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企业怎么管
11848300000027

第27章 考核激励提升工作绩效(3)

虽然给他机会,让他表现,是很合理的事情。但是,严格地讲,这样做是不公平的。假定有名额的限制,那么一个部门好的永远是那几个,坏的也是那几个。考绩的结果就是,激励了少数人,同时也打击了另外的多数人。这样的考绩有得也有失,不是最好的。有人问,是不是应该把好的拉下几个来呢?这是值得我们慎重考虑的。我同意这种做法。因为名额有限,每年的先进都是那几个,会让其他人感到主管偏心,或者不给他们机会。主管最好找其中一两个先进,跟他们研究,说:“你们几个表现的确好,因此每年我都是凭良心给你们好评的。可是因为名额有限,你们都占了,其他人就没有机会了,今年让给别人怎么样?”如果对方说:“不行,我好就是好,不能坏。”说这样的话,就表明他品格方面有点欠缺。假定有人说:“我就让给别人好了,给他们一个机会,鼓励鼓励他们。”就问他不会觉得委屈吗,他若是回答:“这怎么会委屈?你这么多年照顾我,给我机会,偶尔让一下也是应该的。”这样的人就值得欣赏,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弥补他,把他的名额让给实际上不如他的人,这样做可以救其他的人。

第三种理念是“我趁机要宰人”。有些主管抓到考核权,对有些人,让他连续考绩不好,把他宰掉,这样做也可以理解。如果宰掉的是坏人,更是无可厚非。如果宰掉的是好人,那就叫做排除异己。排除异己并不是考绩所希望达到的。可是我们也毋庸讳言,的确有少数人利用考绩排除异己。到最后,大家就知道,听话的人才能够留下来,不听话的就得走人,那么这个部门就会死气沉沉的。

第四种理念是“我显示我的权威,看你怕不怕,对于不怕的人,我就给你差评,让你下次怕我;尊重我的人,就给你好评”。用这种威胁的方式当然也可以收到一部分效果,有很多人怕,但难免敢怒不敢言,长久以来还是负面的影响比较大。

第五种理念与上一种刚好是相反的,就是利用考核大做人情,谁对我好,我就用好评回报谁,因此,“你平常就要多替我做点私事,多替我分点忧,那么我就可以给你更多的人情”。

综上所述,绝对公平是做不到的,何况你那把刀挥下去,血淋淋的,对就对,错就错,到最后就会众叛亲离。所以要讲公正,而不要讲公平,以免伤害无辜。合理的不公平听起来好像怪怪的,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平等。我们给他机会,他表现得好就上来了,表现不好就下去了,机会要给人家,不能因为他一直不好,就始终不给他机会,让他永远被埋没掉。至于要趁这个机会来宰人,是最不值得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国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看就知道,你抓着机会,你宰我。有一天风水轮流转,我也来报复。冤冤相报,也不是好办法。而想借着考绩表现威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现在大家也不太在乎这些,毕竟考绩考得好,也不能多拿多少钱。至于说大做人情,最后也没有多大用处,讨好每一个人相当于讨好不了任何人。

考绩要有连续性以免有后患

一个人现在表现怎么样,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考绩应该反映一个人的过去,决定一个人的现在,还要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这样才是完整的考绩。一个人平常表现得不好,而对某一件事情非常卖力,那是不是因为这件事,就把他平常的表现都忽略掉了呢?或者一个人平常表现很好,但是某件事情没做好,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就把他一向的表现抹杀掉了?有这样的疑问,就是没有注意到时间是连续性的。

我常常劝别人不要开自己的玩笑,比如拍照时把手做成一个V字形或者其他什么样子摆在前面人的头上,这样照出来比较轻松,但也非常冒险。因为你现在年轻,没法确定自己和其他人将来是不是有大的成就。万一很不幸,被你捉弄的人成了公众人物,这些乱七八糟的相片可能会刊登出来,到时你怎么办?一旦你自己将来有成就,你年轻时的荒唐事也会成为你的污点,永远也洗不掉。

一个人平时要注意谨言慎行,不要认为,平常归平常,考绩时再努力,这就是把时间割裂开来的做法。

考绩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才是有效的考绩。

第一,考绩要真正反映被考核者一年的业绩,而不是半年或几个月。

第二,考绩要反映被考核者的工作表现。

第三,要考虑到未来辅导的重点。用考绩来告诉被考核者,我们准备把他辅导到什么程度,为了配合他未来的发展,我们希望他掌握哪些重点。

第四,考绩要能够把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作为被考核者升迁的依据及分配任务的参考。

考绩一方面在考察他的过去,一方面在分析他的现在,一方面还要指引他未来的道路。对个人来讲,时间是不可分割的;对企业来讲,员工应该有连续性的发展。

第五,考绩之后,我们要给他一些实质的激励,包括给他奖金、加薪、升职、公费旅游……单就奖金来说,可以有年终奖金、工作奖金,还有考绩奖金。调薪方面,我们可以有升级调薪,有考绩的百分点的调薪,还有部门考成的百分点的调薪,或者部门预算考绩的调薪。升迁,包括晋升,也包括平调,调动可以增长阅历。公费旅游的选择就更多了。

考绩结果公布以后,就要很快给他适当的奖惩。很快的奖惩可以激发士气,拖得时间长了,刺激慢慢就淡下去了。

奖惩要不要对称呢?一个企业经常是奖多于惩,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的企业更是如此,很少看到企业奖惩是一半一半的。凡是奖惩一半一半的,员工一定感觉到老板太冷酷。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生长在家人的爱护中,从小就常常听到奖励的话,因此在企业里面,也常常会奖多于惩。我们可以感到,考绩不好,你给他降职,会引起他的抗拒心理,即使勉强接受,也会怠工。所以考绩好,我们往往给他加薪,给他晋级;考绩不好的,只是维持原状,很难把薪水降下来。

第六,考核的标准要求做到合理。因为标准如果太严,员工拼命努力也达不到我们奖励的标准,他就会抱怨,认为企业骗人,故意把标准定得那么高,让人根本得不到奖励。如果标准太松,就变成一种变相的津贴,容易引起员工懒惰的习性。所以企业一定要制定一套表现平平就得不到,努力工作才拿得到的奖励办法。如果一个人只是60分,拿到奖励,就太松了;如果他到了90分还拿不到奖励,这个标准就太严了;一般到70~80分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一些奖励。在奖励办法确定以前,我建议部门主管要带着部门的员工努力工作,让大家知道努力到什么地步,会有什么样的成果。

第七,企业也要改善措施来配合。这样一方面标准定出来了,企业又提供一些有利的因素,让大家可以拿到奖励,奖励才会起作用。我们也可以找出不合理的项目,让大家去思考,怎样把不合理的地方改掉,改掉后我们就给他奖金。这种改善所给的奖金再配合绩效所给的奖金,双管齐下,企业一定进步得更快。

第八,即使要辞退人,也要让他有面子。我们要让表现不好的人走路,可以参考“中国钢铁公司”的做法,我称为给面子的“三十六计”,因为中国人都很喜欢面子,连让他走路都要给他面子。“中国钢铁公司”的章程共三十六条,而第三十六条正好是让别人走人的条款。除了副总经理以上的人员要依照聘任的契约来办,都可以不用任何理由,随时解除其职务。按“三十六计”免职的好几百人,他们的人事通报上只注明“某某某,依照企业章程第三十六条规定办理”。被免职的人要去找工作,当被提及离开的理由时,就可以说,“他们用‘三十六计’来排除异己”。这是企业给他一个借口,让他有面子而已。

我们给被辞退的人提供一个借口,如果别的企业接受他,我们何乐而不为?对这样的人,我们给他面子,只是请他走路,他如果要吵闹,就是逼我们把他的劣迹都公布出来,那他就很没面子。这样做反而会使很多人顾面子,好来好散。

中国人一向喜欢合则留,不合则去,企业也要根据这个原则,合乎企业要求的,欢迎你留下来,不合乎企业要求的,也不勉强留你,你也可以离开。这是两方面都有面子的一种做法。

台塑的“公积金”制度很有代表性,实施以来成效也很好。台塑主要从事生产,生产线的人员有生产绩效奖金,按照生产量计算。车间主任也有等级之分,按照等级来发奖金。为了避免少数人影响整体,所以台塑又设立了公积金。如果有人因为请假或者迟到,而影响到整个车间的绩效,那么请假或迟到的人的绩效奖金就要扣减一部分,放入整个车间的公积金中。

台塑认为这种公积金有三大好处:

好处之一是可以确保人员正常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否则就要受罚。

好处之二是车间主任能够掌握下属,对领导统驭有很大的帮助。

好处之三是公积金可用在车间内同事的情感交流活动上,如办一些联谊活动等,可以缩短彼此的距离。

这就符合我们中国人说的,集体的绩效跟个人绩效要兼顾。

并不是考绩好的人就能升迁

考绩跟升迁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人考绩很好,又得到升迁的机会,岂不是锦上添花?那个人考绩不好,又没有升迁,岂不是落井下石?所以,有些企业对要升迁的人,反而给他差一点的考绩,那他当然也会接受。可是大家会误认为考绩不好的人才升迁。

到底我们是升考绩好的人还是升考绩不好的人?这也是大家牵扯不清的一个问题。大家可以这样想,考绩跟晋升应该分别考虑比较好。考绩是说这个人过去一年做了些什么好事,而升迁是说这个人是合乎升迁条件的好人。所以一个是比较偏重于“好事”,一个偏重于“好人”。我们希望做好事的人工作表现好,当然考绩也会好一些。我们也希望这个人人品很好,领导能力很强,这种好人才适合升迁。一个合乎升迁条件的好人,在过去一年当中未必有良好的机会来做足够的好事,这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这个人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但是他始终没有机会,想做好事也做不出来。过去一年当中,有人做了很多好事,如果不合乎晋升的条件,我们反而把他晋升了,那就是我们没有找到好人,只找到做好事的人,而不是找到一个好的主管。合乎晋升条件的人因为机会缺乏,或者家庭的因素,以至于他考绩不佳,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一些补救措施呢?考绩很好,但是不合乎晋升条件的人,我们怎样使他心理能够平衡一点?这都是我们应该要仔细去考虑的。

举一个例子,升上来的人把自己的部门带得比以前更糟了,原因是有的人认为本该是自己升迁的,结果却升了别人,他就会捣乱,制造问题,使得整个部门士气低落,绩效也降低了。这种问题如果不能事先防范,好好应对的话,升起来一个人就会把一个部门拖下去,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

所以我一直建议,我们要提升一个人,第一,要慎重点,第二,要有点准备时间,让被提升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点,去疏通,等到气氛营造出来以后,再发布人事任命,让他好好把整个部门带起来。

如果一个部门有甲乙两个人势均力敌,你升一个,另外一个就会不服气。但如果升一个,而把另一个调走,这个部门一定会减弱力量。我建议老板碰到这种情况,把两个人分别找来,问:“你们两个哪一个当主管比较好?”如果甲答复说:“当然是我。”就证明他不行,气量很小。如果甲推辞,让给乙,那我们也要小心,因为这个人可能很奸诈,明明想要,故意做出高姿态。关键是要看他的口气,看他的诚意有几分,再来决定比较好。如果甲说:“我们两个实际上都差不多,他有他的长处,我有我的长处,我没有意见,您来决定吧。”这种人是有平常心的,将来处理事情不会情绪化。当老板决定了给甲以后,在任命发表以前,还要把他找来,说:“我们衡量了很久,当然你们两人各有利弊,可是我们还是希望你来负这个责任,因此我给你一段时间,你去跟他沟通一下,等他情绪稳定后,再来告诉我,我再发表任命。”甲一定会动脑筋,到乙的家里去,跟他谈心:“我们的主管走了,我看你来领导最合适。”乙一听这话,心里就有数了,他就会推辞说:“我看你当也可以啊。”让来让去,直到乙说:“你放心,你做好了,我绝对支持你。”甲才说:“如果没有你这句话,我真的不敢接受上级的指派,现在你这么爱护我,支持我,那我只好照你的意思,来当这个主管,可是你一定要帮我!”甲上任以后,最好大小事情都去请教乙,直到有一天乙说:“你这样不行,你什么都问我,成什么体统?你自己做主。”甲才说:“好好,我听你的话,但是我遇到大事还是要请教你。”这样慢慢减少请教的次数,把自己的威信建立起来,自然可以把整个部门管得好一点。

升迁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合议晋升制。即与大家协商,如果喜欢谁就升谁,就没有公信力可言。

第二种,年资晋升制。即谁年资高我就升谁,这种做法现在慢慢站不住脚了。

第三种,绩效晋升制。即谁的绩效高就升谁,这种做法也有点偏激。

第四种,参与晋升制。即主管的意见,对方的年资、绩效、意愿,以及其他的意见综合判断,我们再决定升迁什么人比较好。

正确激励促进员工表现

中国人有能力未必肯表现

常常有人问我美国人主张能力本位到底好不好,而问话的人多半是赞成的,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出头,难道这不好吗?我也承认能力本位应该是很好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人谁都不肯承认自己没能力,我们又怎能说谁的能力比较强。这就造成了能力本位在实施时的困难。

每个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之所以做事做不好,有很多理由:

第一,没有激励。以此为借口是非常普遍的,事实上也是如此,老板不懂得激励,主管不懂得激励,所以士气就不高。

第二,不公平。因为不公平,所以我有能力也不肯表现,我不是傻瓜。中国人常常认为自己很冤枉,很委屈,所获得的都是不公平的待遇。

第三,不给我机会。没有机会,我怎么表现能力呢?我有能力,但是主管偏心,把好的机会都给别人了,总是轮不到我,得到机会的人自然表现出很有能力。我没有得到机会表现,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能力呢?

第四,受到刁难。没有办法,主管对我有偏见,就怕我做得好,所以处处刁难我,不让我顺利地发挥能力。

第五,强迫我做不喜欢的工作。老板给我做的工作都是我不喜欢的,我被迫做不喜欢的工作已经很委屈了,我还能傻傻地去表现吗?

第六,适度保留。对主管来说,也不是不做,要做得好也是轻而易举,但是做到某一个程度就有所保留,因为我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要是老板对我客气一些,我也许多做一点。可是现在他这样对我,我这样表现已经够了。

第七,做了也没人感谢。至于一般的员工,不多做,是因为没有人感谢,还会被别人当成傻瓜。中国人聪明得很,一看多做也没有用,那就少做一点,不比人家差就可以了。

第八,主管差劲。越来越多的下属认为主管差劲,跟这样的主管我才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