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12055900000062

第62章 革命与统一和民族独立(2)

英国宪章运动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是地主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夺取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罔占土地是为了养羊,所以被称为是羊“吃”掉了人。

圈地运动最为典型的是英国。公元15世纪末以后,英国的羊毛纺织业发展非常迅速,养羊业有暴利可图。地主贵族开始用暴力赶走农民,烧毁村庄,强占大片土地,围上篱笆,让土地长草,以便放牧羊群。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糊口的土地,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外出流浪。因此,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把这种现象比喻为“羊吃人”,他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样的驯服……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凶蛮,甚至可以把人吃掉。”

英国的圈地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土地改革。这种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的特殊形式,并不是用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者的办法,而是采取剥夺农民的土地、保存大地主所有者的途径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资本主义。但这种方式极其残酷。使得农民迅速丧失生产资料。而地主和农业资本家却得以顺利地积累大量的原始资本。

尽管在公元17世纪由于农民的反抗,圈地运动的事态有所回落,但在公元17世纪以后又开始回升。到了公元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发展得更加迅猛。英围国会甚至以立法的方式扩大了圈地规模,整个公元18世纪共圈地近1,3万平方千米。到了公元18世纪末。英国的小土地所有者已经基本被消灭殆尽。

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典型形态。它破坏了“快乐的英格兰”固有的宁静生活。在地主贵族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同时,背井离乡的贫苦农民成了廉价的劳动大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达尔文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进化论与能量守恒、能量转化定律和细胞学说被誉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达尔文出生于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16岁的时候进入爱丁堡大学学医,后又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达尔文的兴趣是研究生物,他从小就喜欢花、鸟、草、虫,搜集各种动植物标本。在这段时间里,他仍把主要精力放在植物方面,经常去听一位叫亨斯罗教授的植物课。

1831年,达尔文大学毕业。经亨斯罗的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政府组织的“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达尔文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了很多新物种以及化石,观察到了物种演化现象。1836年10月,环球考察活动结束。回到英国后,达尔文开始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苦心研究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正式出版。《物种起源》的全称是《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即物竞天撵适者生存》。书中提出,一切生物之间都存在着生存竞争,能适应环境的就能生存下去,这就是“适者生存”。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一切生物也随之变化,从一个种类演变到另一个种类。这种进化的过程叫“自然选择”。同时他又指出,人类培养新的动植物品种,关键在于选择。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一出台便遭到宗教界与保守派的抨击。1860年在牛津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以赫胥黎为首的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勇敢地起来捍卫达尔文的学说。在一次次的论战中,他们不仅赢得了论战的胜利,而且使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在此影响下,《物种起源》很快被翻译成世界上几种最主要的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使进化论思想获得了世界科学家的承认。

《物种起源》的出版,对生物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生物学继物理学、天文学及化学之后,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他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完成了生物学的伟大革命,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他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进行了科学地阐释。促动人们按照自然法则去进一步研究物种变异的原因和进化过程,它大大推动了种系发生分类学、进化形态学等19世纪生物科学各个分科的形成与发展。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家中逝世,享年73岁,英国为他举行了国葬。他临终时说的一句话是:“我一点也不怕死。我难过的只是我已经没有力气把我的研究继续下去了。”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出现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出现。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显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而盛行。以法国的圣西门、傅利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主要代表。他们尖锐批评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分析,力图找出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提出了未来社会的一些积极主张和设想,首次将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产体系提出,论证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组织和劳动生产率将优越于资本主义;并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特点,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国家的消亡及妇女解放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但是没有阐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未能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没有找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还引起了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相互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广大工人为了改善自身的处境,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这三次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的阶段。虽然这三次起义最后都失败了,但它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他们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体,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另一方面,他们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对当时出现的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加以批判地继承,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847年2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马克思虽因经济困难未能出席,但大会根据马克思的提议,将“正义者”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代替了“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大会委托恩格斯草拟《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同盟”的改组宣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它是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最初组织形式,为第一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847年11月29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了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原理,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的特性作了科学的分析,论证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历史使命:总结了人类历史上阶级斗争的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验,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它成为无产阶级进行斗争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克里米亚战争

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俄国经过彼得大帝改革以后,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沙俄还建立起一支庞大的陆军和舰队,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和争夺霸权的道路。经过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大规模侵略,俄国的版图急遽扩大。不断地追求领土扩张成了历代沙皇的既定政策。

公元19世纪中叶,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控制黑海海峡,进而向中东和巴尔干地区扩张势力,乘机对土耳其用兵。公元1848年12月,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他想依靠国内天主教教徒的支持发动政变,建立帝国。公元1850年,路易·波拿巴正式照会土耳其苏丹政府,要求恢复天主教教徒在圣地所享有的特权。土耳其政府被迫让步,同意将圣地的钥匙交给天主教教徒掌管。沙皇俄国于公元1853年春向土耳其政府提出抗议,要求恢复东正教教徒管理圣地的权利。在英法两国的支持下,土耳其断然拒绝俄国的要求。

1853年7月,俄军占领土耳其保护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蓄意挑起战端。10月,土耳其对俄国宣战。11月,强大的俄国舰队击溃了土耳其舰队。但是,俄国对土耳其的战争严重地威胁到了英、法等列强的殖民利益。公元1854年3月,英、法向俄国宣战。9月,英、法、土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因此这场战争就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公元1855年2月,撒丁王国也向俄国宣战。同年9月,英、法、土、撒联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内外交困,走投无路,于8月自杀身亡。公元1856年3月,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被剥夺了在黑海保有舰队的权利,并被迫拆除黑海沿岸的要塞,俄国在中近东的扩张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俾斯麦统一德国

德意志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长期分裂的国家,境内诸侯林立。维也纳会议后,德意志分成34个邦国和4个自由市,名义上组成德意志邦联,实际上依然各自为政。其中奥地利和普鲁士是最大的两个邦国。

1861年,威廉登上普鲁士王位,称威廉一世。1862年,奥托·冯·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他们决心由普鲁士来统一德意志。俾斯麦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普鲁士议会发表演说中宣称:“今天的重大问题不是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他主张以普鲁士为核心,用武力打败阻碍德意志统一的一切势力。俾斯麦推行的这一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

俾斯麦先是联合奥地利打败丹麦,把原属丹麦的日耳曼人聚居的什列斯维希和霍尔施坦两公国并入普、奥。然后联合意大利,结成反奥联盟,并利用外交手段稳住了法国。这样普奥战争爆发了。后来在法国的调停下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普鲁士获得霍尔施坦、汉诺威和法兰克福自由市等。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

为了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在经过充分准备后,于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大获全胜。1871年1月,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普法停战议和。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兼普鲁士国王,俾斯麦为首相。德意志的统一完全实现。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使德国最终走上统一之路。德意志的统一,符合德意志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德意志人民的愿望。在英、法等欧洲国家都已通过资本主义走向富强后,德国的经济发展已刻不容缓,它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统一后的德国逐渐强大起来,但是“铁血政策”也随之得到加强,最后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势力,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进而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年夏,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则成了普法战争的导火线。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就此爆发。战争开始后,普军长驱直人,所向披靡。法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总指挥拿破仑三世率军逃到色当。9月初,普法双方在色当展开激战。普军在用七百门大炮向色当城内轰击下,色当城内一片火海,法军损失惨重。第二天,拿破仑三世在中央塔楼上竖起白旗,率将帅和8万多名士兵向普军投降。

当法国在色当投降的消息传到巴黎后,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新政权开始时,由资产阶级共和派与保王派联合组成国防政府,梯也尔力图建立保守共和国,但遭保王派与共和派的反对,被迫辞职,极端保王派人麦克马洪当选总统,直接着手恢复君主制。共和派为确立共和制进行长期而激烈的斗争。国民议会终于通过1875年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共和制。在1876年众议院选举和1879年1月参议院选举中,共和派取得稳定多数,在人民群众支持下,终于确立共和派的共和国。掌权的资产阶级制定和完善了一些资产阶级制度。二战中1940年5月10日巴黎被占领,6月22日法国投降,成立维希政府,第三共和国宣告终结。

雨果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大师,被誉为法兰西的民族诗人,积极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1802年2月26日,雨果出生在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市。他从小就极其聪明,酷爱文学,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少年时代就开始写长篇抒情诗和赞美诗。1824年,雨果的处女作小说集《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

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在这篇序言里,雨果激烈地批判了束缚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古典主义,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这篇序言是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浪漫主义流派的旗帜,在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这时起,雨果成为了青年浪漫文艺家的核心人物。

1830年,雨果的浪漫戏剧代表作《欧那尼》公开上演,受到了观众的欢迎。1832年,雨果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出版。小说描写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在罪恶的情欲支配下疯狂地想占有美丽的女郎爱斯美拉尔达。追逐变成了迫害。这个时候,副主教的仆人、敲钟人喀西莫多也对这个女郎产生了爱慕之情,虽然他的相貌十分丑陋。但心地善良。副主教见没能达到自己的罪恶企图,就卑鄙地嫁祸于人,将无辜的少女送上绞刑架。主人的残暴无耻行径激怒了喀西莫多,他毅然把主人从高塔上推了下来。这部作品结构曲折离奇。人物富有戏剧性,将人生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为雨果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