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宫倾:为你淡花容
1175000000225

第225章

他不说话,她也像没有察觉异样,偏过头,笑了笑。

他心像是被什么尖利的东西刺了一下,一下子变得有些坐立难安。正踌躇着要怎么离开,忽闻外间王鹣小声道:“主子。”王鹣并没有说什么事,可是一时间他们都明白是为了什么。

他怕她生气,特意去看她的神情。可她却一反常态,没有娇嗔怒斥,没有面露不满,而是仍浅浅笑着,含着一丝沐浴过后的媚意。

他连忙站了起来:“明月,御书房有事还没处理完,我稍后来看你。”

她随意点点头,似乎不以为意。

他松了一口气,可心口又像被什么东西给堵住,呼吸有些不顺。

转身走了几乎,忽闻她叫他“恪哥哥”。

他顿住脚步,回过身。

却见她容颜明媚如花,在烛光下闪着不同寻常的光彩。

他心中一动,吞了口唾沫,怔怔等着她的话。

她看他的神情,似乎有些好笑,微微弯了弯唇角,笑睨他一眼。可说出的话,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我会按照你为我安排的路,一直走下去。”

清清淡淡的嗓音,带着些微的沙哑,轻轻落在他心上。那一刻,他险些跳了起来。

可转瞬一想,只觉她不可能会知道那件事,才略略放下心。

脑子些微混乱,只“嗯”了一声,转身逃遁,落荒而逃的意味十分明显。

他后来曾千百次回想过她那句话,仍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意思。

直到在琴店里,从老板口中得知她来江夏的途中,就将春雷遗弃,才恍然惊觉,那夜她笑睨的那一眼,究竟是怎样的凉薄至极。

可是在当时,他却没有察觉。

送她离开的时候,队伍绵延数十里。她欲言又止,似乎期待他说什么。

他心中蠢动,终是在转头看见王鹣的那一刻静如止水。

她眼里的光瞬间寂灭,转身上了马车,连看都不曾看他一眼。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决然。他心下惶恐,差点要将她拉回来。但手在身侧握拳又放开,又握拳,终是没有伸出。

这世上之事,哪里能尽如人意。美人江山,得一,已是万幸,若是两者兼得,只怕连老天都看不过去。

娘亲病的时候,这道理他便很明白了。

父皇宠爱娘亲,一月里大半都宿在关雎宫。他虽是庶出,但宫人对待他,比起太子北宫朔都还要殷勤几分。这其中的缘由,他自然知晓。

可是再多的帝宠,也留不住娘亲的性命。

他在那日午后撞破药房里下药的宫婢,他便明了,除非自己成为九五之尊,否则所有在乎的人和事物,他都没有办法保其周全。他要那些害他们母子的人都后悔,自己曾犯下这样的错事。

药量下得很少,一点点,足要数年才会发作。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将事情告诉了母妃。可是容妃却只是笑着揉揉他的头,一言不发将药全数饮尽。

他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没有家族依仗的后妃,要怎样才能在深宫生存。

挑战国母?

不,那是永远不能做的事。

那个女子就是那时来到他身边,就在他最彷徨,最落寞,甚至是最无助的时候。

王鹣领着个小女孩,她穿着一身粉色衫子,头发乌黑细软,编成一条辫子放置在脑后。眼睛很大,鼻子秀气,嘴巴小巧,一眼望去颇有江南水乡的感觉。双手在身前绞着,一双眼睛怯怯地看着他。她的眼睛和母妃有几分神似,柔柔的,望着你的时候,就像一阵春风吹过,所有烦躁不安都平淡下来。

“小然儿父母都死于疫症,她爹又只认得我这么个老乡,实在没有办法,便托付给奴才。还请主子宽宏,求求容娘娘将小然儿留在关雎宫。”王鹣照看他多年,这点面子哪里能不给。

所以便去对母妃说了。

母妃轻易便应允下来。

她年纪小,正好在他身边做个玩伴。开始的时候,她一整天跟在他身后,嗫喏着不敢多说话。他看她一眼,她都能惊得像是要把自己埋进土里去。

每次看到她露出小白兔一样柔软可怜的神情,他就觉得心软。

然后放慢脚步,等着她走上来,跟住他。

她或许是身世太过可怜,对人总是一副卑怯的样子。太监宫女跟她说话,她都不敢抬头看。其他人虽然看在她与王鹣的关系上,对她宽让几分,可日子久了,却以为是她高傲,不屑于搭理自己。所以见了面,免不了冷嘲热讽一番。她尚是个孩子,心思已经敏感到让人惊讶的程度。

那些以为她听不懂的人,都不知道她一转身就开始掉眼泪。

他却知道。

他知道她袖子上的痕迹不是水渍,而是眼泪侵染的。知道她通红的眼睛不是因为没睡好,而是哭了一夜。

他生命里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人,一举一动都与旁人不同,叫他新奇,叫他情不自禁地想观察她,看她每一个神情,捉摸她的每一句话。他甚至把她当成自己狩猎到的第一只海东青,日日看着,自己免不了调戏一番,却绝对不许别人有动的心思。

十四岁生辰。

彼时,他已是翩翩少年。而她,小他两岁,却已然也出落出一些风韵来。

因他生日与北宫朔撞着,每年里都是大张旗鼓替北宫朔操办。他虽受宠,也只不过容妃私下里在关雎宫给他小小热闹一番。

今此,皇后却特意命人来唤,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