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评曾国藩
12007100000079

第79章 转移风气之功实不可没

——胡哲敷评曾国藩之一

【评主简介】

胡哲敷,民国时期学者,生平事迹待考。

原文

清之曾国藩氏,殆其人欤①!曾氏值咸同之际②,社会颓唐③,百端倾欹④,殆无亚于今日⑤。赖其力行倡导⑥,而风气为之转圜⑦;虽尔时外患未炽⑧,元气未凋⑨,国力尚未丧如今日,要非以彼坚苦卓绝之志,修己治人之方,则当时情势,未可知也。故曾氏之事业是非姑勿论⑩。其坚卓诚信,苦心孤诣,爱民恤才之伟大胸怀,则乎尚矣。

——节录自《曾国藩的治学方法》

【注释】

①欤(冲):语气词,与“乎”同。

②咸同之际:清咸丰和同治之际。

③颓唐:精神萎靡。

④倾欹(qi):倾斜。

⑤亚于:差于;少于。

⑥赖:依靠;依赖。

⑦转圜:挽回;从中调停。

⑧尔时:那时。

⑨元气未凋:生命力没有衰败。

⑩姑:姑且;暂且。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尚:崇尚;尊重。

【译文】

晚清时期的曾国藩,那真是个人物啊!曾国藩值清咸丰、同治之际,社会颓靡,百端倾斜不正,几乎不逊于今日。依靠曾国藩力行倡导,而风气为之挽回;虽然那时外患不很激烈,社会生命力没有衰败,国家力量还没有丧失到如今日这个地步,但要不是曾国藩的坚苦卓绝之志,修己治人的方法,那么当时的情势,也就很难预料了。所以曾国藩的事业是非暂且不论,其坚卓诚信、苦心孤诣、爱民恤才的伟大胸怀,则是应当崇尚的。

【评析】

胡哲敷在篇中认为,曾国藩能够成为晚清“中兴名臣”,清咸丰、同治年间的社会风气之所以没有完全衰败,主要是由于他能以“坚苦卓绝之志,修己治人之方”为世人作出表率,并且大力倡行的缘故。这一观点就封建的伦理标准说来,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