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英国首都伦敦是个多雾的城市,有“雾都”之称。着名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多处对伦敦不同雾色作了精彩描写。其实,作家们并不完全在于描绘环境,增强神秘感,而是伦敦的确经常有雾。
2002年4月,我作为湖北省新闻代表团成员到访伦敦。由于访问的时间不太长,访问内容安排很多,对“雾都”了解甚少,所以脑中伦敦是“雾都”的印象未变。今年3月下旬,我率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20名编辑记者、主持人到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艺术与传播学院进行为期6周的研讨培训,重点考察英国电视产业的创意与创新,不仅业务上收获很大,而且对“雾都”有了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认识。
伦敦始建于公元43年,现在所说的伦敦一般是指“大伦敦”,由33个相对独立的市镇组成,总面积为158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33个市政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威斯敏斯特市,另一个是“伦敦城”。 斯敏斯特市位于伦敦西区,英国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王室、会议和政府都在这个地区。“伦敦城”地域不大,只有1.4平方公里,但却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过去美国小说中常有描写扫烟筒小孩的悲惨遭遇。那时候英国家庭都是靠烧壁炉取暖并靠烟筒排烟,“多少扫烟筒孩子的喊叫/震惊了一座座熏黑的教堂”(《伦敦》)。英国天气潮湿寒冷,壁炉燃料是木材和煤炭,煤屑塞满烟筒后,只能靠身材瘦小的孩童钻进去打扫。家家户户清理出的煤屑和工厂排出的大量烟尘污染了伦敦的环境,也经常形成了浓浓的黑雾,伦敦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根据历史记录,18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只有3%,而伦敦的城市人口已达到100万。站在城市化潮头的伦敦,19世纪起就成了一个烟筒丛立,浓烟滚滚的工业都市。有学者研究:煤烟折磨伦敦百年之久,许多楼房上面积满烟垢,泰晤士河生物断绝,河水散发阵阵臭气,紧靠泰晤士河的英国会议大厦,夏天也不得不关紧窗户。在依赖煤炭而未找到替代燃料之前,伦敦民众无不饱受严重的大气污染之苦。据介绍,19世纪前40年中,伦敦发生的毒雾事件不下14次,每次毒雾事件都造成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并致大量人死亡。1952年12月4日,曾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的“乌黑的、昏黄的、绛紫的,以至辛辣的、呛人的”伦敦之雾终于变成了震惊世界的杀手:伦敦为浓雾所笼罩整整5日不散。风速表读数几乎为零,市中心空气的烟雾量增加了10倍,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这次大雾之后几个月,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痛定思痛。雾害之后的1956年,英国政府首次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立法在城区设立无烟区,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等煤烟污染大户迁往郊区。1968年又通过立法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不仅如此,伦敦对于空气污染的“追缴”还随着污染源的变化不断深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陆路交通能源消耗的增长,持续增加的汽车排放物取代燃煤,成为伦敦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伦敦又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污染治理措施,特别是对于主干道采取交通限流,对重点车辆限行,禁止排放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上路等措施,见效明显。
英国政府的第二个有力措施是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的电气化和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产业转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第二产业中的重度污染行业转移到市外,重点扶持第三产业,大力推进创意产业。1997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理论,又是最先用政策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2004年“创意伦敦”小组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创意伦敦”小组推出了一系列项目,涵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融资、人才发展、房地产和市场推广以及戏剧、音乐、影视节目开发等。数据显示: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伦敦创意产业中诸如数字内容、音乐、设计和时装设计行业,近几年都维持4.5%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创意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00亿英镑,贡献率超过金融业。
此外,“创意伦敦”小组近年来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着意培养创意人才,鼓励更多大学设立创意专业。在伦敦,每个大学生从学前班到大学,每周至少有5个小时“高品位的文化体验”,包括看现场演出,参观各类展览和博物馆、艺术馆、制作视频和手工艺品等。据统计目前英国大学和中学开设的各类课程中,有1000种与电影有关,超过350种与电视有关,近1000种与电子游戏和数字技术相关。伦敦市政府还大力倡导“绿色交通”,越来越多的伦敦市民选择自行车为代步工具。徜徉在伦敦街头,常常能看到身着职业正装、斜挎包,头戴流线型头盔的上班族,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车流中间。自行车爱好者抱团出行,更是伦敦的一道风景。离我们住处不远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东侧,就有一个自行车俱乐部集结点,每天下午4时,是男男女女的出发时间,领头的教练一声哨响,数十辆自行车便如风一般消失在大街小巷之间。
为了便于市民骑行,伦敦市区内建立了多条自行车专用道,并在外围地区规划了每小时约32千米时速限制的自行车区,此举每年可减少16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伦敦已有350多条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作为一种快捷、便利、健康及没有污染的交通工具的确吸引了很多人。
伦敦市民对绿色的爱好也是出了名的,哪怕是自家门前屋后一小块土地都种上了各种花花草草。同样,伦敦人对公园也几乎有一种痴迷,和打理自家的小花园一样“见缝插绿”。目前,伦敦的绿地覆盖率已达到40%,人均拥有绿地面积30平方米,让这座国际都市的民众倍感骄傲。
从我们在伦敦租住的公寓到每个培训点上课都十分便利,最远步行也不超过30分钟。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也为了领略“雾都”的神秘,我大多选择步行。起初,在去培训的途中没有看见雾,却经常会碰上一场雨,刚开始还后悔没有带雨伞,后来却看出了门道。我们有时出门时还在下雨,走了一会儿则是一片艳阳。我发现伦敦的云很低,仿佛就在头上飘游。乌云当头时就会下雨,乌云飘走了,雨也随之而去。这里不仅常见“东边日出西边雨”,而且经常是“西街艳阳东街雨”。在伦敦的前20多天里,几乎是天天下雨,有时上午未下,下午必下;白天无雨,夜里必定下雨。不过伦敦的雨每次下的时间都不长,有时三五分钟,有时10分钟左右,很少超过半个小时,更没有阴雨连绵好几天的景象。至少伦敦的春季是这样,一块块乌云裹着雨,云飘到哪雨就跟到哪,云飘走了,雨就停了。难怪伦敦街头大多数行人不用雨伞,也不避雨。他们在雨中行走,哪怕风雨交加仍镇定自若,从容以对。俊男靓女该美就美,该乐就乐,实在雨下大了,就近逛逛商店。总之,在伦敦繁华的街上,即使下着雨,人群也是熙熙攘攘,而在雨中打伞的行人则多半是外国人或外地人。知道了这些情况,我们再也不为外出没带雨伞而担忧。再说伦敦雨虽然多,但街道路面不会积水成灾,没有污浊,连泥浆也少见,以致雨停后皮鞋不用擦拭仍然光亮。
雨见多了,雾却很少见。是晨雾由于我起床较晚而散去了吗?不是!我有意连续几天去公园锻炼见“雾”均未如愿。伦敦的清晨,哪怕是阴天能见度也极高,众多的街区花园飘溢着花草树木的清香,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
其实,伦敦依然有雾,但次数大大减少,夏天偶有薄薄的雾霭,冬季大雾天气则较之30年前减少了一半,而且那种浓黑的雾霾已极为少见。伦敦的纬度虽高,但受暖流惠顾,四季温差并不悬殊,即使是寒冬季节,仍是树青草茵。由此我想:只要我们善待自然,自然就会赐福人类。从“雾都”的变化之中,人类应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迪。
(2010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