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续红楼之黛玉的爱情
1222700000249

第249章

龙睿阳瞪了他一眼,说道:“还是留着你自已用吧。”

刚刚出了皇宫,就见刑部堂官苏大人走了过来,龙睿阳心道,他还挺尽心的,这会离早朝还有点时间,来的这么早。

苏大人走到跟前,说道:“回禀王爷,罪妇原荣国府太君贾史氏昨晚死在刑部大牢里了。”

龙睿阳停住脚步,问道:“怎么死的,她自尽了吗?”

苏大人道:“臣已经请仵作来验尸了,但看表面并没伤痕,也没有服毒的迹象,应该不是自尽。”

龙睿阳道:“刑部层层把守,总不会是他杀吧。”

苏大人听王爷的话说的重了,忙道:“王爷恕罪,臣的意思是,贾史氏已经是个八旬老人,又逢遭大难,或许已是寿终正寝了。”

这个可能性倒是大的一些,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玉儿的身上,黛玉昨儿虽然没有直接拒绝她,但被自已强行带走,或许贾史氏绝望之际,才生无可恋,以致身亡。

真是便宜了她!

宝玉去刑部大牢领出了贾母的尸首,只是简单的棺殓下,因京城再没有别的牵挂,宝钗建议着不如回了南京老家,在那里薛家还有一处老宅并没变卖,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王夫人有些迟疑,这会已近年下了,而且很快就到了来年****之时,不说京城到南京路途遥远,也许刚刚走到了南京,就到了比试的日子。宝钗劝道:“去了南京也可以考,那边也是有考场的。”

王夫人这才放下心来,这京城也确实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好歹还有个妹妹可以收留,那仍然当着官的哥哥,只送来了一千两银子,再不露面,原来那么深厚的情谊,在贾府落魄之后,也变的一文不值。

两个老家人轻手利脚的先一步回了南京打点房屋事宜,已经决定要走,王夫人反而着急了起来,和薛姨妈几个忙碌的整理着行装。

宝钗想和黛玉告别,姐妹一场,虽然也有着许多的恩怨,其实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宝玉,这些日子以来,宝钗常常想着,若是没有嫁给宝玉,会不会比现在更有一番不同,嫁一个普普通通,却家境殷实的人家,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举案齐眉。

或许也能像黛玉一样得到一个男人的真爱,为了她再不娶妾呢,治了这么久的病,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宝玉还担心着紫鹃的身子能否坚持着长途跋涉,好在紫鹃并没有晕船的毛病,那就做船先到苏杭再转到南京。

看着紫鹃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宝钗心中充满了渴望,王夫人并不追问为什么成亲近一年了都没有身孕,宝玉也不追问,这让宝钗心中的难过稍稍减少了些。

一身简简单单的服饰,头上只插了两根簪子,宝玉反倒觉得她比以往清新亮丽的许多,和她说话也带了些许的暖意,也知道关心她的衣服够不够暖,在回过身去的时候,宝钗感动的泪夺眶而出,这还是第一次从宝玉那里听到这样的话,只要他的心里有她,能够给她冰冷的心一丝温暖,跟在他的身边,受多少苦楚,她都是乐意的。

宝钗的心不再冰冷,那份从心里向外散发着的喜悦连薛姨妈王夫人都感觉了出来,心里琢磨着送黛玉什么样的临别礼物好,选来选去的也拿不定主意,后来一想,干脆算了,黛玉会缺什么呢,不如就只见面说几句话吧,在京城的最后一面了,黛玉会见她吧。

知道宝钗他们要离开京城了,黛玉的心中多了几分伤感,也不过一年的时间,却已物事人非。还能够重新坐在一起喝杯茶,不光是黛玉想不到,连宝钗也没有想到。

“从前的一切都是我的不对,我也已经受到了惩罚,王妃就别再生我的气了,我这一生命运多桀,记得当时王妃在贾府住着的时候,王妃常常羡慕我母兄倶全,其实我又何偿不羡慕王妃获得了很多人的感情呢。”

黛玉道:“姐妹们相处都是一样的,你刚刚住进贾府之时,她们都说你年纪虽比我们大不许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连丫头们都言我不及你,其实我听着这些话心里也不舒服,只是埋在心底罢了。”

宝钗笑道:“小丫头们都爱和我亲近,也不过是因为我的一些小恩小惠,我冷眼瞧着,大观园中的姐妹们都更愿意去你那里,我的蘅芜苑花开的再好,却少有人来,虽然王妃偶尔爱使小性子,却是个真性情的女子,相较之下,我不如你。”

黛玉没想到宝钗能说出这些话来,也许是因为今日一别,此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面,才让她把这些从前心中所想说了出来。黛玉微笑道:“对于我和姐妹们来说,宝姐姐不是朋友,倒更像一位大姐姐,也许是因为年龄上的差距?使得你比我们成熟许多,连云妹妹都常说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

宝钗掉了泪,自已擦掉说道:“我知道你真心把我当姐姐,可我心里不服气,论美貌我并不输你,大家都说你有才,其实我也是在诗词上下过功夫的,所以那会我一直很嫉妒你。”

“宝姐姐的诗词浑厚,不若我的缠绵悲戚,其实更胜我一筹,我因经历过父母的离别滋味,虽亲戚环绕,常常只觉孤单一人,因此才在诗词中体现的明显。”

宝钗道:“王妃哪里会孤单一人,不说宝玉和妹妹们,就连凤姐姐对你都比对我更好些,我劝宝玉上进,反而惹的宝玉对我反感,我帮湘云办螃蟹宴,湘云后来也跟我生分,我送赵姨娘东西,探春却认为我瞧不起她,我根本就没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