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6)清洁学习的空间环境
当你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你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
在你的视野中,只有你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你训练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
作为训练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阶段,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清除书桌上全部无关的东西。然后,使自己迅速进入主题。
如果你能够做到一分钟之内没有杂念,进入主题,你就了不起。如果你半分钟就能进入主题,就更了不起。如果你十秒或五秒就进入主题,那就是天才,那就是效率。3.训练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1)训练方法一:内心竞赛法
内心竞赛法是训练自我控制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它是由美国的蒂姆·盖尔卫(当过多年的运动员和教师)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的方法。他认为在人的内心世界里存在着两个自我。以打网球为例,一个自我在打网球,另一个在告诉我怎样打、网球的规则是什么等。
盖尔卫把这两种自我分别叫做“一号自我”和“二号自我”。所谓一号自我就是空头理论家,它的能力是理解比赛任务和规则,裁判对错,判定好坏。所谓二号自我则是实干家,它是思维、感官、神经和肌肉的复杂的结合体。没有它任何动作都无法完成。一号自我决定做什么,二号自我承担具体任务。人们要想很好地完成一项活动,关键就在于一号自我和二号自我之间保持一种正常的平衡。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当看一本好书时,或听一堂好课,或参加考试时,脑子里寂然无声,二号自我自动化地应付活动。在这种出神入化的时候,我们仿佛忘掉了自我的存在。盖尔卫经过反复试验,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保持最佳竞技状态,关键是让一号自我住口。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是由二号自我去执行、去完成,此时若一号自我发出这样那样的指示、想法、批评、怀疑、惊恐、忧虑,只能使二号自我感到困惑不安,起干扰作用,影响它正常发挥。如果一号自我能在适当的时候回避,如二号自我已看清方向,并做出决策,准备行动,此时一号自我应回避一下,暂停行动,放心大胆地让二号自我单独进行工作。在具体操作中没有一号自我喋喋不休的干扰,二号自我全身心地投入,那么就很可能带来奇迹般的结果。这种技巧不仅适用于运动竞赛,也适用于学习活动和考试等。当然,要想躲开一号自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在考试时,一号自我发出恐惧失败信号,过分紧张,往往影响二号自我正常发挥,不容易做到自我控制和专心答题。要想保持住两种自我的正常平衡,达到最佳状态,必须进行有效的自我训练。盖尔卫提出了五条操作方法,供运用内心竞赛法训练时用。
①把眼睛盯在球上。意思是说,干任何事情时,都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就像打球时,将眼睛直接盯在玩的球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不是一种愿望,不是自我监视,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入迷状态,好像着了魔一样。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球上,球的一举一动,球的任何变化都在你的观察和预料之中,而且对任何怪球你都有能力对付,这样就会出现一种神奇的结果,你能接住原以为不可能接住的球,从而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发挥二号自我的作用,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讲的内容、老师讲课的声调、表情以及板书等,都是注意的对象,但注意力的重点还是围绕着讲的内容和老师的思路。此时一号自我暂停议论,这课该不该听,或对老师评头品足等。否则就会干扰听课效果。不管干什么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动的重点上,这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②信任自己。一号自我了解内情,很会吹毛求疵,它经常埋怨二号自我什么事都干不好,使二号自我这个实干家无所适从。其实二号自我很能干,诸如打毛线、骑自行车、在闹市开汽车、计算机操作、写文章等复杂的事都能干好。一号自我要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充分发挥二号自我的潜力,那样什么事都能干好。
③协调发挥两个自我的作用。一号自我也应有事可干,否则就会无事生非。它也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进行活动的观察和监视上,清醒地认识活动的情景、活动的规则,客观地分析各种因素,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如考试时,首先发挥一号自我的作用,搞清考场纪律、考试要求和应遵守的规则,冷静地面对现场,弄清老师的要求和试题的条件,不要担忧,担忧往往对可能发生的事提心吊胆。然后发挥二号自我的作用,集中注意力于回答试题上。盖尔卫说:“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需要完成的动作上,成功的希望往往是最大的。”如能协调发挥两个自我的作用,将会更好地完成动作和任务。
④不要担心输赢。盖尔卫确信,担忧和患得患失是一号自我常耍的一大花招,对二号自我产生的危害最大。它使肌肉和神经高度紧张,使记忆和思维不清晰,这是造成失误最常见的原因。只有当一号自我集中在活动过程,正确监视,停止担忧、抱怨和乱发号施令的时候,二号自我才能集中注意力于正在发生的事上,才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在完成任务和竞赛的活动中,人们愈不为结局担心,那么多半会干得愈漂亮。盖尔卫发现,“不为后果担心,只是一心一意地把比赛进行到底。出乎意料的是,当一个人达到这种境界时,结果却往往是最好的”。集中注意力干好眼前的事,不受外界因素和一号自我的影响,这是提高一切活动质量的最有效条件。
⑤不要怀疑自己的潜能。自我怀疑几乎总是把怀疑变成现实。在考试时,一号自我老怕出错,结果还是出错。有个学生对高考总是担心,害怕达不到录取分数线,结果奋斗了五年连考了五次,总是因比录取分数线差几分而落榜。只有制止住一号自我的怀疑、担心和乱发言,使二号自我精力集中在眼前发生的事情上,上好每堂课,学好每门课的每个章节,做好每次作业和练习,搞好复习,才能排除这种缺乏自信的心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其实,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不要低估自己。
成功的人很少缺乏自信,了解和运用内心竞赛法,不仅能增强信心,锻炼注意力,而且能够有利于潜能的发挥,大大提高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内心竞赛法是一种简单而又深奥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你在学习活动、体育比赛以及人生所有竞争中获得最佳成绩。
我们讲一个故事。据说,意大利著名音乐指挥家阿尔图罗·托斯卡尼尼80岁生日时,他儿子问:“爸爸,你认为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托斯卡尼尼说了句发人深省的话:“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在特定的时刻,不论我正在干什么事,不论是指挥一个乐队,还是剥一只橘子,正在做的这件事就是我的头等大事。”这正是托斯卡尼尼成功的诀窍。因为他在做事的时候,一号自我指明方向而不乱发议论,使二号自我充分发挥作用全力以赴,因此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2)训练方法二:精神集中法
康德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读书时经常使用一种精神集中法。其做法是,在读书前,或者在书房里深思冥想问题时,他必定是透过窗户凝视着远方屋顶上的一个随风摆动的风向标箭头,一边眼盯着风向转动,一边下意识地沉浸于深深的思考之中。这种方法大大帮助了他,哲学中的许多理论问题就是这样思考出来的。很多人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当两眼凝视着某一点时,一边对着视点出神,一边思考着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思考已读过的内容,好像无形之中,注意力就集中在一起,促进了思考的深度。
这种做法所以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也还是有其道理的。当人的双眼长时间地凝视在一点时,视野就会变得狭窄,那些容易吸引你并导致注意力分散的事物也就不会进入眼帘,因此,人的意识范围也随着变窄,从而使人达到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境界。
有一位获得了较大成就的科学家说:他读书之前,或在思考问题时,喜欢双眼盯着窗外的松树枝,目不转睛地望着,望着,很快地就集中起精神来,不自觉地进入了深入的遐想。这种方法对他的读书或思考问题很有帮助。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这些学者那样,一坐在书桌前,就习惯地把面前某一件东西作为注意的靶子,例如窗外的天线、树枝、电线杆,或书桌上的台灯开关、铅笔、台笔、自己的手指等,然后用双眼凝视着它。经常做这种练习,定会有好的作用。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练习凝视并取得奇效的故事。说的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的事。梅兰芳是一代京剧宗师,是梅派的创始人,我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小时候,家庭多灾多难,父母早亡,家道中落,而他自己也资质不高。第一位启蒙老师看见那时8岁的梅兰芳,小小的圆脸,相貌平常,而且眼皮下垂,两眼无神,呆滞近视,就觉得这孩子不像是个唱戏的料。在教戏时,一个上午只教四句,教了一遍又一遍,可是这个学生对这四句唱腔不是忘了词儿,就是唱错了腔,一次也没有唱好。这位先生一气之下,拂袖而去,赌气再也不教他了。以后,梅兰芳发奋学戏,博采众家之长,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风格,发展为梅派。所以说梅兰芳的成功完全是勤学苦练的结果。梅兰芳大师在舞台生涯四十年时说:“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梅兰芳先生从一个资质平常的孩子发展成为世界著名艺术家,一代宗师,他的成功值得我们深思。
眼神是演员的一大命脉,梅兰芳先生是如何将自己呆滞的眼睛治好的呢?说来也有点戏剧性,他是通过放鸽子治好的。
以前北京有许多人爱养鸽子,梅兰芳先生小时候也非常爱养鸽子。养鸽子的人每天把自家的鸽子放出去,鸽子在天空飞翔,养鸽子者在地面观察指挥,用一根长竹竿,上面拴一条红绸子,指挥鸽子起飞,如换成绿绸子,就是要鸽子下降的信号。附近有许多家的鸽子放向天空,而鸽子也有个有趣的习惯,爱相互串飞,如果自家的鸽子训练得不熟练,很可能给人家的鸽子拐走。梅兰芳天天手举高竿,不断摇动,给鸽子发出信号,同时还要仰着头,抬着眼,极目注视着高空中的鸽群,要极力分辨出里面有没有混入别家的鸽子,呆滞的眼神变得灵活传神了,视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臂力和腰劲也被练得发达强劲,注意力也更加容易集中,学戏的效率提高了,思考能力得到增强。
据说以前练习射箭的人,将一个中间空的小铜钱挂在远处,经常远远注视它,分辨出铜币的空心,练到一定的时候,就能用箭射穿铜币孔。也有人练习注视高空中的飞鸟,极力分辨鸟的头和身子及其他部位,长期坚持训练,其结果不仅增强了视力,而且能箭射飞鸟,注意力大大增强。据说这是训练神箭手的方法。
三、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是人的智能活动中最为高级的一种能力,也是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会帮助一个人提高学习成绩与工作效率,解决困难,排除障碍。
1.发散思维是解决问题的一把利器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等。它是根据已知信息,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辐射性思维方式。例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项工程多种设计图案、一项工作多种计划方案等。由于发散思维要求人们对同一个问题找出尽可能多并出人意料的新奇答案,所以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有人说创造、发明主要是依靠发散思维进行的。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当有人向他提出问题时,他能立即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十几种可能,足见他的思维敏捷而广阔。又如,1983年7月,在广西一次学术会议上,日本学者村上幸雄先生拿出一包回形针,对中国与会同仁说:“请动一动脑筋,说出回形针的各种用途,看看谁说出的用途最多、最奇特,看谁的思维开发得最好。”
与会代表纷纷回答,一下子就说出十多种用途。有人问村上先生能说出多少?村上回答300种,大家非常惊奇,看了村上先生的回答表演,许多人被村上幸雄先生奇特丰富的思维能力折服了。而我国的科技人员许国泰使回形针的用途从300种扩展到3万、30万种。真让人惊呆了,难以置信。其实村上幸雄先生和许国泰先生就是运用了发散思维法,而发现了回形针的那么多用途。
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利用发散思维法。因为一旦遇到问题,要想解决它,就需要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寻找答案。例如,在1844年至1848年,维也纳综合医院的第一产科里,有许多分娩的妇女因染上产褥热而死亡。而且死亡比例逐年上升,但是该医院第二产科产妇死亡率却很低,到底染上产褥热的原因何在呢?
第一产科的医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病床过多,产妇居住拥挤,临产前检查粗鲁致使受到伤害;产妇过于恐慌;环境卫生条件不好等等,从不同角度提出假设和改进,但都不能降低产褥热的死亡率。有一次一位大夫与实习生进行尸体解剖时,实习生把大夫的手划破,大夫感染死去,其症状与产褥热一样。经过分析,原来大夫和产妇都是患了败血症,感染是由于接生前洗手不干净。后来医院要求在进行临床检查前,必须彻底洗手消毒,产褥热死亡率很快就降了下来,低于一般产科。这是运用发散思维的一个典型事例。
2.突破发散性思维的四种障碍
(1)障碍之一:权威性障碍
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乃是因为权威比普通人知晓得更广泛、更深刻。某一领域里的某专家可以是权威,乃是因为该专家对这个领域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与思考,得到过一般人难以得到的成绩,因此,对权威是应该尊重的,但如果对权威尊敬到迷信的地步那就不对了,因为,比一般人懂得多、懂得深刻,并不意味着权威对某一个领域里的问题全部了解清楚。事实上,即使是最权威的权威,其掌握的知识在无穷奥秘的领域里,也会显得苍白无力的,否则就不存在未解的问题了。比如,大数学家欧拉一生作出过的数学开创性贡献很多很多,然而他对哥德巴赫猜想,却至死也一筹莫展。又比如,在医学上有卓越贡献的医学权威,面对患有艾滋病的病人也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