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评曾国藩
12007100000043

第43章 军行政,务求踏实

——朱孔彰评曾国藩

【评主简介】

朱孔彰(18年),字仲我,清末长洲(今广州番禺东)人。光绪年间举人。着有《中兴将帅别传》。其书第一卷第一篇即为叶曾文正公别传》,对曾国藩其人、其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因为《别传》是根据他自己耳闻目睹的内容撰写而成的,可对曾氏研究资料有所补充。

原文

文宗即位之年淤……诏臣工极言得失于公奏今日所当讲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一。上嘉纳之,诏保举人才,公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其求才也,举塔齐布于戎行,识罗泽南于诸生,拔杨载福于卒伍,延彭玉麟于管库③,保胡林翼以大用。而湖南泄沓之风④,由公一变。

……公营长沙高峰寺,重整军实⑤。或请增兵,公曰:吾水陆万人非不多,而遇贼即溃。岳州之败,水师拒贼者杨载福一营;湘潭之战,陆军塔齐布两营,水师杨载福两营。以此益知兵贵精不贵多,故诸葛祁山之败,且谋减兵省食,勤求己过。古人亦正切实体验,非虚言也。

……九年正月,公上奏曰:“就数省军务而论,安霉最重,江西次之,福建又次之。计惟大江两岸各置重兵,水陆三路,鼓行东下,剿皖南,则可以分金陵之贼势;剿皖北,则可以分庐州之贼势。北岸须添足马步三万人,都兴阿、李续宜、鲍超等任之;南岸须添足马步二万人,臣率萧启江、张运兰任之;中流水师万余人,杨载福、彭玉麟任之。至江西军务亦分两路,臣与抚臣耆龄任之,臣任北路,耆龄任南路。福建之贼,闽省兵力足以自了。粤贼勾结捻匪⑥,尝以马队冲锋,拟调察哈尔战马三千匹舆,募勇数千,择平旷之地,驰骋操习,臣愿竭数月之力,训练成熟,以备攻剿”上深然其策。

……公之治江南也,尚儒喜引经决事,后颇采黄老术以清静化民。居官有常度余多谋能断,应事若流水然。幕府左右窃识之,从容而已。素廉俸入,悉以养士军。所经用毋虑千万,家无改观者。用人持重俞,其泛爱乐士逾,天性也。……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人才不可胜数,而李公、左公相继极用,遂匡国家。以故出入将相,讫二十年。

公在江南并充南洋通商大臣。初,和议成,公阴有争雄海上之志,设内军械所安庆,仿造火轮船,逾年成小轮一号,试之江可用,乃使同知容闳往西洋美利坚采办机器洋铁。……遂开中国机器之兴,岁益增盛。

自此始后,公益奏请选派聪颖子弟前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期十五年还,仍以容闳往其远略。

公诚之心,形于文墨,平生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治军行政,务求踏实。或筹议稍迂,成功转奇;发端至难,取效甚远。凡规画天下事,无不效者,故当时咸称圣相。公创立长江水师、太湖水师、淮阳水师,章程皆手定。又定陆军营制、马勇章程、两淮盐务章程、江南开垦章程、直隶清讼事宜、练军章程,皆经国之大端。

评曰:中兴景运,群公辈出,十年之间,削平大难,非天生圣相则振兴之,乌能若是邪?然履危濒死屡矣,有百折不挠之志,宏济艰难。虽曰成功者天,抑亦人谋也。赵衰之言曰:‘说礼乐,敦诗书,为元帅”叔孙豹之言曰:‘太上立德⑩,次立功,次立言,谓为三不朽”公独兼之。至天津之役,攘诟忍尤,以安邦国,老成至计,谋出万全,可谓至忠矣。

——节录自《中兴将帅别传》

【注释】

①文宗

②臣工

③管库

④泄沓

⑤军实

⑥捻匪

指咸丰帝。即位之年:指1851年。指群臣百官。

主管库藏。

轻慢疲沓。

指器械、粮饷及作战的军事物资。对捻军的诬称。

⑦察哈尔院旧蒙古部族名。今蒙古自治区境内。

⑧常度:一定的法度、法规。

⑨持重

⑩泛爱

慎重;稳重固守。博爱。

极用:大用;重用。

匡:纠正;辅助。

乃:乃。同知:清代府、州以及盐运使均设同知。畐U职。

公牍:公家的文书。

景运:大运。

⑩乌:疑问助词。邪:助词。表疑问。

履:踏;踩。瀬:临近;靠近。

⑩宏济:宏,大。济,成功。

抑: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则”、“然”。

赵衰:春秋时晋文公重臣,随晋文公出亡十九年。文公继位,以赵衰与另一重臣狐偃的名功劳最大。赵衰辅佐晋文公为霸主,其子孙世为晋卿。

名叔孙豹: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

人太上:最上等;最好的。

【译文】

咸丰帝即位那年,下诏叫群臣百官尽情说出事之成败与损益,曾文正公国上奏说今曰所当讲求的,尤其在用人这个方面。人才有改变的规律,有培养藩的方向,有考察的方法,这三者不可废一。皇上赞许并且采纳他的意见。于是下诏令他保举推荐人才,他推荐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五人。……关于求访人才,他曾举荐塔齐布于行伍之间,识别罗泽南于儒生之中,选拔杨载福于卒伍底层,延请彭玉麟于库藏主管,保举胡林翼以大用。而湖南原来的轻慢疲沓之风,由于他的努力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曾文正公扎营于长沙高峰寺,重整器械、粮饷及作战的军事物资。曾经有人请求增加军队,他则说:我有水师陆师上万人不为不多,但遇上太平军就立即溃败。岳州之败,水师中能勇于抗拒太平军的仅仅杨载福一营;湘潭之战,陆军中能勇拒太平军的只有塔齐布两营,水师中能勇拒太平军的只有杨载福两营。根椐这个情况我越发懂得兵贵精不贵多,因此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祁山之败后,也只是谋划着减兵省食,勤求己过。这也是古人的切实体验,不是虚假的话语。

……咸丰九年正月,他又上奏说:“就数省军务而言,安徽最重,江西次之,福建又次之。计划唯有大江两岸各置重兵,水陆三路,鼓行东下,剿皖南则可以分散金陵的太平军势力,剿皖北则可以分散庐州的太平军势力。北岸须添足马步三万人,都兴阿、李续宜、鲍超等任之;南岸须添足马步两万人,臣率萧启江、张运兰任之;中流水师万余人,杨载福、彭玉麟任之。至于江西军务也可以分为两路,臣与抚臣耆龄任之,臣任北路,耆龄任南路。福建的太平军福建本省的兵力就可以对付得了。太平军勾结捻军,曾以马队冲锋,拟调察哈尔战马三千匹,募勇数千,选择平坦广阔之地,驰骋操习,臣愿意竭尽数月之力,训练成熟,以备攻剿。”咸丰帝完全同意他的献策。

……曾文正公治理江南’因崇尚传统儒学而常征引儒家经典来决定大事’到了后来也较多地采用黄老之术以清静教化人民。他居官有一定的法规、法度,多谋能断,遇事应变有如流水一样自然,幕府左右私下观察,把他的做法归纳为一句话,即安逸舒缓、不慌不忙。平素朝廷发的养廉银,他完全用来养将领和士兵。所经手的经费不下千万,却都没用在私人身上,所以家里依然如故,并没多少改观。他用人比较慎重、稳重,其博爱之心、乐士之举,乃是他的天然品质和特性。……他特别能知人善任,使这些被任使的人有所成就。被他推荐和选拔的人才数不胜数,而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更是相继得到大用和重用,于是就纠正了混乱的局面,安定了国家。因此,曾公出将入相,前后达二十年之久……

曾文正公在江南还充任南洋通商大臣。开始的时候,达成通商协议时,他暗地里就有争雄海上之志向,于是设内军械所于安庆,仿造外国的火轮船,一年后造成小轮一号,在长江试行可用,乃派同知容闳往西洋美利坚合众国入采办机器和洋铁……于是就有了中国机器业的兴起,而且一年比一年增多。

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更奏请选拔聪颖子弟前赴欧洲、美洲各国肄习技艺,:定于十五年后返国,仍然委派容闳随同前去进行管理和经略。

曾文正公的公诚之心,亦表现于其文书写作里,他平生所作的公家文书和私人信件,没有一句欺骗和文饰的话。他在治军与行政方面,一定力求踏实。有的筹划谋议稍微迂缓,但成功却非常迅速;有的开端十分艰难,但取得的成效却意义深远。凡是规划天下大事,没有不取得成效的,所以他在当时被称为“圣相”。他曾创立长江水师、太湖水师、淮阳水师,所有的章程皆亲手制定。同时,又制定陆军营制、马勇章程、两淮盐务章程、江南开垦章程、直隶清讼事宜、练军章程,皆为经国的一些大的方面。

评曰:中兴大运,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十年左右的时间,

就平定了太平天国之难,如果不是天生圣相而振兴之,又怎能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然而曾文正公踏入险地和临近死亡远不止一次,只是由于他有百折不挠之志,才于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获得巨大的成功。虽然说成功在天,然而也应该说是他的人谋所致。春秋时期晋国的赵衰说过这样的话:“说礼乐,敦诗书,为元帅。”春秋时期鲁国的叔孙豹也说过这样的话:“最上等的是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这就称为三不朽。”这两个古人所说的,唯独曾文正公兼备。至于他处理天津教案,容忍屈辱并承担罪过,以安邦国,老谋深算,万无一失,可以说是最忠诚的了。

【评析】

篇中既诬称太平天国为“粤贼”,诬称捻军为“捻匪”,又尽情地讴歌曾国藩为“圣相”,反映出《别传》作者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但是,综合通篇来看,作者所铺叙的内容基本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作者所勾画的形象基本符合曾国藩的本来面目。第一,作者对曾国藩在用人方面的评价比较中肯。《别传》指出,1851年,曾国藩上的第一个奏折,是应名诏言今曰所当讲求,尤在用人一端。上的第二个奏折是应诏推荐江忠源等五人人。尔后更加留意网罗人才。因而湖南泄沓之风,由此一变。第二,作者对评曾国藩在军事方面的评价比较合理。《别传》指出,1854年4月,曾氏从岳评州退守长沙,分析军队“遇贼即溃”是素质不佳,强调“兵贵精而不贵多”。曾1859年正月,曾氏在奏折里分析当时的形势是安徽军事最吃紧,江西次之,国福建又次之,因而做了相应的军事部署。第三,作者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的藩评价是可信的。《别传》指出,曾氏“阴有争雄海上之志”,因而设内军械所藩于安庆,派容闳赴美采办机器洋铁,奏请派遣幼童出国留学等等。第四,作者对曾国藩的人品的评价也基本符合曾氏的本来面目。《别传》指出,曾氏“居官有常度,多谋能断”,“素廉奉入,悉以养士卒”,“所经用毋虑千万,家无改观者”,“平生公牍私函,无一欺饰语”,“治军行政,务求踏实”,“有百折不挠之志”,等等。

正因为曾国藩具备了时人所不具备的这许多特点,所以他能在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多事之秋,治家有方,治国有道,治军有术,治吏有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