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内脏运动保健法
12374600000011

第11章 如何掌握自然排便方法 (1)

(三)如何掌握自然排便方法 (1)

自然排便方法是内运动健身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掌握并应用自然排便法是迈向内运动保健的第一步。

1.内运动与自然排便法

自然排便法是内运动健身法中专用于排便的一种内运动方式。主要介绍进行自然排便的具体引导方法,让人们有效地完成排便过程,以替代传统用力加压的排便方式,还能通过寻求便意、催便等方式,控制自身排便过程。

自然排便法是通过引导内合,对肠管进行有效的抚摩抻牵,这种抻牵直接刺激肠系膜神经细胞而引发神经传导,沿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和盆丛神经,传导到胸腰部交感神经中枢和骶部副交感神经中枢,使之产生预期的应答反应,有效地调整消化管的生理功能,促使肠蠕动增强,肠液分泌增多;反复进行腹腔内抚摩运动,可以使肠系膜上神经节兴奋,促使结肠发起集团性蠕动,将粪便推向直肠而产生排便反射与排便活动。

自然排便法用于排便的同时,可使肠道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加大,改善肠道营养,提升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功能,有利于清除腹腔内代谢产物和有害滞留物质,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既排便,又健身。

自然排便法的特点是:不****、不吃药、不用医生指导,不求他人帮助,也不费什么力气;更没有深奥难懂的技巧,而且收效迅速。具有简单、方便、效佳、省钱、省时、省事、无需设备条件、易学易行、应用广泛、安全适用等特点,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还有增强腹腔供血,有益于内脏器官保健等特点。

自然排便法通过催便,促进二次排便,缩短排便的等候时间;还全面防止了加压排便对身体的各种损伤。

2.抻动全腹,阻力变动力

自然排便法是通过将排便阻力变成排便的动力,从而实现排便活动。

粪便在排出过程中,与肠管、肠曲之间发生一定的摩擦与阻滞,产生阻力。特别是直肠****曲,既是排便的最后关口,也是排便的最大阻力。要完成自然排便,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调动肠道的自身蠕动力:肠道的自身动力是排便的关键。自然排便法就是通过内运动,调动肠道引发强有力的自身动力;充分发挥肠道蠕动功能,实现顺畅排便。

(2)降低肠道阻力:抻牵腹部使肠管上提,可改变直肛曲的角度,有效减低排便的关键阻力。这是进行自然顺畅排便的必然条件之一。排便阻力大小,与来自直肛曲阻力、粪便的干硬度和肠液的分泌量有关。

(3)引发和促进集团蠕动,提高排便的主动力:集团蠕动多发生于横结肠部,可由胃结肠反射引起。当人们进食以后,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时,可以反射性地引发横结肠产生集团蠕动,人体自身每天可以发生1~4次集团蠕动。

人们也可以按照自然排便法,引导内合抚摩腹腔,引发盆腔内脏神经末梢传导功能,经盆丛传导至骶部神经中枢,使副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引发结肠产生集团蠕动。

集团蠕动一般比较强烈,可以使横结肠以下的粪便迅速通过结肠左曲、降结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曲,一直将粪便推入直肠,从而引发便意和排便活动。

(4)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肠道是由平滑肌组成,不受人们主观意识的控制和支配,而受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主要是****胆碱,它可以引起平滑肌的运动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增加;两种神经相互协调,均衡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不仅可以引起集团蠕动,还能促使直肠液分泌增多。直肠黏膜上的杯状细胞,可分泌黏稠的直肠液。充足的肠液可以润滑肠道,减少粪便与肠管的摩擦力,减少排便阻力;有保护直肠及肛管免受干硬粪便损伤的作用,让排便更加自然顺畅。

(5)内运动的牵抻作用:所谓“左膈角抻动全腹”中的“左膈角”,是指膈肌的左侧边缘(膈肌与左肋交接部)。通过引导内合将膈肌的左侧边缘部位向左上方抻拉,腹腔形状发生改变,肠管被牵抻向左上方移位,同时,肠壁神经受刺激而兴奋,肠蠕动增强,促使粪便移动并排出。而且胸肋同时向左外扩展,还可以有力牵动整个腹部的内脏器官。对直肛曲、乙状结肠和直肠,都有明显牵抻作用。以此改变粪便与肠管的摩擦阻力和改变肠曲角度,使粪块可以顺畅通过直肛曲这一排便的“瓶颈”,达到促使粪便加速下行并排出体外的效果。抻左膈角(或者右膈角)可以替代传统排便时的用力加压,是自然排便法的主要动作,还可以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让排便可以变得更简单、更容易。

3.什么是便意,便意是怎样出现的

便意是一种想要排便的感觉,是正常排便的前提。便意既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反射,也是一个排便信号。有了便意说明直肠内有便待排了,只有出现了便意之后,人们才能有效动员身体各部,促使与排便有关的组织器官给予密切配合,从而进行复杂而又协调的动作,完成排便活动。如果没有便意,就无法实现正常排便。

(1)便意来自脊髓腔内腰骶部的排便初级中枢的兴奋传导,从而出现反射性排便冲动,让人感到便意;通俗地说,便意是来自于神经的传导与反射过程,是一种非自主行为。

排便之前,排便反射由传出神经传下来,引起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收缩运动,****括约肌松弛,使人感到肠道有一种酸楚难耐的蠕动,产生了马上需要排便的感觉;这就是便意。

由于传统排便方式完全依赖便意,使人类的排便活动完全在便意的控制之下。让排便存在许多不自主性、不确定性。往往想要排便时却没有便意;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的关键时刻,却又憋不住要去排便了。自然排便法就可以在到了排便时间却没有便意的时候,引导内合去寻求便意。这样让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引导便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来完成排便活动。

(2)出现便意的必备条件:

①便意出现的首要条件是直肠内要有足够数量的粪便:要能使直肠壶腹膨胀到足够引发便意的程度;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会刺激牵张感受器而产生便意。如果数量太少,或者直肠中没有粪便,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产生便意。

②要具备正常的神经传导系统:当直肠膨胀,刺激牵张感受器而引发冲动,经排便初级中枢直至大脑,再通过神经反射传导给有关的肌肉群,而引发排便动作。一系列传导过程需正常。

③肠道要通畅,功能要正常,肠液要充足,蠕动要有力,能够推动粪便快速而又顺畅地到达直肠,引发便意。与排便动作相关的器官和肌肉功能也须正常,并协调配合。

4.寻求便意的方法

寻求便意时,除卧床患者之外一般选坐姿。可坐在椅子上,也可直接坐在马桶上。采用蹲位排便者,须在引导出现明显便意后如厕,避免蹲厕过久。

如果到了排便时间却没有便意,可以从下列方法中遴选出适合自己的几种方法寻求便意。

(1)绕脐后区顺转:是引导内合围绕肚脐,在后区缓慢而有力地旋转。

(体位)端坐2姿(见第2章,常用体位),双手扶膝,或掐在髋部以下;身体微向前倾,腰部自然放松;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可以取扶坐姿或伏坐姿。

(动作)聚内合于下腹,小腹用力收拢持合。

①以中等力度引导内合,在后区,自下腹向右、向上,转半圈。

②以同样力度引导内合,自上向左,向下,回到原处转一圈。

动作要领是持合要有力度(小腹肌肉用力向内收缩),动作要缓慢而均匀,速度以2~3秒钟转一圈为好。圆圈范围不能转得太大,如手掌大小即可,连续转30圈,或者做8个八拍。

(用途)寻求便意,催便。

(2)中腹三振:是引导内合在中腹部,分别向左右冲振。

(体位)端坐2姿,双手掐在髋部。

(动作)全身放松,聚内合于脐部。以腹肌为主导,膈肌与腰椎配合。

①引导内合从脐部向右肋下横向水平冲击式顶振一下,然后迅速还原。

②~③拍重复①的动作。

④还原。

⑤引导内合从脐部向左肋部横向水平冲击式顶振一下,然后迅速还原。

⑥~⑦拍重复⑤拍的动作。

⑧还原。每振三下停一拍,左右交替振腹,连续做8个八拍。动作要连续流畅,腹部可有震颤冲击感。

(用途)用于寻求便意、催便,还可预防和辅助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收放内合:

(体位)端坐2姿,双手扶膝,或掐在髋部以下;身体微向前倾,腰部自然放松;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可以取扶坐姿或伏坐姿。

(动作)①用力收拢下腹腹肌,尽量将小腹往里面收,使内合靠近骶椎。

②小腹肌突然放松并将小腹向外腆出,将内合原路返回,弹出小腹以外,收放内合

内合收拢到盆腔的中后部一收一放两拍为一个回合;开始可稍慢,逐步加快;每拍之间要有短暂的停顿,使动作有节奏感。连续做几个回合之后,会明显感到小腹出现酸酸的、微热的感觉。注意要用口呼吸,不可憋气;连续做30个回合。

(用途)常用于寻求便意,催便。预防和辅助治疗前列腺疾病、子宫疾病,各种尿路疾病以及肠道疾病。

(4)左右抻腹,是引导内合在与肚脐水平的两肋下,分别向右、向左交替横向抻拉。

(体位)端坐2姿(年老体弱者采用扶案坐姿;卧床病人屈膝仰卧2姿)膈肌微向上提,聚内合于脐部。

(动作)①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胸肌与右肩配合,引导内合顶住右肋,以中力向右侧水平方向牵拉右肋一下。抻拉到位之后,稍持续一下(1~2秒);同时右肩往里收,以突出抻腹效果,然后放松。“持续”是指坚持用力,与停顿有别,停顿不须用力。

②~④拍,重复“①”的动作。

⑤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胸肌与左肩配合,引导内合顶住左肋,以中力向左抻拉左肋一下。

⑥~⑧拍重复“⑤”的动作。

前4拍向右连续抻拉右肋4下,后4拍向左连续抻拉4下;动作要缓慢而有持续力,持续抻拉可使肠管陆续跟随到位而产生应答效果,以提高内运动功效。

(用途)用于寻求便意,催便。通过左右抻肋,可以改变肠管的角度和形状,降低阻力,促进粪便下行。也可以产生对肾脏的抚摩,用于肾脏保健。

(5)拔腹向喉:是引导内合带动膈肌向上提抻的动作。

(体位)端坐2姿,双手扶膝,或掐在髋部以下;身体微向前倾,腰部自然放松;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可以取扶坐姿或伏坐姿。聚内合于下腹,小腹用力收拢持合。

(动作)①呼气,引导内合向喉部方向提升;达到顶点后持续1~2秒钟,引导腹腔整体上升。

②自然放松还原,吸气。

③~⑧拍重复①~②的动作,连续做4个八拍。

(要领)双肩上提,展开胸腔,以膈肌主导,引导内合上提。使腹腔呈现负压状态,脏器也随之微向上提升;持续一下以引发脏器的应答反应。

(用途)用于寻求便意,催便。通过改善脏器的微循环,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疾病。

注意:重症冠心病人、高血压及内脏肿瘤病人等,需避免过分用力引导。呼吸要配合好。

(6)摆前三区:是引导内合在腹腔的前部,沿下、中、上三区,进行左、右横向往返摆动。

(体位)端坐2姿,身体微向前倾,双手掐在髋部;年老体弱者采用扶案端坐2姿;聚内合于下腹。

(动作)第1步:摆前下区

①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中等力度、中速,摆到右腹尽头壁处时稍作停顿。

②同上方法,引导内合在前下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尽头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第2步:摆前中区

③以腹肌为主导,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动作要领同上。

④引导内合在前中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肋下腹壁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第3步:摆前上区

⑤膈肌将内合提升,以腹肌与膈肌为主导,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左向右直线摆动,动作要领同上。

⑥引导内合在前上区自右向左直线摆动,摆到左侧胸壁时也要稍作停顿,以产生节奏感。

第4步:再摆前中区

⑦重复③的动作。

⑧重复④的动作。

如此八拍1个循环,摆动要明快、流畅、有节奏感。连续作8个八拍。

(用途)寻求便意、催便。还可预防和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消化道功能衰退、便秘等。

(7)绕脐飞燕:是引导内合从脐右向上、向左肋呈弧形快速摆动,如同燕子从右下腹绕脐飞过。

(体位)端坐2姿,双手平放在膝上或掐在髋下,不必提前聚拢内合。

(动作)全身放松,由腹肌与膈肌主导,在右下腹(回盲部)突然聚拢内合,并同时飞速引导内合向上、向左,弧形闪电式飞过左肋,旋即消失。间歇3~5秒再飞下一次,给肠管一个应答的空间。可以连飞6~10次。

内合呈弧形快速绕脐飞过动作的要点:突发、快速、飞闪而过,立即消失。聚拢内合与飞跃同时进行,腹部也须先向右移,后向左摆,密切配合。

(用途)内合从升结肠起端飞过横结肠末端,引导结肠蠕动功能,可快速引发集团蠕动,产生便意。用于寻求便意和催便。

(8)左抻肩扩肋(又称“抻左膈角”):引导内合将膈肌的左侧用力向左上方抻拉,胸肋同时向左外展,以有力牵拉腹部内脏器官。

(体位)端坐2姿,双手平放在膝上或掐在髋下,将内合聚于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