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新编生活妙招小全书
12070700000020

第20章 家电爱车养护妙招(3)

生活小补丁

新车磨合期间应经常检查机油、冷却液、蓄电池电解液是否充足,发现缺少一定要及时补充。达到一定公里数后(在磨合期内或结束后)要及时到服务站进行车辆的检查、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等,并全面检查底盘系统。一般来讲是走1500公里左右要换一次油。

车身划痕修复九妙招

1.磨损伤痕的修补。最好的修补方法是伤痕部分填上与车身相同的镀膜剂。镀膜剂涂的次数越多,会越干净。

2.小伤痕的修补。车身上的伤痕如果只是很浅地刮伤表漆,可用混合剂直线擦拭。伤痕消失后,用更细的混合剂擦拭之后打上蜡。

3.刮伤、表漆剥落的修补。较深的伤痕,重点是观察金属面是否露出,如果看不到金属面就不会生锈,可以专心地涂上修饰漆,用笔尖一点一点地点上去,然后等漆完全干。

4.较深伤痕的修补。很深但细长的伤痕,用彩色油灰可以修补得很好。伤痕处用砂纸,注意不要将伤痕面扩大,把脏污清除干净。油灰要仔细地涂抹,使它完全进入内部,最后涂上混合剂再上蜡。

5.凹陷的修补。凹陷处理中重要的是打好底子,若这个步骤做不好,涂装做得再好效果都不佳。喷漆时,不要忘记用报纸遮好四周,使涂料不会向周围扩散。

6.防锈。防止生锈的方法是用砂纸擦净,或用使锈点变化的化学合成剂。

7.防漏水。车门、行李箱周围粘贴的防水条容易剥落扭曲。但如果没有破裂、变形,只需要将它重新粘贴,就可以防止漏水。用保护剂恢复橡胶本身的弹力也很重要。

8.保险杠伤痕的修补。保险杠的伤痕处理方法是将毛刺削去,坑洼部分涂上油灰使之平滑。与车身同色的保险杠,喷漆很重要。

9.机油保养。机油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引擎,理想的量是接近油量剂刻度上限的部位。

轮胎保养需注意

1.气压要达标。要按照车厂的规定给轮胎充气,建议自备胎压表。

2.胎面无裂纹。定时检查轮胎表面有无裂纹、变形等缺陷。嵌到花纹槽内的石头要及时、小心取出,以防石头深入轮胎而造成硬伤,致使伤处氧化,殃及轮胎内部。

3.停车选平地,避免将车辆停放在有粗大、尖锐或锋利石子的路面上。车辆不要停放在靠近或接触有石油产品、酸类物质及其他影响橡胶变质的物料的地方。不要在停车后转动方向盘。

4.散热别泼水。轮胎在夏季长时间行驶或高速行驶时容易过热、同时气压增高,此时应停车散热,严禁放气降压或泼水降温。

5.避免急刹车。起步不可过猛,要避免频繁使用刹车和紧急刹车;在转弯和坏路面行驶时,要适当减速;面临无法避开的碎玻璃时,要减速通过,千万不要急刹车,因为急刹车造成压强增大,玻璃碎片更容易扎入轮胎。

6.夏季要特别小心。夏季的地面温度会达到50℃甚至更高。当轮胎与地面高速摩擦时,内压升高,胎面中间磨损增加,遇到冲击易造成脱空或爆胎,容易造成事故。所以,夏天汽车起步、停车时要保持低速,减少车胎与地面因起步、停车所造成的非正常磨损。停车时应将车停放在阴凉处,避免太阳光对车胎的直射。

7.轮胎每行驶满10000公里进行前后对角线对调,使前后轮胎的磨损程度均匀。

8.每3个月定期检查一下后备轮胎,必要时还要给它充气,以免在你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它是扁的。

9.在轮胎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类似碳氢化合物的润滑剂接触,因为它们会渗透到轮胎表面的组成物中,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使之老化。也不能让轮胎与酒精、冷冻液和电解液有任何接触。

10.应经常用普通肥皂水清洗轮胎。

11.更换轮胎或充气时,千万别站在气门嘴跟前,以免气门芯喷到你身上。

蓄电池使用与保养

1.蓄电池应该在车上安放牢靠,以防在行驶中因振动而使蓄电池连线脱落,导致供电中断。

2.要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应经常清理蓄电池盖上的灰尘、污垢等,避免注孔盖或螺塞上的通气孔被堵塞。如果发现极柱上出现固体氧化物时,应及时用热水浇冲,予以清除,以免影响极柱与接线柱之间的导通性。清理干净后,将蓄电池表面擦拭干净,在极柱及接线柱上抹上黄油,保证极柱不被氧化。

3.时常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的高度。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中的水会因为电解和蒸发而逐渐减少,导致电解液面下降。如果不及时补充的话,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车主一旦发现液面过低,应及时补充蒸馏水。

4.要及时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放完电后或停止使用前应及时充电,以免造成极板硬化,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

应急修车有窍门

1.油箱损伤。发现油箱漏油时,可将漏油处擦干净,用肥皂或泡泡糖涂在漏油处,暂时堵塞;用环氧树脂胶黏剂修补,效果更好。

2.油管破裂。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

3.油管折断。找一根与油管直径适应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

4.机动车缸盖等部位出现砂眼而漏油、漏水。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格的电工用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即可。

5.油管接头漏油。油管接头漏油多是油管喇叭口与油管螺母不密封所致。可用棉纱缠绕喇叭下缘,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紧;还可将泡泡糖或麦芽糖嚼成糊状,涂在油管螺母座口,待其干凝后起密封作用;也可将人造革或皮腰带剪成形或放入孔中砸成形,安上即可,还可用一截塑料管剪开成形安上。

6.沉淀杯破裂。用胶布管或塑料管把沉淀杯进出油管套上,使油不经过沉淀杯直通。

7.进、出水软管破裂。破裂不大时,可用涂有一层肥皂的布将漏水处包扎好;如破裂较大时,可将软管破裂处切断,在中间套上一个竹管或铁管,并用铁丝捆紧。

8.螺孔滑扣。可将原螺杆用锤子锤扁,使其两边膨胀增大再紧固好,注意不可多次拆卸,应在下次保养时修理。

修补挡风玻璃的小洞

多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凹洞,这是刮风时被小石子吹打的痕迹,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变大。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更换整块挡风玻璃,多花钱不说还很费事。其实有一种简单的处理方法。

先将破损处清洗并烘干,然后从外面沿着裂痕的中心点向玻璃内侧钻一个洞,这个洞只需穿透玻璃的外层(或内层),并把小洞中抽成真空。接下来将一种比较稀的树脂液体挤到小洞和裂纹中,利用虹吸原理,液体会自动充满裂纹缝隙;最后经过紫外线灯的烘烤,液体会凝固在缝隙中。这种液体对光的折射率与玻璃相近,修补之后,和原来的玻璃几乎一模一样。

生活小补丁

要提醒车主的是,在修补前要把车交给玻璃店鉴定,因为按照国外的惯例,破孔的直径不大于5毫米,从孔延伸出去的裂纹不长于5厘米,也不能达到玻璃的边缘才能修补。国内的修补范围要大一些,有时即便玻璃的内外层都被穿透也能修补,但实际上如果裂口很大,修补的痕迹非常明显,就不美观了。

汽车打蜡有窍门

1.新车不要随便打蜡。出厂前厂家已经给新车本身的漆层上了一层保护蜡,如果过早给新车打蜡,反而会把新车表面的原装蜡除掉。一般情况下,新车行驶半年左右再打蜡。

2.打蜡前最好先用专用洗车剂或清水由上至下清洗车身外表的灰尘和泥土,将车体擦拭干后再上蜡。但是清水里千万不能加洗衣粉、洗洁精和肥皂水等洗涤剂。因为这些洗涤剂含有的氯化钠成分会侵蚀车身漆层、蜡膜和橡胶件,使车漆失去光泽、橡胶件老化。

3.上蜡时,应用海绵块涂上适量车蜡,在车体上直线往复涂抹,不可把蜡液倒在车上乱涂或做圆圈式涂抹;一次作业要连续完成,不可涂涂停停;一般蜡层涂匀后5~10分钟用新毛巾、麂皮或无纺布擦亮,对于快干车蜡则应边涂边擦边抛光。

4.车身打蜡后,在车灯、车牌、车门和行李舱等处的缝隙中会残留一些车蜡,使车身显得很不美观。这些地方的蜡垢若不及时擦干净,还可能产生锈蚀。因此,打完蜡后一定要用棉签轻轻地将蜡垢彻底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