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北大历史课
12395000000041

第41章 两次世界大战(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是指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条约得主要内容有:(1)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2)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3)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地扩张以及英、德矛盾的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自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萨拉热窝事件

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奥匈认为是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1914年,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准备选定于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其实这一消息,早已于当年4月传出。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手党,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塞当局曾致函奥匈政府,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未被接受。

5月,黑手党七名成员分头潜入萨拉热窝,为暗杀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6月28日上午10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市区巡视。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枚炸弹。司机见此情景,加足马力,汽车冲向前方,炸弹落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查卜林诺维奇被捕。斐迪南故作镇静,挥手示意继续前进。斐迪南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当汽车途经一拐角处时,十七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施里芬计划”

萨拉热窝的枪声,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德国为了进行这场战争,早就作好了周详的计划。德军是当时世界上组织最完善、装备最好的军队,早在1905年,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就已经由当时的德军参谋总长施里芬拟订好了,称为“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仅仅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里芬计划”的中心与重点,便是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

“施里芬计划”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东西线兵力分配比例大致为1:8。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其余则部署在长达240公里的法德边境线上。西线中的右翼,是德国主力中的主力,也是该计划中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灵魂”。

按照“施里芬计划”,一旦战争打响,东线德军部队以其少数兵力与奥匈帝国军队遥相呼应,牵制俄军,将俄国限制于东普鲁士边境。与此同时,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在穿越比利时平原,横扫法国沿海后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继而向东,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而西线的左翼的任务,便是抵御法军主力的攻击。

在“施里芬计划”中,德军在西线同英、法军队作战时,应该把打击的重点放在右翼,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从不设防的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从侧翼切割、包围法军,一举歼灭其主力。而德法边界的左翼只负责牵制。施里芬在临死前还一再叮嘱:“切勿削弱我的右翼。”

战争开始后,施里芬的后继者,始终把这份计划看成胜敌人的法宝,沉醉在速胜的梦幻之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吹嘘说:“你们勇敢地去旅行吧,落叶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

以速战速决为基本思想的“施里芬计划”,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战略计划的基础。它表现了后起的德意志帝国急于争夺世界霸权的狂热欲望。但是,它过高地估计了德国自身的力量,终于遭到彻底的破产。

日德兰大海战

日德兰大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德两国舰队在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中展开的一场海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争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英国就以强大的主力舰队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使德国港口与外界的海运联系几乎全部中断。德国海军小分队不断地对英国军舰发动突袭,也利用潜艇击沉了大批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但始终未能突破强大的英国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

1916年1月,赖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他沮丧地发现,面对实力强大的英主力舰队,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选择只有一个,要么困在港内无所作为,要么拼掉英主力舰队。如何以不占优势的德国海军去拼掉强敌呢?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一个富有进攻性的大胆计划在舍尔脑海里酝酿成熟: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计划,舍尔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派出战列巡洋舰、潜艇和“齐柏林”飞艇,多次袭击英国东海岸,并实施布雷和侦察行动。

不料,英国破译了德国的无线电密码。5月30日,在得知德国大洋舰队将于明日出航的绝密情报后,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连夜制订出一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计划:贝蒂海军中将率领前卫舰队从苏格兰的罗赛思港出发,于31日下午到达挪威以东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以期与德舰队相遇。杰利科则亲自率主力舰队从斯卡帕弗洛港出发,也于31日下午到达贝蒂舰队西北方向60海里处的海域,如果此刻贝蒂与德舰队交上火,在主动示弱后,他将对方引向舰队主力的方向,这样杰利科庞大的舰群就会出现在德舰的侧后。凭借英舰队庞大的火力和速度,杰利科认为完全有把握歼灭出现在预想海域上的德国舰队。

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舰转舵自西北向东南驶去,德前卫舰队判断对方有断其归路的企图,乃转向回驶。15时20分,双方呈同向异舷机动势态,德舰先行发炮攻击。战至一小时后,英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先后被击沉,德舰“狮号”“虎号”亦中弹受伤。此时,英海军四艘战列舰赶来支援,德国大洋舰队司令舍尔也率主力舰队赶到。英前卫舰队见势不利,于是往北撤退,企图与己方舰队主力会合后再战,德舰队乘胜追击。

下午5时许,德英主力舰队相遇,在德舰队先导舰轰击下,英装甲巡洋舰“武士”号在德舰炮火下爆炸沉没。德舰“威斯巴登”被英舰炮火击中下沉。6时半以后,英主力舰队强大炮火袭来,德舰队前锋舰只几乎全部被击中失去攻击力,但德战列舰“吕措夫”号和战列巡洋舰“德芬格尔”也以准确火力将英巡洋舰“常胜”号炸成两截,该舰随即沉没,1026名官兵全部丧生。

一小时后,英舰以强大火力在交战中渐占优势,德舰队见众寡悬殊,势难取胜,遂在夜幕掩护下,释放烟雾撤退。在撤退中,德战列舰“黑森”号(17000吨)将德轻巡洋舰“埃尔平”号(4000吨)撞沉。英装甲巡洋舰“黑王子”号被德战列舰击沉。德老式战列舰“波墨恩”号被英驱逐舰鱼雷击沉。此时双方主力舰队均已退出战斗,由小型军舰互相进行鱼雷攻击。6月1日凌晨,德舰队终于突破英舰队拦截,驶返威廉港,英舰队追之未及。海战历时12小时结束。

日德兰大海战是英德争夺海上霸权的一次较量,也是历史上交战双方使用战列舰编队进行的最后一次海战。双方参战官兵在10万人以上。英国损失舰船14艘,阵亡官兵6097人;德国损失舰船11艘,阵亡官兵2545人。就战役胜负得失而言,德国海军略占上风。但就战略意义而言,英国仍保持了对德国的海上优势,德国企图打破英国海上封锁的目的未能实现。

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初,德意志帝国统帅部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将打击目标定在法国境内著名要塞凡尔登。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它像一颗伸出的利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德、法在这里曾有过多次交手,但德军皆未能夺取要塞。如果此次德军能一举夺取凡尔登,必将沉重打击法军士气。同时,占领了凡尔登,也就打通了德军迈向巴黎的通道,占领了巴黎,法国就不攻自灭了,剩下的英、俄两军就不足为惧了。

1916年1月开始,法金汉就悄悄结集部队准备攻击凡尔登,同时,德国明目张胆地向香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贝尼发动攻势的姿态。法军总司令霞飞果然上当了。自1914年德军无力攻克凡尔登而转移进攻方向之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已经过时,霞飞在1915年即停止强化要塞。而此时德军向香贝尼移动的动作使霞飞异常警惕,他认为德军会向香贝尼进攻,然后从这里进军巴黎。

随着结集迹象的渐渐明显和暴露,英法联军终于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霞飞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但到2月21日,仅有两个师赶到凡尔登。而这一天,德军开始向凡尔登进攻。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的序幕拉开了。德军的1000门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凡尔登要塞司令贝当指挥守军和增援来的军队拼命抵抗。但因增援部队只赶来两个师,加上他自己的两个师,总共才有四个师的兵力,头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6公里。不过总算稳住了阵脚。

战斗对于法军来说是艰苦的。德军有27个师,1000门大炮,而法军只有10万人,270门大炮。但好歹算抵住了德军的进攻。待法国援军赶到之后,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德军未在头天一举拿下凡尔登,已经失去了战机,双方都在向凡尔登增兵,摆开了决一死战的阵势。激战到4月,法军的兵力已与德军相当。德国人急了,由皇太子亲征,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但法军仍将德军的攻势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7月,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高潮,但仍被法军抵挡住,到秋天,法军开始反攻了。

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两百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七十多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结束。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失败。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革命出现高潮。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迅趋成熟。1917年2月,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是,俄国资产阶级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1917年11月7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首先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第二天,列宁在大会上作报告,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