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在身边的幕僚,曾国藩则主要采取个别谈话和通信、指示的形式,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教育。曾国藩在回顾自己对部将的教育时则说:”臣昔于诸将来谒,无不立时接见,谆谆训诲,上劝忠勤以报国,下戒骚扰以保民,别后则寄书告诫,颇有师弟督课之象。其于银米子药搬运远近,亦必计算时日,妥为代谋,从不诳以虚语。各将土谅其苦衷,颇有家人父子之情。“这里说的是带兵将领,而其于幕僚亦与之相似。在曾国藩的”书札“与”批札“中至今保留不少文字,对其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总是谆谆嘱咐,既有鼓励、鞭策,也有告诫。对一些亲近幕僚的训诫更是不胜枚举,如李榕在太湖城外带兵期间,李鸿章在主持江西赣州厘金局期间,曾国藩都连连写信,有禀必批,有函必答,于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不厌其烦,循循诱导。
6.因才施教,因人制宜
曾国藩尤其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培养。有的人文学基础很好,曾国藩就令其在幕中读书,专攻古文,以求发展,而不让他们做具体工作,不征得他们的同意,也不荐举做官。曾国藩与李鸿章曾有一段师生之谊,当李鸿章最初满怀希望地投奔曾国藩时,曾国藩却借口军务倥偬,没有相见。李鸿章以为只是一时忙碌,几天之内定可召见,谁知在旅舍中闲住了一个月,竟得不到任何消息。他心急火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李鸿章得知曾国藩幕府中的陈鼐,是道光丁未科进士,与他有”同年“之谊,也充过翰林院庶吉士,又算是同僚,就请陈去试探曾国藩的意图。谁知曾国藩环顾左右而言他,不肯表明态度。
李鸿章既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曾国藩何以对他如此冷落?这实在令人费解。就连陈鼐也不明所以,便对曾国藩说:
”少荃与老师有门墙之谊,往昔相处,老师对他甚为器重。现在,他愿意借助老师的力量,在老师门下得到磨炼,老师何以拒之千里?“
曾国藩冷冷地回答说:”少荃是翰林,了不起啊!志大才高。我这里呢,局面还没打开,恐怕他这样的朦艟巨舰,不是我这里的潺潺溪流所能容纳的。他何不回京师谋个好差事呢?“陈鼐为李鸿章辩解说:”这些年,少荃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已不同于往年少年意气了。老师不妨收留他,让他试一试。“
曾国藩会意地点了点头,就这样,李鸿章于咸丰八年(1858)进了曾国藩幕府。
其实,曾国藩并不是不愿接纳李鸿章,而是看李鸿章心地高傲,想打一打他的锐气,磨圆他的棱角。这大概就是曾国藩这位道学先生培养学生的一番苦心吧,自此之后,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棱角着意进行了打磨,以使他变得老成世故,打下立足官场的”基本功“.
曾国藩很讲究修身养性,规定了”日课“,其中包括吃饭有定时,虽在战争时期也不例外。而且,按曾国藩的规定,每顿饭都必须等幕僚到齐方才开始,差一个人也不能动筷子。曾国藩、李鸿章,一是湘人,一是皖人,习惯颇有不同。曾国藩每天天刚亮就要吃早餐,李鸿章则不然。以其不惯拘束的文人习气,而且又出身富豪之家,对这样严格的生活习惯很不适应,每天的一顿早餐实在是他沉重的负担。一天,他假称头疼,没有起床。曾国藩派弁兵去请他吃早饭,他还是不肯起来。之后,曾国藩又接二连三地派人去催他。李鸿章没有料到这点小事竟让曾国藩动了肝火,便慌忙披上衣服,匆匆赶到大营。他一入座,曾国藩就下令开饭。吃饭时,大家一言不发。饭后,曾国藩把筷子一扔,板起面孔对李鸿章一字一板地说:
”少荃,你既然到了我的幕下,我告诉你一句话:我这里所崇尚的就是一个’诚‘字。“说完,拂袖而去。
李鸿章何曾领受过当众被训斥的滋味?心中直是打颤。从此,李鸿章在曾国藩面前更加小心谨慎了。
李鸿章素有文才,曾国藩就让他掌管文书事务,以后又让他帮着批阅下属公文,撰拟奏折、书牍。李鸿章将这些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甚为得体,深得曾国藩赏识。几个月之后,曾国藩又换了一副面孔,当众夸奖他:
”少荃天资聪明,文才出众,办理公牍事务最适合,所有文稿都超过了别人,将来一定大有作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许要超过我的,好自为之吧。“
这一贬一褒,自然有曾国藩的意图。而作为学生的李鸿章,对这位比他大十二岁的老师也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对人说:”过去,我跟过几位大帅,糊糊涂涂,不得要领;现在跟着曾帅,如同有了指南针。“
李鸿章在未入曾幕之前,曾先后随团练大臣吕贤基及安徽巡抚福济,此二人既非战乱之才,对于领兵作战更是缺乏经验,李鸿章在他们手下带兵及处幕,自然没有本领可学。曾国藩所以能在举世滔滔之中产生砥柱中流的作用,就是因为他能以子弟兵的方法训练湘军,使他们成为一支能征惯战的队伍;而他自己所拟订的通告全局,十道分进、对太平天国展开全面防堵围剿的战略方针又极为正确,因此方能使他在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掌握主动,着着进逼,终于使太平天国政权完全倾覆。假如曾国藩也像同时一班督抚大帅那样不能高瞻远瞩,那么,曾国藩不免也会像向荣、和春、胜保、福济等人一样碌碌无成,李鸿章也决不能从曾国藩那里学到卓越的打仗要领。曾国藩死后,李鸿章作联挽之,说: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此联的上半,充分道出了李鸿章师事曾国藩而尽得其军事政治才能的事实。然而李鸿章入居曾幕,实在是他一生事业的重要关键。拜相封侯,悉基于此,至于曾国藩赏识李鸿章,除了曾国藩素知李鸿章才气过人这一因素外,下面一件事,也是重要的原因。
李鸿章居曾幕时,曾为曾国藩草奏严劾安徽巡抚翁同书,最得曾国藩的欣赏。其时曾国藩因翁同书对练首苗沛霖的处置失常,以致激成大变,他本人又在定远失守之时弃城逃走,有愧封疆大吏的守土之责,极为愤慨,意欲具疏奏劾而难于措辞。翁同书是前任大学士翁心存之子,翁心存在皇帝面前的”圣眷“甚隆,门生弟子布满朝列,究应如何措辞,方能使皇帝决心破除情面,依法严惩,而朝中大臣又无法利用皇帝与翁心存之间的关系,来为翁同书说情。实在很费脑筋。他最初使一幕僚拟稿,觉得甚不惬意,不愿采用,而自己动手起草,怎么说也不能稳当周妥,最后乃由李鸿章代拟一稿,觉得不但文意极为周密,其中更有一段极为警策的文字,说: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这段话的立场如此方刚严正,不但使皇帝无法徇情曲庇,也足使朝臣之袒翁者为之钳口夺气。所以曾国藩看了之后,大为欣赏,即以其稿入奏,而翁同书亦旋即奉旨革职拿问,充军新疆。就事论事,李鸿章此稿,深得奏议文字的”辣“字诀,使人无可置喙于其间。李鸿章有此吏才,足以使曾国藩对他刮目相看。
李鸿章在军务方面也常常为曾国藩出谋献策。咸丰十年(1860)五月,清廷命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督办围剿太平军事务。曾国藩率大营进驻安徽祁门。祁门在长江之南,位于黄山之西,四周山丘环绕,形如锅底。曾国藩认为只要占领四周制高点,扼守要路,足以自守。但李鸿章则认为:”在这种地方扎营驻兵,乃是兵家之忌。这是兵法上所说的’绝地‘.不如及早转移,选择有利地形,以便进退自如“.
从纯粹的军事观点来看,李鸿章的话是颇有见地的。但曾国藩没有接受李的意见。李鸿章反复力争,坚持己见。最后曾国藩气愤地说:”诸位如果胆怯,可以各奔前程!“李鸿章见状便不敢再多言了。但这一次真被李鸿章言中了。
这年八月,太平军杨辅清等部攻克宁国府,击毙了清军提督周天受。李世贤部以四万之众出广德,进逼徽州;驻守广德的太平军攻入丛山关。十月,太平军逼近祁门。李秀成率数万精兵,攻克黟县。曾国藩大本营处于太平军重围之中,几成瓮中之鳖。湘军原由江西供应粮草,此时四面受困,粮草连续三个月运不进祁门,曾国藩只得移驻休宁,并企图突围。后因其弟曾国荃在安庆对太平军发动强大攻势,胡林翼又在太湖策应,陈玉成率部回援安庆,加上鲍超等各部清军拚死抵抗,太平军未能攻克祁门、休宁,曾国藩这才侥幸逃走。经此事,曾国藩对李鸿章更为器重了,李鸿章也因此再一次博得了通晓兵法的称誉。
这时,曾国藩正在筹划建立一支淮阳水师,便上书清廷,建议由李鸿章补用两淮盐运使负责此事。李鸿章在曾国藩的培育下就要飞黄腾达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时候,变幻莫测的历史舞台上发生了另一件重大事变:英法侵略者企图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以改签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军依仗兵威,于咸丰十年(1860)六月攻陷塘沽,七月,夺取了大沽炮台,侵入天津。八月,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僧格林沁和胜保的部队。北京受到威胁。咸丰帝惊慌失措,匆匆逃往热河。这本与李鸿章不直接相关。但是,咸丰帝一逃,曾国藩那封建立淮阳水师、举荐李鸿章的奏折不知被扔到了哪个角落,一直没有下文。李鸿章飞黄腾达的美梦又一次幻灭了。时年三十八岁的李鸿章自叹命蹇事乖,不觉心灰意懒,以为一生的”英雄“事业至此完结。野心愈大,失望愈甚。这大概就是他由野心勃勃转入灰心丧气的必然过程吧。
7.量才器使,才尽其用
曾国藩本人很注意考察人材,对于僚属的贤否,事理的原委,无不博访周咨,默识于心。据《清史稿》记载,曾国藩”第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而记其优劣,无或爽者“.而且,他阅世愈深,观察愈微,从相貌、言语、举止到为事、待人等等方面,都在他的视线之内。善用人才的一个基本内容是量才器使,才尽其用。曾国藩说:”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捕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斫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曾国藩以良药不适于病,质地好的木梁用于堵鼠洞,嫠牛捕鼠、良马守门等比喻,批评用人不当,指出对于人材必须”器使而适宜“,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用其所长,这正是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蔡锷对此评价较高,他说:”曾(国藩)谓人才以陶冶而成,胡(林翼)亦说人才由用人者之分量而出。可知用人不必拘定一格,而熏陶裁成之术,尤在用人者运之以精心,使人之各得显其所长、去其所短而已。“据说,每有赴军营投效者,曾国藩先发给少量薪资以安其心,然后亲自接见,一一观察:有胆气血性者令其领兵打仗,胆小谨慎者令其筹办粮饷,文学优长者办理文案。讲习性理者采访忠义,学问渊博者校勘书籍。在幕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使用,感到了解较深,确有把握时,再根据具体情况,保以官职,委以重任。为了使贤才学用一致,他十分重视幕僚的工作安排。对长于治军者,便安置到营务处,使其历练军务以为他日将才之备;对精于综核者,便安置到粮台、转运局、筹饷局等机关,使其学习筹饷、理财、运输的工作;对善于创造者,便安置到制造局,做造舰制炮工作。务使人人能尽其用,用尽其才。
曾国藩一生能够左右逢源或绝处逢生,与他知人识人,能在身边网罗有真才实学的朋友有很大的关系。
在与曾国藩长期交往的朋友中,有两个人特别值得注意,他们一个是刘蓉,一个是郭嵩焘。
刘蓉系湘乡人,字孟蓉,号霞轩,少年自负,三十多岁了还未中秀才。县令朱孙诒惊叹其才,私下让他的父亲督促他就试,赴县试,举为首名,始补生员。道光十四年(1834),曾国藩初次相识刘蓉,相语大悦。随即与郭嵩焘、刘蓉三人拜帖称兄道弟,以后曾国藩又多次拜访他,十分友善。
道光十九年(1839),刘蓉闲居在家,曾国藩从京会试归里时,曾专程到乐善里去看望他,勉励他攻读史书,勤奋写作。几年后,曾国藩在京收到他的一封信,见其学业大进,激动不已。他在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三日日记中写道:”昨日接霞仙书,恳恳千余言,识见博大而平实,其文气深稳,多养到之言。一别四年,其所造遽已臻此,对之惭愧无地,再不努力,他日何面目见故人也!“道光三十年,刘蓉养晦深山,将其室取名”养晦堂“,曾国藩得书后,欣然为他作《养晦堂记》:”吾友刘君孟蓉,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曾国藩对刘蓉性格的刻画,足见两人交谊笃厚。此外,曾国藩还作《怀刘蓉》诗,诗中云:”日日怀刘子(谓刘蓉),时时忆郭生(嵩焘)“;”我思意何属,四海一刘蓉“;”他日余能访,千山捉卧龙“.
咸丰元年(1851),刘蓉参加乡试,得榜首,曾国藩知道后很高兴,在家信中说:”霞仙得县首,亦见其犹能拔取真士。“咸丰二年(1852)五月二十八日,刘蓉之母谭氏弃世;八月,曾国藩亦以其母于六月十二日去世回藉奔丧。当两人相遇于湘乡县城时,悲感交集,相对而泣。
曾国藩到京城做官后,也没有忘记这位同乡,诗文往来不断,并誉之为”卧龙“.曾国藩在《寄怀刘孟蓉》一诗中表达了他对刘蓉深切的眷念之情:
清晨采黄菊,薄暮不盈。
宁知弟昆好,忍此四年别。
四年亦云已,万事安可说?
昔者初结交,与世固殊辙。
垂头对灯火,一心相媚悦。
炯然急难情,荧荧光不灭。
涟滨一挥手,南北音尘绝。
君卧湘水湄,辟人苦局。
怀念之余,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书信往返,相互讨论学问之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国藩在《致刘蓉》一书中,初步阐发了他对文以载道、文道并重的基本主张。他在这封信中说,我今天论述学术的见解,主要是受了你的启发。二十五年(1845),曾国藩又在《答刘蓉》的书信中进一步阐发了程朱理学之义,批驳了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在这封信中,曾国藩首先说明在两年之内收到刘蓉三封来信,一直未作回复的原因是由于性本懒怠,对学问研究不深,怕见笑于好友。进而他又指出:”伏承信道力学,又能明辨王氏之非,甚盛甚盛。“其意是说,在你的启发之下,我才”了略陈大凡,吾子取证而裁焉。“毫无疑问,曾国藩学业的长进,离不开好友刘蓉的启发帮助,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共同志趣下愈益深化。曾国藩对刘蓉的敬重之情在诗文中也常能反映出来:”夜夜梦魂何处绕?大湖南北两刘生。“当曾国藩奉命办团练坚辞不出之时,刘蓉还专门写了书信一封,劝曾国藩不能仅”托文采庇身“,应以”救世治乱“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