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12055900000020

第20章 唐朝(1)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唐太宗即位时。取年号为贞观。在整个贞观年间,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对发展社会生产有利的政策。如实行均田制,奖励垦荒;通过租庸调法,均平了赋役;注意增殖人口,赈灾备荒;兴修水利,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和当时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使广大农民群众有一个生产的和平环境,于是劳动积极性得到发挥,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贞观政要》描绘当时的情景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这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卓越的政治才能是分不开的。他亲眼目睹了强盛的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顷刻而覆,而且“惕焉震惧”,常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古训警示自己,大臣也不断用这些话进谏。君臣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使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从贞观年间起步的这股经济发展势头,一直保持到百年后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厉行均田制度,改革吏治,使一度中断的清明政治得以继续,从而促使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因为这种情形主要持续在玄宗前期的开元年间,因此被称为“开元盛世”。

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上半叶,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吐蕃政权,在赞普(国王)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国力强盛。松赞干布渴慕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三次遣使人唐进贡请婚。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感其诚意,让宗师女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次年初,文成公主在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吐蕃边境柏海(今札陵湖)迎接文成公主人藏,为示友好,松赞干布特按唐朝礼仪举行了迎亲仪式,与李道宗相见时执子婿之礼,以示敬意。

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大量技工、书籍、种子等,把先进的唐文化传人吐蕃,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汉藏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隋朝兴起和发展,到了唐朝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与完善,考试科目有常科、制科之分。每年举行的科举叫常科,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称制科。

常科的考生有两种人。一种是生徒。生徒出自于从中央的国子监弘文馆到地方州县学的学生。另一种叫乡贡,这些人自学成才“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可参加常科考试。常科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十多种,其中最为重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时人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的感叹。但这时的进士和后来经殿试而成的进士并不相同,程度也不同。唐睿宗载初元年(689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这是殿试的最初记载。但这时的殿试只是偶或为之,并未形成制度。

常科考试后,考中的人称“进士及第”,时人称之为“登龙门”。这时为了庆祝考试圆满,会举行曲江会、杏园宴、雁塔题名等活动,达官贵人,甚至皇帝也会来“登紫云楼垂帘观看”,非常热闹。

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参加的人可以是在职官员、常科第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和常科出身的人相比,制科出身的人“名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被称之为“杂色”。“糊名制”最早出现在制科考试中。常科、制科之外还有武举,但一般不受重视。

均田制

武德七年(624年),为了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唐朝大规模实施均田制。

均田制度是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建立的土地制度,隋朝沿袭下来。隋末唐初,由于连年征战,造成大量土地荒地,全国不足300万户,促使唐政府实行均田制度。均田制规定,丁男及中男受田百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可传子孙;80亩为口分田,死后还官。老男、残疾者授田40亩;寡妻妾授田30亩,若为户主者再增20亩永业田。凡道士、和尚给田30亩,冠、尼20亩。官户受田等于良丁之半,工商业者和官户相同。有封爵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吏可授永业田500-1000亩。因战功受勋者,按勋级授田600-3000亩。各级官吏有职分田2顷至12顷,以为薪俸。各级官府有公廨田1顷至26顷,以为办公费。授田有宽、狭乡之别,狭乡口分田额减宽乡之半。唐均田令与前代相比,取消了奴婢、普通妇女授田,农户授田额有所降低:受田对象广泛;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不是那么严格了。均田制的实施取得了开垦荒地、增加户口,稳定兵源等效果,使唐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垂帘听政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当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皇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是从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节度使

唐太宗、高宗之际。唐对周边各族主动出兵,一则力图解决边患,一则为了开疆拓土。由于疆界不固定,战事十分频繁,很少有固定的驻防军镇。自从西突厥被打败以后,疆界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如此一来,防御线大大拉长,再调兵遣将东征西讨已经很不方便了,而且原有的镇、戍亦不足应付新的备御形势,需要有经常性的军事设置,因而就形成了军区。行军大总管及都督就发展成了这种军区的固定长官节度使。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至此就有了节度使的称号。玄宗开元、天宝之际,缘边陆续设置了安西、北庭、河东、河西、朔方、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节度使官署称为使府、幕府。幕职有节度副使等文职和都知兵马使等武职,总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辖区内州县归其统属。安史之乱中,内地也设置节度使,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一些强藩,拥兵自大,父死子袭,成为割据势力,如河北、山东等镇。其他节度使也与朝廷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节度使势力进一步膨胀,中央政府不仅丧失了对藩镇的控制能力,还往往受其挟制。各藩镇不断发生战争,演成北方五个朝代更迭、南方九国(北汉除外)政权纷立的分裂割据局面。北宋初,节度使成为荣誉之职。

遣唐使

公元589年,隋朝重新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对峙局面,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时,东瀛日本正处在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阶段,新兴的日本封建主希望从中国吸取一套封建制的统治方式,于是有计划地派遣使臣和留学生来中国访问、学习。

607年,隋炀帝在位时。日本封建贵族的代表人物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为使臣,携国书来中国。次年,隋炀帝派文林郎裴世清为使,陪送日本使臣返国,并对日本进行回访,受到日本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

到了唐朝,中日两国的交往更为频繁。从公元630年开始的200多年中,日本为了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礼仪,先后派出多批使者来到中国。随同使臣一起来中国的,有官员、留学生和留学僧,人数多时达五六百人。由于他们都是由日本政府派遣的使者,所以就被称为“遣唐使”。这些人在中国学习了各种技艺,回国以后便积极传播唐朝的制度和文化。中国的典章制度、工农业生产技术、历法、哲学、历史学、文学、数学、医药学、建筑学、美术、工艺等,都被介绍到日本。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日本派来的遣唐使前后有13批,人数达数千人之多,这对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安史之乱

唐玄宗执政后期,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了长达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营州柳城混血胡人,狡诈多智,深得唐玄宗的宠信。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权力集中,兵力雄厚。他早就觊觎唐朝的统治权,在经过10年准备之后,最终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公开举起了反叛的旗帜。当时,守边部队大大超过中央禁军,因此安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陷洛阳。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随后向长安进军。唐玄宗手足无措,仓皇逃往四川。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太子李享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次年,安军内部火拼,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刺死其父,自己当了皇帝。郭子仪趁此机会,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发动反攻,大败叛军,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庆绪逃往相州,安军主要将领史思明投降。此后,叛军势力日渐衰落。代宗即位后,宝应三年(763年)正月,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在广阳附近被逼自杀,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唐朝周势衰落,朝廷无力收回叛军的兵权,只得任命安史降将张忠志(后赐名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分别为成德、幽州、魏博节度使,这就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第一批藩镇势力——“河北三镇”。他们倚仗自己手中的兵权,独立掌握地区的赋税、户口,不报中央,也不听从朝廷的任免调遣。或父子兄弟相传,或军将自行代立,中央只能事后承认。藩镇成了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继“河北三镇”之后,内地也相继出现了藩镇割据,他们或兴兵作乱,对抗中央;或时叛时服,割据地方,藩镇之间和藩镇内部也不断爆发争权夺地的战争。

元和中兴

从贞元二年(786年)淮西之乱结束,到宪宗即位(公元805年),唐中央政权与藩镇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在这一段时间里,地方割据势力虽然仍然继续发展。但中央却始终控制着富庶的江淮地区,起着主要输血管作用的大运河,虽然曾几度因为汴州发生变乱而短期受到阻隔。但基本上保持了通航,因而中央政权蓄积了一定的经济力量。

宪宗即位后,大力整顿财政,把税收分成三部分:一份上缴中央,一份归各道节度使或观察使,一份留给本州。这样,既保证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也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当时由有名的理财家李巽、程异等掌管财政。唐代管理漕运和盐政卓有成效的,除刘晏外,就要推李巽了。在刘晏时期,每年经由运河转到河阴的漕米经常保持50万斛。到李巽手里,也达到这个数字。在刘晏时期,江淮盐利收入的最高数字是600多万贯。占当时财政收入的一半;到李巽手里,第一年的收入就达这个数字,第二年增加到三倍。程异在江淮地区整顿财政,革除积弊,也有很好的成绩,做到既不直接加重人民负担又能增加收入。

在初步具备了削平藩镇的物质条件后,更重要的是在人民渴望重新实现统一的要求下,宪宗有效地推行了裁抑藩镇的政策。赞助他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要有杜黄裳、李吉甫、李绛、裴度、武元衡等人。他们采取先弱后强的办法,对跋扈的藩镇各个击破。在宪宗在位的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出现了一个暂时统一的局面,在唐史上称“元和中兴”。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期朝臣间的一场党派之争。牛党的党首是牛僧儒,他和李宗闵等人是进士出身的官僚的代表。李党的首脑是李德裕,是门荫出身官僚的代表。

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两党分歧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主张通过科举取士,因为他们多科举出身;李党主张门荫入仕,因为他们多门荫出身。二是对待藩镇的态度不一样。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吉甫的儿子正是李党的首脑李德裕,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会对对方加以打击、排挤。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牛僧孺做宰相时。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牛僧孺却感情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而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担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

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的统治危机,加剧了唐朝统治的灭亡。

黄巢起义

公元780年,由于均田制瓦解,唐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征收户税和地税,地税按亩收谷,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由于税额不断增加,农民负担也越来越重。统治者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苛捐杂税中对人民影响最大是盐税。玄宗开元时,斗盐10文钱,而至788年猛增到370文。百姓无力买昂贵的官盐。只能吃价廉的私盐。对贩私盐的人,政府将进行残酷镇压。盐贩以武装对抗。盐贩武装后来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后期,北方一带连年水旱灾害。关东地区几乎颗粒无收,政府不但不体恤百姓,反而派人催交赋税,广大人民几乎被逼上了绝境。875年,濮州(今河南范县)人王仙芝领导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黄巢在家乡带领数千人响应,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黄巢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县)人,与王仙芝同贩私盐,他们很快会合在一起,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878年,王仙芝战死。黄巢被义军共推为王,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黄巢挥军渡江,转战江南。然后又挥师北伐,途中不断有农民加入,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60万之众。880年十二月,起义军攻占长安。黄巢称帝,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以金统年号。大齐以朱温等为大将,尚让等为宰相,留任唐朝四品以下官员,安定社会秩序,打击顽抗之敌。严厉禁止滥杀无辜,但严厉镇压了一大批大官僚、大贵族。

然而可惜的是,起义军没有乘胜追歼唐军。唐僖宗逃往成都后,纠集残部和藩镇兵力卷土重来,包围了长安。882年,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僖宗赐名“全忠”,起义军受到很大损失。883年,唐为了有力镇压起义军,于是便请沙陀贵族李克用领4万强悍军队协助,唐王朝力量大增。黄巢带15万义军撤出长安。其后尚让等将人又投降唐军。884年,黄巢在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今山东莱芜境)战败自刎而死。历时10年的黄巢大起义最终失败。

李世民

公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于陇西成纪,家庭背景十分显赫。其曾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八大柱国之一。受封为唐国公;祖父袭封唐国公,曾任隋朝安州总管;父亲李渊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姨侄;母亲是神武功窦毅的女儿,是位出色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