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再婚皇后
1195800000190

第190章

王志觉得与其等着命运来眷顾自己还不如自己眷顾自己,等到自己人老珠黄之时才名利双收,但是他的寿命也到了尽头,这样一个后位她挣来何用?

说白了也不过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寡妇而已!

一日不过三餐!

挣那些虚名又有何意?

不如拥有一个实实在在完整的爱情来的实惠!

可是身边出现的男人虽然都是人中龙凤,但是每个人脑袋上都刻着短命的字样,晁错如果历史没有错,他最多还有几年的寿命,刘武那个如春风拂面的小王爷也活不过四十,刘启也在壮年死去,想到这里她不寒而立!

转眼到了端午节,皇上在未央宫招待群臣,酒宴之上王志寻了个最不起眼的地方,坐在嫔妃之中。

她默默的打量着龙椅上的皇上,如今的文帝虽然年还不过半百,却已经是两鬓斑白,而窦皇后已经是双眼全盲。

文帝突然起身高举酒杯道:“朕获得了保护宗庙的权力,以渺小之身,托身于天下君王之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依赖上天的神灵,社稷的福运,才使境内安宁,没有战争。朕确实不聪明,时常害怕自己做出错事,而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耻辱,惧怕年久日长,自己可能会因失德而不得善终。朕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但是各位无须悲哀,天下万物萌生,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常理,是万物的自然规则,有什么值得特别悲哀的呢!现在这个时代,世人都乐于生而厌恶死,为了厚葬而破产,为了强调服丧尽孝而损害身体健康,朕很不赞成这些做法。众卿听着朕本人已经没有什么德行,没有帮助百姓,如果死了,你们切不可长期地为朕服丧哭悼,后宫中的妃嫔,从夫人以下到少使,都送归母家。”

众人一听全部跪拜在地,文帝这席话无意在在交代后事。

王志心中凄然,她知道文帝的大限将至。

一旦刘启登基,入主未央宫,她的平静生活也将到头。

“众卿平身不必多礼,今日过节,朕只想与众卿一醉方休,以此感谢各位对我大汉的一片忠心,希望日后各位也能像辅佐朕一样的辅佐太子!”

明眼人都看出文帝身体状况非常不佳,这端午酒宴明是庆祝节日,实际上是文帝给众大臣打预防针。

据史料记载文帝即位已来,历时二十三年,宫室、园林、车骑仪仗、服饰器具等,都没有增加;有对百姓不便的禁令条例,就予以废止以利于民众。文帝曾想修建一个露台,召来工匠计算,需花费一百斤黄金。文帝说:“一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民户十家财产的总和,我居住着先帝的宫室,经常惧怕使它蒙羞,还修建露台干什么呢!”文帝自己身穿黑色的粗丝衣服,他宠爱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不拖到地面;所用的帷帐都不刺绣花纹,以显示朴素,为天下人做出表率。修建霸陵,都使用陶制器物,不准用金、银、铜、锡装饰,利用山陵形势,不另兴建高大的坟堆。吴王刘濞伪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反而赐给他几案手杖。群臣之中,袁盎等人的进谏言辞激烈而尖锐,文帝常常予以宽容并采纳他们的批评意见。张武等人接受金钱贿赂,事情被觉察后,文帝反而赏赐他们钱财,使他们心中愧咎;他全力以德政去教。

如今看来,果然不假,这文帝果然是一位有德明君。

“夫人以下到少使,都送归母家。”王志听到这句话后心中一阵狂跳,她现在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小小姬妾,这是不是代表日后就算历史有误,自己做不成皇后,也有可能在刘启大限以后离开皇宫,可是又一想,那时候自己青春已逝,出去了那又如何?心中矛盾,不知不觉就一杯接着一杯的喝起闷酒来。

“娘娘你少喝一点,再喝就要醉了!”小卫在一旁看得着急。

可能是因为喝的太多,王志腹部有些发胀,憨笑着站了起来道:“我要出去方便一下!”

“奴婢配娘娘一起去!”

“不用你看着阳阳!”

吃的满嘴油腻的平阳公主猛地抬起小脸道:“娘叫阳阳何事?”

王志笑道:“没事你吃你的吧!”说完悄悄由侧门溜了出去。

今年的端午节似乎特别热,再加上王志喝了点酒,穿着汉代的紧身衣裙越发感到热的难受,从如厕出来,她坐在石阶之上用衣袖使劲的煽着风。

“娘娘很热吗?”

王志突然感到一阵凉风袭来,甚是舒服,不由拎了拎领口醉态可掬的痴痴笑道:“嗯!好热!”

突然一只扇子出现在她的面前,轻轻的摇着送来阵阵凉意,令王志感到舒服了许多。

她不由半眯着微醉的双眼看向拿扇的主人,却见此人一伸戎装,把他那张气宇轩昂的脸承托的越发更加威武英俊。

“周……亚……夫……”王志指着对方口齿不清道。

“正是莫将!难得娘娘还记得我!”

王志摇摇晃晃起身指着周亚夫笑道:“一代千古名将,想忘记都难!”

周亚夫微愣道:“娘娘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王志摇头道:“不会!信不信日后你一定能封侯拜相!”

周亚夫笑道:“娘娘说笑了,我绝对不可能被封侯的,因为我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会让侄子继承,论不到我。”

王志痴痴笑着用手拍了拍周亚夫的胸口道:“小子你听好,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只要你日后敢拦皇帝的马车,你就会一步登天!”

周亚夫脸色大变后退一步道:“娘娘您喝醉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如何能随便乱说?”

王志挥挥手道:“放心皇帝不会因此责怪你的,反而会对你另眼相待,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周亚夫被王志说的莫名其妙,他只当是王志喝醉了胡言乱语,直到几个月后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而且两地的主将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文帝到了周亚夫的营寨之时,周亚夫突然想起那日王志的醉话,立刻命人将文帝前边开道的拦在营寨之外,并命军门的守卫都尉对使者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只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甲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灞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好长时间里,文帝对周亚夫都赞叹不已。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骠骑将军。

直到那时,周亚夫才对王志的话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