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复活的古城
12056500000026

第26章 古城中的难解之谜(3)

1927年,英国考古学家米歇尔·海德吉率领考古队在英属洪都拉斯发掘一座名叫卢巴·安吐姆的古城废墟,安娜也跟随着父亲米歇尔来到工地。这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在工地上玩耍,无意之中她发现墙角下反射出一缕白光,出于好奇,她便扒开碎砖,结果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水晶人头的上半部分。安娜的发现使她的父亲米歇尔兴奋不已,他根据自己多年的野外考古经验断定,这颗水晶人头的下半部分一定埋藏在离此不远的地方,于是,他吩咐考古队员扩大考察的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后,考古队终于在距此不远的地方找到了这颗水晶人头的另一半,两者合而为一,恰好组成一颗完整的水晶人头。起初,考古队将这件珍宝献给了洪都拉斯政府,但在考古队返国之际,当地官员又将这颗水晶人头作为礼品赠给了米歇尔,并由他带回英国。

这颗水晶人头是由整块的透明水晶制成,高约12.7厘米,重5.2公斤,完全是仿人类的头颅制作,牙床上镶嵌着两排整齐的牙齿,鼻骨是由三块水晶拼成的,两只眼睛各为一块手工研磨的圆形水晶,人头的底部藏有棱镜。米歇尔·海德吉通过毕生研究,在1954年出版的《我的探险之路》一书中写道:“据鉴定,这颗水晶人头先用手工雕刻,后用沙粒磨光,至少花费了150年时间。估计它在出土前已在地下至少掩埋了3600年。”1959年,米歇尔带着对水晶人头的未解之谜离开了人间,女儿安娜继承了这件珍宝。第三颗水晶人头收藏在法国巴黎的人类学博物馆,它与安娜收藏的那颗水晶人头几乎一模一样。法国考古学家解释说,这颗水晶人头是在墨西哥某地发现的,现场还出土了许多精致的小型铜制工具。

这三颗水晶人头的故乡都是美洲,而印第安人是美洲最早的居民,因此,它们很可能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创造的杰作。不言而喻,要获得如此大的水晶作为材料殊为不易,更何况用原始的手工工具就把它们雕刻成栩栩如生的人头呢!

法国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水晶人头是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祖先阿兹特克人制作的,时间估计是公元14或15世纪。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分析,它们可能是阿兹特克人的祭司权杖上的装饰品;再从水晶人头出土的现场发现有铜制工具来看,阿兹特克人不仅已掌握了冶炼铜的技术,而且还懂得了用铜制工具来雕刻水晶之类的工艺品。

英国许多考古学家对法国同行的推测深表怀疑。他们认为,直到20世纪上半叶,美洲的印第安人还在原始密林中过着原始人的生活,谁能相信他们的祖先早在14或15世纪就已掌握冶炼铜、制造铜质工具、具备如此高超的雕刻技艺呢米歇尔推测,水晶人头制成于3600年前,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6或17世纪;而法国学者则认为水晶人头是公元14或15世纪的产物,两者推测的年代竟然相差达3000年之久。因此,关于这三颗水晶人头的来历,至今仍是个未知之谜。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尚未发现水晶人头上留有任何现代工具的加工痕迹,事实上,制作者们当初并不了解水晶晶体的结构,而对于一个现代雕刻艺人来说,这是不可想像的。这三颗水晶人头究竟是印第安人祖先至今尚未被世人认识的先进技术的见证,还是来自“天外来客”的杰作正如许许多多未知之谜一样,它的疑问远远多于答案。

2.外星人送来的彩电

科学家们发现古埃及3000多年前金字塔的壁画上面,竟然绘画了外星球人的太空模样。这个金字塔位于尼罗河的河堤,发掘人是科学家伊沙杜拉博士。他指出,太空般的形状犹如一个倒转了的碟,这证明了3000多年前外星人已经跟古埃及人有了接触。

不过,据埃及学研究专家安迪指出,伊沙杜拉的发现虽然有趣,但缺乏新意。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外星人与古埃及人接触的消息。金字塔的建成,便是外星人帮助的结果。

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距今约4600年前,在开罗近郊吉萨建造的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法老胡夫,古希腊人称之为奇阿普斯的金字塔,它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和神奇,并饰以雕刻、绘画等艺术品。由于墓室和甬道里十分黑暗,这些精致的艺术作品需要光亮才可能进行雕刻,绘画,应是在利用火炬照明或者是在油灯下才能完成。当时如果真的是使用火炬或油灯,就必然留下一些“用火”的痕迹。可是,现代科学家对墓室和甬道里积存了4600多年之久的灰尘进行了全面仔细的科学化验和分析,结果证明:灰尘里没有任何黑烟和烟油的微粒,没有发现一丝一毫使用过火炬或油灯的痕迹。这是不容置疑的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现代科学家利用来化验墓室和甬道里灰尘的现代化仪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它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每一粒灰尘的100万分之一中的化学成份,由此可见,古埃及艺术家在胡夫金字塔地下墓室和甬道里雕刻、绘制壁画时,根本不是使用火炬或油灯来照明,而很可能是利用某种特殊的蓄电池或者其他能够发光亮的电气装置。令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惊奇的是:距今46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真的知道现代电灯之谜的秘密吗这是现代人不可思议的奇谜。一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威夏劳·勒加博士在日内瓦向新闻界宣布:他在埃及尼罗河畔一座从未有人发掘的古墓中竟然发现一台完好无损的类似彩色电视机的仪器。这台仪器与时下流行的彩电有较大区别,它只有一条线路,只能接收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它有4个三角形的荧光屏,屏的四周都镀了黄金,它的机件是目前最先进的金属钛制造的,质地极为坚固。

该机已不能工作,虽然经历4200年,它的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仍能正常操作。由于古埃及人既没有制作电视机的材料,也不可能具备高精度的工艺水平,因此,专家们认为它极可能是外星人送来的礼物。电子工程师里察·蒙纳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细致地检查了这台电视机,并查清了它的线路和工作原理。他准备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复制出一台同样的彩电来,以试验它是否能接收到另一个星球的电视信号。最近,考古学家保罗·加柏博士在埃及金字塔进行内部设计技术研究时,发现塔内密室中藏有一具冰封的物件,探测仪器显示物件内有心跳频率及血压,相信它已存在5000年了。科学家们认为,冰封底下是一具仍有生命力的生物。据在该塔内同时发现的一卷象形文字记载,公元前5000年有一辆被称为“飞天马车”

的东西撞向开罗附近,并有一名生还者。卷中称这位生还者为“设计师”,因而考古学家们相信冰封生物就是金字塔的设计和建造者,金字塔是作为通知外太空同类前往救援的标志。

但令考古学家们迷惑不解的是:那冰封生物如何制造一个如此稳固和不会溶解的冰格,而把自己藏身其中呢为此,科学家们正在积极设法把该生物唤醒。如果成功,那就能打开外太空文明之谜了。1898年埃及萨卡拉附近的一座坟墓中发现的一个“带翼物”,这个被称为“鸟状物”的珍品现在陈列在开罗“古埃及文物馆”里,编号为6347。出土半个多世纪来,人们一直没有注意这件文物。直到1969年,卡利尔·梅西亚参观文物馆时才注意到这件奇特的东西,并对它进行了研究。这文物是木制品,保护得很好,重29克,长14厘米,它的“鼻子”长32厘米,翼展宽18厘米,其形状显然是个飞行器。它的两翼平展,但尾部却是垂直的,同两翼相垂直。梅西亚博士还发现该物上有几个字:“阿蒙的礼物”。阿蒙是“风神”。博士将此物作风洞试验,它能飞翔,它的各个部位的比例十分理想。今天,大家公认第6347号文物实际上是飞机或滑翔机的缩比模型。但它没有着陆器。以上的一切,都在暗示着什么呢3.古巴格达的化学电池1936年6月盛夏,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外,修建铁路铺设路基时,突然发现地面上露出一块巨大的石板,板上刻有许多波斯文字。众人围拢上前,观看着,惊讶,困惑,不知这到底是什么。几个好事者持锹向前,向下挖去,很快,一个巨大的石板砌成的古代石棺出现在人们眼前。施工暂时停止了,伊拉克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立即赶来,修建铁路的工地上顿时出现了考古热。两个多月过去了,巨大的石棺终于打开了,考古学家们在石棺中发现了大量公元前248年至公元前226年古波斯时代的文物。但是,其中最使考古学家惊讶的,不是由613颗珍珠组成的念珠和大量金银器,而是一些铜棒、铁棒和陶器。“这些小型铜管、铁棒和陶器为何和金银器等贵重物品一起随葬它们有什么作用”当时担任伊拉克博物馆馆长的德国考古学家瓦利哈拉姆·卡维尼格围着出土文物转来转去,百思不解。于是,他立即组织力量,对这些铜管、铁棒和陶器进行研究和鉴定。不久,他描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异常奇特的文物,它是一个陶瓶,高15厘米,型似花瓶,呈乳白偏黄色,上端为口状,瓶里装满了沥青。沥青中埋有一根铜管,直径2.6厘米,高9厘米。铜管内有一层沥青,包着一根铁棒;铁棒上端高出铜管1厘米,高出的部分虽布满铁锈,但个别地方却有一层灰色偏黄的物质,看上去好像是一层铅;铁棒下端则塞有3厘米高的沥青,使铁棒同铜管相隔离。”人们倾听着他的叙述,十分惊讶,但谁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不久,经过进一步鉴定,卡维尼格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些出土的铜管、铁棒和陶器是古代化学电池。只要向陶瓶内倒入一些酸或碱性水,便可以发出电来。”这就是说,在公元前248年至公元前226年之间,居住在这里的波斯人就已开始使用电池了。卡维尼格的消息震动了考古界。世界各地考古学家纷纷赶来,要仔细地研究这个古代化学电池。但是,卡维尼格和古代化学电池却突然不见了。考古学家们四处寻找,但却毫无结果。原来,卡维尼格带着这些古代电池悄悄地返回德国了,以便证实他的另一个惊人的发现。几个月后,卡维尼格出现在柏林,公布了一个更令人惊讶的消息。他说:“根据出土文物中有可装配10个电池的材料来分析,这些电池当时是被串联使用的,串联这些电池的目的则是通过电解法将金涂在雕像或装饰品上。”卡维尼格这两个发现立即引起世界考古界大哗。但是,他的论断却长时间未获考古界的承认。为什么呢正如此后访问巴格达的英国科学博物馆秘书长——化学和自然科学家瓦里特尔·温冬所说:“尽管他的论断颇有道理,但自然科学家很难相信,化学电池在伏特和伽伐尼发明电池之前1500年就诞生了。这个考古发现如果能在科学上确立,那么,便将成为科学史上一个最大的事件!”面对非议,卡维尼格并不灰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感慨地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家能够反驳我的论断,但科学界却无视这种事实,以往观点的坚持和对古代历史的蔑视,是科学界未接受2000年前两河流域(指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同底格里斯河之间地区)居民就使用了电这一事实。”困难之际,一位德国学者艾林·艾杰巴利希特帮助了卡维尼格。他制作了一些铜管、铁棒和陶瓶,仿制“巴格达电池”。取来新鲜的葡萄汁,倒入电池中,立即,奇迹出现了:联接着电池的电压表显示出半伏特电压。电池发电性能确定后,艾杰巴利希特又作电解镀金试验。他将一个雕像吊起,抹上一层金粉水,随后接通电池,电流通过两个多小时,一个涂金的雕像出现在他眼前。他又做了几次类似试验,终于证实了卡维尼格的论断:古代人们使用的镀金雕像正是通过这种电解法镀上金的。除艾杰巴利希特外,美国科学家们也模仿巴格达电池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他们用复制品也成功地获得了半伏特电压,而且电池持续工作了18天。试验中使用了葡萄酒、铜硫磺、盐硫酸等古代居民拥有的溶液作电池溶液。此后,这些科学家们宣布,巴格达附近发现的铜管、铁棒和陶器只能被认为是用于制作化学电池。这不仅表明古代波斯人已知道怎样使用电,而且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使用电可能是古代冶炼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用以炼铁和其他金属,制作兵器。还有一个重要疑问:古代波斯人是跟谁学会制造电池的因此,现在可以重新考虑当时曾被认为是十分无知的一个推断,即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们是否在部分施工中使用了电考察金字塔时,科学家们遇到了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这是19世纪诺尔曼提出的一个疑问:在金字塔最里面的洞穴中,有一幅雕刻精细的石壁画。很明显,埃及古代雕刻家当时是在金字塔洞穴里雕刻此壁画的,洞穴里漆黑,需要光才能作此精细的工作。但是考古学家们却未在洞穴里发现任何火的痕迹,因为即使使用当时最好的火把或油灯,也会留下“火”的痕迹。这是否意味着那时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电池灯此推断也有一些根据,因为附近一个壁洞中还雕刻着另一幅壁画,画面很像巴格达电池的一盏电灯。迄今为止,巴格达电池虽然仍未被世界考古界承认。但这个科学之谜,仍不断吸引着世界考古学家、电气学家和化学家们进行探讨。随着人类在科学上不断发展,这个重要的科学之谜一定会被揭开。

4.巨石背后的秘密

以石为主体的古代遗址,散布在世界各地,大多工程浩大,形体奇特,传说怪诞,寓意深微,惹得万千年后的后人苦苦的寻猜……巨石阵在伦敦以西约140公里的索尔兹伯里,屹立着一组高大的巨石,形成一个直径30米的圆圈,人们叫做“巨石阵”或者“石围圈”,当地人则叫它“高悬在天上的石头”。巨石高约5到10米,平均重量是25至30吨,石上又架着巨石横梁,形成一个十分壮观的圆形大栅栏,还竖着5座形如门框的三石塔,其中最高的一块重达50吨。石阵规模宏伟,结构神奇,工程浩大,蕴意深邃。近十年来,每当夏至前后,无数的文人、学者、巫师、游客乃至嬉皮士、流浪汉蜂拥而来,有的游览,有的深思,有的装神弄鬼,有的昼夜狂欢……有时多达3万余人,热闹非凡。它到底是什么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它是怎样建造的谁也不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