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1222700000223

第223章

他是来见玉儿求情的吧,应不应该让他们见面呢,如果见了面玉儿一定会心软的,于情于理,她都没法子拒绝贾宝玉的求情,龙睿阳道:“把贾宝玉带到书房来,不许往内院传信。”

宝玉来到了王爷的书房,大礼参拜之后,发现书房内只有王爷一人,即失望又有些渴望,转眼之间,与妹妹已经身份不同,她高高在上的是个王妃,自已不过是个平民。

不想让她看见他如今的落魄样子,还是不见最好。

宝玉直接说明了来意,龙睿阳也一直在矛盾着应该怎样处置王淑人,做了忠顺王妃就问亲舅母死罪,那样于玉儿的名声不好,况且玉儿也一定不愿那样做,虽然她不曾说,但他明白她是怕他生气。

“你回去吧,本王会酌情处理的。”

宝玉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忠顺王府,心中却不自禁的想着,王爷这般严肃,妹妹与他平日是如何相处的,她会不会表面上尊贵的做个王妃,实际上却并不幸福呢。

宝玉回了贾府转诉了忠顺王爷所说的话,贾母听了后半晌方道:“那王爷也没说究竟要如何处理你母亲的事啊,最好是罚你母亲从三品变为四品,最多就是进不得宫罢了,也好过没有品级。”

祖母好贪心啊!“王爷只说了这一句,老祖宗,宝玉先回去了。”

宝玉说完要走,贾母又道:“那你见了玉儿没有?”

“没有。”

到底是宝玉有面子,贾母亲自去了几次都没能见到王爷,宝玉却完成了这个使命,看来在王爷心目当中,玉儿的份量很重,而玉儿心中还是有着宝玉的位置。

贾菱贾菖和王淑人一同被监禁在牢狱里,菖菱二人怀着必死之心倒也十分安静,最痛苦的莫过于二人的家人。宝钗做为当家奶奶理应前往关怀照顾,因为此二人毕竟是因为王夫人才有性命之忧。

带了秋纹和莺儿两个丫头,拿了些家常东西先去看望了贾菖的家人,又向着贾菱的家走去。

“二奶奶,那不是平太太吗?”

宝钗一看,可不是赵夫人正从贾菱的家中走出来,而且边走边擦着眼泪,宝钗迎上前去,说道:“平太太也来看望四奶奶。”

赵夫人道:“宝二奶奶也来了,都在家呢,进去吧。”

赵夫人带着丫头回去了,宝钗问着秋纹说道:“平太太和四奶奶的关系很好吗,还特意来探望?”

秋纹道:“奴婢以前听老人曾经提起过,平太太和四奶奶一直很要好,这菱大爷小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大夫都放弃了,还是平太太用了些土法子给救了回来,平太太和这家人好着呢。”

宝钗恍然大悟道:“原来是活命之恩啊,怪道呢,咱们家里这样忙乱,平太太还有闲心来看望他们。”

进得屋去安慰了贾菱母亲,又送了些常用之物,贾菱母亲只是哭,宝钗也不计较,这会儿她正伤心,哪还有心情顾虑些别的。

龙睿阳的伤已慢慢好转,因刻意的回避着朝中众人及太后一党,这些日子以来足不出户,只与黛玉在房里耳鬓厮磨,偶尔去得书房安排些事情,又回来与黛玉说话。

这几日因受了伤才发现,原来小妮子还挺会照顾人的,一直以为她是个大家千金,一向只有别人伺候她的,没想到小妮子把他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很会嘘寒问暖。

龙睿阳觉得这伤真是太值了,黛玉这两日经常亲自下厨为他做吃的,而且已经拿捏住他喜欢吃肉的口味,真是幸福透了。

梁知有来给龙睿阳把脉,趁着黛玉不在房里,说道:“王妃昨儿问起,她是不是身子不好,这么久都没有身孕。”

龙睿阳有些不悦,黛玉怎么没有和他提起,却和一个外人说这些事。反过来一想,黛玉应该是很想有身孕的,才会背着他去问梁知有,小妮子,才嫁过来几个月呢,他都不介意,她又急个什么。

不过既然黛玉着急,那就让她快些有了身孕吧,这一晚龙睿阳想和黛玉亲热,反被拒绝,看着他那张不高兴的脸,黛玉道:“你身上还有伤呢。”

“这点小伤早好了。”

“伤筋动骨要一百天呢,梁大夫说你要好好休息,虽然没碰到骨头,可是伤的很深呢。”

龙睿阳贴着黛玉的耳朵说道:“你不是想早些有孩子吗?”

黛玉的脸登时红了,双手捂着面颊不敢拿下来,龙睿阳也不难为她,整个人圈进怀里,说道:“这又有什么好害羞的,我倒觉得你晚些生才好,趁着如今还没有,把你的身子调理的壮实些,谁跟你说过这些事吗。”

黛玉伏在他的怀里,手以拿了下来,说道:“也没什么,就是那日进宫,马贵妃悄悄的问我可有没有呢,还说王爷已经而立之年,一定着急,说她刚得了个方子,吃下去保准生个男孩,问我要不要试试。”

黛玉的声音越来越小,龙睿阳道:“什么偏方都不许吃,就是想吃些什么补药,也要得到王太医和梁知有的认可,不许乱来。”

“你不想要个男孩吗?”

“相比之下,我倒更喜欢小公主。”龙睿阳捧起黛玉的脸,说道:“长的像你的小公主,你瞧我怎么宠着她。”

听了他的保证,黛玉心安了许多,若是他更喜欢男孩压力可得多大啊,母亲当年就是为了给林家留后,拖着病弱的身体在好不容易生下她之后,又一次的有了身孕,母体弱,弟弟出生之后,身体也很弱,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