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12056700000011

第11章 情感心理常识(3)

厌恶,是人人都体验过的一种情绪。厌恶心理具有种类和程度的差别,既有强烈的,女性看见就想呕吐,听到就觉浑身痛苦难忍的;也有程度轻微的,如不大合得来,不想见面等等。对于厌恶的人或事,既有采取敬而远之、畏惧、回避等消极的办法的,也有采取攻击性的积极办法的。

厌恶情绪似乎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情绪。因为惧怕某一个人,似乎说明你有弱点:而讨厌某一个人似乎说明你有偏见,任性、固执。其实,仔细分析厌恶的心理活动,就不难发现,厌恶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心理学理论认为,厌恶回避本身常常可以产生自身防卫的效果。“厌恶”、“讨厌”等判断的产生。正说明了人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是经过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盲目的行为。

厌恶感是高级动物的一个标志。比如拿高级动物类人猿和低级动物蛇相比,就会发现类人猿具有丰富的厌恶情绪。而它往往会避开强敌,不会在那些不可能取胜的搏斗中身负重伤甚至丧命。而蛇呢,它只要开始与对手搏斗,就会拼到用尽最后一点体力,而不会相机而逃,因此常常落个惨败的下场。这说明,蛇不具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手的能力。

其实,厌恶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就是防止我们做不利于我们的事。在人类社会里,性格内向、生性老实的孩子同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相比,虽然缺乏积极性、进攻性;但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行为中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对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判断往往比较客观。所以,他们具有很好的防卫本领,不会为不可能取胜的“搏斗”而弄得头破血流。

如果上面故事中的那两个“最勇敢的人”像一般常人一样,对“好勇斗狠”有深深的厌恶,还怎么会无谓地送命呢?

孟子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厌恶的事情,往往是对我们不利或对别人不利的事情,也是我们不该做的。比如我们对撒谎一般都有一种本能的厌恶。但是为了某种利益,我们却可能违背自己的本性,去欺骗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事后,我们可能又会为此而感到厌恶自己。如果经常做这样品行不端的事,久而久之,会让我们的心态变得很不好。而有时我们热心帮助别人,即使暂时吃点小亏,也会因为心灵的满足而感到愉悦。

当头棒喝定律

高飞是大二学生,在上个学期他患了强迫症。洗一件衣服要一小时,还喜欢反复关门……

这一天,父母把心理医生请到家里。晚上七点左右,大家坐在一起看电视,高飞又借口衣服脏了得赶紧洗,就认真地洗起自己的上衣来。他连搓带冲洗,翻过来,倒过去,折腾起来没完没了。

心理医生看到了,突然在茶几上用力一拍,大声说道:“高飞,够了!”高飞大吃一惊,惊恐地停下来,看着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夺过他的上衣,高声对其父母说:“你们看,这件上衣我是看他前天才穿在身上的,根本不脏。”并迅速地把衣服清洗拧干抖开递给高飞,“看看,跟你花二十分钟洗的效果一样。”

把衣服挂出去以后,心理医生转身对其父母悄悄说:“以后你们一发现高飞有这种症状,就这样提醒他,多做几次,慢慢便会有效果。”

于是,高飞的父母就照医生的话去做。果然,六个月后,高飞的症状就奇迹般地消失了。

上文中心理医生对强迫症患者高飞用的治疗方法,在心理学理叫“当头棒喝定律”。

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中,“当头棒喝”也是一个在某些情况下不可替代、非常有效的方法。这里的棒喝可以理解为纪律处分、严肃批评,是对沉溺于错误的学生的一种突然性的处罚、惩戒。

这正是要以其突然性,给学生以震惊的感觉,才有可能促使其突然醒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没有表扬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棒喝”的教育同样不会成功。如对一个上课总在偷玩玩具的学生,老师反复示以眼色,他仍玩玩具。于是老师点名让他把玩具放到讲台上,当即让他写出刚讲的一个公式。这个举动极大地震惊了学生,使他今后不再敢上课时搞小动作。

但是“强刺激”一定要注意适时、适人、适地。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当注意的问题有:惩罚的目的是教育,必须让学生认识问题所在,同时体验到老师的爱心、善意和尊重。而且惩罚应当合情合理、公平、准确。要避免那种主观、武断和随意的惩罚。

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规律:在必要情况下,强烈的刺激可以促使个体突然之间打破僵局,走出心理的误区。借用“当头棒喝”的典故,这个定律就叫“当头棒喝定律”。

情绪共鸣定律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刘邦和项羽展开了决战。刘邦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包围了。为了减弱项羽军队的抵抗力,谋臣张良在彭城山上用箫吹起悲哀的楚国歌曲,让汉军士兵中的楚国降兵随他一齐唱。

这些歌曲传到楚军营中,使楚军不由得产生了缠绵的思乡之情。思乡之情蔓延开来,使大家的斗志大为松懈。思念家乡,人们就会厌战,谁都渴望赶快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而不愿意在这场几乎败局已定的战争中白白牺牲自己的生命。

毋庸置疑,在战争中,士气是极为重要的。这首歌曲中浓浓的乡情,使楚军的战斗力大减。结果许多项羽营中的士兵在这首歌曲的感染下,有的逃跑,有的斗志松懈,心里宁可投降,也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在这种士气下,项羽军队在战斗中败给了刘邦的军队,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得了天下。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它形容了四面受敌,绝望无援的景况。

张良的这一成功的计谋,实际上不自觉地利用了人类的“情绪共鸣”这一心理学原理。现代心理学指出,在外界作用的刺激下,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内部状态和外部表现,能影响和感染别人。在一种情绪的影响和感染下,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应,叫做情绪共鸣。

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或者欣赏艺术作品,都有过这样的审美经验:当我们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到动情的时候,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当我们欣赏一幅艺术名画,比如说,描绘大自然的背景的油画,这个时候我们可能瞬间感到天地万物与我合一,感到自己与大自然的一种契合。这正是情绪共鸣的作用。

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大多具有情绪共鸣的成分。欣赏者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产生相似相同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这样,艺术作品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既然人的情绪可以被某一种情绪所感染、所同化。心理学家就想到,可以用情绪共鸣来治疗某些心理疾病。我们在生活中有时有好的情绪,有时则被坏的情绪所支配。当我们心理不健康时,心理学家们想出利用良好的情绪来感染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的情绪恢复到良好的状态。

比如“音乐疗法”就是这样,它利用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来治疗心理疾病。我们知道,艺术作品里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富有感染人的力量,尤其以音乐最为感性,情感最为直接。

音乐作品里表达的情绪,有的欢快,有的悲伤,有的轻松,有的沉重。一般的,心理疾病患者要么忧郁,要么躁狂。心理学家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来对他使用恰当的音乐来影响他的情绪。

一般的,对于患者,首先要了解对于他来说,最得意、最欢快时常听的音乐是什么。然后反复播放,以唤起他们的美好回忆,带给他们轻松和愉快。比如,对抑郁症患者可以播放《命运》、《美丽的多瑙河》、《百鸟朝凤》等有欢快和振奋作用的音乐;而对于有躁狂症的人则宜播放《良宵》、《病中吟》、《粱祝小提琴协奏曲》等舒缓、使人宁静的音乐。

相反,不良的情绪感染,引起我们的情绪共鸣却是对我们有害的。50多年前,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黑色的星期天》,当时在一家比利时的酒店里播放时,一名匈牙利青年歇斯底里地大喊一声:“我实在受不了啦!”就开枪自杀了。

后来又有100多人相继因为听到这首曲子而自杀。再后来,美、英、法、西班牙等诸多国家的电台便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抵制《黑色的星期天》。将它给销毁了,作者也因为内疚而在临终前忏悔道:“没想到。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多的灾难,让上帝在另一个世界来惩罚我的灵魂吧!”

由此可见,情绪是确确实实可以感染他人的,并能使其产生相似的情绪感受。而导致发生某种行为。

近水楼台效应

据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任杭州知州时,身边任职的很多官员,大多得到他的推荐或者提拔,从而获得晋升的机会。只有一个叫苏鳞的人,因为他在杭州所属的外县做巡察,所以没有被范仲淹推荐。

一次,苏鳞因事到杭州见范仲淹,趁机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说: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杂物树枝的遮挡,总是先从水面见到月亮的倒影,而面向阳光的花木,也因为先受到春光的滋润而欣欣向荣,暗示范仲淹只提拔身边的人。

范仲淹看到诗后,立即写了封推荐信,使苏鳞的愿望得以实现。后人就以这句话,来比喻因为人事接近或环境与职务上的便利,而先得到别人所得不到的东西或利益。

此后,“近水楼台”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形式地位很接近,接触的机会比较多等意思。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近水楼台”的事情是很多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也是如此。两个人为什么会从陌生到熟悉到亲密,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距离是影响人际关系亲疏的重要内容。我们来看两个心理实验:

实验一:

美国心理学家克思让同性群体和异性群体分别进行交谈,然后调查了他们对对方的好感程度。谈话方式设定为一个男的同时跟两个女的说话。一个女的坐在离他0.5米的地方,另一个女的坐在离他2.4米的地方。

这个实验是为了测试一名男性跟一近一远两名女性说话时会对谁产生好感。

结果显示,男性比较喜欢离自己近的女性,女性也对离自己近的男性抱有好感。

实验二:

1956年,心理学家怀特对一个叫派克森林的郊区居民点的友谊模式进行了研究。派克森林的居民迁入这片居民区的时间前后相差不远,那儿的住房都很相似,所有住户选择自己的住户和左邻右舍大多是偶然的、随机的。

怀特查阅了一段时间内的当地报纸上关于社交活动的专栏,仔细检查谁举办了晚会,谁被谁邀请了,谁和谁是朋友。结果他发现,人们联系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邻近性,每次晚会上的客人几乎都住在离主人家几个街区的范围内。

这个实验也就是说,住得很近的人明显地容易建立友谊,成为朋友,彼此喜欢,彼此吸引。

由此可见,“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感情需要建立,更需要培育。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人们一般总是倾向于与自己熟悉的人接近和交往,而空间距离的相近容易使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虽然是亲戚关系,但由于相距遥远,很少来往,逐渐地感情就疏远了。

由于邻居经常见面、打交道,彼此见面、了解的机会比较多,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关心、帮助,并且对对方行为、思想的可预知性也增大,从而每次见到对方时都会感到亲切、安全、愉快,很自然地友谊和爱情得以发展。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对人际关系经验丰富的人总爱说:“大事小事勤商量,有事没事常来往。”这很有道理。一个人要想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与他人建立和增进友情,主动增加与别人的接触,创设熟悉的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无论如何,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知识修养永远是最重要的。

金钱破坏定律

有一位画家,在成名前醉心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觉得创作是他最快乐的事。功夫不负苦心人!有一天他突然一举成名天下知,他的画一幅能卖几十万,他立刻成了大富翁。

可是,从那以后,不知怎么,他在创作的时候,总是潜意识里考虑一下:这样画能被观画者接受和认可吗?这样画符合他原来的风格吗?

因为只有符合他出名时那个风格,他才容易被人们认可。如果他创新出新的风格,则没有把握被人们接受。因为人们心中已经把他定型了。

可是作为艺术家,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创新啊。但他却不敢,担心创新以后,他的画不被认可,挣不到原来那么多钱。结果为了钱,他的创作不像过去那样无所顾忌,痛快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而是变得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这样,画画就成了对他的束缚而不能像开始时那样给他带来那么大的乐趣了。

古人说,文章憎命达。是不是在得到巨大物质利益以后,人就会变得无法摆脱物质的牵制,因为要考虑到商业和利益因素,而使创作活动失去了以往追求艺术价值的纯粹性呢?

不光是艺术活动,其他喜欢的活动因为得到物质奖赏而降低兴趣,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物质利益的诱惑使人分了心,去关注它,结果做事情就不能像原来那么专心,那么单单为满足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而做了,乐趣当然就降低了,甚至还可能讨厌起这件事来。

这个世界上最不好找的人恐怕就是不爱钱的人了吧。人的普遍愿望是。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也得到较高的经济收入。如果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不是最好的情况吗?

但是心理学家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人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如果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你要是对他做这个事再予以物质上的奖励,会使他逐渐对这个原本喜欢的事失去兴趣。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

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答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没有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这时去了解他们是否愿意继续去解题,来作为他们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却很少了。这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也就是说,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人们得到的报酬是他的内部感受;而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人们不是喜欢做自己爱做的,同时又得到钱吗?

在生活中,这个定律的确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