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12101000000036

第36章 优育的7大关键(4)

一般来说,产后月经的恢复与母亲是否坚持母乳喂养有一定关系。哺乳时期越长,吸吮乳头的次数越多,或婴儿越大刺激乳头的吸吮力越强,都有利于血浆内催乳激素的水平增高,这对抑制月经恢复最能起作用。如果较早停止哺母乳,血浆内催乳激素的水平降低,抑制月经的作用减退,月经也就很快恢复。

月经来潮时,一般乳量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这种乳汁有时可引起婴儿消化不良症状,但这是暂时的现象,待经期过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无论是处在经期或经期后,都不要停止喂哺,还应坚持一定阶段的母乳喂养。

预防婴儿断奶综合征

断奶传统的方式往往是当决定给孩子断奶时,就突然中止哺喂,或者采取母亲与孩子隔离几天等方式。如果此时在孩子断奶后没有给予正确的喂养,孩子需要的蛋白质没得到足量供应,长此下去,往往造成婴幼儿的蛋白质缺乏,可出现小孩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头发由黑变棕,由棕变红,兴奋性增加,容易哭闹,哭声不响亮,细弱无力,腹泻等症状。这种孩子脂肪并不少,看上去营养还可以,并不消瘦,但皮肤常有浮肿,肌肉萎缩,有时还可见到皮肤色素沉着和脱屑,有的孩子因为皮肤干燥而形成特殊的裂纹鳞状皮肤,检查可发现肝脏肿大。这些都是由于断奶不当引起的不良现象,医学上称为“断奶综合征”。

其实,有些妇女把断奶理解为一个截断过程是错误的。孩子如突然断奶而改喂粥及其他辅食时,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不适应要比消化道的不适应更为严重。如果母亲因断奶而与孩子暂时分开,则孩子精神上受到的打击更大。蛋白质摄入不足和精神上的不安会使孩子消极,抵抗力下降,易患发热、感冒、腹泻等病。预防断奶综合征的关键在于合理喂养和断奶后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每天每千克体重1~1.5克蛋白质,同时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足维生素,这样孩子就会很快获得好转和痊愈。

婴儿断奶后的饮食

小儿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刚刚断奶以后还不能和正常儿童一样进食固体食品。小儿已习惯用的各种辅食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品种,使小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把流质、半流质改为固体食品。这一时期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密切关系着以后的营养状况,家长必须重视这件事,妥善安排。

断奶后必须注意为孩子选择质地软、易消化并富于营养的食品,最好为他们单独制作。在烹调方法上要以切碎烧烂为原则。通常采用煮、煨、炖、烧、蒸的方法,不宜用油炸。有些家长为了方便,只给孩子吃菜汤泡饭,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汤只能增加些滋味,里面所含的营养素极少,经常食用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有的家长以为鸡蛋营养好,烹调方法又简便,每天用蒸鸡蛋作下饭菜,这也不太妥当。鸡蛋固然营养价值较高,孩子也很需要吃,然而每天都用同样方法制作,时间久了,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影响食欲而产生拒食的现象。

进餐次数以每天4~5餐最好,即早、中、晚三餐,午睡后加一次点心。如小儿较弱,食量小,也可在上午9时加一次点心。至于每餐的量,应特别强调早餐“吃得饱”。因为小儿早晨醒来食欲最好,应给予质量较好的早饭,以保证小儿上半天的活动需要。午饭量应是全天最多的一餐,晚餐宜清淡些,以利睡眠。那么,每天各种食品应吃多少呢?下面的量可作参考:

蔬菜:应以绿叶菜为主,每天至少占50%,每天总量为50~75克。以后日渐长大,量应逐步增到100克。

豆制品:每天25克左右,以豆腐和豆腐干为主。

鸡蛋:每天1个,煮、蒸、炖、炒蛋均可。

肉、鱼、脏腑类:每天50~75克,不同品种,轮换食用。

豆浆或牛奶:每天500毫升,1岁半以后可减到250毫升。

粮食:每天的主食为大米、面粉,共需100克,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增。

水果:此项食品可根据家庭情况灵活掌握,如条件许可,作补充部分的蔬菜量。但并非吃了水果就不必吃蔬菜,因为它们的营养价值是不同的。

油、糖:一般每种每天10~20克即足。

婴儿贪食的原因

婴儿头12个月发育比较迅速。开始学步时,发育速度放慢。此时,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但难于意识环境对他们的限制,因而易于发生事故或中毒。

孩子总是往嘴里放东西,很多父母误认为孩子饿了,他们赶忙主动给孩子食物,而这些食物多半被孩子拒绝。这是因为学步婴儿在不断长牙,他们的牙床间歇地发痒和疼痛,孩子往嘴里塞好多东西可能就是试图减轻牙痒和牙疼带来的不舒服。婴儿的这种吃法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会自己选择食物吃,学哥、姐的样子吃等等。这是孩子发育过程中一个特定阶段。在这阶段,孩子多吃点也不会超重,更不会饿着他自己。

婴儿不宜多吃蜂蜜

蜂蜜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但蜂蜜在生产、运输和储存等一系列过程中,极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而肉毒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甚强,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能够在连续煮沸的开水中存活6~10小时。因此,即使经过一般加工处理的蜂蜜,也仍有一定数量的肉毒杆菌胞芽存活。这些胞芽无法生长和释放毒素。然而,这些胞芽一旦进入婴幼儿体内,尤其是进入1岁以下的婴儿体内,因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它们便迅速发育成肉毒杆菌,并释放出大量的肉毒素。这些毒素毒性甚强,据说1毫克即可致万名婴儿于死命。另据调查,目前婴幼儿急死症中,有5%的婴儿是因肉毒素中毒而引起死亡的。所以,婴幼儿最好不要多吃蜂蜜,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断奶后婴儿的喂养

宝宝在9~10个月就可以断奶了,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午、晚一日三餐,主要营养的摄取已由奶转为辅助食物。不过完全断奶后,一定要注意宝宝的饥饱问题和饮食标准,不能或多或少,或这或那。宝宝一天的饮食标准大致如下。但一日三餐都只吃一样的婴儿是很少的。三餐中总有一餐要比所列的量吃得少些或多些,这些都属正常。

①婴儿一天的饮食量标准。

鸡蛋:1个。

蔬菜:大匙子为两匙半。

食油:1天3~4匙。

点心、牛奶、水果、饼干等,不影响三餐饭为好。

另外,这个时期可以让孩子练习用杯子喝牛奶,每天喂牛奶400毫升左右。

用作辅助食物的种类可大大增多,可以让孩子吃各种各样的食品。

②可喂的食品。

淀粉质:面条、软饭、面包、通心粉、薯类、热点心、饼、燕麦粥等。

蛋白质:牛奶、脱脂奶粉、乳酪、蛋、肉、鱼、猪肝、豆腐、豆类等。

蔬菜水果:四季蔬菜水果,特别要多吃些红、黄、绿色的。

海藻类:紫菜、海带、裙带菜等。

油:黄油、人造乳酪、花生油、芝麻油、菜油、核桃油等。

如婴儿还不习惯吞咽硬食,可以比大人吃得软些、烂些,味道稍淡些。

米、面食品搭配喂养

面食的做法花样比较多,可以经常变换。用米、面搭配使膳食多样化可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从营养角度分析,面粉的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的含量都比米要高,而且不同粮食的营养成分也不全相同,如用几种粮食混合食用,可以收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所以,每天的主食最好用米、面搭配,或不同的品种搭配。

食用山楂的好处

由于小儿脾胃不足,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功能较差。因此,小儿宜多食能消食化积、散淤行滞的山楂。常用的山楂食疗方如下:

①山楂汤。即山楂一味煎汤饮,尤宜于食肉不消的儿童。

②山楂饼。用山楂、白术各120克,神曲60克,均研末儿,做成梧桐子大的蒸饼丸,每服70丸。可治儿童食积。

③山楂粉。用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儿,用蜜和砂糖拌,每服3~6克,水送服。尤宜于小儿痢疾赤白相兼者。

④山楂丸。茴香、山楂各等份,研细末,盐、酒调和,空腹热服,可治小儿小腹痛。

米粥的制作

粥类的共同制法是取稻米、小米或麦片等约30克,加水3~4碗,浸1小时,置锅内煮1~1.5小时,煮至烂如糊即可。为婴儿煮制的补充营养的粥是指在粥内加入一定数量的鱼、肉、蛋、猪肝、蔬菜、豆制品等。原料为:大米500克,荤菜250~350克,蔬菜250~350克,豆制品50~150克,另加植物油50~75毫升。常用的婴儿粥类的做法如下:

①肉泥粥。取猪里脊洗净,剁成细末儿,加入粥中煮熟,可适当加葱、姜、盐,滴几滴香油。

②鱼粥。洗净去内脏的鱼(如青鱼、带鱼、鳗鱼等)整条蒸熟去骨刺压碎,将鱼肉研碎,拌入粥中煮熟,加适量食盐、葱,少许酒,即成鱼粥。最好每周吃1~2次。

③肝泥粥。洗净的猪肝用刀横刮,再刮取切面处泥状物,加酒、盐放入粥中煮透。也可适当加些调料。最好每周吃1~2次。

④蛋花粥。将1只鸡蛋打碎放入已煮好的粥中,边搅边烧,煮沸后放盐和熟油。

⑤芝麻、花生或核桃仁粥。芝麻、花生或核桃仁炒熟,研成面,加入粥中即可。

⑥菜粥。将嫩菜叶如菠菜叶、油菜叶等洗净切碎,放在粥里煮熟。

⑦糖麸水。取麸皮1碗、水5碗,加入10%的盐酸(食用)数滴,浸1~2小时后煮沸,滤去渣,加糖水少许即成。每月饮用2~3次,对婴儿补充维生素B2、促进乳母乳汁分泌均十分有益。

⑧藕粉。取藕粉约5克,糖约5克,先用少许冷开水调和,再用沸水调成1小碗。

上述各种粥内最后都可以加入菜泥和豆制品煮熟再吃。

芋薯类食品的制作

①牛奶土豆。将土豆泥与牛奶一起搅拌,再加上胡萝卜泥与少许酱油即可。

②肉土豆。将土豆泥与肉末儿放在锅里煮,加少许酱油、白糖,边煮边搅拌。

③芝麻土豆。将土豆泥与熟芝麻、少许蜂蜜一同搅拌即可。

④土豆丸子。将土豆泥与胡萝卜泥、鸡蛋调匀,加少许盐,做成丸子,在植物油锅中过一下,时间不宜长。

⑤地瓜泥。将地瓜洗净去皮蒸熟,研成泥,加少许蜂蜜即可。

⑥蒸地瓜。将地瓜与苹果洗净削皮去核,切成薄片,相间码放在小碗中上笼蒸熟,加少许蜂蜜即可。

含铁较高食品的制作方法

①肝末儿蛋羹。将猪肝切成片,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剁成肝末儿,放入碗内。再将鸡蛋磕入此碗中,加入葱末儿、细盐,放少量水调匀,在碗内蒸熟,加点香油即成。

②炒三丁。将鸡蛋黄放入碗内调匀,倒入抹油的方盘内,上笼蒸熟,取出切成小丁。将豆腐、黄瓜切成丁。将热锅放点油,用葱姜末儿先炒,再放入蛋黄丁、豆腐丁、黄瓜丁,加适量水及细盐,烧透入味,勾淀粉汁即成。

③麻酱拌茄泥。将茄子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上笼蒸熟。加入麻酱、细盐及适量水搅成糊状,将蒸好的茄块捣成泥,浇入调好的麻酱即成。

④四彩珍珠汤。先将面粉放入盆内,用干净软帚蘸水拌入面粉中,边抖水边拌匀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将猪肉剁成肉末儿;菠菜用开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紫菜用温水泡软后撕碎,并准备好鸡蛋液。热锅放油,下肉末儿煸炒,放点葱、姜末儿及酱油,添入适量水烧开。再把小面疙瘩投入,用勺搅拌均匀,煮片刻。放入鸡蛋液、菠菜、紫菜及适量细盐,稍煮即成。

含钙较高食品的制作

(1)肉末儿豆腐干油菜丝

将瘦猪肉剁成肉末儿,豆腐干(或豆腐片)切成小丝,油菜洗净切丝。热锅放点油,下肉末儿煸炒,随后放入葱花、豆腐干丝,添适量水,烧片刻,再投入油菜丝,翻炒片刻,加入细盐即成。

(2)虾皮肉末儿青菜粥

将虾皮、瘦肉、青菜(大白菜、小白菜均可)分别洗净、切碎。锅内放适量油,下肉末儿煸炒,再放虾皮、葱花、酱油炒匀,添入适量水烧开。然后放入大米或小米,煮至熟烂,再放菜丝煮片刻即成。

(3)虾皮菠菜骨头挂面汤

将虾皮洗净切碎,菠菜开水焯一下后,切成小段,紫菜泡后撕碎。热锅放点油,下虾皮、葱末儿、酱油,添入骨头汤,下挂面煮熟,放入紫菜、菠菜及适量细盐即成。

(4)奶味软饼

取标准粉、黄豆粉、奶粉,其比例为10∶1∶2。将黄豆粉用凉水化开后,充分加热煮沸,略放凉,再将沏好的奶粉倒入,并磕入鸡蛋,调匀备用。将晾凉的豆奶蛋汁倒入面粉中,加入适量细盐和水,充分调匀使成稀糊状。平锅加热后放点油,将面糊摊成软饼即成。

婴儿膳食的制作方法

(1)混合菜糊

将土豆、胡萝卜洗净,上锅蒸熟去皮压烂成泥。番茄用开水烫,去皮,切成碎块,放入锅中煸炒,再加上少许食盐、土豆、胡萝卜泥、肝泥和熟肉末儿一起炒熟后食用。

(2)三鲜蛋羹

把1~2个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食盐和凉开水调匀,放入锅中蒸热,然后再切几个新鲜虾仁与炒好的肉菜末儿放进碗中搅匀,再继续蒸5~8分钟,停火后即可食用。

(3)果羹

将苹果、百合、山药、梨、莲子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片加上琼脂一同放在火上加水煮熟,离火加白糖凉后食用。没有琼脂可用藕粉代替。

合理的营养配备

虽然此时的宝宝不再如以往一样生长得那么快,但从一个人生长的总过程中看来,宝宝的生长仍是很迅速的。合理营养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绝不可忽视。合理的营养包含两方面:其一是提供足够生长需要的营养;其二是各营养成分之间比例要恰当,不要某种营养过剩,而某种营养又不足。

前一种情况做不到便会出现营养不良,可使宝宝的骨骼肌肉发育受阻,比如身体矮小、瘦弱等,这样宝宝的身体抗病能力也会下降,易得一些传染病,以及消化不良、腹泻等。此外宝宝脑重此时已达到了成人的75%,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到日后的智力活动和行为的发展,应十分注意。宝宝这时营养不良,蛋白质和热量以及某些微量元素供应不足,脑细胞的数量就会减少,脑的重量降低,引起脑发育不良,宝宝的智力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会导致智力衰弱,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前一种情况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但后一种情况却往往被忽视,比如现在的宝宝中尤其城市里的小胖墩非常多,究其原因是营养过剩所致。这其实并非好事,也不意味着一定健康。饮食中含糖高的食品如巧克力、甜点心,以及高脂肪的食品吃多就容易引起肥胖症,肥胖症的害处是显而易见的。营养中如果蛋白质过多,会加重宝宝肝、肾的负担,造成肝肾功能不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若过多则会引起维生素中毒。可见,尽管各种营养是宝宝生长中所必需的,但过犹不及。宝宝一天可参考以下的饮食标准:

米或面150克,肉类40~50克,牛奶(或豆浆)250~500毫升,豆制品25~50克,鸡蛋1个,蔬菜150~250克,糖10克,油10毫升,水果150克。

一定要注意,宝宝的饮食中既要含有人体需要的一切营养及热量,同时各营养素之间应有合理的比例关系。蛋白质与糖类(糖)为1∶0.64。应提醒的是营养充分和合理是阶段性的,比如从1~2周内的饮食来看应达到上述要求,而并非每顿饭都应达到标准,大可不必因此而搞上七八个菜。

保持婴儿食品营养的方法

(1)主食的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