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从这句俗语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象到当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或在“他乡遇故知”时,突然见到同乡,即在陌生的环境里见到熟悉的,起码是具有一些共有特征的同类时,所激发出的人际吸引是多么强烈。
相似也会导致人际吸引,这一点已经为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实验所证明。我们来看下面的心理实验:
实验一
布罗克聘请一家大型超市化妆品柜台的售货员做助手,这些售货员的任务是去劝说顾客购买某一品牌中不同档次和价格的几种护肤霜。这些售货员有的看起来像是学识渊博、很有地位的专家,与普通顾客相比较之下,显得高高在上。他们引经据典,特别强调商品的质量。
而有的售货员相貌平平、衣着朴素,与普通顾客很相似,没什么特别之处。他们说自己使用的是某种价格公道的护肤霜。
结果,几天时间下来,后一组售货员售出的护肤霜在数量上远远超出了第一组。没有专长但与对方有相似性的劝说者比有专长而与听者无相似性的劝说者对消费者的劝说更为有效。显然相似性因素在此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二:
1961年,纽科姆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者首先公开征求志愿者,共17人,均为大学新生。研究者提供他们免费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他们定期接受测验以及参加与研究者的面谈。在进入宿舍以前,先测定他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
然后将对于上述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在这四个月期间,研究者不干扰这些大学生们的正常生活,但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这些大学生相互评定同寝室人员:喜欢谁,不喜欢谁。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吸引,但到后期,其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那些态度相似的同屋人倾向于彼此接受和喜欢,并大多成为好朋友。而一起居住的特征相异的学生虽然朝夕相处,却关系冷淡而疏远。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指性情相近、嗜好相似、追求相类的人易不由自主、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成为知己朋友。就像事物的分类一样,同一属性的,我们常把其归为一类。
现实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现得相当明显,像赌友、酒友,好学的常和好学的在一起,好玩的愿意与好玩的在一起。
其实,这些相似的方面很笼统。它可包括民族、宗教信仰、政治主张、价值观、教育水平、职业、文化程度、态度及年龄等等。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吸引?一种观点认为:因为人们都有自恋倾向,从爱自己到爱与自己相似的人。并且,“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由于相似,不仅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与共鸣,同时也容易预测对方的情感与反应倾向,因此在交往过程中,彼此容易适应,建立起积极良好的关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自尊心和害怕被对方拒绝的心理在起作用。
外部效应
有一位农民,听说某地培育出一种新的玉米种子,收成很好,于是千方百计买来一些。他的邻居们听说后,纷纷找到他,向他询问种子的有关情况和出售种子的地方。
这位农民害怕大家都用这样的种子而使自己失去竞争优势,便拒绝回答。邻居们没办法,只好继续种原来的种子。
谁知,收获的时候,这位农民的玉米并没有获得丰收,与邻居家的玉米相比,也强不到哪里去。
为了寻找原因,农民去请教一位专家,经专家分析,很快查出了玉米减产的原因:他的优种玉米接受了邻居劣等玉米的花粉,所以没能高产。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这些周围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位农民之所以事与愿违,是因为他不懂得自己地里的玉米与邻家地里的玉米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我们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位农民之所以最后事与愿违,是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产生了“消极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指一个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它可能是好事,叫做“积极外部效应”。英国经济学家J·E·米德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两位邻居,一位是养蜂者,另一位是果农,两者互为依存。由于苹果花蜜的滋补,蜂群健壮成长,这是养蜂者得到的积极的外在效益;由于蜜蜂授粉,苹果生长得也很好,挂果多,则是养蜂者提供给果农的外在效益。
这是生产方面的积极的外部效应,如果能够了解并合理加以利用,能够实现一种共赢的局面。
但很多情况下外部效应是坏事,叫做“消极外部效应”,比如放高分贝的音乐会吵着邻居的休息,再比如化工厂的污染会直接使周围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其实,外部效应有可耗尽和不可耗尽之分。对于不可耗尽的外部效应,一个人的享用不影响其他人可享用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可耗尽的外部效应,一个人的享用使得另一个人可享用的数量或质量下降。可耗尽外部效应的例子有公共交通,不可耗尽外部效应的例子有国防、污染,等等。
外部效应直接影响供给。一般“好”的外部效应供应得“少”,而“坏”的供应得“多”。也就是说,供应的“多”和“少”都是相对于社会最优供应量而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使得“坏”的供应得多,“好”的供应得少。而政府的一个作用就是纠正这种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把供应量增加或减少到最优。
交往适度定律
李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人脉很广,出师必胜,为公司做了很大贡献。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连连碰壁,但李女士一出马,不久问题便迎刃而解。
由于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李女士周旋于银行之间,没多久,就获得贷款上百万元。因此李女士得到了领导的格外器重。
有人笑说:“女将出马,一个顶俩。”但是,我们若能仔细观察就发现,李女士成功的秘诀,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也比较灵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实也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为她加分不少。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异性定律”,说的是人和人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社会交往产生的微妙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对异性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漂亮、言谈得体的异性,最容易产生好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要比接待男顾客显得更热情些。一般人们对异性的评价,也总是不太客观地比同性高些。这些都是异性对我们的吸引力比较大的缘故。
我们在前面讲过互惠定律,就是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要同等地回报。于是有的人以为,他如果对对方特别好,对方也会对他特别好。其实,互惠定律如世间一切规律一样,也是适度最好,过犹不及。
如果对别人过分的好。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引起三个不良后果。
首先,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这也是我们在互惠定律里阐释过的。
正因如此,虽然人有自私的本性,不希望得到的少于付出的,但出于互惠定律,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因为这会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对方,而在心里感到愧疚,感到欠对方的情。这种心理负担会使受惠的一方只好选择疏远。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有所保留,切不可“好事做尽”。因此,那些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如果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所以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要留有余地,或者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会令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对他有多好。中国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我们对别人适度地好,对方会感激,也会回报:但如果是好得过度,时间长了对方就会麻木,而若是某一次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则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反而得罪了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对方给惯坏了。
这一点,我们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经常可以看到。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我们对子女过好,就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将来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我们对他太不好了。这样一来,还怎能指望他孝敬呢?
其实,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让他轻视妻子的感情。因为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东西,就不懂得珍惜了。而对方的不珍惜,反过来可能引起妻子的怨恨,结果在感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健康发展。
所以,在爱情关系里面,一个人不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应该适当地向对方提出索取的要求,以保持感情付出的平衡。
第三个不良后果,就是容易让别人觉得我们自己心太软,就会对我们无所忌惮。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之辈,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让自己更有影响力。如果我们总是对别人太好,就会让人觉得善良而软弱,容易利用。
据生物学家发现,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气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诸如在宇航员、野外考察人员或男性工种较单一的职业中,时间长了,工作人员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头晕、恶心和浑身不适感。这种状况用药物治疗往往无效,但在与异性接触后,就会很快得到缓解。
原来,这种“病症”是性比例失调严重,异性气体极度匮乏的结果。所以,目前一些国家在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员中,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女性介入,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还句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一个群体中,有男有女,和单独一种性别的群体,有一些微妙的差别。无论男性或女性,长时间从事某一单调工作时,会感到寂寞、疲劳来得快,而增添了异性后,马上会觉得很快活。时间也感觉过得很快,工作也感到轻松多了。
在交往中,如果对异性定律进行合理的利用,就可以让许多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异性掺杂在一起,往往有以下好处:
增强凝聚力。男女搭配,可以使一个群体的成员增强感情依托感,增进友谊、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取长补短,完善个性。男人一般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节,不计较得失,行为主动。而女人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性格比较被动。男女在一起,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同时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完善自己。
增强推动力和约束力。人总是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形象,因为得到异性青睐是我们的巨大动力。这样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发出各自最好的表现,各显其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同时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约束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过“异性定律”也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就不道德了。
同样,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作刺激,想人非非,让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交往要把握住“度”。才能达到适度交往的友好目的。
单面和双面定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当意大利、德国接连战败投降后,日本还在太平洋地区负隅顽抗。这时照理说,形势对于盟军显得很乐观,似乎日本的投降也是指日可待,战争的胜负已经很明显。
但实际上,美国军方的将领知道,战争中变数很多,兵法上向来就有“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道理,如果现在盟军的士兵们觉得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就很容易放松斗志,肯定不利于最后取得胜利。
这时候,美军的将领们很想说服士兵们相信,日本不一定会像德国那样快地投降,美军与日军的战争还需持续一段艰巨漫长的过程。但是,他们对于采取怎样的宣传手法,产生了疑惑,就是不知道该用单面宣传还是双面宣传,不知道用那种效果才更好。
那么,什么是单面宣传,什么是双面宣传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别人向我们宣传一个事情的时候,只说对他有利的一面,就是单面宣传。如果不仅说有利的一面,连不利的一面也讲,就是双面宣传。
美军的将领就此问题咨询了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实验:
他们对一部分士兵进行单面宣传,强调对美军不利的因素,诸如:从美国本土到太平洋盟军基地的补给线很长,供给困难,而日本控制了不少的当地资源,而且日军人数多,士气高等,最后指出战争至少还要持续两年。这是单面宣传,体现了美军将领们真正想达到的目的。
而对另一部分士兵则进行了双面宣传,除了介绍那些想要说明的因素,也强调与其相反的一方面,就是盟军在战争中是有优势的。最后告诉士兵,估计距战争胜利还需两年时间。
后来,通过整理这次宣传结果所得的资料,心理学家发现了这样几条规律:
我们在试图改变他人态度时,应该根据说服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当宣传对象和宣传者所提倡的方向一致,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太充足时,单面宣传的效果比较好。
但是如果宣传对象具备这方面比较充足的知识。双面宣传就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多信息,让他们能够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对于对战争形势不太了解的、知识较少的士兵。或者本来就很赞成这种观点的人来说,只进行单面宣传,即说明现在形势严峻,面临的抵抗会很强大,更容易使士兵保持斗志不松懈。
相反,对于本来就比较了解当前形势的士兵来说,进行双面宣传会使他们了解得更多,对形势判断得更明确,也就更容易接受这个观点。
其实,这两种宣传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宣传只介绍有利于自己的赞同观点,对不同立场的观点和对于自己不利的方面绝口不谈,要么就一味攻击;有的则介绍两种对立立场,承认对立面也有可取之处。但巧妙和婉转地表示其缺点超过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