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12377000000023

第23章 年终考核与公开考录地厅(局)级领导干部情况研究(3)

1.好2.较好3.一般4.较差5.很差6.未参加过九、影响党校、行政学院培训效果的主要问题在于:(多项选择)1.课程设置不合理2.内容陈旧3.老师水平低4.对学员要求不高。5.工作干扰大6.食宿条件差7.学习动力小8.其他十、下列知识中,当前您需要的强度是:

十一、您认为行政学院与党校是否有区别:(选一项)1.有区别2.没区别十二、您偏好的学习考核方式是:(选一项)1.开卷考试2.闭卷考试3.考察调研报告4.论文答辩十三、请写出对地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建议(如授课方式、教师人选、教学内容等):

1.

2.

3.

十四、您认为“一推双考”中推荐、考试与考核的适宜比重:

1.推荐%2.考试%3.考核%十五、作为竞争上岗的地厅(局)级公务员,您感到目前主要的压力有哪些?

十六、个人基本情况:

十七、您考前所任职务:;现任职务:

附件二“一推双考”录用地厅(局)级公务员的评价问卷调查尊敬的填表人:

非常高兴您能参加本此调查活动!

结合国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对地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需求的调研课题,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行政学院联合组成课题组,对我区一推双考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实效分析及培训需求进行调研。

此份调查问卷,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依据。请您根据切身体验,按要求填写。全部问卷内容用于整体统计分析,保证所有回答的匿名性。对于您的合作,我们真诚地表示感谢!

课题组1998年7月问题请在所选的项目序号上画“√”

一、您对“一推双考”的了解程度是:

1.很了解

2.了解一些

3.听说过

4.不太了解

5.没听说过

二、您认为“一推双考”对选拔优秀高级公务员的作用是:

1.作用会很大

2.会有作用

3.不好说

4.作用不会太大

5.没作用

三、您对“一推双考”的价值评价是:(选三项)

1.是选才的形式之一

2.是领导干部考任制度的创新

3.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为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

5.只是一种尝试

6.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7.能更好地推动工作

8.限制了跑官要官

9.提供机会均等的环境

10.带有形式主义性质

11.对学习的激励作用显著

12.其他

四、您认为我区3次“公开招考”地厅(局)级公务员被选用者的成功原因是:(选两项)

1.运气好

2.扎实的理论功底

3.丰富的实践经验

4.“临阵磨枪”式的复习

5.人际关系

6.面试表现

7.“后门”

8.“水到渠成”

9.其他

五、您对“公开招考”的报名条件的适合性的评价是:

1.太苛刻

2.基本适合

3.说不请

4.太宽

5.其他

六、您对“一推双考”中考试内容的评价是:

1.很适合

2.基本适合

3.一般化

5.内容太窄

6.不知情

七、您对“公开招考”录用客观性的评价是:

1.很客观

2.基本客观

3.一般化

5.不客观

6.说不清

4.说不请

5.不太客观

八、您对“一推双考”选拔高级干部方式的忧虑是:

1.形式主义

2.录用的不正之风

3.方法的简单化难保效果

4.一推双考任用者与常规任用者的协调

5.被录用者积极性发挥问题

6.被录用者的领导能力欠缺

7.其他

九、您认为“公开招考”任职的地厅(局)级公务员的工作将会是:。

1.很有开拓性

2.胜任工作

3.基本胜任

4.工作难以胜任

5.说不请

6.谨小慎微

7.其他

十、您认为“一推双考”中推荐、考试与考核的适当比例应是:

1.推荐%2.考试%3.考核%

十一、您对所认识(了解)经“一推双考”任用的地厅(局)级公务员满意和不满意的:(各选三项)

十二、您了解的经“一推双考”任用地厅(局)级公务员者突出优点、缺点是:

1.优点

2.缺点十三、填表人情况:

1.年龄:

(1)34岁以下

(2)35-49岁

(3)50岁以上

2.学历:

(1)初中以下

(2)高中

(3)大专

(4)大学

(5)研究生及以上

3.职级:

(1)一般干部

(2)科级

(3)处级

(4)地厅(局)级

4.职称:

(1)初级

(2)中级

(3)高级

5.工作单位:

(1)党政机关

(2)高校

(3)科研院所

(4)企业

(5)社会团体

(6)民主党派

附件三中高级公务员自我评估与需求问卷调查

领导同志:

您好!这是一项人事部和国家行政学院部署,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行政学院共同组织的一项全国性的科研课题,旨在对中高级公务员培训进行需求调研。请您根据切身体验,逐一思考填写,以便公务员的培训内容与形式更适合您的需要。

全部问卷内容用于整体性分析,保证所有问卷的匿名性。

对于您的合作,我们真诚地表示感谢!

课题组1998年7月问题(请在所选项目序号上画“√”)

一、您对现职务的满意度是:

1.很满意

2.满意

3.一般

4.不满意

二、在生活和工作中,您的主要追求是:(选二项)

1.上级满意

2.经济收入

3.民意口碑

4.社会荣誉

5.人际关系

6.个人修养

7.造福一方

8.政治地位

9.生活充实

10.清闲自在

11.职务级别

12.事业有成

13.其他

三、您的工作中较花费时间的事是:(选三项)

1.学习

2.公文处理

3.会议

4.协调

5.琐碎事务

6.决策问题

7.执行上级指令

8.处理下级请示

9.班子团结

10.调查研究

11.检查、评比

12.接待应酬

13.其他

四、假如再有一次职业选择的机会,您的选择取向是:(选一项)

1.国企经营管理

2.党政机关

3.从教或科研

4.社会团体

5.自办实业

6.外企

7.其他五、您对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各是:(多项选择)

六、就现职工作来说,您对自己现有能力知识的总体适应性评价是:

1.很适应

2.基本适应

3.一般

4.说不清

5.不太适应

6.很不适应

七、面对政府机构改革,您最感危机的是:

1.年龄偏大

2.以往经验无用

3.“调头”能力差

4.失去职务

5.失去“政府”身份

6.未感危机

八、您认为地厅(局)级、处级领导干部最重要的知识和能力是:(选三项)

1.国际政治经济

2.现代科技

3.现代管理

4.政策水平

5.战略分析

6.思维方法

7.国情、区情

8.宏观经济

9.电脑

10.外语

11.市场经济知识

12.法律知识

13.团结同志

14.业务水平

15.知人善任

九、您认为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是:(选三项)

1.人际关系

2.个人能力

3.受教育程度

4.机遇

5.家庭背景

6.职业

7.经济实力

8.民意

9.性别

10.学历

11.民族

12.其他

十、您的业余爱好是:

1.体育

2.看书

3.看电视

4.聊天

5.旅游

6.烹饪

7.摄影

8.书法

9.棋牌10.跳舞、唱歌

十一、您工作的主要动力是:

1.良心驱使

2.理想

3.责任感

4.晋升

5.利益驱动

6.为知己者

7.兴趣所在

8.荣誉感

9.其他

十二、您对目前地厅(局)级、处级干部参加培训的看法是:

1.很有必要

2.有必要

3。可有可无

4.不好说

5.没必要

十三、影响您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

1.工作忙

2.胜任工作勿需培训

3.缺乏经费

4.轮不上

5.培训内容陈旧

6.培训意义不大

7.家庭拖累

8.其他

十四、近3年来,您参加过的培训:(有几项选几项)

1.党校培训

2.行政学院培训

3.主管部门培训

4.出国培训

5.大学专业培训

6.没参加过培训

十五、对党校、行政学院以往的培训,您的满意度是:

1.很满意

2.较满意

3.一般化

4.说不清

5.不满意

6.没参加

十六、影响党校、行政学院培训效果的主要问题:(多项选择)

1.课程设置不合理

2.内容陈旧

3.老师水平低

4.教材落后

5.学习时间短

6.工作干扰大

7.食宿条件差

8.学习动力小

9.没参加过培训

10.其他

十七、从工作角度看,当前您最大的需求是:

1.积累工作经验

2.下基层调查研究

3.自学

4.接受培训

5.外出考察

6.外地挂职

7.上级放手

8.没想过

9.其他

十八、您认为地厅(局)级、处级公务员培训的时间是:

1.半个月

2.1个月

3.2个月

4.3个月

5.6个月

6.1年以上

十九、您认为厅、处级公务员的任职培训应在:

1.任职前集中培训

2.上岗后视情培训

3.可前可后培训

二十、您认为行政学院与党校在培训方面:

1.有区别

2.区别大

3.无区别

4.说不清

5.可有可无区别

二十一、若您认为应有区别,则主要的区别是:(多项选择)

1.教学方法

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教学要求

5.学员管理

6.授课人选

7.教材类型

8.考核方法

9.学习期限

10.其他

二十二、您认为行政学院的教学方式应是:(多项选择)

1.专题式

2.系统讲授式

3.研讨式

4.辩论式

5.考察调研式

6.教师为主式

7.学员为主式

8.交流式

二十三、您的外语程度是:

1.不会

2.懂一点

3.能借助工具阅读

4.较熟练运用

二十四、您的计算机程度是:

1.不懂

2.会点操作

3.能处理文件

4.会编简单程序

二十五、请写出您对地厅(局)级、处级公务员培训的建议(如授课方式、讲课人选、教学内容、教材等):

1.

2.

3.

二十六、您的基本情况:

1.职务级别:(1)地厅(局)级(2)处级2.性别:(1)男(2)女3.年龄:(1)34岁以下(2)35-44岁(3)45-54岁(4)55岁以上4.学历:(1)高中以下(2)高中(3)大专(4)本科(5)研究生及以上5.民族:(1)蒙(2)汉(3)其他

积极的改革有益的实践——厦门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思考

厦门行政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为厦门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厦门市继1986年首次面向全国公开选拔规划局长和旅游局长以及1995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市人大和法制局急需的法律人才之后,1999年3至8月,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精神,又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部分副局级领导干部。这次选拔公开职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平竞争,经过资格审查、笔答考试、面试答辩、体格检查和组织考察等几个阶段,依据应试者的综合得分分段淘汰,择优录用,一大批名不见经传者进入党组织的视野,一批基本素质较好的外地应试者被引进来,8名优秀人才走上副局级领导岗位。选拔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赢得社会各界拥护。据我们对128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91.5%完全赞成或基本赞成干部选拔制度的这项改革。当然,公开选拔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讨,进一步完善,以促使这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创造良好用人环境

邓小平指出:“现行的组织制度和为数不少的干部的思想方法,不利于选拔和使用四个现代化所急需的人才。希望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来个大转变,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

并多次提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个有益探索,是党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一种好形式。它有利于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人视野,创造良好用人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完善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其良好社会效应和深远影响已远远超出公开选拔工作本身。

(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实现优胜劣汰,对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我们的干部人事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过去相比,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提高,人才队伍的结构在调整,人才流动的速度在加快,因而对识才、选才、纳才、用才的途径和方法也要改革。应该看到,在以往的干部选拔中,尽管提出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基本原则,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运作机制,这一原则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存在着选人视野不宽,由少数人在党政机关或周围熟悉的少数人中选干部的弊端,选人不准,用人失察的现象;用人不当,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现象都时有发生,大批优秀人才因无进身之阶而难以凸现。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顺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旨在把市场竞争规律运用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来。在党管干部的前提下,通过同一起点上的公开竞争,优胜劣汰,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就能克服上述种种弊端和失误,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和环境氛围,出现人才涌现、群贤毕至的局面。

与此同时,公开选拔工作拓宽了组织部门选人视野和识人渠道。经过考试和考察,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干部被选拔到领导岗位,还有更多的具备一定德才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干部进入了组织部门的视野,实现“选拔一个人,发现一批人,带动一代人”的目的。

(二)提高公开、民主程度,防止选人不正之风一个时期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任免干部不按规定程序办事,搞临时动议的;不讲原则,封官许愿的;党委讨论人事问题跑风漏气的;利用管理干部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授意送礼甚至公开勒索的,仍然时有发生。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用人方面存在的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党内外的影响极坏,危害极大。”上述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干部选拔工作的公开程度不够,民主程度低,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督。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贯彻德才兼备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职位、条件、程序、结果公之于众,从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每个环节,都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都置于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之下。如从报名推荐阶段群众参与的程度,到资格审查、考试阶段纪检人员的监督,以及组织考察阶段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都体现了程序的公开性和民主的广泛性。这不仅有效地防止干部群众所深恶痛绝的吏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而且增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创造了一个党和群众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干部工作的民主环境和氛围。同时,公开选拔使党组织和广大群众能够用同一标准对干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使上下意见衔接一致,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的成功率,把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一些群众说:“公开选拔的做法好,这样选出的干部才令人信服”。一句话说出了公开选拔工作的社会效应:这项工作维护了党的组织工作的社会形象,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