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复活的古城
12056500000010

第10章 来自考古学者的报告(10)

“……于是国王和后宫家眷,王后嫔妃,宫廷权贵以及来自王国各地的头领乘上飞船。飞船升入天空而后顺风行驶,越过海洋直向阿兰蒂斯城飞去。那里正举行节日的庆典。飞船降落下来,国王下船参加了庆典。短暂的停留之后,国王的飞船在众人的惊愕不已的注视中重新腾空而去。”

6.爱情酝酿的库斯科古城

在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南段群山环抱的库斯科盆地中,有一座气候宜人的高原城市库斯科,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之前,这里曾是印加帝国的统治中心。

库斯科,印第安语的意思是“离太阳最近的城市”,海拔3400米。有关库斯科的起源,印第安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神话传说:很久以前,至高无上的创造神比拉科查在的的喀喀湖心太阳岛上创造了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曼科·卡帕克,女的叫玛玛·沃利奥,两情依依,终成眷属。创造神传授给他们各种技艺,赐给他们神奇的金杖,晓谕他们寻找金杖沉没之地并在那儿定居。这对年轻夫妇,遵照神的旨意,带着金杖,浪迹天涯。有一天,他们来到了库斯科盆地,像往常一样,将金杖插入地里,顷刻之间,金杖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异常兴奋,终于找到了神灵指引的地方,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建立起库斯科城。此后,历代印加帝王不断兴建,至第9代帝王帕查库提(公元1438—1471年在位)时代,库斯科规模空前,名扬天下,被印第安人视为神圣之地。

印加帝国的缩影

库斯科是印加文化的摇篮。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1533年,一直是印加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辉煌壮丽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遗迹犹存,从中不难领略到印加帝国昔日的风采。

印加帝国强盛时期分为四个“苏尤”(行政区):西北部是钦查苏尤,包括今秘鲁中北部和厄瓜多尔;东南部是科利亚苏尤,统治着的的喀喀湖流域、今玻利维亚的大部分、阿根廷北部和智利中部;西南部是孔德苏尤,占有秘鲁南北;东北部是安蒂苏尤,拥有安第斯山脉中段的东麓地带。与四个“苏尤”相应,库斯科城又分为四个区域,各地酋长在相应区域内建造房屋,以备朝觐帝王时住宿,而不同的街区代表了不同地域的风俗,所以库斯科城成为印加帝国的缩影。

古代库斯科城的中心是“瓦卡依·帕塔”中央广场,现为阿尔马斯广场。广场呈正方形,边长183米,历代印加王宫就集中在广场周围,从中央广场开始,随着距离的增加,建筑物由石砌的宫殿府衙逐渐变成泥墙茅舍,等级森严,贵贱有别。印加帝国最伟大的帝王帕查库提时代,在这个广场上曾多次举行过盛大的阅兵式和庄严的宗教仪式活动。每逢盛大祭祀典礼之时,广场中央供奉着用黄金制成的太阳、雷、闪电等诸神像,两旁的金御座上,供奉着历代印加帝王的木乃伊,众神之像前,成群的骆马在祭司的祷告声中成为刀下之鬼,而当印加帝王露面时,万众欢声雷动,祭祀活动达到高潮。如今,广场上竖起了印加人引为自豪的先王帕查库提的青铜雕像。

库斯科最负盛名的古建筑物是比拉科查宫殿,长160米,宽130米,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内设有祭祀比拉科查的神庙。这座宫殿在西班牙人入侵后遭毁,取而代之的是历时百年才竣工的拉孔帕尼亚大教堂,现为托里文夫教会占用。

城内最大的宗教中心是科里坎查太阳神庙,自印加帝国的始祖曼科·卡帕克起,到印加·罗加为止,历代帝王都居住在这里。太阳神庙是一座长7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建筑物,附属有王宫和祭司的府邸。关于这座太阳神庙,秘鲁历史学家、印欧混血种人加西科索·德拉维加(公元1539—1616)在他编纂的《王家述评》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太阳神庙是在朝东的一块圣地上建造起来的,整个庙宇是用精心修整的、平坦而巨大的石板砌成的,为了让空气流通,屋顶造得很高,用茅草盖成,还有一个很优美的祭台。大殿的四周墙壁从上到下全部镶上较厚的纯金片,所以这座神庙得名‘金宫’。在正面墙壁上有太阳神偶像,它是个绘有男子脸形、周围环绕着光芒和火焰的用黄金制成的圆片。它面朝东方,在受到初升的太阳光直接照射时,就放射出万道金光。在太阳神偶像的左右两侧,按照古代习俗在金御椅上供奉着历代印加王的木乃伊,远远望去,它们就像真人。大殿中央置有一个华丽的御椅,举行典礼时,印加王便坐在御椅上。”印加帝王在这里以太阳神的化身自居而号令全国,从而把全体印第安人凝聚在一起。这座神庙后来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现在其废墟上,建有多米尼各教派的教堂。

太阳神庙的附近建有五座正方形小神庙。第一座小神庙供奉着太阳神,里面每一件东西都是用银制作的,月亮神偶像是个绘有女子面容的银制圆片,在其两侧安放着印加王后的木乃伊;第二座小神庙供奉着众星神;第三座小神庙供奉雷神和闪电神;第四座小神庙供奉彩虹神;第五座小神庙专供祭司使用,据说其墙壁均是用金银宝石装饰的。这些神庙里的金银珍宝全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洗劫一空,然后熔化掉了。

太阳神庙与五座小神庙环绕在一个名叫太阳广场的庭院周围,庭院中有玉米地和5个喷泉。

这里种植的玉米是专供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时供奉给太阳神的,印加帝王与王公贵族亲自耕耘、播种和收割。5个喷泉的水源是由埋在地下很深的黄金水管引入,据说是专供印加帝妃婚前沐浴净身用的。泉水盖用纯金制成,上面雕刻有太阳神像,这个黄金水盖后来被一个名叫雷扎桑德的西班牙士兵掠走,他在一个夜晚的狂赌中又将这个金盖输掉了。

太阳神庙的西南部有一座献给太阳神的“黄金花园”,园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全是用黄金和白银制成,甚至连撒满黄金的土地里种植的玉米也是用黄金制作的。据加西拉索·德拉维加记载:“从植物发芽到开花结果,其成长过程都经过精密的仿照。小鸟栖于林梢鸣叫,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各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搭配得当,使人难辨真假。”相传西班牙殖民者进入花园后,信以为真,直到用手采撷花朵时才发觉全是黄金和白银。

帝都之内还有一处著名的建筑,叫“太阳贞女馆”,印第安语称为“阿克利亚瓦西”,是专门培养“太阳贞女”的地方。这种机构在印加帝国境内随处可见。“太阳贞女”是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处女,她们貌美灵巧,深居简出,保持童贞,主要为宗教仪式服务,并为神、祭司和印加王编织衣物,酿造玉米酒,唱圣歌,跳圣舞。库斯科的“太阳贞女馆”在帝国境内规模首屈一指,它长120米,宽60米,可以同时容纳200到600名处女。自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后,耶稣会传教士随后而至,并于1571年在“太阳圣女馆”原址上建立起了多米尼各派的大教堂。

库斯科作为印加帝国的首都,有设防严密的防御体系。都城的四周,筑有四座古堡,以西北部的萨克萨瓦曼堡最为著名。萨克萨瓦曼堡在印第安语中意为“山鹰”。古堡筑于山坡之上,方圆4平方公里,有三重围墙作为屏障,围墙依山而建,墙高18米,最外面一道周长540余米,全部用巨石垒砌,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估计使用的巨石总数达30余万块,最重的一块石头重约200吨。民间传说,古堡始建于1400年,历时108年才完工。古堡建成后,印加帝王经常登临驻跸,检阅士兵,甚至把它作为行宫,召见大臣共议国事。在库斯科市郊的群山中,另外还矗立着3座可以俯瞰全城的坚固城堡以及众多的望塔,保卫着首都的安全,至今遗迹依稀可寻。这些古堡所用的巨石是怎样从采石场运来的,又是怎样垒砌起来的,当年的印加人具备这种超凡的能力吗

恶魔吞噬“黄金之国”

印加帝国在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域北抵哥伦比亚的安卡斯马纳河,南达智利中部的毛莱河,东至亚马孙河森林区,东南抵阿根廷的图库曼,西临太平洋,南北绵延4000余公里,领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600万,是南美洲大陆史前时代拥有最大版图的帝国。

为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促进库斯科和边远地区的联系,印加统治者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把广大地区连结起来。据调查,有两条大道纵贯印加帝国全境:一条是沿海大道,北起今秘鲁西北角城市通贝斯,沿滨海沙漠向南直到智利中部,全长5200公里,宽3.5米至4.5米;第二条是高原大道,北起今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边界处,穿越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中部,再从玻利维严分出两支,一条通向今阿根廷境内,全长5300公里,另一条通向智利,全长5600公里。高原大道穿越安第斯山,沿途开凿了许多隧道,架设了木桥、石桥、浮桥和吊桥。吊桥被公认为是印第安人最突出的建筑技术成就。印加人沿路每隔七公里左右树立一座里程碑,每隔19里至20里便建造一个驿站作为旅客、士兵、信使和官员休息的场所,信使们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印加王和高级贵族聚居在库斯科,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管理。

就在印加帝国盛极一时的时候,西班牙殖民者的魔爪伸向了这个盛传富有金银的“黄金之国”。1524年和1527年,利欲熏心的西班牙殖民军头目弗兰西斯科·皮萨罗率军两次远征秘鲁,均遭惨败,然而他贼心不死。1531年1月,他率领180名士兵,分乘三艘帆船从巴拿马出发,1532年9月在秘鲁北部沿海登陆。是时,适逢第11代印加王瓦依纳·卡帕克(1493—1527)病故,其子瓦斯卡尔和阿塔瓦尔帕为争夺王位而内讧。皮萨罗认为这是个趁虚而入的绝好机会,遂率军开赴印加帝国北部重镇卡哈马卡。此时阿塔瓦尔帕正在那里庆贺打败其兄瓦斯卡尔,西班牙殖民者以欺骗手段将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囚禁起来,要他用金银来赎身,阿塔瓦尔帕为获得自由,答应了西班牙人的要求。根据协议,要用黄金装满囚禁阿塔瓦尔帕的那间长6.7米、宽5.2米的牢房,还要用银子填满隔壁两间较小的房间。据专家们估计,赎身的金银价值在17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之间。印加人闻讯后,为赎回领袖,每天不停地往卡哈马卡运送金银。但是,当巨额金银填满三间牢房后,凶残狡诈的皮萨罗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以图谋叛乱罪于1533年8月29日判处阿塔瓦尔帕绞刑。随后皮萨罗挥兵南下,于11月5日攻占印加帝都库斯科,印加帝国宣告灭亡。

今日的库斯科已是一座驰名世界的历史名城,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秘鲁人民都要在此欢庆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太阳节”。1980年2月至3月间在此召开的南美洲印第安人运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库斯科城被命名为“世界印第安人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