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古时兵法今时用
12285800000035

第35章 将帅的成功之道(5)

如果我平日以忠信对待他人,怎么会不被他人信任?如果我平日里能以礼尊敬地待人,怎么会有人对我说侮慢的话?即使他人存在不对的地方,也不至于破口大骂。如此的愤怒暴戾,几乎忘记了自己和亲信还在此处!这件事情有三个大的过错,第一是平日里不够敬重诚信,导致误会太深;第二是有时一语不合,就忿恨无礼;第三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后,他人平易,我却依旧强悍不近人情。不说出粗俗、伤人的话,怨愤之言也不会用在自己的身上,这些都不了解,怎还敢奢求其他?要从此谨记,切记,切记。

人不省思,难有自知自明;人不羞愧,无以知耻后勇。常见泼妇骂街,在于其不知省思。如果以为自己无咎无过,那也就关上了成长的大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过而能改,方可不断长进。改的关键就是能自知,能自明,能知耻,能后勇。《三国演义》里塑造诸葛亮的形象,并不是说他百战百胜,而是强化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感动后人;再就是描述他如何错而能改,败而能全,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将苑·自勉》中说:

圣人则天,贤者法地,智者则古。骄者招毁,妄者稔祸,多语者寡信,自奉者少恩,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那些骄横狂妄的人,必然自大躁动难以自持,这样就容易给敌人留下进攻的机会,进而自取灭亡。关羽败走麦城,就是因他平日骄横狂傲所致。而那些言语过多的人往往轻浮不实,这样必然降低他在团队中的威信。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尽量少说一些无关紧要、轻浮琐碎的话。在关键时刻必须要发言的时候,更要斟酌揣摩如何使自己的话简练厚重,一语中的。所谓“言多必有失”,每一个人都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说话更加得体,稳重。

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赏罚得当,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不避微,罚必取贵。只有这样,才会在团队中树立起威信,才会博得属下的拥护和爱戴,也只有这样的团队才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张飞敬爱君子,而厌恶小人。刘备常常告诫他说:“你刑杀太重,并且天天拿鞭子鞭打士卒,今天将令在你的手中,是惹祸端的来源啊。”张飞仍不戒慎。果不其然,刘备攻伐吴国的时候,张飞率领士卒万人,从阆中出发,到达江州。发兵的前夕,张飞帐下的将领张达、范强把张飞杀死,砍下张飞的头,顺流投奔孙权去了。张飞性情豪放有余而谦谨不足,最终因此丧命。

关于“自责”修养的论述,《曾胡治兵语录》中也讲道: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只有在经历苦难后才能真正地成长,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之所以能够从普通人变成“人上人”,就是因为在“苦中苦”里磨砺锻炼了自己,使得自己的修为与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历代王朝似乎都难以摆脱这样的“怪圈”:祖上打天下的时候风餐露宿,马革裹尸,开国之初的几代君王也大多能够励精图治,可王朝中期以后的君王,皆是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就难免出现那些既无“文治”又无“武功”的亡国昏君了。其关键在于,后代有优裕的物质条件,子孙自幼不必磨炼便可安享国家和社会的优待,以致少年跋扈,在下属的奉承中自以为才学盖世,浪荡浮华,最终毁在不知天高地厚上。这也是中国很多家族企业难以长久发展的原因。

经历磨难的人,往往由难察易,见微知著,胸怀坦荡,既不会因为人生际遇而放弃追求,也不会因事业成败而迷惑失措。举例来说,鲁肃为人方正严格,不在意娱乐玩饰,节俭简约,不迷恋于世俗的喜好,治军严正,发布的命令一定执行,虽在军阵之中,手也不离开书本,思想宏远,有超过一般人的聪慧。周瑜死后,鲁肃作为东吴的大都督,独支危局,虽然无论武功还是韬略都不及周瑜,但他凭借严于律己、做事谨慎而又勤勉力行,使得东吴能够稳定发展。

广远:一要“上接天线”,深入领会上级领导所传达的精神,二要“中接网线”,充分了解和学习身边的人,三要“下接地线”,要与下级或底层人员建立好联系,此为“广”。在把握现在的处境和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预测出事情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即为“远”。

“广”即“开阔”,言思虑较全面;“远”即“纵深”,言考量较久远。作战决策的谋划考量,要做到“上接天线、中接网线、下接地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

所谓“上接天线”,就是说要深入领会上级领导所传达的精神;所谓“中接网线”,就是说要充分了解和学习身边的人;所谓“下接地线”,就是说要与下级或底层人员建立好联系,充分地了解、把握他们的所思所为,此为“广”。

所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是要在充分了解、把握现在的处境和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预测出事情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即为“远”。《曾胡治兵语录·将材》认为:

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为将要智略深远,胸襟开阔。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当年刘邦攻下咸阳,各位将领纷纷争夺王府中的金银财宝,将其瓜分带走,只有萧何,最先进入秦国丞相御史令等法令书籍所藏之处,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细致地了解天下各处要塞,户口的多少,各地的强弱,民众所苦恼嫉恨的事物。这就是目光远大,思路缜密。

《将苑·将器》中说: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

在选拔将领的时候,要根据人不同的格局来任命给他们不同的职权。格局不同,人的层次也不同:

善于监督别人、挑毛病的人,虽可以让大家服从,但这种人只能做最低级的管理者,他的管理方式限制了管理的规模;

工作起来废寝忘食,谨慎入微的人,可以管理一百人的队伍,这种人往往爱岗敬业并且善于沟通和交流;

坦率而有思虑,勇敢而善于作战的人,可以统领一千人的队伍,这种人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同时又坦率果敢,能够以身作则;

相貌堂堂,知人善任,体察冷暖,这样的人可以做万夫之将;选贤任能,谨言慎行,心胸宽广,善于理事的人可以为十万人之将。“闲于理乱”,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一点区别于“十夫之将”。

当管理规模较大的队伍时,那种事无巨细、无不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是不现实的,只有善于选贤任能,善于协调运作,才能够提纲挈领地把工作做好。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说的就是他能够运筹帷幄,安排手下的人各司其职,很好地调动军队,取得战争的胜利。

天下之将是对军队高级将领格局的描述:对待部下、百姓的时候要秉持仁爱之心,这样就能够内得民心,外交诸侯,能够坚持诚信、秉持道义,在各国间树立威信,赢得他国的赞许与支持。

在这其中,最难的是“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即要求为将者博学多才,具备全面的业务素养。行军打仗,对天气变化、地理形态、人员管理等都有全面的要求。在古代,人们仅能够用肉眼观测到天气变化,若能够预测出未来几天的天气,就可以据此来安排军事计划。如诸葛亮借东风,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似乎是小说作者“欲显孔明之智而近乎妖”,实际上根据星象、历法以及动植物的微妙变化,都可以对气象进行预测。“下识地理”就更容易理解了,《孙子兵法》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讲在行军、作战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哪些地形有利,哪些地形有害,都进行了细致的论述。

格局宽阔,胸襟博大,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方可为天下折服。在古代,地区文化差异较大,能够做到这点其实是很困难的,也正因如此,那些能够摒弃地区和族群之别,拥有博大胸怀的人,才能最终成就大业。

赵武灵王摒除“华夷之辨”的局限,果断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在战国中后期迅速成为七雄之中的强国。秦皇汉武对于开发西南、东南都很积极,促进了这些地区与中原的联系。北魏武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率先着汉服、改汉姓,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北魏的发展壮大和南北民族的融合。唐太宗李世民具有鲜卑血统,这使得他摒弃了南北朝以来的民族偏见,在朝廷上唯才是举,使少数民族将领得到重用,在民间更是鼓励民族交往和通婚,一系列举措不仅为自己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更是成就了大唐王朝的盛世。

能成大事者,不是因为其家业大,资金足,而在于其胸怀博大,眼界开阔,既能目光长远,又能思路缜密;既能担当大事,又能注重细节;既能进行战略规划,又能遂行战斗任务,这才是开合有致、进退有据、宠辱不惊的将帅素养。

四、将材:明得失、用刚柔、晓顺逆、通性情

所谓“将材”,指的是作为一名将领所应具备的能力。《将苑·将材》中把将领分为六种:

一是仁将,这类将领善于用道德去引导属下,以礼制约束属下,能体察属下的饥寒劳苦,以仁爱之心去关爱属下。

二是义将,这类将领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秉持天道大义,不为名利所动,甚至置生死于度外。

三是礼将,这类将领身份高贵却不骄傲,打胜仗而不恃功自大,贤能有为而能屈居下位,刚毅果敢而能忍辱负重。

四是智将,这类将领能出奇制胜、转危为安,一切皆能运筹帷幄。五是信将,这类将领赏不避微,罚必就大,军纪严明绝无私心,能在军队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六是大将,这类将领见贤思齐又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又刚毅果敢,勇冠三军又满腹韬略。这六种将领,各有不同的特征,不可能一人全部具备,而应作为一种德行方向,成为衡量一个将领才能的参照。这个定性式的参照显得过于笼统,我们可以结合更多兵书,来看一个好的将领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才能。

明得失:一个将领,最忌讳不知得失进退,如果说进退是战术问题,得失则是战略问题,这其中不仅是个人得失,更是国家、组织的得失。对个人而言,有时候进不一定是好,所以曹操对劝自己称帝的人说,这是将他架在炉子上烤。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清楚每一次举动的得与失,力求全面地考虑问题,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行动。如果利大于弊,就选择行动,并要防止不利局面的出现,或者将不利的结果最小化,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在行动之前考虑清楚的。对于这点,《将苑·将善》有如下表述:

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所谓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将领首先应该具备的五善,实际是四种指挥能力:一是善于了解和把握敌情,并做出合理的分析,根据敌我形势的对比和变化,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这就要求将领抓住机会,避实击虚,实现己方利益的最大化。“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说的就是要有全局观,要深谋远虑。

二是善于把握进退之道。要懂得何时进、何时退,如何进、如何退的道理。所谓“退”,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自足”,即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第二层是“以退为进”。“退”的目的在于“进”,一时的退避,实际在为前进一步蓄积力量。

《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这是以退为进、沽名钓誉的“终南捷径”。古语说“伴君如伴虎”,作为臣下更要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高人蔡泽所论述的“进退盈缩,与时变化”的道理,以告诫功臣要学会退却。他说,商鞅为秦孝公实行变法,统一度量衡,调整赋税,开垦土地,教授民众耕种的方法,操练士兵,使秦国家富足,天下无敌。商鞅功业初步建成,却被处以车裂。

楚国拥有百万的士兵,秦将白起率军作战,一次战争夺去了楚国的鄢地和郢地,再战销毁夷陵,南攻吞并蜀、汉,北攻赵国,坑杀四十万赵军。赵、楚两国慑服于秦,畏惧白起的威猛。可当白起夺下七十多城时,却被赐死在杜邮。吴起辅助楚悼王变法,罢免无能之辈,废除无用之官,使得楚国政风整齐;楚军南攻下杨越,北吞并陈、蔡,破除诸侯对楚的围攻,在此时,吴起却被肢解了。越大夫文种为勾践开辟荒野,建立城邑,栽种谷物,集中国力,灭掉强吴,却被勾践杀害。这四个人,都是在成就功业之后,没有及时离开,招致了杀身的祸端。因而,高明的将领能够不恋战,不贪权,不慕荣华富贵。范蠡懂得这个道理,超然远避,成为了富有的陶朱公;韩信不懂此理,直至临死才发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感叹,而同朝为官的张良就深识此理,懂得功成身退,得以保全其身。

三是要掌握国家的虚实情况。指挥员不仅要掌握战场上的情况变化,更要关注双方国内情况,因时因地调整作战计划,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兵法百言》指出:“善用兵者,审国势己力,师武财赋,较于敌以立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越国向吴国借贷粟粮,第二年的时候,越国的庄稼成熟了,挑选了精良的粟种,用锅蒸熟,还给吴国。吴王得到越国还回的粮食,对太宰嚭说:“越国土地肥沃,粟种很好,可以留着让我国的百姓耕种。”结果粟种不能发芽,吴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越国趁此机会讨伐吴国。

四是要上知天文,下察地理,中晓人事。这样才会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作战策略以取得胜利。《明史·朱升传》记载朱升在石门归隐,多次躲避官兵、盗贼的追捕,朱元璋来到徽州,因邓愈推荐,召朱升来询问天下事务。朱升回答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正是听从了朱升的建议,低调扩军,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实力,最终建立起朱明王朝。

《将苑》在此基础上,还对将领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战欲奇”。行军打仗要出奇制胜,即《孙子兵法》所讲的“以正合,以奇胜”。《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大将军卫青姐姐的儿子霍去病,因擅长骑马射箭,两次随从大将军出征,奉皇帝的诏命,分拨壮士给他,并任命他为骠骑校尉。由于卫青为主攻,霍去病率领轻骑八百,直驱敌军指挥部,以奇兵取胜,一战成名,被封为冠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