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容保健实用偏方
12369100000021

第21章 寻常疣

第十八节 寻常疣

寻常疣为病毒所引起,相当常见,多发生于青少年。常为局部型,有时可泛发身体各部位,称多发型疣。现代医学认为,本病诊断主要根据好发于青少年手背等粗糙部分,为较硬的疣状突起,无自觉症状,多有自愈趋向等。起初的皮损多为针头大的隆起性丘疹,渐增大至豌豆大或更大,圆形或类圆形,表面干燥粗糙,触之坚硬,呈灰黄。中医称寻常疣为“千日疮”,认为本病为风邪搏于肌肤而变生,或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治宜活血化瘀,养血祛风。

一、风邪外感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多于春天发病,常有外感病史,伴上焦风热之证,瘙痒明显,皮损以淡红色为主,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偏方1

【组成】大青叶15克,菊花15克,桑叶15克,木贼15克,板蓝根15克,马齿苋30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杂志》

偏方2

【组成】土茯苓30克,紫草30克,大青叶30克,苦参10克,三棱10克,夏枯草10克,莪术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

【功效】化湿解毒,活血散结。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马齿苋50克,败酱草30克,板蓝根30克,紫草20克,金银花20克,茜草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消疣。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木贼30克,板蓝根30克,丹参30克,薏苡仁30克,香附20克,川芎20克,紫草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1剂,用煎液热浸手足,每次20~30分钟。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芦根6克,牛蒡子6克,桑白皮6克,桔梗6克,板蓝根15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甘草3克。

【功效】活血化瘀,消疣。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药研究》

偏方6

【组成】木贼15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紫草10克,马齿苋30克,蒺藜15克,败酱草10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奇难杂症》

偏方7

【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淡竹叶12克,当归12克,防风12克,泽兰9克,大青叶15克,红花6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瘀。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杂志》

偏方8

【组成】丹参3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紫草10克,香附15克,木贼10克,板蓝根10克,白鲜皮10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偏方9

【组成】木贼1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紫草10克,马齿苋30克,蒺藜15克。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实用中医皮肤病学》

偏方10

【组成】板蓝根40克,大青叶30克,土茯苓20克,当归15克,栀子15克,金银花15克,赤芍10克。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3次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二、肝郁血瘀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疣体小、苍老而坚,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或晦暗,舌苔暗黑,脉象弦涩。

偏方1

【组成】桃仁9克,红花9克,穿山甲9克,生地黄9克,牡丹皮9克,白术9克,白芍9克,赤小豆9克。

【功效】活血化瘀,消疣。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三棱9克,莪术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红花4克,干蟾皮4克,甘草4克。

【功效】活血软坚,消疣。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20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要注意干蟾皮剂量,防止中毒。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磁石30克,石决明18克,紫草24克,鸡血藤24克,夏枯草12克,当归9克,僵蚕9克,防风9克,穿山甲9克,赤芍6克。

【功效】平肝活血,消疣。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仙茅9克,枸杞子12克,补骨脂12克,熟地黄15克,茯苓15克,肉桂6克,防风3克,甘草3克。

【功效】温肾养肝,散寒润肤。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柴胡5克,香附10克,紫草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当归10克。

【功效】疏肝行气,活血化瘀。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杂志》

偏方6

【组成】当归12克,玄参12克,板蓝根15克,桃仁6克,山豆根6克,甘草6克,丹参30克。

【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红花10克,紫草10克,马齿苋15克,木贼10克,益母草10克,丹参10克,夏枯草10克。

【功效】活血化瘀散结。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8

【组成】蜈蚣2条,全蝎3克,蝉蜕12克,丹参12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石膏30克,薄荷3克。

【功效】清热活血,除疣。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饭后半小时服用。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注意蜈蚣和全蝎等药物的用量,以免引起中毒。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9

【组成】赤芍10克,生姜10克,桃仁10克,川芎6克,红花6克,老葱3根,大枣7枚。

【功效】活血通窍,祛风止痒。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20天为1个疗程。

【来源】《医林改错》

偏方10

【组成】桑叶10克,野菊花10克,僵蚕10克,制大黄10克,紫草10克,红花6克,土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板蓝根15克。

【功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制法】水煎。

【服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