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产后恢复完全攻略
12346300000009

第9章 产后常见病症——及时发现,妥善处理 (1)

第四章 产后常见病症——及时发现,妥善处理 (1)

经历了“怀胎十月”与“一朝分娩”的新妈妈,体力大量消耗,身心疲劳,子宫及****内的创伤有待修复,全身个系统的生理变化有待调整,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产后调养与保健对于对于产妇来说,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妊娠和分娩。产后的异常现象与病症应及时发现,并且妥善处理。否则不仅会影响产妇的健康,增加疾病的困扰,还可能干扰对宝宝的正常哺育,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毫升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24小时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如果为分娩24小时之后发生的大量出血,则称为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处理不及时将可能危及生命,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产后出血的原因

◎子宫收缩无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而出血,这时要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并使血流逐渐缓慢,而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产妇体力衰竭,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以及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上述这些情况,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机能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

◎由于胎盘问题而引起的出血。胎儿娩出后,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其他部分尚未剥离,或大部分排出,还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腔内,都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有时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内,不能自然分离,而从其他已剥离部分出血,这种出血量往往很大。

◎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也可发生大量出血。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助产时,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裂伤重时可发生大出血。如果施行会阴切开后,不注意止血,也可造成出血过多。

◎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如果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产后出血,虽不多见,但后果非常严重。

◎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DIC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征、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遇有上述疾病,就应想到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应预先作好补液和输血的准备。

产后出血的防治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预防措施应贯穿在孕产期各个环节。

◎首先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不宜妊娠者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合并肝炎者,孕期应积极保肝治疗。

◎对具有较高产后出血危险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这类情况包括:①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②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③有子宫肌瘤剔除史者;④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者;⑤妊高征者;⑥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⑦宫缩乏力、产程延长;⑧实施胎头吸引、产钳等助产手术助产,特别是并用宫缩剂者;⑨死胎等。

◎孕中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铁剂,预防孕期贫血发生。

◎产程进展缓慢已有宫缩乏力者,除常规胎肩娩出后给宫缩剂外,产后应持续给予小剂置促宫缩的药物,这样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加强产程的观察、处理、避免急产发生,防止产道裂伤,提高接生技术,防止严重会阴裂伤的出现。

◎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及时发现胎盘残留,避免因之而导致的宫缩力差,产后出血增加。

◎产后2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每30分钟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鉴于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应加强这一阶段****出血的观察,当然也不能忽略产后24小时以后的****出血情况,****出血多时也应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仍有极少数人会发生子宫大出血,医学上称为晚期产后出血,较少见,一旦发生对孕妇危害严重。多数因为胎盘、蜕膜残留,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内膜复旧不全。另外,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缝合不佳者均会引起晚期产后出血,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仔细查找原因给予恰当处理。

◎此外,产妇应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早期哺乳也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流血量。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即俗称的“月子病”。它广义上是指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凡是妇女在产褥期中由生殖器官被感染而引起的一切炎症,统称为产褥感染或产褥热。此病多发生在产后10天内,也可发生在产褥期的其他时间。

过去产褥感染曾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现在,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采用无菌接生技术,抗生素的普遍应用,使炎症在早期就已得到控制,严重的产褥感染已很少发生。但在偏远、落后的地区,产褥感染还威胁着产妇的生命。

产褥感染的原因

正常妇女的****内寄生着大量的细菌,但大多数不致病。女性的****还有自净作用,子宫颈粘液栓和羊水中所含的抗菌物质对细菌有杀灭作用,这是自身抗感染的能力。当这种能力遭到破坏时,就构成了产褥感染的潜在危机,引起产褥感染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身抵抗力下降

产程过长使产妇极度疲劳,体力消耗很大,产后失血过多,导致贫血又未及时纠正,产道损伤等均可使产妇本身的抗病力减弱,易致细菌繁殖感染。

宫口开放

产后宫颈口尚未闭合,子宫内膜原胎盘附着部位又有创面,产后的血性恶露又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也为细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卫生意识较差

产前、产后不注意卫生,临近预产期时仍有性生活,尤其是由于性生活而导致的胎膜早破,更为细菌侵入产妇宫腔提供了机会。

接生者缺乏无菌观念

如接生用的手套、器械未经严格消毒,也是造成感染的原因。

其他因素

如产妇原有****炎,上呼吸道炎症,或其他部位的炎症,未得到及时控制而累及生殖器官,引起感染。另外,胎盘残留、产后营养不良等也是造成产褥感染的诱因。

产褥感染的表现

感染发生后,生殖器官的各个部位均可受到影响,由外向内、由轻到重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会阴、****、宫颈伤口感染

如会阴切开伤口感染,局部红肿、化脓,压痛明显,拆线后刀口裂开。

子宫内膜炎和子宫肌炎

细菌沿胎盘剥离面侵入,发生在产后3~5天,恶露有臭味,子宫复旧不好,有压痛,重者发烧、寒战。

盆腔器官的感染

炎症进一步扩散,可引起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于产后5天出现寒战、高热、下腹疼痛,输卵管和盆腔均可有脓肿出现。

盆腔腹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

上述炎症进一步发展,使盆腔器官与大网膜、肠管之间互相粘连,病人表现寒战、高热、全腹剧痛,腹壁紧张而硬,用手下压腹壁疼痛难忍。

血栓性静脉炎

常发生在产后或手术后7~10天,病变在盆腔内的静脉血管,如子宫、卵巢及髂内静脉血管。病人往往寒战、高热,反复发作,持续数周,很难与盆腔腹膜炎区别。若静脉炎的病变在下肢,多发生在股静脉、腘静脉或大隐静脉,表现下肢疼痛、高热,局部静脉压痛或触之如硬条索状,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

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当感染的血栓化脓时,易液化脱落进入血循环,引起脓毒血症,多发生在肺部,如肺脓肿、胸膜炎及肺炎,其次是肾脓肿,主要是左肾,患者可有蛋白尿、血尿及肾部疼痛。还可在皮肤、关节和脑部发现脓肿病灶,往往持久不愈,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炎症进一步扩散,引起败血症,全身出现中毒症状,昏迷、休克,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产褥感染的防治

一旦患了产褥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使用针对性强、敏感性高的抗生素。患产褥感染的产妇要充分休息,最好不要给小孩喂奶,宜暂停一段时间。

产褥感染的妇女应取半卧位,能活动者可经常坐起,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同时也可使炎性渗出液局限于盆腔最低处,减少炎症的扩散。注意营养饮食,静脉输液,降温,病情重者应停止哺乳,贫血严重者应输血。

感染的刀口应及早拆线,换药,理疗。盆腔脓肿应当切开排脓、腹腔脓肿应开腹引流;子宫感染严重者,可考虑切除子宫。

防胜于治,预防产褥感染有一下9大策略:

分娩预防措施

接生时避免过多的****检查和肛诊,对胎膜早破、产程长、手术产者,应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保证充足休息

分娩之后产妇身体消耗很大,如果感觉身体不适的话,就一定要多休息。如果家人可以帮助,尽量把宝宝交给家人照顾,妈妈应专心休息,如此才能加速体力恢复。

保证充足水分

有些产妇因为传统坐月子的禁忌而不愿意多喝水,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感染或是排尿不顺的产妇而言,水分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毫升左右的水。

保持清洁卫生

应注意恶露的排出及勤换卫生棉垫,通常医院会教导产妇如厕后以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等到恶露结束就不再需要进行冲洗。

保持伤口干燥

如果是剖宫产,那么在产后7~10天后才可以开始淋浴。之前可先以毛巾擦拭身体,这样才能减少伤口发炎。平时伤口应该随时保持干燥。

讲究适度营养

产后营养很重要,但要讲究适度摄取,这样才有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及抵抗力增加,进而减少发炎情况,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几率。如果已经发生产褥感染,那么最好停止米酒料理的食补食物,例如麻油鸡等,以免发炎情况更加严重,增加体力负担。

适当锻炼身体

产后尽早下床活动,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避免性生活

妊娠晚期应避免性生活及盆浴,产后6周内不宜进行性生活,通常建议等产后42天复诊后,由医师诊断身体已复原,然后再恢复性生活比较适宜。

切勿自行服药或停药

只要是对症下药,产褥感染很快就能得以解决,但是一定要遵照医师指示按时用药,不要任意停药,或是自行服用退烧药,这样才不会引起其他更多的并发症。产后10天内还需要定期测量体温,随时留意其他身体状况。

产后风

产后风,又叫“月子病”,是指妇女在生育之后,感受了风寒及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的一系列的毛病。其中以关节疼痛者居多。

产后风的原因

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因为各种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至少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如果这期间调理不当,很容易受到产后风的折磨。

产后风的原因大体分为两种。一个原因是因为分娩而虚弱身体受到风寒,寒气从下腹部开始扩散全身。

另外一个原因是关节的过度活动。分娩前尽管没有过度活动关节,但产后,如关节内滑液囊的滑液分泌不良,稍微劳累就会出现手腕发麻之类的症状。这是由于产后血液损失过多,或者营养不足,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此外,产妇情绪犹豫,或者急躁、生气,以及产后过早同房的产妇,也容易发生产后风的症状。

高龄分娩、难产、剖腹产、多次流产的产妇更易患产后风。一般在产后8周后出现症状,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因此一定要注意。

产后风的表现

产后风表现为产后眩晕、头沉或疼痛,腰部、膝盖、脚腕、手腕等发麻、发痛,冒冷汗,身体发冷,哆嗦等症状。尤其是,如果患上产后风,就会阻碍子宫的血液循环,出现淤血,降低生殖器官及泌尿系统的机能,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身体乏力、心慌或者心悸、食欲骤降等现象,就应怀疑有产后风可能。病情严重时,即使是三伏天,也要穿棉衣,没有被子也不能入睡。

产后风的防治

避免受寒

产妇在产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凉水,饮食方面不能吃凉或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用冷水洗手洗衣服。平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身体劳累或精神刺激。不仅是正常分娩的产妇,剖腹产,自然流产后的女性,也有患产后风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注意。

尤其秋冬季节,刮风多,夜间或晨间气温比较低,在日常通风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关闭窗户。产妇坐月子期间,晚间、晨间如厕,要注意保暖,防止诱发产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