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容保健实用偏方
12369100000006

第6章 常见病的美容偏方 (1)

第2章 常见病的美容偏方 (1)

第一节 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的主要症状是头发油腻,如同抹了油一样;也有的焦枯发蓬,有淡黄色鳞屑固着难脱;或灰白色鳞屑飞扬,自觉瘙痒。西医认为这是由于头部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头部毛囊根部堵塞,头发无法从毛囊获得足够的营养,导致头发脱落。

中医认为本病有两种原因:一是血虚风燥,血虚生风,耗伤阴血;二是肝肾阴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头发则表现干枯脱落。

一、血虚风燥型

病人典型症状表现:早期脱发。秃斑1~2块,边缘整齐,偶有微痒,伴头晕失眠,身体乏力,面色苍白,筋脉拘急,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细数。

偏方1

【组成】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熟地黄15克,制何首乌15克,菟丝子15克。

【功效】养血祛风,安神潜镇。适用于血虚风燥型脱发。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血热盛者忌用。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桑叶500克,芝麻叶500克。

【功效】祛风止痒。适用于血虚生风者。

【制法】将药以米酒水煮沸。

【用法】取水浴发。

【疗程】可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血寒血热者不用。

【来源】《千金方》

偏方3

【组成】麻油10克,当归10克,紫草10克。

【功效】养血止痒,解毒润肤。适用于血虚痒甚者。

【制法】后二味药同煎,药枯滤渣,加入麻油再熬,溶化待冷,涂患处。

【用法】每日3次。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血热及血寒者不宜用。

【来源】《外科正宗》

偏方4

【组成】浮萍10克,侧柏叶10克,墨旱莲10克,蔓荆子5克,青蒿5克。

【功效】凉血养血,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者。

【制法】将上药浸于60%乙醇中,制成酊剂备用。

【用法】用时涂擦头皮,每日2次。

【疗程】2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注意事项】血寒者不宜用。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侧柏叶10克,骨碎补10克。

【功效】止痒生发。

【制法】将上药加入85%乙醇100毫升中,浸泡2周后过滤去渣即得。

【用法】每日外涂患处数次,每次1~5分钟,以皮肤有发热感为佳。

【疗程】一般连用半年以上。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侧柏叶240克(焙干),当归(全身)120克。

【功效】养血活血,止痒生发。

【制法】将药共研细末(忌铁器),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每服50~70丸,早晚各1服,用黄酒或盐汤送下。

【疗程】10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7

【组成】当归500克,柏子仁500克。

【功效】养血润燥,止痒生发。

【制法】将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每次吞服6~10克,每日3次。

【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8

【组成】黑芝麻400克,大枣400克。

【功效】养血补血,乌发增发。

【制法】将黑芝麻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取出晒干,将大枣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成膏状,将大枣与黑芝麻混合,揉搓成丸子备用。

【服法】每次服用约30颗,每天服用3次。

【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9

【组成】山药25克,糯米80克,黑芝麻80克,牛奶150克,冰糖80克。

【功效】补肾养发,养血生发。

【制法】将山药洗干净,去皮切成小片,将黑芝麻炒香后,与糯米及山药一起煮成粥,煮好后加入牛奶与冰糖,稍微再煮一下即可。

【服法】每天食用2次。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10

【组成】核桃80克,何首乌40克,黑芝麻80克,蜂蜜适量。

【功效】润发泽乌,柔亮美发。

【制法】将核桃、何首乌、黑芝麻研磨成粉。

【服法】将蜂蜜加入粉末中调匀,并加入温开水调服即可。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二、肝肾阴虚型

病人典型症状及表现:本型患者多有遗传倾向,常见于脑力劳动者或体弱者,症见脱发处头皮光滑或遗留稀疏、细软短发,常伴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猪胆1只。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护发。适用于肝肾阴虚脱发者。

【制法】将猪胆汁倒入半盆温水中搅匀。

【用法】洗头或涂抹患处,再用清水冲洗,每日1次。

【疗程】可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阳虚者不宜用。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透骨草45克。

【功效】滋肾生发。适用于肾气亏虚者。

【用法】水煎,先熏后洗头,熏洗20分钟,每日1剂。

【疗程】连用4~12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洗头后勿用水冲洗头发。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3

【组成】桑椹120克,侧柏叶120克,黄柏60克,当归60克。

【功效】补肾通络,养血生发。适用于肾阴血不足者。

【制法】将上述四味药焙干,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每天晨晚各服1次,每次9克,以淡盐汤送下。

【疗程】20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肾阳虚者不用。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4

【组成】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侧柏叶15克,当归20克,黑芝麻20克,何首乌25克。

【功效】滋肝补肾,养血活血。适用于肝肾血虚者。

【制法】将上药制成糖浆备用。

【服法】每次100毫升,每天2次,于饭后半小时服用。

【疗程】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5

【组成】白术15克,茯苓15克,何首乌15克,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

【功效】滋阴固肾,健脾生发。适用于脾肾阴虚者。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水煎内服。

【疗程】7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房劳太过。脾肾阳虚者不用。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6

【组成】当归30克,生地黄30克,肉苁蓉30克,芍药30克,胡椒粉15克。

【功效】养血生发,滋补肝肾。

【制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用蜂蜜调成丸子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黑豆汤送服10丸。另外把药丸放进黑豆汤内调匀即可洗头。内外并用。

【疗程】半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用于间断脱发患者。

【来源】《千金要方》

偏方7

【组成】木瓜15克,侧柏叶15克,桑白皮15克,覆盆子15克。

【功效】生发祛湿凉血。适用于湿热盛者。

【制法】将上药放入清水中文火煎煮,然后去渣备用。

【用法】用药汁洗头,7日1次。

【疗程】15天为1个疗程。

【来源】《中医秘方验方汇集》

偏方8

【组成】松脂丸500克,生地黄30克,乌梅180克。

【功效】长发乌发,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制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法】每次服70丸,空腹盐米汤送下。

【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医部全录》

(二)药食偏方

偏方1

【组成】枸杞子15克,大米50克。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生发。

【制法】将枸杞子和大米洗净,放沙锅中煮成粥。

【服法】食粥。

【疗程】可长期服用,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大鲫鱼1条(去肠留鳞以当归末填满)。

【功效】乌发养血。适用于血虚脱发。

【制法】将大鲫鱼以泥固烧,存性,入煅过盐和匀备用。

【用法】每日用药材刷牙。

【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来源】《太平圣惠方》

第二节 斑秃

斑秃系指局限性斑状脱发,骤然发生,病程较长。其特点为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无自觉症状,常于无意中发现,头部有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斑,秃发区边缘的头发较松,很易拔出。斑秃的病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常有反复发作。西医认为多数病例与自身免疫及遗传和精神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瘀阻发窍导致发窍空虚,失其濡养,以致新血不能养发,故斑发脱落。

一、肝肾阴亏型

病人典型症状及表现:患者多为40岁以上,头发焦黄或花白,发病时头发成片脱落,严重时可全部脱落,同时伴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妇女白带增多、舌红少苔、脉细数。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女贞子12克,墨旱莲12克,何首乌12克,黄精12克,枸杞子12克,北沙参15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阴生发。适用于肝肾阴虚型斑秃。

【制法】先将各药用沙锅浸泡半小时,然后文火煎煮,第1次煎半小时,把药倒出,然后加温水继续煎煮40分钟左右,倒出药汁,两煎合在一起。

【服法】每日1剂,分2~3次服。

【疗程】7~10天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阳虚者不用。

【来源】来自民间。

偏方2

【组成】墨早莲20克(鲜品加倍)。

【功效】滋补肝肾,养阴生发。

【制法】取墨早莲20克(鲜品加倍),洗净,加热蒸20分钟,取出冷却片刻,放入75%乙醇200毫升内浸泡(冬3日,夏2日),然后过滤去渣,即成咖啡样酊剂,装瓶备用。

【用法】先用棉签蘸本药涂搽患处,待干后用七星针如鸡啄米样在脱发的皮肤上连续轻轻叩打。手法宜均匀,不宜忽快忽慢,忽轻忽重。每次叩打至皮肤潮红为度。

【疗程】开始每天涂药水3次,用七星针叩打2次,不间断。等新生的头发日见增多,再慢慢减少治疗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