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12056700000016

第16章 道德心理常识(1)

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有一篇寓言叫《庖丁解牛》。

庖丁给惠文王杀牛卸骨,他用手摸索的动作、用肩膀顶的动作、用脚踩的动作、用膝盖抵的动作,以及发出的各种响声还有刀割的声音,没有不符合音律的。这些声音合了《桑林之舞》和《经首》的节奏。

文惠王说:“啊,好啊!你的技艺怎么到了如此境界?”

庖丁放下刀回答道:“我所追求的是‘道’,超越了技艺。我开始杀牛卸骨的时候,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只牛。3年后,已不再看到整只牛了。到现在这个时候,我用意识去感觉,而不用眼睛去看了,基本停止了感官的作用,而全靠意会。我按照客观规律,在卸骨头的关节时,让刀进入关节的缝隙,按照它本来的样子拆卸,连韧带和关节都未用刀去碰它,更何况大骨头呢!好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他们的刀是用来割的;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他们的刀是用来砍的。”

“现在我的刀用了19年了,杀牛数千条了,而刀刃仍像刚磨好的一样。牛的所有关节都有缝隙,而刀刃极薄,极薄的刀刃在缝隙中,有足够的空间游动了,所以我的刀用了19年而刀刃仍像刚磨好的。每到筋骨聚结的地方,我知道那里不易拆卸,就小心翼翼,目光不动,行动迟缓,只微微动刀,到霍然卸开时,整头牛就像土散在地上。此时我提刀站起,骄傲地四下看看,感到心满意足,仔细把刀收好。”

如果用心理学的角度这来解析这篇寓言,它所产生的是“认知地图”的现象。这个理论是心理学家托尔曼发现的。

用托尔曼的现代理论来解释,庖丁的脑海中已经有了牛的整体解剖图,所以用刀可以游刃有余。

什么是认知地图呢?心理学家托尔曼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来说明这个概念。

实验是用大白鼠在通道内进行的:

最初训练白鼠熟悉所有的三条通道,并已形成了按着1、2、3的先后顺序选择通道。实验时。首先在A处将通道1堵塞,这时白鼠选择通道2跑到食物箱。当在B处堵塞通道时,白鼠并不像以前形成的习惯那样,先选择通道2,然后再选择通道3,而是避开通道2,马上选择通道3。

托尔曼认为,白鼠跑通道时头脑中形成了通道的认知图,或在头脑中形成了符号格式塔。它们能够按照认知图去行动,而不是依靠盲目的行为习惯行动。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学习就是对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观念的获得。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即认知过程的研究,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根据这一实验,托尔曼把认知主义的观点引进学习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理论把学习看成是盲目、机械的观点,构建了“认知地图”的理论。

正是由于人能够在脑海中形成对事物的认知地图,所以能够通过个人体验的刺激来学习很多东西。美国科学家通过对类似现象的研究发现,人们不一定亲身去做,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尔夫球教练之一阿列可斯·莫里森曾经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心理训练方法。他说:只要坐在安乐椅上,在心里练习他所谓的“莫里森七要诀”就能减少高尔夫球的杆数。他认为,高尔夫球比赛中心理因素占90%,身体因素占8%,技巧因素占2%。莫里森训练法的中心是:“要把一切事情做成功,你首先对这件事情要有一副清晰正确的心理图像。”

这种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很多人在学习中,过于注重技术而忽视视野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但实际上,对于事物的真实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心理认知。

知觉偏差定律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边疆去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模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地给里长劝酒,把他灌醉,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呢?我哪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就如苏东坡有一句有名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如此。明明就站在这个山中,却偏偏不识其真面目。明明自己就拥有“自我”,却偏偏不能自悟,或者仅是个模模糊糊的认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一个人想真正的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人才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因而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把自己概括得非常准确。让我们看看这段话是否适合我们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任何人头上都合适的帽子,而太多的人爱把这顶帽子往自己头上戴。这就是认知的偏差。

但是,这种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在生活中却十分普遍。就拿算命来说,可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

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仔细地反省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头脑。

软糖实验

在战国后期,张耳、陈余都是魏国有名的人士。自秦国灭魏以后,秦便悬赏追捕他们二人。于是,张耳与陈余都隐姓埋名逃到了陈国,在陈国做了个守卫里门的小职,用以糊口度日。

一次,因一小小过失得罪了一位小吏,这位小吏竟然鞭子抽打陈余。陈余顿时怒火中烧,欲起而反抗,此时张耳情急忙从旁边用脚故意踩了他一下,示意要陈余接受鞭打之刑。

待那小吏走了以后,张耳就把陈余叫到树下,批评他说:“越王勾践忍辱居于石室,韩信也曾受胯下之辱,这些人都能暂时屈忍于小小的侮辱,才在以后成就大功业。我当初是如何对你说的,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就忍耐不住,难道你想死于一小吏之手吗?”

在后来的农民起义中,秦将章邯破项梁军后,渡河向张耳、陈余所率领的赵军进攻。张耳、陈余拥立赵国旧贵族赵歇为王。但是不久两个人分道扬镳,张耳辅佐刘邦成了开国之臣。陈余则一直辅佐赵歇王,被韩信、张耳打败,斩于泯水上。

张耳与除余的一成一败,实际上从两个人对待小吏的态度中就已经端倪初显。这种差别,正说明了自控能力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影响。

人的自控能力等情商跟人生成功有密切的关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研究专家迈克尔·米舍尔说。

在20世纪60年代迈克尔·米舍尔曾做过一个“果汁软糖实验”,它证明了自律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米舍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告诉他们:“我有事出去一会儿,你们可以马上吃掉软糖,但谁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结果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糖吃了;有的孩子虽然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吃了;还有的孩子通过唱歌、做游戏甚至假装睡觉坚持到最后。20分钟后,米舍尔回来了,坚持到最后的孩子又得到了一块软糖。

这次实验过后,心理学家继续追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追踪研究时间长达14年。

研究者发现到中学时,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取精神,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的、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且表现得比较自信、合群、勇敢、独立;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软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往往会屈从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当欲望来的时候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不用多说,能等待的那些人的成熟程度和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人。那么第一个问题是:在“果汁软糖实验”中孩子的表现为什么会有所不同?

纽约大学约瑟夫·勒杜克斯的研究发现,当人类经由眼睛与耳朵感应到信息时,首先将信息传达到丘脑。而丘脑除将信息通过正常程序往新皮质传送外,还可通过一条特殊情感神经路径,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因此,假如新皮层的信息分析咀嚼较慢,则大脑可能率先做出情绪性反应,且这种情绪是自最原始、最强烈的心灵深处,未经理性修饰,这种现象,我们往往称之为情绪失控。因此,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的情绪,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果汁软糖试验”的设计源于心理学家对传统智商的疑惑。智商一直被作为衡量个体智力的指标、筛选人才的基准,应用十分普遍。但是在研究和应用各种智力测验的过程中,对于智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预测一个人未来的成功与否,心理学家却一直深感困惑。大量事实表明,智商高者不一定就踏上了成功的坦途,而智商平平的人中也不乏卓越超群的成功者。

还有一个问题是:人的自控能力等情商跟人生成功是否有密切的关系?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人之所以未能成功,与各自的情商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智商,更要靠情商。

研究显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富有洞察力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在马塞诸塞州,研究者对450名男孩进行了智商测试,其中1/3的人智商低于90。40年后对这些人进行调查后发现,智商的高低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几乎无关。那些善于控制情绪、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是做得最好的人。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博士生们也接受了类似的研究测试。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接受了性格测试和智商测试。40年后,对这些人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决定职业成功方面,社交和情绪能力比智商重要4倍。另有心理学家在对上千名智商在130以上的智力超常孩子做了长达30年的追踪后,得到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发现:智商对个人成功所起的作用仅占20%。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麦克里兰曾经找了一家全球餐饮公司,把领导者分成高情商和低情商两组进行研究。他发现,情商高的一组,有87%的人业绩突出。所领导的分部销售业绩高于指标的15%~20%;而情商低的一组,年终考评很少优秀,所领导的分部销售业绩低于指标的20%。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一个能够让自己的奇思妙想被他人所接受,同时也能理解周围人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好人而且也会是一个优秀的员工。许多公司里的人事经理认为:智商高有可能被解雇,而情商高却会荣膺提拔。

也因此,对成年人能否改造先天的情商一直存在着争议。但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聆听、自我察觉、灵活的处事方法可以从后天的实践中学到。研究表明情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加拿大的研究者对4000人进行情商方面的测试,发现年龄越大的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越强,更能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更加善于管理。情商将在人们50岁时达到顶峰。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要不断进行修炼,提高包括自控能力在内的情商。使自己能够更加成功,也更加快乐地生活。

自我宽恕定律

一个杀人犯杀了许多人,被抓获后,他对自己的罪行不以为耻,反而觉得是社会对自己不公平造成的。他出身贫苦,觉得现实对他很不公正,他是为寻求“公正”而去从事暴力行动的。而且在他的黑社会团伙里,他是“大哥”,俨然以“英雄”自居,没有半点罪恶感。

一个偷窃工厂原材料的小偷说:“我偷的是公家的,又不损害个人!”

一个抢了富翁的抢劫犯说:“他有的是钱,不抢他抢谁?”

看看,连犯罪都有理。这就是极为普遍的自我宽恕定律在作祟。其实。不仅仅是罪犯,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错误。都有这种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