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字子厚,北宋福建浦城人。据说他妈生他的时候有算命先生路过,听到婴啼打了个冷战,尿了裤子。算命先生就到章家晾裤子,跟章惇他爸说此子不祥,啼声中隐隐有刀兵气象。老章迷信,抱起小章要按水桶里溺死,被当母亲的拼死夺回,章惇才得以保命。
笔者做过医生,我分析多半是那个算命先生有前列腺炎之症,猛然听洪亮婴啼,膀胱括约肌一松弛,崩不住了。算命先生湿了裤裆,心情想必不好,所以代表前列腺发言,顺便挣点小钱买条新裤子。假如章惇的混蛋老爸真把儿子溺死,就部分改变了中国历史,一个在宋朝赫赫有名的人物也就不复存在,而这一切皆由某人的膀胱决定——南美丛林一只蝴蝶扇了扇翅膀,大宋一个算命先生的膀胱松了一松,哼哼,都有改变历史的可能。
青少年时的章惇很用功,书读得不少,每次模拟考试成绩都数一数二。嘉佑二年参加高考中了进士,侄子章衡跟他是同一批考生,竟然考中了头名。章惇这个当叔叔的成绩不如侄子,很没面子,居然不受敕,回家复读去了。后来又去考,进士甲科高中,这才受敕出仕。从这事可以看出,章惇是个狠角色。
当官后的章惇遇到两大恩人,先是得到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荐,随后又得到王安石的高度赞扬,王跟神宗说小章“吏文粗疏,然有机略,胜王韶”。王韶是嘉佑进士出身,北宋文武全才的人物,他提出的少数民族政策都被宋神宗采纳,最大政绩是平定羌族叛乱,切断了这些部族与西夏的联系。所以王安石对章惇的评价不能更高了,所以章惇成为新法的坚定支持和执行者也就是必然了。
十岁的哲宗即位,宣仁太后垂帘,起用司马光,新政尽废。身为王安石一党的章惇开始倒霉,不过以章的狠劲,倒没像其他人似的倒向司马氏,反而骂司马光是个农民——“村夫子,无能为”,除了歧视农民这点不好,作为持不同政见者,倒也硬气。
不过这样干的后果显然好不到哪去,须知司马光不光会砸缸,砸大臣的饭碗也很在行,所以很快章惇就被黜为汝州知州,后来见他嘴巴还不老实,干脆把章惇轰回老家反省去了。
章惇东山再起的机会始于哲宗亲政,这小皇上被他奶奶禁锢得要死,十五六岁时正值青春期,高太后却派了二十个大妈级宫女服侍,他奶奶高太后这么干是防止他贪恋女色,所以把皇宫内院弄得跟居委会似的,哲宗对他祖母的恨可想而知。所以赵煦亲政不久即起用了章惇蔡卞等新法旧臣。从此章惇和哲宗达成共识,开始收拾元祐党人。虽然有太祖圣训哲宗不敢诛杀文臣,但流放总可以吧,所以章惇就把苏轼哥俩、黄庭坚、刘安世等人逐一流放。对待异己,放逐是除肉体消灭之外第二好的办法,可起到肉体和精神上双重打击的功效。
文人流放文人的创意
作为文人,章惇在流刑上有一大发明:流放地跟被流放者的人名挂钩。比如苏轼字子瞻,就被流放到儋州;苏辙字子由,贬到雷州,原因是雷的下半部分和由类似;黄庭坚字鲁直,流放地是宜州,宜和直长得差不多是吧。刘安世是有名的“殿上虎”,敢谏,脖子硬,据说命好,不那么容易死。章惇就说你不是命硬吗,那就去昭州吧。昭州就是现在广西的平乐县,漓江荔江茶江交汇之地,山清水秀的,但宋朝时可是蛮荒瘴疠之地,刘安世是河北大名府人,到广西想活下来难度比较大。不过刘安世南北通吃非常争气,居然活到了七十八岁,算是高寿了。
对昔日死敌司马光,章惇恨他死得早,干脆给哲宗上书要剥夺赠谥开棺戮尸,哲宗同意了前一个没同意后一个,没满足章惇想当伍子胥的愿望。另有一说是哲宗要挖司马光的坟,言官们说这事太缺德,容易导致皇子们没屁眼,才作罢。
哲宗赵煦二十四岁就死了,没留下子嗣。话说章惇这次因为看人太准而再次倒了霉,他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结果端王知道了,赵佶被向太后曾布等人推上了皇位,章惇随后被一贬再贬,最后死在湖州,活了七十一岁。修《宋史》的元人脱脱写到这段感慨了半天,替大宋遗憾得要命,说要是听了章惇的话不选赵佶当皇上,也就没什么靖康耻了。当然,也就没岳飞《满江红》和秦桧了,再推一下,连袁腾飞老师和《两宋风云》也没有了。
《宋史》把章惇列入奸臣传的主因是害苏东坡,这点恐怕翻不了案。不过早期这二位是铁哥们,三旨宰相王珪当年拿着苏轼一首诗,诗里有句“此心唯有蛰龙知”,王珪说这是对皇上的大不敬,隐隐有另立新君的意思。这解释太狠了,分明是想把东坡居士往死了整。章惇这时在神宗面前跟王珪理论,说又不是皇上才能称龙,人臣也能称龙,恐龙还叫龙呢!神宗爱惜苏轼才华,也说,是啊,诸葛亮还叫卧龙呢,刘备也没急眼啊!
因此王珪罗织苏轼这事基本告吹,退朝后章惇跟王珪说,你是不是存心想把苏轼全家都整死啊?王珪心虚,赶紧推脱责任,说这是舒覃的话,不是我说的。章惇听了说了句特解气的话:舒覃的唾液你也吃,他要拉屎你吃吗,真你妈丢人!
以上对话出自王巩的《闻见近录》,他提到的对话记录者是王安礼,王安石的弟弟,所以非常靠谱。王安礼为苏轼也说过话,“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觖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意思是,一个英明领袖怎么能搞文字狱呢?把敢说话的文人抓起来,就不怕后世的人骂你吗?非常振聋、相当发聩。
大胸的苏轼和鸡胸的章惇
早年章惇与苏轼过从甚密,经常结伴出去游山玩水,是兄弟驴友。宋人笔记《高斋漫录》中有这么一段:苏轼和章惇骑马到南山玩,到仙游潭苏轼不敢走了,只有一根横木架在潭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苏轼恐高,且热爱生活,所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章惇却下了马,找根藤荡了过去,跟人猿泰山似的,然后徒手攀岩,在峭壁上留下一行字:章惇苏轼到此一游。再荡回来时,气色如常呼吸均匀步履稳健,把个苏东坡看得目瞪口呆,苏说:子厚你将来必能杀人。章惇问,你从哪看出来的?苏轼说:你自己都这么玩命自然能杀人。章惇大笑。
苏东坡评价章惇的话有点朴素的古代人权道理,拿自己的命不当事儿的人,多半拿别人的命也不大当回事儿。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有的人很惜命,但对其他人的命满不在乎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波尔布特出行的时候带着一大堆保镖,美国中情局都认为他是“不可接触者”,却并不妨碍他把二百万人的金边“减少”到五万。
还有一次两人在山寺跟老和尚喝酒谈禅,听说这山里近日有大虫出没,武松那时刚出生还在吃奶,所以没人敢靠近老虎。章惇就撺掇苏轼去看虎,可苏轼远远看见老虎吓得够呛,拨马就往回走,章惇却下马拿了面铜锣在石头上敲,居然把老虎吓跑了。有这份胆量垫底,多年以后章惇收拾号称“殿上虎”的刘安世,自然相当简单。
章惇恨上苏轼,除了政见上的不同,多半原因是出于文人的嫉妒。以苏氏昆仲的才华,章惇回炉重新读上二十年书也赶不上。且苏轼被贬到惠州后,还乐呵呵地写诗,其中有两句“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章惇一看,心想你老苏也太气人了吧,连臭道士都是你粉丝,打更都轻轻地打,唯恐吵醒,我家附近的更夫三更天就把我吵醒了,TNND,不知道老子也是诗人吗?越想越气,就把苏轼又贬到昌化了。
轻佻的、不能君天下的端王君天下后,章惇被贬到雷州,当年他贬苏辙去的地方。章惇的儿子章援是苏轼当年做主考官时录取的,有师生名分,章援怕苏轼复职后整他爸,就给苏老师写了封信求情。苏轼看完后感叹万分,当即回书一封,“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不仅表态不会干落井下石的事,还嘱咐章援给章惇带些药去,除了自用,剩下的药还可以救助当地百姓。
林语堂先生读了这封信,感动得要掉泪,赞这篇文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道主义文献。话说这封信确实把章惇父子比成细菌了,愈发凸显苏轼之大——
大宋苏东坡,千古纯爷们,不得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