很华贵的大船,靠着岸边泊着,人来人往,却不知是哪个贵族子弟,正要乘船往南。容妈妈给雇的船只虽然也不算小,但是与那只大船一比,那简直是三岁孩子与八尺大汉并列了。

靠着郭家的船只边上,还有一艘小船,竟然是极简单的乌篷船。郭菀央倒是很怀疑这样的小船能否走长途。

在燕京城里的时候,容妈妈就给水芸香与郭菀央买了两个盖头。所谓盖头,与新娘子的盖头倒是有些不同,是一顶绢纱做的帽子,周边一圈大大的帽檐,形状与现代的草帽接近。帽檐的前方垂下一面薄薄的纱,遮掩后面的女子面目。薄纱透光透气,只是面前景色竟然变得朦朦胧胧的,让人看着不舒服。

买这两个盖头,那是因为码头之上,鱼龙混杂,容妈妈生怕水芸香与郭菀央的面目给宵小瞧了去,生出事端来。车子到了码头附近,容妈妈便请郭菀央两人将盖头戴上了,随后下了马车,走向自家雇船。

坐船与坐车不一样,虽然速度也不如何快,但是好在平稳了。上次坐船前来,郭玥还没有记忆。这一次坐船,郭玥倒是新奇的很。立在船头,吹着微风,一边摇头晃脑念唐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带着盖头,郭菀央扶着茱萸的手上了船,还没有走进船舱,听闻郭玥拽文,忍不住好笑:“你少来拽文了,杜牧不过是一个略略有些见识的书生罢了……”

郭玥颇不服气,说道:“姐姐,杜牧这首诗,难道说错了?正是有了一条运河,我华夏才能南北贯通……”

郭菀央方才笑话,只是笑话弟弟拽文的模样,倒也没有针对杜牧的意思。但是弟弟既然反驳了,当下也就淡淡的接了一句:“不错,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条运河,我华夏才能南北贯通。然而隋炀帝被人批驳,运河被人否定,隋朝由此灭亡,难道仅仅只是隋炀帝奢侈的缘故?”

郭玥怔忡了片刻,说道:“难道不是?”

毕竟只是十岁的孩子,不免少些见识。郭菀央淡淡笑道:“自古以来,为君王而不奢侈者,绝对不是多数。好享受、贪安逸乃是人之本能,唐高祖方称帝便修宫室,唐太宗也有玩鹞鹰的笑谈。为何其他人都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