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内脏运动保健法
12374600000013

第13章 操作方法篇

第2章 操作方法篇

一、内运动的主要方法

(一)内合

1.内合的概念与作用原理

“内合”是腹肌向腹内收拢时,在腹腔内所形成的聚集点。内合可以克服腹腔的整体阻力,将外力引入腹内来完成腹腔内部运动的过程,即有内外相通、内连外合之意,故将此聚集点称之为“内合”。

人腹腔内部的器官被腹膜、系膜、韧带紧紧地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并在均衡的压力之下被保护在腹腔之中,对外形成一个整体,以减少外力侵扰;无论是运动还是劳动,一般动作对腹腔内脏器官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内合”就是将外力引入体腔内部的载体,以促使腹腔内脏加强运动的一种保健方法。

关于内合的作用原理,可以用一个生活中的现象打个比方来加以说明:我们去买金鱼时,商家将几条金鱼放在一个装着水的塑料薄膜袋子中,将袋口扎紧使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样,在运输中的一般性振动、摇晃和挤压、揉搓、提放等等,都不会影响金鱼的正常活动。如果用手在袋子外面施压,通过压力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金鱼,对其产生刺激和触动,使金鱼游动起来。

内运动健身法介绍的“内合”就相当于对袋子施力所产生的作用,同时,在胸腹腔四壁其他相关因素的共同协调下,内合对于腹腔脏器产生的刺激、触摩、运动,比这要更复杂、更具体和更有效。

“内合”是内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引导与操控内运动的核心。内合不动,说明内运动还没开始;内合运动起来,说明内运动正在进行;内合所到之处就是内运动所涉及的范围。

聚拢内合方法很简单,只须将小腹轻轻向内上方收拢,内合就聚拢在了小腹之中;形成了一个可以被腹肌所把持和操纵的“龙头”。

内合是一种自身可以感觉到的、但看不见、摸不着的聚集点。人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感受到它在运动中的位置、方向和力度;内合是一种可以通过腹肌、膈肌、胸肌、腰椎与胸廓等部位的联合操控而进行引导,可以在腹腔(含盆腔与胸腔)自由运动的聚集点。内合自始至终参与内运动健身法的整个过程,是内运动的引导与操控的核心,是取得内运动效果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因此掌握内合,至关重要。

2. 内合的性质特点

(1)内合可以打开腹腔内部的自我防御性结构,深入到腹腔内部,在腹肌和膈肌共同引导下,完成对腹腔各内脏器官的抚摩与运动作用。

(2)内合容易接受引导:内合也可随躯体的动作变化而移动位置,当小腹微缩,聚拢内合时,摇动身躯、摆动双膝、提拉双肩都可以使内合随之轻微移动。

(3)内合受腹肌、胸肌与膈肌的直接引导:一般情况下,腹肌与胸肌可以引导前、后、左、右,使内合在水平方向任意引动,既可左右摆动,也可前后溜动,更可以绕腹水平旋转与抻拉。膈肌则引导内合上下运动,可使内合上下垂直串动;可使内合自由地活动在三腔(腹腔、盆腔、胸腔)之中;膈肌与腹肌、胸肌密切配合,可实现三维立体式引导。

(4)在轻松自如的情况下,腹肌与膈肌轻微地收拢,就可引导产生内合,反之,如果将小腹肌肉用强力收缩,则引导内合会很吃力。当进行腹腔的内运动时,只有将腹腔适当放松,内合才能运行自如;在做内运动时,身体要微向前倾,腹腔内部就可以得到充分放松;如果仍感到腹腔内部稍有紧张,可将双肩尽量自然下垂,做5次深呼吸,腹腔就会自然放松了。但是,当进行胸腔的内运动时,却需要将小腹收拢。

3.怎样聚拢腹腔内合

聚拢内合,是指收拢小腹腹肌,膈肌轻微上提,以使内合形成。聚拢内合是内运动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必须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具体方法如下:

聚拢内合可以采用坐姿、立姿或者卧姿。采用坐姿时,端坐在椅子上,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膝上或者掐在髋下,上体微向前倾,腹部尽量放松;采用立姿时,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上体微向前倾,腹部放松;采用卧姿时,平卧在床上,两脚屈膝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放身体两侧,腹部要放松。无论采用哪种体姿,最重要的是要使腹部放松;给腹腔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腹腔紧张时会影响引导效果。

聚拢内合时,要将小腹(下丹田)轻轻向内上方收拢,内合就能聚拢而成。方法是:聚拢内合将小腹下的中极穴(脐下4寸)处的腹肌向腹内收拢,之后再向关元穴(脐下3寸)方向微微靠拢一点,在下腹部即可形成一个可以随意引导的、呈核状的聚集点,这个点即为“内合”。

当聚拢内合时,多数人可以感觉到在肚脐下面的小腹内有内合存在;少数感觉不明显者,动一下腹肌或扭几下腰椎,即可明显感到内合的存在了。

内合只能从下丹田聚拢,才有较强的疗效(自古就把下丹田看成是人体内的元气所在,与自然界之气相通相交之处,与人们的健康和寿命密切相关,诸多导引术或养生疗法,均以下丹田之气为本)。

关元、中极与气海(脐下1.5寸)是任脉上的三要穴;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疾病,减肥和强健身体,还被称之为下丹田之门户。

任脉统领全身的阴经经络,循行在腹中线,任脉通畅,则全身气血通畅。在任脉上聚拢内合,有益于发挥更好的预防保健效果。

所聚拢的内合可大可小,中极穴稍微向上一拢,用力很轻微,就可出现一个大内合(也有的人感觉不到,须在引导之后才感到),进行引导时可以隐约感到内合大如杯口,适用于各区域各部位的内运动健身法;如果用力聚拢,可感到内合变小,甚至可如蚕豆大小,适用于在小方区的内运动或者加力型内运动。一般情况下,大内合的作用面积大,较常用;聚内合时要轻松自如,不可僵硬呆滞。

收拢小腹,内合就有,放松小腹内合就散。所以,进行内运动时,小腹必须保持微微向内收拢,直到内运动结束。

4.怎样聚拢胸腔内合

胸腔内合简称“胸内合”,是引入到胸腔里的内合。上面所讲到的内合,是指腹腔中的内合。胸腔与腹腔是由膈肌分开的;膈肌以上为胸腔,膈肌以下为腹腔;当本书中提到“将内合聚于膈肌以上的某部位”时,即指聚拢“胸内合”。腹内合与胸内合以膈肌为界,互不通用。其主要原因是所主导的肌肉不同,内合是由腹肌主导,而胸内合则是由胸肌主导。但是,两种内合可以通过膈肌改变控制部位,而相互转换。

怎样聚拢胸内合:只要将胸廓张开,腹肌收拢,同时将膈肌微微上提,就可以将聚拢好的内合提到胸腔,内合就聚在了膈肌之上了。胸内合的引导,要由胸肌与膈肌主导,胸椎和双肩来配合。

练习

(1)按照上面的方法聚拢起胸内合,用膈肌持续胸内合,以胸肌引导胸内合在膈肌之上左右水平摆动。先摆到右腋下,然后从右腋下原路返回摆到左腋下。如此反复摆动10下。

(2)以胸肌与膈肌主导,胸椎配合,引导胸内合在胸腔中水平顺时针旋转10圈,再逆时针旋转10圈。

5.聚拢位置的变换

(1)根据内运动操作的需要,便于动作的开始,聚拢内合的位置会有不同的变化;一般规律如下:

①运动范围在下腹部的,例如摆下腹、溜下腹、扫盆底、下腹平转等,多将内合聚于下腹部(左下、右下)。

②运动范围在中腹部的,例如摆中腹、溜中腹、中腹平转等,多将内合聚于脐部。

③运动范围在上腹部的,例如摆上腹、溜上腹、抹肝、抹肾、抹脾、上腹平转等,多将内合聚于剑突下或两肋部。

④运动范围在整个腹部的,例如巡腹八摆、风车转腹、辘轳摇腹、旋风转腹等,多将内合聚于下腹部。

(2)调整内合聚拢的位置:是指在进行内运动相关运动开始之前,将内合按照运动的需要,聚拢在腹腔以内相应的位置上。

①凡是没有规定内合聚拢位置的,一律将内合聚于下腹部,并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收拢状态,直至运动结束。

我们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参照上面的方法聚内合于下腹,练习10遍。

②凡规定“聚内合于左下腹”者,须将内合调整在左下腹部。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收拢左下腹的腹肌,使内合直接聚拢于左下腹部;二是先聚内合于下腹,然后向左移动腹肌,将内合移聚于左下腹部。我们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参照上面的方法聚内合于左下腹部,反复练习10遍。

③凡规定“聚内合于右下腹”者,须将内合调整在右下腹部。方法同上,方向相反。我们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参照上面的方法,将内合聚于右下腹部,练习10遍。

④凡规定“聚内合于脐下”者,须将内合微微上提,调整在肚脐下部。方法是:当收拢小腹腹肌的同时,使膈肌轻微上提,将内合聚于肚脐部。我们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参照上面的方法,聚内合于脐下,练习10遍。

⑤凡规定“聚内合于胸口”者,须将内合调整在膈肌以下的心口窝处。方法是:当收拢小腹腹肌的同时,膈肌较用力上提,将内合聚于膈肌下面的心口窝处。我们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参照上面的方法聚内合于心口窝处,练习10遍。

⑥凡规定“聚内合于胸腔”者,是指将内合调整在膈肌以上的胸内合(剑突下凹上面一点的膈肌之上)。方法是:吸一口气,将膈肌微微上提,同时将胸廓张开,将内合举到膈肌之上。我们可以实际体验一下:参照上面的方法,将内合聚于膈肌上面的“心口窝”处,练习10遍。

提示

(1)不要把内合神秘化,只要把小腹轻轻收拢,内合就可以聚成。关于内合方面的相关道理,可以慢慢在实践中体会。

(2)不必刻意寻求内合的明显感觉,每个人对内合的感觉都有不同的感受方式,可以在不断练习中慢慢体会内合的位置、变化和运动方向。

(3)不要把力都用在聚拢内合上,重点在引导,聚拢用力过大会影响引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