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12056700000013

第13章 情感心理常识(5)

有人请教罗斯福总统第一次戒烟很快就成功的秘诀,罗斯福总统说:“这很简单,我告诉我的家人、下属和朋友,说我要戒烟了。这样,我就真的不好意思再吸烟了。”

由于这“一诺千金”的承诺心理,罗斯福总统就真的把烟戒掉了。

古人说:“一诺千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承诺使人更明确、自觉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当决定者公开承诺、公开表明个人的立场时,他今后的行为便具有明确的规定。

承诺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它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困难,实现自己决定的目标,提醒人们退却和逃避的危害,告诫人们要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

心理实验:

实验一

多伊奇与杰勒德首先请所有被试者看一部录像片,看完之后将被试分成4个小组:

第一组为无承诺组,即在心里清楚,但不需要把自己的看法作公开的或私下的说明。

第二组为弱私下承诺组,要求被试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块魔术板上。这块魔术板是一种儿童玩具,在石板上覆盖一张玻璃纸后可以写字、绘画,但揭掉玻璃纸后,字画会消失,留不下任何痕迹。

第三组为强私下承诺组,要求被试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上不需要签名,也不会被收走,但必须得让别人看到。

第四组为公开承诺组,要求被试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一张纸上,签上名,并且告诉被试这张纸要被收走。

研究者请许多助手充当假被试者,请他们面对所有真被试发表意见,而他们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之后,再请真被试者们一一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果发现:那些事先未曾公布自己看法的被试有更多的从众率,即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弱承诺组的被试,虽然明知道自己写在魔术板上的看法已经消失,无人知晓,但毕竟自己曾经表达过,所以从众的情况比无承诺组要低,即有较多人保留自己的看法;强私下承诺组与公开承诺组的从众率更是大大减少,也就是说,这两组被试由于有过强的或者公开的承诺,其看法已被内心所信奉,因而难于改变或很少改变。

实验二

曼尼等人研究了将近200名4~5岁的美国和澳大利亚儿童。研究者带孩子们去玩游戏。孩子们面前的桌子上有5个玩具,研究者要每一个孩子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是哪一个,然后把被评价为最喜欢的玩具从桌子上拿走,接着再让孩子们从剩下的玩具中选出最好的,以此类推,直到把5个玩具按等级排列好。

随后,研究者对孩子们说:“我非常愿意送给你们一些东西,可是,这些玩具不全都是我的,所以,你可以在两个玩具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拿走。”研究者设计了有改变决定机会的条件和无悔改机会的条件,将孩子们随机分为两组。在承诺组,孩子们被告知:“要仔细考虑你的选择,一旦决定就不许再改变主意了。我将把你的名字写在纸袋上,然后你把它带回家。”

在非承诺组,研究者告诉孩子:“要三思而后行,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但如果以后想改变主意,决定换另一个玩具,你可以把原先的那个拿来,我很高兴给你退换。”

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承诺的条件下,孩子们的决定所花费的时间要比非承诺组的孩子长一倍。这说明,即使对于幼小的儿童,承诺也具有一种告诫作用,能使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仔细考虑选择。

看了上面的试验,我们不由想到《庄子》里的一个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古人的承诺与守信令我们感动、感慨、自愧不如。

其实,在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其中的人物发誓“我如果……就不得好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场合,主办者或组织者也要求参与者郑重决定“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作为一名……我要……”“我愿意……”等等。

可别小看这些言辞,因为承诺意味着责任,对别人也要对自己负责。所以说,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它不是空头支票,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然而履行承诺要求决定者付出巨大的毅力和代价。

不撒谎,说话要算数,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德。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喜欢诚实守信用的人,而讨厌那些油头滑脑、朝三暮四或者表里不一、出尔反尔的人。

因而,一个心理成熟且品质高尚的成年人懂得承诺的分量,他不会轻易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如果条件不具备,他不会给自己施加无谓的压力;而一旦作出承诺,他就会全力以赴。所以,在道德教育中,作为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少年儿童及早学会正确认识承诺,认识责任,并培养他们实现承诺的毅力和积极行动的品质。

助人为乐定律

一天,高先生来到一家珠宝店,走近柜台,把手提包放在柜台上,开始挑选项链。这时,一位男士推门走进珠宝店,也过来选珠宝。高先生礼貌地把包移开,但这人却愤怒地瞪了他一眼,意思是,他是个正人君子,无意碰高先生的手提包。不但如此,这人还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就摔门而去,临走还说:“哼!神经病!”

莫名其妙地被人骂一句,高先生很生气,也没心思买珠宝了,就离开商店,开车回家。

马路上碰巧堵车,高先生非常烦躁:哪来这么多的破车;这些臭司机简直不会开车;那家伙开得那么快,不要命啦;这家伙水平太臭了,怎么学的车……

在一个交叉路口,他遇上一辆大型卡车,那辆卡车先慢了下来,司机伸出头向他示意,让他先过,脸上带着友好的微笑。不知怎么,高先生的一肚子不快,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卡车司机那样,用自己的好心情给别人带来愉快,而不要让不良的情绪无限蔓延下去。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般来说,人们在心情好的情况下更容易帮助人。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精神爽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一个变化,就是变得更加乐于助人。

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心情会随着天气好坏而变化。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天气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时也变得更加容易帮助别人。而且,在晴天里,人们到餐厅里用餐时,给的小费比阴天或下雨天给得多。

当然,影响人心情的因素还有许多。有时,就是很小的一件事也可能左右人的情绪。比如,晴朗的星期天,你外出去买东西,然后又在街上找了一个电话亭给朋友打电话。很不巧,电话虽然通了但就是没人接,无奈何只好放下话筒,伸手取回自己的硬币。就在拿钱的一瞬间,突然发现前面打电话的人的钱没有拿走,于是你就会想“没想到还赚了一次电话费”。随后几分钟里,心里总有一种乐滋滋的感觉。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人是否变得更加乐于助人呢?心理学家对此做了个实验。他们故意在公用电话里放置了一枚硬币,假装是前一个人忘掉的。这时被试者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忽然发现了这个硬币,感到非常高兴。

这时,试验者抱着一堆书籍之类的东西从他跟前走过,故意让书突然掉到地上。而刚从电话亭里出来的这个心情好的被试者,大多会帮助他捡起地上的书。而对于没有捡到额外钱币的人,帮助陌生人捡书的概率则小得多。

这很明显地证明了,心情好的确使人更容易帮助别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当遇见一个好事,顿时觉得生活特别美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能帮助那些不如自己那么幸运的人呢。为什么不能让世界有更多的美好呢?这样似乎好心情有一种惯性。

有很多人懂得这个心理规律,总是在别人遇到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别人请客,或帮忙做一些事。当然这个人比平时更可能同意。比如,一位男士中了几十万的大奖,兴高采烈。此时,朋友们让他请客,他会很豪爽地请大家到高档酒楼吃一顿海鲜。而要是在平时,朋友让他在小吃摊上请客,他很可能也要算计算计。

因此,要记住,在别人心情好的时候,请求帮助,很可能会让我们如愿以偿。这个定律反过来就是,对方心情不好时,本来挺简单的事,他可能也不肯帮忙。所以人们爱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就是教人们看别人的脸色再对人采取合适的策略。

代偿行为

老安在一个研究所工作。许多年来,没有人说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因为他不但为人正直,工作勤奋,还逐渐成为该所的技术骨干,单位凡事总缺不了他。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也没有如愿评上工程师职称。

开始所里卡毕业年限,等年限够了,职称评定又冻结,解冻后,又因名额有限没有赶上这班车。这使他的性格改变了。原来他对个人的事从不计较,现在逢人便谈职称问题,表示如何的不平。他的脾气也不是和和气气的了,因为一件小事可能就会粗着脖子大声嚷嚷。别人不与他谈职称,他认为人家有意不理他,有人说上几句同情话,他心里又难受。在单位有压力,回到家里不愉快,状态很不好。

他的同事老平是与老安一起分到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差不多,也是几次没评上工程师。老平虽然也发几句牢骚,但情绪却比老安乐观洒脱得多。

他说:“一开始我也很苦恼,可是时间一长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几乎毁了我的生活,家里家外搞得好紧张。我从来没有不相信自己,这次也立志要发奋。几年来,我自费学习了英语,最近又在学商业知识。我想条件成熟后去搞民办科技实体。最近我还在撰写一部丛书。这使我有更多的话题去交更多的朋友。这时再看,那些先评上工程师的人,有的却已泄了劲。没有了压力,生活得并不比我更愉快。”

这两个人遇到了同样一件事,却一个苦恼,一个快乐。这除了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性格、志趣等因素之外,还与他们对待所遇障碍的态度有关。老安只有一个寄托——评职称,而且是始终不可变更的。这就将他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整日为此担心发愁,错过了其他许多可能的机会。

他这样做,等于是把自己喜怒哀乐的决定权交给了别人。而老平却有许多寄托——评职称、学习、办实体以及与朋友相会。职称评不上,他还可以有其他的东西作为代偿。别人决定的事听凭自然,而他去做自己可做决定的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并向未来投资,使自己将来的发展道路更宽。

当一种愿望无法得到满足,人具有用其他愿望来代替它,并转向其他活动的倾向。

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愿望的满足。这种做法叫做代偿行为。例如,遇雨天不能到外边打网球时就改在室内打乒乓球;如果没能进入A公司,于是努力争取进入同一系统的B公司:假如同A的恋爱没能成功,于是跟A有相似之处的B成了新的追求目标等等。

在以上例子中,我们说B对于A具有代偿价值。假如B与A相比非常容易达到,或是与A相比价值较低时,即使达到了B目标,也不能成为对于A的代偿。只有当B与A很相似,得到B的困难度比得到A的困难度相同甚至更大时,B才会具备较大的代偿价值。

也就是说,能够使当事人感到,得到B就像得到A一样。代偿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的。但是,对于最初的目标所抱有的愿望如果很强烈、很迫切时,就很难通过代偿行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所以,这也是因人而异,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的。

酸葡萄定律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被盗,他的朋友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瞧,凡事换一个角度去看,事情就显得不一样了。其实,在罗斯福的观点中,就含有酸葡萄心理,也称酸葡萄定律。这个定律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机制,即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得到是好的。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果林,看见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却摘不到,只得悻悻离开,嘟囔着:“葡萄还是那么酸,还是不吃的好。”

在西方,这个故事甚至被引入了词典,酸葡萄心理就是来自于此,是指得不到的就说不好。而心理学中也借用了这个术语,用来解释人类心理防卫的一种机制——合理化的自我安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处于那只狐狸的境遇。比如,一个公司职员很想得到更高的职位,却总也得不到提升,为了保持内心平衡他会自我安慰:职位越高,责任越重,还不如现在工作轻松,逍遥自在。

与“酸葡萄”心态相对应,还有一种心态被称为“甜柠檬”心态。它指的是人们对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比如,我们买了一套衣服,回来后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如意。但是当我们和别人说起时,我们可能会强调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即使价格贵点也值得。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本来是为了研究“每个人对事情的兴趣,是否影响到了工作效率”,但是间接证明了“酸葡萄甜柠檬定律”的存在。

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大学生来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其中一件事是把一大把汤匙装进一个盘子,再一把把地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来来回回半个小时。还有一件是转动计分板上的48个木钉,每根顺时针转四分之一圈,再转回,也是反反复复耗费了半个小时。

工作完成后,再分别给予他们1美元或20美元的奖励。并要求他们告诉下一个来做实验的人这个工作十分有趣。

奇怪的是,结果发现与一般的预期相反,得到1美元奖励的人反而认为工作比较有趣。

这似乎证明了,人们对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倾向于通过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把它的不愉快减轻。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我们都知道阿Q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被称为“阿Q精神”。比如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揍,无奈之余,就说“儿子打老子,不必计较”,来自我安慰一番,也就心平气和了。

过去,这种明显的自欺欺人心理,成为人们的笑谈,遭到否定、批判。但是,今天的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精神胜利法在心理健康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无法更改的。那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要为此一味地愁苦、懊恼么?那显然不利于身心的健康,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这时候,使用一下阿Q精神,安慰一下自己,对于心理调节可能非常有效。实际上心理健康的人,多少需要有点阿Q的精神。

对于相同一件事,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就会不尽相同,心情也会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心情就会低落、郁闷。这时,如果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去看,说不定能转变不良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