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11924700000021

第21章 忏悔品第六(2)

[5]《妙句》九:“法身如来,名毗卢遮那。此翻遍一切处。”

[6]《妙句》九:“报身如来名卢舍那。此翻净满。”

[7]《梵网经·心地品》:“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1],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2]。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3],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4],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5]。

[1]客馆曰舍。舍宅云者,言色身如旅行之馆舍也。

[2]《弥陀经疏钞》三:“称理则自性能生万法。”《传心法要》下:“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心造。乃至人天地狱六道修罗尽由心造。”

[3]《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4]浮游,犹言周流也。《庄子》:“浮游不知所求。”《淮南子》:“忘肝胆,遗耳目,犹浮游无方之外。”

[5]《事类摘录》第四:“慧日普照,智月常圆。”《无量寿经》下:“慧日照世间,清除生死云。”《法华·普门品》:“慧日破诸暗。”

智慧常明,于外著境[1],被自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2]。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3],除却自性中不善心[4]、嫉妒心[5]、谄曲心[6]、吾我心[7]、诳妄心[8]、轻人心[9]、慢他心[10]、邪见心[11]、贡高心[12],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13],不说他人好恶[14],是自归依。

[1]著境,执著于六尘境也。

[2]《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夫佛岂无法邪?若迷若妄,不即自除,而性中万法,岂能自现。”

[3]按:以下九十六字,或云,在前三归戒末“是自归依也”之下。

[4]妄念迁流之心。

[5]嫉妒,见前注。

[6]《笔削记》六:“谄谓罔冒,曲谓违理。”

[7]《大智度论》四十八:“但住吾我心中,忆想分别觉观心说。”

[8]《唯识论》六、七:“诳心,所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9]不敬重人之心。

[10]慢者,恃己高举于他为性。

[11]《笔削记》六:“邪见者,亦名恶见,即身边等五见也。”

[12]夸功之心。

[13]罪己则无尤。

[14]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汤子遗书》:“不见己过,是心不存。一检点来,喜怒哀乐,多不中节。视听言动,多不合礼。自己克治不暇,何敢责备他人?”

常须下心[1],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2]。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3]。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4]。

[1]下心,谦下其心也。

[2]《笔削记》一:“实性即是真如也。”《唯识论》八:“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实性即诸法实性。《仁王经》中:“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仁王经良贲疏》:“诸法实性者,诸法性也。”

[3]恒沙,恒河中之沙数也。以喻数量之多。《起信论》:“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笔削记》四:“意明烦恼,数过河沙等。”《智度论》七:“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其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余河。”

[4]《荀子注》:“改其旧质,谓之变。驯致于善,谓之化。”又互相生灭之义。自有而无谓之变,自无而有谓之化。《易》曰:“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1]。思量善事,化为天堂[2]。毒害化为龙蛇[3],慈悲化为菩萨[4],智慧化为上界[5],愚痴化为下方[6]。

[1]《悟性论》:“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宗镜录》第五:“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地狱,如八大地狱、八寒地狱、十六游增地狱、十六小地狱等。

[2]天堂,天上之宫殿也。《佛遗教经》:“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3]毒害,很毒之计画,可以害人者。王维诗:“安禅制毒龙。”又,刘禹锡诗:“独向昭潭制毒龙。”皆谓禅家降伏其心也。《佛遗教经》:“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按:佛经每以金及人身之四大喻毒蛇,此处则以心喻毒龙、毒蛇也。

[4]菩萨即菩堤萨埵。《净名疏》一:“菩提为无上道,萨埵名大心。谓无上道大心。此人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故名菩萨。安师云‘开士始土’,又翻云‘大道心众生’,古本翻为‘高士’。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今依《大论》释,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萨。”《天台戒疏义》上:“天竺梵音摩诃菩提质帝萨埵,今言菩萨,略其余字。译云大道心成众生。菩萨以慈悲为心,吾人一念慈悲,即一念是菩萨;念念慈悲,即念念菩萨。故云慈悲化为菩萨也。”

[5]上界,指诸天。

[6]下方,指三涂。

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1],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2],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3],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4]。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5]:

[1]省觉,省察而觉悟也。

[2]此“思量”二字,指发出智慧而言。

[3]《弥陀经疏钞》二:“功德者,无漏性功德也。”又,功,指其行之善;德,指其心之善。按:自悟自修自性功德者,自悟自性功德,自修自性功德也。功德,为自性中所本有,须待修悟耳。

[4]识,认识也。

[5]按:古本以“今迷人修福”等二十句颂,载记前般若第二末“说通心通”颂处,亦无别颂。兹顺现世流行之本置此。

迷人修福不修道[1],只言修福便是道[2]。

[1]迷人,暗于事理之人也。修福不修道,如梁武之造殿度僧等事,得人天福报者。

[2]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注:古德云:人天福报为三生冤,人罕知之。良由世人因其福力,不明其本,就上增添。以此世福,恣情娱乐,临命终时,福尽业在,返堕恶道,受种种苦。故云招得来生不如意也。《传心法要》上:“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尽处为道,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庄子》:“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也?曰:在秭稗。曰:何其愈下耶?曰: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按:禅宗之“青青翠竹即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亦此意也。

布施供养福无边[1],心中三恶元来造[2]。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3]。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4]。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5]。

[1]《名义集》四:“檀那,秦言布施。布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

[2]贪、瞋、痴三毒,又云三恶,或云种恶、现前恶、不返恶,谓之三恶。又欲、恚、害,谓之三恶觉。又地狱、饿鬼、畜生,谓之三恶道。《林子坛经注释》:“布施供养,岂不是人天小果邪?心中三恶,不自忏悔,纵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得福虽多,终成有漏。然而古人亦有言曰:先须作福,福至心灵,而契机悟性,盖亦有在于此矣。或问:何也?林子曰:夫心既灵矣。顾有机之不能契,而性之不能悟邪。”

[3]有因必有果:造福善力强,先报其善。不善业仍在,终当报也。故云罪还在。

[4]心中既无罪缘,洒洒落落,是真忏悔。

[5]《顿悟入道要门论》下:“人问:一心修道,过去业障得消灭否?师曰:不见性人,未得消灭;若见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见性人,犹如积草等须弥山,只用一星之火。业障如草,智慧似火。曰:何得知业障尽?师曰:现前心通前后生事,犹如对见前佛后佛,万法同时。经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1]。吾祖惟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2]。

[1]学道,即观自性。观自性者,即是佛一类,故云同一类。永嘉《证道歌》:“恒沙诸佛体皆同。”言圆明法性,我与诸佛体皆同也。《六祖金刚经口诀》:“昔我如来,以大慈悲心,悯一切众生迷错颠倒流浪生死之如此;又见一切众生本有快乐自在性,皆可修证成佛。欲一切众生尽为圣贤生灭,不为凡夫生灭。忧虑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流浪日久,其种性已差,未能以一法速悟,故为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入,皆可到真如之地。每说一法门,莫非丁宁实语,欲使一切众生各随所见法门入自心地,到自心地,见自性佛,证自身佛,即同如来。”《长沙景岑招贤禅师语录》问:如何是文殊?师曰:墙壁瓦砾是。曰:如何是观音?师曰:音声语言是。曰:如何是普贤?师曰:众生心是。曰:如何是佛?师曰:众生色身是。曰:河沙诸佛体皆同,何故有种种名字?师曰:从眼根返源名文殊,耳根返源名观音,从心返源名普贤。文殊是佛妙观察智,观音是佛无缘大慈,普贤是佛无为妙行。三圣是佛之妙用,佛是三圣之真体。用则有河沙假名,体则总名一薄伽梵。”

[2]心佛众生本无差别,为心迷故,众生不能与佛同。今有此祖祖相传之顿法,苟能见性,则时时在觉无迷。佛觉众生觉,故同一体。永嘉真觉大师《证道歌注》:“一性如来体自同者,迥出外道六十二种异见,即与般若涅槃妙心冥合,故云体自同也。”

若欲当来觅法身[1],离诸法相心中洗[2]。努力自见莫悠悠[3],后念忽绝一世休[4]。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5]。

[1]佛之真身曰法身,即指佛之本性而言。

[2]诸法一性而相殊,殊别之相由外可见,名法相。又谓法定之形相也。

[3]努力,强勤貌。《菩萨戒序》云:“强健时,努力勤修善。”《诗》:“悠悠旆旌。”注:闲暇貌。莫悠悠者,言不可闲暇也。

[4]前念今念已过去,后念忽绝,言已死也。故曰“一世休”。休,终止也。唐人诗:“他生未卜此生休。”

[5]虔,身心端严纯一也。《海水一滴》云:“以上二十句颂,别本在前般若第三‘说通心通’之处,甚不可也。或云:以上二十句,押韵字,似亦后人所强为。”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1]。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2]?珍重好去[3]。一众闻法,靡不开悟[4],欢喜奉行。

[1]在此偈文言下见性也。

[2]《四十二章经》:“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左右虽常见吾,不须吾戒,终不得道。”

[3]《僧史略》上:“临去辞曰珍重者,相见已毕,情意已通。嘱曰珍重,犹言善加保重,请加自爱,宜保惜也。”又《要览》中《礼数篇》云:“释氏相见将退,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

[4]《法华经·序品》:“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八十华严经》四:“开悟一切愚暗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