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12389700000013

第13章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士大夫的人生哲学(3)

在诚敬方面,曾国藩继承了思孟学派以及周敦颐、程颢等理学家关于“诚”的思想传统。曾国藩明确指出,“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冶并且认为,只要心中存有一个“诚”字,万事都能有所结局,也终究可以为人所鉴明。他说:“以人事与天争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乱世多尚巧伪,惟忠者可以革其习。”他的确把“诚敬”二字看得很重,认为这是修身养性、处世为人的一大门径。他在曰记中常常提到这个问题,或是反省自己的言行,或是借以约束自己的一举一动。他说:“念此身无论处何境遇,而‘敬、恕、勤,等字无片刻可驰。苟能守此数字,则无人不自得,又何必斤斤计较得君与不得君、气谊孤与不孤哉!”又女口,他痛责自己与人交谈,本不甚“领其语意”,却“妄有所陈”,则是“由心有不诚,故词气虚侨,即与人谈理,亦是自文浅陋,徇外为人,果何益哉?可恨,可耻”!他在家书中也常常以“诚敬”二字告诫其子弟:“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又说:“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必须指出的是,曾国藩在这里把本来属于道德范畴的“诚”和“敬”说成是先验的存在,并视之为物质世界的主宰、包医百病的良方,不分场合和对象,一味讲求“诚敬”,从而颠倒了物质同精神的关系,在对外交涉中也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当然,曾国藩所讲的“诚敬”实际上也有其现实的政治意义。在平定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他用“诚敬”号召和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封建士子文人来效忠清王朝,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曾国藩所讲的“诚敬”又具有效忠清廷、镇压人民革命的性质。

在谦和方面,曾国藩认为,是否真正谦和,倒不是至关紧要的,但在表面上必须做得像样,以求不露破绽。他说,“谦之存诸中者不可知,其着于外者,约有四端:曰面色,曰言语,曰书函,曰仆从属员。”这就是说,一个人处世为人必须事事谨小慎微,尤其是其言行要使人有一种谦和的感觉。曾氏指出,古人把“勤、谦”二字看得很重,就是因为有修身、治己的大学问体现其中。为什么古人把“谦”字看做是“须臾不可离之道”呢?原因在于“谦”可以“儆傲也”。因此,曾国藩决意将“勤、谦”二字作为自己精神修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处世治事、待人接物的一个准则。他说:“吾将守此二字以终身。倘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无庸讳言,曾国藩所说的“谦和”二字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他对下层民众,尤其是被他视为“乱民”的农民起义者,决不讲什么谦和,也决不讲什么孝友慈善。由此可见,曾氏所谨守所坚持的“谦和”主要是针对他那个阶级、那个统治集团的人而言的。曾国藩于1864年主动裁撤湘军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太平军自1851年于金田举义旗后,据永安、围桂林、下湖南、过武昌,势如破竹,所向无敌,旌旗直指江淮,不几年即定都南京。清军当者披靡,仅永安一战,就死四总兵。向荣、乌兰泰号称名将,亦每战辄败。一时朝野大震,束手无策。曾国藩以书生领兵,号召同乡士人募兵成军,终成“中兴”大业。当时,清军腐败无能,清廷不得不事事依赖曾国藩,军国大计,内政外交,都得听他的意见。正当金陵合围、大功将成之际,传闻王阊运从湖南亲赴曾营,劝其借机倾覆清廷,夺回汉人之权。曾国藩听后面色突变,用口水在茶几上连书三个“狂”字。湘军攻下南京后,朝野都对曾国藩刮目相看,都开始对他的一举一动密切关注。贺功之客盈门,欢呼之声震野,曾国藩本人为之喜极而泣,而朝中大臣忌妒之情也更加强烈。朝廷虽颁授崇爵,频加赏赉,但猜嫌之意也同时加深。在野方面,金陵城破,各地追逐巨魁,又多谣传曾所捕获之忠王李秀成乃系伪冒;在朝方面,传闻湘军杀戮抢劫,获钱财无算,因而御使贾铎上疏弹劾,朝廷亦借题发挥,饬谕曾国藩追查实情,以示警戒。面对这种紧张的局势,曾氏忧虑重重,心急如焚。此时,被朝野间猜忌之风激怒的曾国荃、鲍超等人又将昔日王阊运的建议再次提出,要求曾国藩龙袍加身、造反称帝。就当时实情而言,实施这一举措确有成功的可能。不仅湘、淮军实力雄厚,而且七八省的地方政权均掌握在曾国藩的手里,曾幕中能人贤士如云,充分具备佐治之才,且湘军占据江南富饶之地,经费来源不成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不满异族入主中原的大汉族主义在一般士民中间仍很流行。然而,曾国藩不但没有造反当皇帝,反而主动裁撤湘军。他在金陵合围之时,就已察觉到前述那些复杂而险恶的迹象。他虽被朝廷倚为“平江南之中坚”,但他同时也了解和感觉到,卖沂、慈禧太后在军事上早有部署,一向对他有所防范,“终未能推心置腹”,并一直任用满族正白旗出身的大臣官文为钦差,把守武昌,控据长江上游,监视湘军的动向。此外,富明阿、冯子材受命分守扬州、镇江,占据长江下游;僧格林沁屯兵鄂皖之交,虎视南京。这一切意在牵制湘军、防其北进的措施均被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所识破,因而他对于书生意气十足的王阊运之言实在不屑一顾。他不仅本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而且早在1862年就已再三告诫曾国荃等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一时之私念而失却一生艰苦得来的富贵功名。他说: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所统近二万人,季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家?曰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吾近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尤为明浅,确有可下手之处。

因而,当朝野猜忌之风八面袭来之时,曾国藩经过反复掂量,一方面为表示对朝廷的耿耿忠心,一方面为维护自己及一家之功名利禄,决意以谦退、与世无争为怀,遣撤湘军,终于消弭了朝野众人的种种猜疑情绪。这个行动是纯粹出自内心的意愿,还是外部压力使然呢?依我看来,两者兼而有之,只不过后者所占的比重更多一些而已。前者确是由于曾氏认识到:清王朝是他本人及一家的政治代表,“中兴”大业既已成功,就没有必要拥兵自重,或另起炉灶,割据称雄。后者却又反映出曾氏不敢贸然行动的心理状态。古往今来,有多少文官武将对经过千辛万苦得来的权势紧抱不放,甚至上演了一幕幕胜利后刀戈相见、血流成河、互相残杀的惨剧!曾国藩也是凡人,也有权欲感,何曾不想龙袍加身,让曾氏一门世世代代稳操重权呢?说到底,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和环境不允许他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则是他平时修养而成的谦退精神所造成的结果,也可以说,这正是他的修养功夫比常人要高明、更讲究实际的表现。在此,我不禁想起台湾作家高阳在《玉座珠帘》一书中有关“修心可以补相”的一段话来。话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平定后,曾国藩奉命进京陛见。这是他出京十七年以后第一次回京城。朝廷大小官员都想见一见这位统率千军万马、戡平“大乱”的名臣,看他是如何的一种大英雄丰采,于是纷纷相邀,叫嚷着“看曾中堂去”。一看之下,有人失望,有人诧异。失望的是曾氏的丰采实在不能动人,倒像一个十足的“乡下土老儿”。i宅异的是,懂些麻衣相法的人认为:

曾国藩三角眼,倒吊眉,照相法上来说,是“刑杀”之相,谁知不死于菜市口,居然封侯拜相。到了现在这个地位,又立过大功,等于赐了“丹书铁券”,除非谋反,决无刑杀的可能;而曾国藩一向戒慎恐惧,只怕位高招忌,名高致谤,那里会起谋反的心思?看起来,修心可以补相--曾国藩做梦也不曾想到,他的相貌也能教人为善。

在忍让方面,曾国藩也很讲究。退让第一、忍受第一、克制第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佛教告诉人们的一种人生哲理。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也说过:为了解脱烦恼,为了自己既定的信仰,必须“要自己忍受困乏,招致苦难、酷刑和痛苦,从而显示自己的精神”,一个人所忍受的痛苦越可怕,他也就能获得“愈大的神的光荣”。曾国藩很赞赏佛家的“轮回因果”之说,认为“虽积恶之人,立悔则有莫大之善。其不悛者,虽死而有莫酷之刑”。他觉得人生在世,坚持一个“忍”字,才易平息心中之躁,有利于养身,有利于治事为人。他说:“务观言养生之道,以目光为验;又言‘忿,、‘欲,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可谓名言至论。”至于别人是否为善,是否为仁、为贤,也就不必去过分计较,只要对自身严格要求,不把人生的利害得失看得过于重要,对人以诚相见,与人为善,以忍让、谦和为怀,终有被人谅解的时候。他在曰记中说:

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曾国藩特别强调,处世治事,待人接物,在重视“勤、俭、谨、信”的同时,还必须“取人为善,与人为善”,这样就能“自然寡尤寡悔,鬼伏神钦,特恐信道不笃,间或客气用事耳”。进入中年以后,曾氏一方面甚感“位名显赫”,光阴似箭,“念德业之不进”曰另一方面,他率湘军辗转各地,受尽辱侮,为早日完成镇压农民起义的“救世”重任,他决意“以‘忍,字、‘浑,字,痛自箴砭,以求益炳烛之明作补牢之计”。他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得出结论:“孝以施于上,信以施于同列,谦以施于下,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处;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并特“写‘忍敬,二字教诫罗婿”,让其好自为之,不要因一时之得失、一时之荣辱而伤了与他人的和气,坏了自己的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