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荧河踏浪
12057100000033

第33章 关于加强和改进经济宣传的思考

随着“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将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加重经济宣传比重,提高经济宣传质量,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宏伟的系统工程。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长远规划和具体计划,例如:今年我国的经济工作重点是两个:一是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二是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我省也制定了经济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目标。这就是:继续强化农业,保证粮棉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等等。

应该指出:经济工作重点的实施,必然有一个发展过程,经济宣传必须把握和及时反映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事态,才能突出宣传重点。就当前而言,经济宣传的重点有:大中型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如何运用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如何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等等。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经济宣传所占的比重并不小,但在报道质量和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综合报道多,典型报道少。忽略了“典型宜多、综合宜少”的宣传方针,经济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大而空的报道。2.缺乏系统性,重点不突出。这个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在经济宣传中缺少分析和研究而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新闻报道的分散和零乱。数量多,重点不突出,特点不鲜明,技巧差,可视性不强。3.重结论,轻过程,表面文章多。在农业方面,仍然是报道春种、夏收、秋播、冬管的“四季歌”多;在工业方面,还是重在报产值、产量等枯燥的数字。实质上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书面追求速度而推波助澜。4.表现手法陈旧、单调、缺乏生活气息。经济宣传中见物不见人;见物不见精神;镜头围绕机器转;画面突出工艺流程;画面与文字“两张皮”等等。这些问题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既有新闻单位主管领导在认识上的不足和业务指导的偏差,也有记者、编辑思想业务素质不强诸多因素。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但当前有以下几点应加突破:

一、经济宣传也要走质量效益的道路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工作比较注重速度,反映到经济宣传上也是如此。从量上看,要求报道“大而全”或“小而全”:从质上看,突出数字和概念。就新闻单位本身的管理而言:虽然也开展评比和奖励优秀新闻的活动,但记者完成报道任务的速度和数量往往与奖金和评先进挂钩。如此等等,不利于经济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记者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应该根据电视的特点,从采访、拍摄、稿件、制作、排版各环节建立起完整的质量保证和奖励制度,要安排和鼓励记者学习马列主义经济理论和现有的经济政策知识,重在培养和提高记者的素质,引导记者在注重宣传质量效益的同时,努力提高宣传本身的质量和效益。提高质量的出路在于宣传的参与性要增强,从选题的确定,到拍摄对象和内容的表达都要与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工作者相关,使所抓的典型和问题是观众普遍感兴趣的东西。

二、增强经济宣传的计划性和指导性

经济工作有着基本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过程。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成果和新问题,这些情况、成果和问题往往是我们进行宣传的对象。而我们宣传得是否及时、准确则取决于我们是否了解和把握经济工作运行规律和发展过程,以及由此而制订的计划是否得当。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虽然不能像行政部门那样去直接指导经济工作,但可以通过宣传影响经济工作。比如: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我们当前主张要解剖典型;又如:讲经济形势讲到什么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遵循经济规律经常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明确某个时期突出宣传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宣传中要注意什么?

三、经济宣传要面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主体是基层干部和群众,他们是经济活动的执行者和创造者。这就决定了经济宣传必须立足基层、面向基层。从基层推出的经验和做法使人可亲可信,宣传基层的人物和事件为观众喜闻乐见。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沉下去”,深入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同基层同志同呼吸、共命运,报道他们生产生活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使经济新闻在内容上与经济工作及其观众有紧密的联系。此外,经济新闻的画面必须在现场拍摄并展开,镜头必须保持被摄对象的真实场面,绝不能移花接木,弄虚作假,并要尽可能地用现场报道的形式代替目前画面加文字等于经济新闻的两张皮现象,尽可能地让被报道对象通过镜头和话筒讲话,用他们的语言构成新闻的主体。这是解决电视新闻在经济宣传方面存在的形式单调、内容枯燥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经济宣传要树立大经济的观点

当今世界经济是相互关联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不可分割。在国内,沿海经济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与落后地区经济紧密相连。因此,加强经济宣传要改变以往那种封闭型观念,打破就生产谈生产的宣传格局。比如,我国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离不开流通。它们之间互为基础又相互制约。经济宣传必须把握不同行业的共性和个性,不能随意强调某方面重要而贬低另一方面的作用。同时,在宣传中要分不同水平地区的特点,使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能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多的层次被接受。此外,还可以挖掘和发挥电视专题、文艺、社教、广告等的功能和作用,使电视节目在经济宣传方面,出现多元化、立体化的态势。

综上所述,宣传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经济宣传,使之内容上可亲可信;形式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1991年7月《声屏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