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宫秘史
12116000000009

第9章 短暂统治留遗憾——隋杨皇帝篇(8)

炀帝答应萧皇后的话,原本就不是真心,不过是敷衍了事。到了晚上,便忍耐不住,悄悄来到吴绛仙室中,即欲绛仙设宴,被婉言相拒。炀帝愤愤走到妥娘室中,也未遂愿。炀帝又怫然来到袁宝儿房中,仍然不得成功。炀帝不由怒上心头,只是隐忍未发,独自在宫中乱转。忽见一处室中,月移花影,风吹帘条,小院寂寂。室中绣被半展,锦帐高悬,一个俏佳人,眉蹙春山,支颐独坐,默默地发呆。

炀帝一见心中大喜,原来是从未宠幸过的美人,名叫月美。便闯了进去,月美见是炀帝,心中高兴。炀帝命月美闩了室门,摆宴畅饮。二人边饮边谈,不一会儿,一坛子酒,竟给炀帝饮去了大半,已是有了七八分的酒意。便将月美抱在膝上,索手索脚,恣意调笑。月美只因从未被宠,心怀怨恨,一心希宠,故也着意殷勤献媚,做出了万种风流,千般体态,引得个炀帝宛似雪狮子向火,浑身软化。他们两下调情,早有探事的宫监,前去报知了萧皇后。

萧皇后听说炀帝无信,连遭夫人美人们拒绝,竟又到了月美那里,便叫了绛仙、妥娘、宝儿等前往月美住室。经一番周折,叫出了月美,说明了原委,便携了月美的手,回到她的宫中。

炀帝当时还躲在月美床上,不愿与萧皇后等人相见,等了好久,不见月美入室,不觉动疑,又加了七八分的酒意,更是忍耐不下,遂大踏步向萧皇后的宫中赶去。这时,萧皇后还正与月美、宝儿、妥娘、绛仙、杳娘在宫中闲谈。炀帝怒冲冲走入,劈头便问月美说:“你怎敢擅自地走了,抛下朕一人。”月美只是向萧皇后瞧着,不吭一声。萧皇后便向炀帝笑着道:“贱妾命月美走的,不干她的事,圣上若要降罪,请罪妾好了!”炀帝冷笑道:“你们也太放肆了,竟敢串通一气戏弄于朕!”妥娘在一旁笑道:“娘娘也是一番好意,圣上不要误会了!”炀帝瞪目呵斥说:“你逞了一张利口,专和朕躬打趣。朕如再纵容你们这班贱人,一个个都要目无君上了!”当下即命内侍说:“将妥娘、杳娘、袁宝儿、吴绛仙四人,送入冷宫,不奉朕的赦命,不得擅自任她们出入!”妥娘虽是口利,也不敢言语。萧皇后吓得也不敢劝阻。眼见妥娘四个,含泪而出。

这时的月美,却是喜上眉梢,十分得意。炀帝也不和萧皇后多语,携了月美的纤手,出宫而去。到得月美室中,各遂了心愿,狂欢了一宵。到了天明,方始交股而睡,直到午后梦回,才结束下床。炀帝便和月美告别,相约今宵再乐,月美当然喜允,殷殷相送。

萧皇后早已约齐了十六苑夫人和众美人,齐来为妥娘等求情,炀帝一是因昨夜玩得畅快,二是并不深怪妥娘四人,也就顺水推舟,命内侍将妥娘等四个赦出了冷宫。从此,再也无人劝阻炀帝。炀帝一如往常,淫乱无度。但是,他却不知道此时的天下早已大乱了。

隋炀帝为什么要远征高丽

隋炀帝大业四年,日本倭王阿每多利思北孤,给隋朝来信,其中讲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看了十分不快,传旨鸿胪卿,以后蛮夷书信如果无礼,不要再送阅。

第二年又派文林郎裴清出使倭国,倭王倒是优礼相待,并派使者随着来贡献地方特产。炀帝接见了倭使,才知道倭国东南,还有一个琉球国。就派羽骑尉朱宽入海,带着诏书前去宣抚。但是,偏偏琉球国王不肯奉诏,炀帝即命虎贲郎将陈棱发兵航海,袭破琉球,击毙国王遏剌兜,并俘虏了数千人。

炀帝闻知捷报,想起两年前曾饬令高丽王,令其朝贡,至今并未应命,再行遣使征召,仍然不来。炀帝不禁怒从心中起,决定发兵亲征。命令天下富有的百姓,买来马匹以供军用,每匹马贵至十万钱。还饬命边关将士,检修兵器装备,务求精新。一时间,把全国人都惊动起来。

到了大业七年的仲春,炀帝自江都出发,带了许多宫女,经过永济渠,仍驾龙舟,北向涿郡进发。途中向四方颁诏,不论远近将士,命令他们全部到涿郡会齐,东讨高丽。又敕命幽州总管元弘嗣,迅速赶往东莱海口,监造三百艘战船。

弘嗣不敢违慢,带领下属官吏,昼夜督造,工匠役夫立于水中,不得休息,全部自腰以下生满蛆虫,十人中几乎要死三四个。炀帝毫不顾惜百姓生命,又征调江淮以南万余名水手,三万弩弓手,岭南排镩手三万,并饬令河南、淮南、江南三处,造戎车五万辆,送至高阳,以供载运衣甲幔幕,令兵士们自己拉着赶赴军队。又调两河民夫,供给军需。还拨派江淮民间船只,从黎阳及洛口诸仓中,运输谷米,一齐到涿郡。舳舻千里,往返常有数十万人,日夜不停,死亡现象不断。

炀帝行进抵达涿郡,驻驾临朔宫,所有文武官员,全部命令当地供给住宅安居,自己在宫中迷恋酒色,比平时尤甚。只是朝征粮,暮征兵,三令五申,不管兵民死活。可惜路途遥远,多有阻碍,转运艰难,一时不能会集,只好一拖再拖。自大业七年初夏开始,直到次年孟春,天下兵民,方聚集涿郡。

炀帝不听别人劝谏,执意亲征。把全部军队分为左右两翼,左边十二军走镂方、乐浪,右边十二军走粘蝉、襄平,相继登程,要求会集平壤,共有一百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算上押运粮草的,人数还要加倍。炀帝督率中军,亲授节度。每军置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每队各百人,十队为团,步兵八十队,分作四团,团各有偏将一人。铠胄鲜明,缨拂旗幡,每个团一种颜色,色彩斑斓。前军先行,后军继进,相距约四十里。御营六军,最后出发。经过四十天,全部军队才离开涿郡。首尾衔接,鼓角相闻,旌旗绵亘九百六十里。如此部署,真是古今以来,少见少闻的军仪。

经好几十日行军,方才抵达辽水,众军总会,临水为阵。高丽兵马凭河拒守,隋军无法前进。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立功心切,不待河上浮桥架好,即率隋兵赴水接战。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世雄跃过中流,在高丽军中十荡十决,犹如猛虎,怎奈后队不能跃上,仅令三人奋身死斗,势单力孤,相继捐躯。

炀帝又命少府监何稠,督工架桥,两天即架好,诸军依次奋进,渡过辽水,在东岸大战,杀得高丽兵七零八落,死了万余人,其余残部退入辽东城。隋军乘势进攻,把辽东城团团围住。炀帝也渡辽东进,为招抚辽东人民,下诏免役十年。又下诏诫谕诸将,不得贪功轻进,今后军事进止,一律要预先奏闻,静待批准,如有专擅,就是有功,也要加罪。诸将接了这道谕旨,没有谁敢先自行动。

高丽兵守着辽东城,很长时间攻不下。炀帝心中焦急,亲自察看城池地形,只见城并不很高,城濠也不十分深,偏又如此旷日无功,想来是将士不用力所致。炀帝又出尔反尔,召集诸将谴责道:“你们竟敢拿我当木偶么?朕想东征,你们大多不愿来。现在朕已到辽东,正想看你们的作为,如真的是你们怕死,不肯尽力,难道朕不能加刑惩罚?”说至此,声色俱厉。诸将相率惊惶,一齐谢罪。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听了炀帝旨意,决计进攻平壤,自己亲率江淮水军,渡海先进,之后登岸,离平壤城约六十里,与高丽兵相遇,乘着一股锐气攻击,大获全胜,便麾兵进攻平壤城。副总管周法尚,从旁谏阻,劝他等各军到齐,然后攻城。护儿不听,带精壮甲士四万人,直逼城下。

高丽兵出来挑战,护儿督兵交锋,未及数合,高丽兵便即退回。护儿率军入城,城门也没关闭,一任隋军涌入。隋军一入城内,就分头抢掠,没有了队形。哪知城门左右的空寺中,早有高丽兵马埋伏,一声胡哨,两旁杀出,好似斫瓜切菜一般。护儿见不是路,忙鸣金收兵,军士半在城内,半在城外,内外不复相顾,死的死,逃的逃。护儿狼狈逃回,高丽兵在后追杀,亏得周法尚整军接战,方将高丽兵击退。护儿收拾残众,还屯海浦,不敢再进。

陆路上,以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为首,分兵九路,同时进发,约定在鸭绿江西岸会齐。要求人马皆带足百日的粮草,又要带上排甲枪槊,和衣资戎具营帐等类,每人须负重三石,皆不堪重负。宇文述下令军中,如有遗弃粮仗,立斩无赦。士卒不堪负担,都悄悄地掘了坑堑,把所带米粮埋藏起来,结果走到半路,口粮就已吃尽。

高丽将士见隋军面有饥色,料知不能久持,佯用瘦弱兵卒诱敌,每一交战,先行败走。自早到晚,宇文述七战七捷,恃胜而骄,遂东渡萨水,距平壤城三十里,靠山扎营。后来高丽兵四面抄击,宇文述见士卒疲敝,不可再战,只好回渡萨水,高丽兵从后掩击。隋军已无斗志,顿时惊溃,不可禁止。一日一夜,奔还鸭绿江边,又逃回了四百五十里。来护儿闻宇文述败归,也自海浦奔回。

这一战,共是九军渡过辽水,共三十万五千人,等返至辽东城,只剩下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丧失殆尽。炀帝大怒,收押了宇文述等将领,收军驰还,留下民部尚书樊子盖,居守涿郡,自驾龙舟返还东都。宇文述素来得炀帝宠爱,儿子宇文士及又娶了炀帝女儿南阳公主,炀帝不忍加诛,皆归罪于别人,杀了几个人,贬了几个人,就算了事。

过了一段时间,到了大业九年,炀帝又想要再征高丽,复征集天下兵马至涿郡,恢复了宇文述等人的官职,仍令以原官统军。孟夏四月,大军启程。宇文述等人同趋平壤。炀帝自统大军攻辽东城,高丽守兵随机守御,十多天也没能攻下。炀帝遍征攻城器具,四面扑城,想尽了各种办法,令城中防不胜防,正要一鼓攻入,不料国内内讧迭起,警报频来,遂令这位荒淫骄纵的隋炀帝,只好引军折回。

由于起兵征高丽,征兵索粮,骚动天下,百姓不堪其扰,铤而走险,相聚为盗。邹平人王薄,占据了山东长白山;平原百姓刘霸道,号称阿舅贼。高士达聚众清河;张金称聚众河曲。还有漳南人窦建德,攻陷高鸡泊,业已称王称帝……对这些,炀帝虽有所闻,还认为是一般流寇民贼,不足为患。不料,又有原楚国公杨素的儿子杨玄感,竟然率兵反叛,攻城略地,声势浩大。炀帝只好罢了征高丽之事,回兵剿叛。等到灭了杨玄感,虽然天下仍是东反西乱,闹得不可开交,炀帝却仍是念念不忘征伐高丽,以为那些小叛乱,不过是刁民作乱,不足计较。仍旧征调天下兵马,又发兵东征,群臣没有人敢于谏阻。

大业十年仲春,炀帝又率大军发往涿郡,行军途中,士卒相继逃亡,好不容易到达了怀远镇,已是夏尽秋来。大将军来护儿为前锋,率兵攻至卑沙城,高丽发兵迎敌,阵亡甚众,败奔平壤。护儿当然紧紧追赶。途中,接到高丽来使,奉书乞降。护儿飞报大营,炀帝大喜过望,见好就收,乃命将士奏凯入关。命高丽使者,回去告诉高丽王高元,速即入朝。可是,高丽使臣去了多日,高元终不肯入朝来见。炀帝有心再次整顿兵马,却已经力不从心,顾及国内乱事头疼不止。

隋炀帝的功过是非

在历史上,人们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就是他过于荒淫。而事实上,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也曾取得一些鲜为人知的政绩。此外,他在位期间,还搞了一些比较大的工程,主要是修建东都洛阳以及开凿大运河,这些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而隋炀帝修建洛阳城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国家统治。在我国历史上,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的大运河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这在当时是非常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此外,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而且大运河还对此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朝之后的元朝、明朝和清朝之所以建都北京,从经济上来看,不能不说和大运河对物质供应的有力保证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大运河功不可没。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隋炀帝向四处用兵扩张的野心从即位第一年就被激发出来了。那一年,北方的契丹族侵扰营州,被隋炀帝派出的将领韦云起击败,这使杨广用兵的信心倍增。所以在两年之后,他开始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但是,隋炀帝主要是用金钱引诱西域的商人来朝贸易,还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地方郡县要殷勤招待,他也好借此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由此也可以看出,隋炀帝十分好大喜功,而且贪慕虚荣,使得国家白白地浪费了巨大的财富。而除了让一些人觉得隋朝比较富足外,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高丽是隋朝的东边最强盛的邻国,早在隋文帝时期,高丽曾经侵扰过隋朝,杨坚也曾派兵讨伐,但是以失败而告终,无奈之下,也只好退兵,之后也没有再用兵。但隋炀帝却连续用兵三次,不但讨伐高丽未获成功,而且还耗尽了国力,不得不说,隋炀帝这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失败。

隋炀帝即位的第三年,他曾巡游到东突厥,在可汗的大帐中巧遇高丽使者。炀帝想让高丽王高元到隋朝,但是,高丽王没有给他面子,也就没有答应,为此隋炀帝大为恼火。没想到,他竟然以此为借口出兵高丽,公元612年,经过准备的第一次征伐高丽正式开始。因为长途征战,士兵士气很低。所以,有部分士兵在进军的路上将很重的粮食都扔掉,以致后来因缺少粮食无法再坚持作战,只好退兵。然而,让隋兵没有预料到的是,他们在半路上又遇到了高丽军队的伏击,结果大败而归。三十多万人的队伍,最后仅有二三千人返回。第一次征伐高丽以隋军的惨败而告一段落。

不服气的隋炀帝,对第一次的失败耿耿于怀,于是在第二年,再一次出兵攻打高丽。但是,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隋军刚到达前线,后方就出现了杨素儿子杨玄感的反叛,洛阳被重兵围攻。杨广听到消息后,心急如焚,没有办法,他只好赶忙退兵救援洛阳。大部队还将军事物资、营帐等物都丢弃在前线上,这样第二次攻打高丽的战役隋军再次不战而败。

事实上,由于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已经造成农民起义不断,隋王朝已经显露出败亡的兆头,但杨广对这些不管不顾,心里想着的仅是对高丽的憎恨。于是又发动了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这次战争在平壤附近,隋朝的水军打败了高丽军队,高丽提出罢兵讲和。杨广早就知道无法彻底击败高丽,也同意了。高丽战争以无果而终,就这样隋炀帝的政治生命和大隋朝的命运也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除此之外,我们已经了解到了,隋炀帝的生活很是奢华,他每一天都在建造新的宫殿,可以说隋炀帝讲气派不仅是对西域的使者和商人,在他巡游时也是摆足了架子。仅在第一次到南方巡游江都时,他自己乘坐的龙舟就高达四十五尺、宽五十尺、长达二百尺。上下还分为四层,有正殿、朝堂,还有侍臣们的住处。里面用金银珠宝装饰得富丽堂皇。其他的人,如皇后、嫔妃、贵人们也各自有独立的船只。仅随行的其他船只就有几千艘,前后绵延达二百里之远。可见,队伍是何等的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