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宋劫
1179100000249

第249章 入京

同时,让各方准备大量收购囤积极战略物资,以备所需;另外肯定会有大量难民从北方南下,到时候既要好生安置,同时也要防备奸细混入岳阳境内。

赵宸并没有马上动身,而是准备了好几天。不过就在他动身之前,各种各样的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他手里。

圣上听闻大散关失守,立即宣布退位,传位于太子赵恒,是为钦宗皇帝,并改元靖康元年。

其次,金人一路南下,众多州府守将闻风而降,结果金人数天之内向南推进了上千里地。

而金人在占领区里烧杀抢掠,激起了无数中原人民的反抗,占领区内各地烽烟四起,无数的老百姓自动武装了起来,占领一个个山寨,和金人对抗着。

尽管这样让金人放缓了脚步,但是还是有三十万大军进入了大散关,其中十多万人直接朝山海关背后而去。

岳家军元帅岳飞暗中撤退大军,并于半路上伏击拦截的金人,大败其铁骑,杀数万人,后退守到了潼关驻守。

数十万金人铁骑于是从大散关和山海关同时蜂涌而入,迅速布满了北方的广大区域,然后迅速向着汴京挺进。

好在此时朝廷已经派出多位总兵大将率军抵挡,将金人的攻势暂时阻止了下来。

赵宸得知后,就推迟了行程,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好消息。

但是好景不长,不到半个月就又有数名统兵大将降金,将金人引进了中原大地。

于是,汴京告急。

赵宸急忙率领五万精锐铁骑北上,五天后刚刚渡过黄河,就听说金人来势汹汹,距离汴京还有十天左右的路程了。

赵宸于是带着百多名亲卫先行,让杨家兄弟和五贤庄几位少庄主统领着大军随后赶来。

本来需要七八天的路程,赵宸他们三天之后就赶到了,但是看到的情形却让赵宸心中大惊。

沿路上无数的老百姓拖家带口,朝着南边行来,其中更有不少朝中官员,也纷纷载着家小南下逃走了。

“金人已经近了,还有半天时间就要到达京城了。”

赵宸刚刚赶到京中,却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他迅速回到京中的王府里,二总管赵泰已经命人收拾好了一切东西,正准备向岳阳逃去。

“王爷,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呢?还是快走吧,迟了就来不及了。”

“泰伯,你们大家先走,我还要进皇宫面圣。”

“那我们等着你吧,到时候人多了也好互相照应。”

“不用了,你们先走,听说金人已经很近了。你们最好不要带太多东西,直接快马加鞭向南赶,我在后面还有一支大军,只要赶上遇到他们就安全了。快走吧,我还不怕金人,他们奈何不了我的。”

赵宸劝走了府中的众人后,立即带着众亲卫去了皇城,此时的皇城上面已经是如临大敌了,十余万禁军在赵鼎的指挥之下,重重守住了皇城。

而且在外面,还有约二十万禁军正在准备四门的防守战,城里面的老百姓也已经逃走了不少,但是还是有许多人舍不得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岳阳王爷,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京了呢?”

赵鼎认出了赵宸,放他一个人进了皇城,然后低声问道。赵宸在他的脸上看到的是坚毅的神色,并没有丝毫畏惧之心。

“我也没有想到金人会来得这么快,虽然带了几万大军,但是现在他们还有三五天的路程,恐怕来不及参加防守战了。赵将军,你也是我们本族中人,你告诉我,事有可为否?”

赵宸想知道凭借数十万禁军,到底能不能守得住京城,能不能等到各地的勤王之师到来。

“唉,王爷,你还是快点去见见圣上吧,然后早点离开京城。无论如何,我赵鼎誓与京城共存亡。”

赵宸明白他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向他点了点头,然后进入御书房去了。

此时,御书房中,钦宗却和太上皇徽宗相对而坐,愁容满面,看到赵宸到来,二人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芒。

“臣赵宸扣见太上皇和圣上。”

“宸儿,快快起来,不用多礼。”

“宸弟,你可来了。”

二人见到赵宸非常惊喜,在这样的时刻,不要说其他那些大臣,就是皇亲国戚也有许多人都已经逃走了。

“伯父,皇兄,你们也不要担心,城中尚有数十万禁军,金人也不是那么好攻占汴京的。”

“唉,你不知道,金人的铁骑实在是太厉害了,咱们的军队根本不堪一击呀,哪里抵挡得住。”

“汴京做为都城,不说固若金荡,也是城坚池深的,想那金人远道而来,又是以骑兵为主,一时间上哪里去寻找攻城的用具呢。等到撑得三五日,各地的勤王之师就会源源不断到达,那时就是金人退兵之时。”

赵宸也知道事情并不是自己所说的那般,但是此时也只有尽量地劝二位圣上了。

“唉,当初都是我老湖涂了,听信了那潘仁美的话,白白地害了你父王呀。这些天我常常梦见智弟,想来是我不久于人世了呀。”

太上皇感叹起来同时禁不住流下泪来:“我也对不住恒儿,留了这么一个烂摊子给你,让你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呀。”

“父皇说哪里话,你生养孩儿,儿臣就应该为你分忧的。而且我生是大宋皇族,就是死了是大宋之主呀。”

“伯父,皇兄,你们可否听我一言。”

“你说。”

“为今还有一法,那就是你们跟我一起离开汴京,咱们一起南下,暂时将汴京让给金人,然后在南方集合各地的大军,再打回来。到时候岳元帅、韩元帅、呼延元帅和宗元帅的四路大军汇合之后,定能不惧金人了。”

“此事万万不可。”

二位圣上竟然同时摇了摇头:“这汴京乃是先祖定下的国都,我们岂能随意拱手让人。再说了,事情发展到了如今的局面,我们也是难辞其咎。希望祖宗保佑,能够让汴京逃过一劫。如你所说,只要我们坚守数日,各地大军到来,汴京就会无恙了。”

“那好,臣也愿意跟汴京同存亡。”

“不可,你现在是岳阳王,应该回到你的封地上去,准备军马,为我后援,若是困死于此,那我有何面目再去见你的父王呀。”太上皇如此说。

“而且,我知道宸弟你的武艺高强,为了以防万一,为兄请你代为保管一样东西。若是汴京无恙,你再送回来,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你就将它送到建康给康王吧。”

“皇兄放心,臣弟一定不顾性命,也要为你保管好。”

圣上转入书架背后,一会儿取出了一个不大的盒子,外面用黄绫包得严严实实的,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

但是赵宸此时的精神力是何等的强大,他立即探知里面乃是一块下方呈方形,上方是山形的玉块。

而且那玉的底部还有着四个大字传国玉玺,正是华夏传承数千年来象征着皇权的无上至宝。

“请皇兄放心,臣弟定不负所望。”

尽管知道了里面是传国玉玺,不过此时的赵宸根本还没有什么想法,所以他的神色非常平静。

辞别了二位圣上后,赵宸离开了皇城,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汴京,然后带着全部亲卫迎向了后面的大军。

此时,赵宸的亲卫中,七名头领余氏兄弟、楚氏兄弟、雷惊涛、杨再兴和张宪已经全部突破到了先天强者,另外还有二名亲卫队长也是先天强者了。

就是赵宸的那些女人,连最不喜欢习武的朱淑真也是先天强者了。自从京城事情件后,所有女孩子全部开始努力习武,因为好们觉得自己的实力强一些才不会给赵宸添麻烦,不会拖大家的后腿,加上双修的作用,自然而然都是先天高手了。

就在赵宸等人离开汴京数里之后,后面传来了一阵阵震天的巨响声。赵宸知道那是金人的大军飞速而至发出来的,顿时就有一股惨烈的气息从后面铺天盖地而来。

金人到了汴京城外后,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先将汴京四面团团围了起来,然后等待着后面源源不断地大军到来,将汴京围了个水泄不通。

然后,他们围点打援,派出一支支以万人为单位的骑兵部队向四周各个方向奔驰而去,一边追赶那些带着金银财宝逃离的人们,一边扫荡着附近赶来的各地守军。

当赵宸和手下的五万大军汇合后,他当机立断率军后撤而去,然后故布疑阵,将数支敌军骑兵大队引了过来。

直到退到了黄河边上的时候,赵宸才率领大军伏击了金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将金人的三个万人大军全部消灭了,已方仅仅伤亡数百人。

我自己现在建立了一个群,招收铁杆大米加入,需要验证订阅截图和VIP号,希望真正喜欢大先生书的大米们能够加入,一起讨论以后的作品。群号:6148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